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案
课题 课题三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定稿 时间
主备人 年级 九年级 课时 1 课型
教材
简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化学方程式质量比内涵的基础上引入的,对于
数学方面的计算上,学生应该不存在难度,教材的处理要注意如何
完成质量比到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过渡,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质量比是
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前提。
目
标
预
设
1、通过练习和教师的有效指导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
的格式
2、通过练习会进行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3、认识到定量研究的重要性
教学
重
难
点
1、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格式
2、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3、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思维定式
课前
学生
知识
储备
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氢气燃烧
铁丝燃烧
红磷燃烧
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
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制氧气
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电解水
2、完成氢气燃烧、红磷燃烧及氯酸钾制氧气的质量比
3、思考:计算出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有何用途
教 学 过 程 与 内 容
教师活动 教法策略 学生活动 学习策略
检查课前知识贮备:采取男女竞争板演的
方式,要求力争脱离课前知识小卷完成。
引导学生进行检查评判,并强调要完整的
书写化学方程式(并让学生交流质量比的
含义)
引导
板演,其
它学生在
练习本上
写检查自
己的掌握
情况
自查纠错
[引入]我们说质量比能够帮助我们进行
计算,下面我们就学以致用,让大家来做
一次火箭工程师。
[展示]发射火箭是展现国家实力的一个
重要标志。在发射火箭时有的利用液态氢
作燃料,同时要加载液态氧作助燃剂。如
果本次火箭发射需要加载 100Kg 液态氢,
你认为应该同时加载多少液态氧呢?
[在此提出假设:是越多越好,还是按一
定比例,要求学生说明依据]
当学生得出应该按一定比例后,提出你能
否解决呢,如果解决不了,困难在哪里。
预想,学生会分析出需要知道物质间的质
量比,如果学生不能顺利进行,要注意引
导:要进行计算,必须提供一个固定的比
例。
引导学生
化学方程
式计算,
要先完成
质量比
通过独立
思考、交
流形成质
量比的必
要性
独立思考
主动交流
注意质疑
交流
[尝试练习]
实验室欲制取 3.2 克氧气,需要多少克氯
酸钾?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内交流,并以
小组的形式提出自己存在的疑问或问题,
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出现问题的原因。
预设:格式存在问题;各物质的质量比可
能运算不对;会列出所有物质的质量比。
这些问题为解决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格式
提供材料。
意图:正确计算质量比是解题的关键
加 强 巡
视,个别
指导,注
意归纳学
生存在的
问题,为
讲述解题
格式应该
注意的问
题做准备
尝 试 练
习,通过
组内交流
解 决 困
难,并注
意总结自
己的解题
困难。
独立分析
题意
尝试训练
注意表达
与交流
教 学 过 程 与 内 容
教师活动 教法策略 学生活动 学习策略
我们在学习化学式计算时,知道化学计算
有自己独特的解题要求,那么化学方程式
计算有哪些要求呢?请大家自学 P100 例
题 1,并注意与自己的做题格式进行对
比 ,看有何不同。归纳利用化学方程式
计算的解题步骤。
例题 1:加热分解 6 克高锰酸钾,可以制
得多少克氧气?
对自学提
出具体的
要求,分
析格式的
重要环节
自学并注
意按教师
的要求完
成相关内
容
有目的的
阅读
对比
[学以致用]钢铁企业是我镇的支柱产
业,已知炼铁的反应原理为
欲炼制 224 吨铁,至少需要多少吨氧化
铁?
要求学生用完整的解题格式解题
加强巡视
个别指导
独立完成
两人板演
结合解题
格式进行
交流
独立训练
交互判阅
[课上小结]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三个要领
和三个关键
三个要领:格式要规范,步骤要完整,计
算要准确。
三个关键:方程式要准确,质量比要正确,
已知量、未知量要找对。
要求行政执法机关全 P101“学完本课你应
该知道”回顾自己的收获。
要与学生
展开交流
师生共同
总结
注 意 思
考、交流
与倾听
表述、交
流、思考
[课上练习]
1、在实验室里利用红磷除去空气中的氧气,已知共
用去红磷 6.2 克,则这部分空气中含有多少克氧气?
2、在电解水实验中,若产生了 64 克氧气,则同时能
产生多少克氢气?
[课下尝试练习]
欲炼制 224 吨铁,至少需要多少吨含氧化铁 80%的铁
矿石?
前两题要求学生独立
完成,教师注意观察
存在问题,并为下节
课的课前知识贮备罗
列素材。
课下尝试练习,意在
判断学生学以致用的
能力,为化学方程式
综合运算措底数
作
业
设
计
尝试性应用
巩固性应用
课后练习 1、2、4、5
拓展迁移性应用
欲炼制 224 吨铁,至少需要多少吨含氧化铁 80%的铁矿石?
板
书
设
计
第三节: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格式:
1、解设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列出已知量和未知量的质量比
4、摆好相关的已知量和未知量
5、列出比例式,并求解
6、答数
课
后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