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全册第3单元酸碱复习学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全册第3单元酸碱复习学案

ID:720552

大小:24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6-0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酸和碱 》 教学设计 一、 教学设计 1、 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是九年级化学的重要内容,是认识化合物的性质,探讨化合物变化规律的基础。 除了要学习一些酸和碱的知识外,还要对学过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进行总结,为以后学习盐的 性质等做好知识上的储备。 本单元共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从生活和实验中常见的酸和碱出发,介绍了几种常见酸 和碱的性质及用途,并说明酸和碱个有其相似性质的原因。第二部分在酸和碱的性质及用途 基础上,介绍了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中和反应,以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溶液 的酸碱度等。 2、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基础知识大部分已掌握,但思维能力不强,知识灵活运用能力较差。他们还没 有形成知识体系,缺乏知识的整合能力及将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 根据学生这一特点,复习时抓住重点,以点带面。低起点,高落点。从常见的酸和碱的 性质出发,注重知识与生活、生产的联系,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学会灵活地运用知识,使 学生的知识在回顾、类推、比较、归纳中得到升华。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知识的实践 应用能力,学会由特殊到一般,再有一般到特殊的思维方式。 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几种常见酸和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 碱性;会用 PH 试纸检测溶液的酸碱度,了解溶液酸碱度在实际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鉴别酸与碱的实验探究,培养运用类比、分析、归纳等方法处理信 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运用观察——对比的方法加深对酸碱特性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发现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以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将理论运用 于实践。 4、教学重点 酸与碱性质的综合应用。 5、教学难点 酸、碱之间的中和反应。 6、设计思路 本单元复习,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通过活动与探究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 精神和实践能力,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训练。本节课抓住本单元的知识点,同时突出 知识与问题的整合,即“以知识引问题、以问题带知识”,把“问题意识”作为一条主线, 贯穿于整个逐章梳理的复习始终。激活学生的思维,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与巩固。(1)设计“引 导型”问题,理清学生知识脉络。(2)利用“开放型”问题,拓展学生的知识的深广度。(3) 设计适度的“挑战型”问题,调动学生积极的思维,进行知识的整合综合运用。 7、教学流程设计 “开放型”问题,知识 整合 自助餐:鉴别盐酸与氢氧化钙溶液 实验后的废液处理 二、教学实录 (一)创设情境,激生之趣 【教师演示】小魔术:魔棒点灯 在玻璃棒上沾上少量浓硫酸,再蘸取少量高锰酸钾,接触酒精灯灯芯,将酒精灯点燃。 【学生观察】猜测酒精灯点燃的原因,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认识浓硫酸的特性。 【设计意图】以小魔术引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同时, 该反应利用了浓硫酸的特性,自然过渡。 (二)设计“引导型”问题,理清知识脉络 【提出问题】有两瓶标签模糊的溶液:浓硫酸和浓盐酸你能用最简单的方法把它们区分开 吗?你所用的方法是运用它们的哪一条性质? 【思考分析】回忆浓硫酸和浓盐酸的特性 【汇报交流】根据他们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交流鉴别方法。 【实验探究 】1、闻气味 2、观察瓶口有无白雾 3、用小木条分别蘸取液体,观察等。 【知识归纳】浓硫酸(H2SO4)特性;浓盐酸(HCl)特性。 【提出问题】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两种白色固体,一种是氢氧化钠,另一种是氢氧化钙,你能 利用它们的物理性质鉴别一下吗? 【分析交流】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容易潮解,而氢氧化钙无明显变化。 【实验探究】根据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容易潮解的性质观察,区分。巩固二者的特性。 【知识归纳】氢氧化钠(NaOH)俗名、特性 氢氧化钙:(Ca(OH)2 )俗名、特性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学生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区分浓硫酸、浓盐酸;氢氧化钠、氢氧化 钙固体,加深对其特性的体验与感悟,并运用于实践。 (三)创设“开放型”问题,拓展知识的深广度 【提出问题】如何鉴别盐酸和氢氧化钙溶液?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小魔术:魔棒点灯 鉴别浓盐酸和浓硫酸、氢 氧化钠和氢氧化钙 “挑战型”问题,实 践与应用 【思考分析】二者的化学性质有哪些不同之处 【汇报交流】交流讨论,提出不同的鉴别方法,确定方案。 【实验探究】自助餐 药品:(1)紫色石蕊(2)无色酚酞 (3)锌粒(4)铁钉(5)镁带(6)带锈铁钉(7) 玻璃管(8)大理石(9)鸡蛋壳 (10)PH 试纸 自主选择药品,以“自助餐”的形式自主探究,观察实验现象,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 式,得出结论。 【知识归纳】酸与碱化学性质及其用途 【设计意图】分组实验,师生交流合作,以实验探究的形式进行酸和碱的性质归纳与综合应 用。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完成知识的整合过程。 (四)设计适度的“挑战型”问题,进行知识的综合运用 【提出问题】我们已经会进行常见的酸与碱的鉴别,那么试验后产生的废液应如何处理? 【思考分析】思考废液中含有的成分,联想相关的化学知识 【汇报交流】先测定溶液的酸碱性,利用酸碱指示剂,进行中和处理。 【实验探究】分组进行废液处理 【知识归纳】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测定溶液的 PH。 【设计意图】:以实验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处理实验中产生的废 液,应从哪几步入手,每一步需要注意什么。从而培养学生运用中和反应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力,有效突破难点,温故知新。 (五)小结与习题 运用学到的知识解题,巩固,深化知识与技能。 三、课后反思 复习课是教学中的重要形式,这种课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加强知识间的内在联 系,提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复习课不能只停留在对所学知识重复的层面上,应通过复习, 使学生学会根据不同的条件,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要做到 “低起点、高落点”,“源于平时,高于平时”的原则。复习课要避免知识的简单重复与机械 记忆,教师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选择较好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好的达到三为目标,产生 质的飞跃。 本节课的复习,我突出了知识与问题的整合,创设了丰富的教学情境。“以知识引问 题”、“以问题带知识”,把“问题意识”作为一条主线。通过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启发学 生积极思维,提出解决方法 ,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不仅学会了知识,而且学会 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巩固。同样的 知识归纳与整理,以不同的问题情景出现,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通过“引 导型”问题、“开放型”问题、“挑战型”问题等,达到“联点成线,以点带面;抓住一块, 带动全盘”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对知识的梳理,构建更加完善的知识链条,实现认 知水平向更高的台阶迈进,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大大提高了复习的效果。 在教学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对于基础较差的同学,在设计实验方案上就有 较大困难,教师要及时进行点拨和帮助;在分析实验结论时,他们也存在分析不到位或以偏 概全等现象,此时教师一定要有耐心,循循善诱,帮助他们理清知识脉络。对于学困生,教 师要时时予以关注,给他们更多的关爱与指导,防止他们落在后面,产生厌学情绪。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