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的形成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溶解的现象,知道溶液、溶剂和溶质的概念。
2.了解溶液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广泛用途。
3. 了解乳浊液跟乳化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练习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以及简单实验的设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讨论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过程,体会物质在溶解时的扩散时一个自发
的过程,了解水是一种溶解能力很强的溶剂,能溶解很多物质,而且这个过程绝
大多数是不可逆的。
2.感受生活中的化学,发展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品
质。
。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溶液的概念以及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
难点:从微观角度理解溶解过程,理解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温度变化的实
质。
四、教学准备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烧杯、葡萄糖、碘、高锰酸钾、水、汽油、
玻璃棒、药匙、试管若干、
五、教学安排
【复习】
1、物质按照组成成分不同可以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
2、我们第一个接触的混合物是哪个?
【导课】
摘取最近一则关于病人病倒的新闻,设定有人低糖晕倒背景,急需一杯葡萄
糖水。让学生按照常识制作一杯葡萄糖水。从而引发学生思考如何定义“溶液”。
这样的溶液又有什么特点?
【讲授】
【定义】P27 页。
【提问】1.溶液一定是无色的吗?比如?2.溶液说是不是一定是液体?如果
不是,那可能存在哪些其他状态的溶液?那存在的固体溶液,气体溶液有什么例
子?3.铁块放入水中可以成为溶液吗?
【普及】有色的溶液:色素饮料,高锰酸钾溶液,硫酸铜溶液...固体溶液:
合金,果冻...气体溶液;大气...
【总结】1.溶液特征。2.溶液中常见的溶质跟溶剂。
【讲授】对于溶液的命名,我们通常是说“溶质的溶剂溶液”一般水做溶剂
则可以不指出溶剂。
【展示】P27(9-2)
【互动】观察现象,完成表格,尝试解释
【授课】这里我们要知道(P27 最后一段)的结论。强化同一种溶质在不同
溶剂中的溶解性是不同的。
【提问,】学习了这么多,大家是不是要问,那知道了溶液的概念又有什么
用。我不知道这定义我还不是一样可以制作葡萄糖水。那么你们知道为什么要制
作成葡萄糖水溶液给病人会比较好吗?
【互动】是呀!~ 可以更好的吸收
【授课】没错。我们都知道是为了让病人吸收,而溶液就是为了让吸收
达到最好的状态。这也是溶液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
【授课】下面仔细观察视频现象,我请同学来完成实验 9-3 下面 的表格。
【互动】……
【小结】溶液的……
【强化】P32 页 1 选择题 1、2、3; 和第 2 题
【探究】如何溶解时放热与吸热现象
【拓展】除去温度计改用 U 型管……
【实验】如何去油污
【定义】什么是乳浊液跟乳化现象
【小结】溶解时的吸热与放热现象;乳化现象
【巩固】……
【课后】1.家庭小实验 2.课本作业
板书设计
一、1.溶液,溶质,溶剂的定义:P27
特征: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1)、备注:
溶液可以是有色的,也可以是固体、气体
溶质:未被溶解不能叫溶质。
(2)、 溶液组成:
(量多为溶剂,量少则溶质) 溶剂:如水、汽油、酒精等
(3)、注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溶液体积≠溶质体积+溶剂体积
(4)、溶液命名
(5)、溶液的应用:
①、在溶液中反应速度快:在溶液中,为反应物微粒提供充分的接触
②、动植物吸收养料要在溶液里进行
【探究题】溶解时吸热与放热现象
结论:溶解时发生两种变化 1、放热;2、吸热。
吸收的热量大于放出的热量时就表现为温度降低;放出的热量大于吸收的热量时
就表示为温度升高。
二、乳化
1、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不均一的、不稳定的混合物叫乳浊液。
2、乳化现象:是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油珠,这些
细小的液滴能随着水流走,这种现象叫做乳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