人教版化学中考一轮单元复习:第二单元溶液学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版化学中考一轮单元复习:第二单元溶液学案

ID:720634

大小:64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6-0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中考一轮单元复习:《第九单元 溶液》(第一课时) 〖设计意图〗 探索“习题型复习课”的操作流程和作用 探索如何在复习课中体现“以学为主,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 〖重点难点〗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固体溶解度的表示方法——溶解度曲线 〖明确考点〗 1、认识溶解现象,了解溶液、溶质、溶剂的含义;知道物质的溶解伴随有热量的变化。 2、知道水是最常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 象。 3、了解饱和溶液的含义;认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 4、深刻理解溶解度的含义;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性曲线查阅有关物质的溶解性或溶解 度。 5、会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能进行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复习流程〗 例 1:下列各组中的物质混合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 A.碘晶体与酒精 B.硫酸钡与水 C.煤油与水 D.氢氧化铁与水 知识点:溶 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悬浊液: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练 1:油、盐、酱、醋是家庭中常用的调味品,下列调味品与水充分混合不能形成溶液 的是( ) A.食盐 B.食醋 C.芝麻油 D.味精 思考:用汽油、洗涤剂、氢氧化钠都能清洗油渍,其原理是否相同? 加深印象:溶液的基本特征 ————均一性和稳定性 均一性:各处性质相同;稳定性:外界条件不变时不分层 注意事项:①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但是均一、稳定的物质不一定是溶液。例如:水。 ②溶液一般是透明的,但透明不一定无色。例如: 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硫酸亚铁溶液是浅绿色的, 氯化铁溶液是黄色的,高锰酸钾溶液是紫红色的。 加深印象:①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例如: ②最常用的溶剂是:水(H2O)。 加深印象:①溶质在溶液中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存在。例如: ②酸碱盐的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存在着能自由移动的离子。 注意事项:溶液本身不显电性,是因为阴阳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电量相等。 思考: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于水后,若 Na+与 OH-的个数比为 6:2。则该溶液 中另一种阴离子与 Na+的个数比为( ) A、2:1 B、1:1 C、1:2 D、1:3 加深印象: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溶质质量分数= 溶液可分为浓溶液与稀溶液 加深印象:物质在溶解过程中,如果发生了化学变化,在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反应后 的生成物。例如: 思考:①将 5g 氯化钠完全溶解于 95g 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不是 5% ? ②将 5g 生石灰完全溶解于 95g 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不是 5% ? 加深印象:物质在溶解于水的过程中通常伴随着热量的变化 ①有些物质在溶解时会出现吸热现象,表现为溶液的温度降低,如:硝酸铵 ②有些物质在溶解时会出现放热现象,表现为溶液的温度升高,如:氢氧化钠固 体、浓硫酸 思考:如图所示,向试管中的水加入下列某物后,U 形管中原来水平 的红墨水液面出现了左高右低的水位差,则该物质极可能是( ) A.苛性钠 B.生石灰 C.硝酸铵 D.活性炭 加深印象:不同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是不同的 例:我们已经知道这样的事实: ⑴食盐易溶于水,难溶于植物油; ⑵硝酸钾易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 ⑶蔗糖在热水中溶解的质量比在等质量的冷水中溶解的质量多。请你回答下列问题:以 上事实表明,固体物质的溶解能力与 , ,__ _三个因素有关。 加深印象:一定条件下,溶质不能无限制地溶解在定量溶剂中 概念: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判断:练 2:能证明某 KCl 溶液在 20℃时已经达到饱和状态的方法是 ( ) A.温度不变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水,结果溶液变稀 B.取少量该溶液,降温到 10℃时,有 KCl 晶体析出 C.取少量该溶液升温,无 KCl 晶体析出 D.温度不变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 KCI 晶体,晶体不再溶解 饱和、不饱和溶液与浓、稀溶液的关系: 相互转化: 加深印象:结晶——溶液中的溶质以晶体形式析出的过程 例 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B.将一定质量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 小。 C.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D.将 5g 某物质完全溶解于 95g 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是 5% 例 3:在冬天气温为 5℃时配制的氢氧化钙饱和溶液,在夏天气温为 38℃时(水的蒸发 忽略不计),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溶液变浑浊 B.溶液变为不饱和 C.溶液质量变小 D.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练 3:有一课外活动小组将含 Ca(OH)2 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 CaO 粉末.下列对出 现的情况,描述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①有白色固体析出 ②原饱和溶液的溶剂量减少 ③原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减少 ④饱和溶液总质量增加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加深印象: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 100 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 所溶解的质量。 理解:氯化钠在 20℃时的溶解度为 36g,这说明在 ℃时, 克食盐溶解在 100g 水里恰好形成饱和溶液。m 质:m 剂:m 液= ,约简结果是 ; 则在 20℃时,50 克水中最多能溶解的氯化钠的质量为 ; 在 20℃时,72 克氯化钠溶解在 水中恰好达到饱和。 延伸:若将 20℃时的饱和氯化钠溶液恒温蒸发 10g 水,会有 g 氯化钠晶体折出。 加深印象: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加深印象:固体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加深印象:固体溶解度与与饱和溶液 C%的换算 例 4:右下图为 a、b 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⑴随着温度的升高,a 物质的溶解度的变化趋势是 。 ⑵曲线 a 和 b 的交叉点 M 表示的含义是 。 ⑶37℃时 a 物质的溶解度为 g,80℃时 40g a 物质 溶于 50g 水中所形成的溶液是 溶液(选填“饱和” 或“不饱和”)。 ⑷当 80℃时,a 与 b 的溶解度大小比较为 。 练 4:根据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 a 物质属于 溶物质(填“易”、“可”、“微”或“难”)。 (2) 温度等于 t3℃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 是 。 (3) M 点表示 。 (4) 当温度 时,C 溶解度大于 a 的溶解度 (5) 使接近饱和的三种溶液都变得饱和,可采用的方法是 或 ,采用 可以使 a、b 饱 和溶液变为不饱和,则对 C 就不行。 (6) 要使 a 从饱和溶液中析出,可用 方法, 要使 b 从饱和溶液中析出,可用 方法, (7) 相同质量的三种饱和溶液,当温度从 t3℃降到 20℃时,溶液中析出晶体最多的物质 是 ,没有晶体析出的是大小比较为 。 ⑻把 t3℃时 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冷却到 t2℃,所得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 小的顺序为 ; 加深印象:气体溶解度 加深印象:配制 50 克溶质质量分数为 8%的氯化钠溶液的步骤: ⑴ ,氯化钠 克,水 克;⑵ ;⑶ ;⑷ ;⑸装瓶贴 标签。 如果是稀释浓液体,只需用量筒量取,不必用天平称量,具体步骤为:⑴ ; ⑵ ;⑶ 。 思考:配制 10%的氯化钠溶液时,不会引起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 A.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B.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 C.氯化钠晶体不纯 D.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溅出 〖课堂练习〗 〖课后巩固〗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