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点燃
M1 + M2 ==== M3
M1 + M2 ==== M3 + M4
第五单元 质量守恒定律导学案
一、质量守恒定律
1、探究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
方案一: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92 页)
实验现象: ①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 ;
②开始时气球 ,温度冷却到室温后气球 ;
③天平保持 。
说明红磷燃烧前后的总质量不变。
磷(固) + 氧气(气) 五氧化二磷(固)
也就是说,参加反应的红磷的质量 M1 和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 M2
等于反应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 M3。
方案二: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93 页)
实验现象:①铁钉表面覆盖一层 ,
溶液由蓝色变为 ;
②天平保持 。
说明铁钉和硫酸铜反应前后的总质量不变。
铁(固)+硫酸铜 (液) → 铜(固) +硫酸亚铁 (液)
也就是说,参加反应的铁钉的质量 M1 和参加反应的硫酸铜的质量
M2 之和等于反应生成的铜的质量 M3 和硫酸亚铁的质量 M4 之和。
质量守恒定律:参加 化学反应 的各物质 的质量总和,等于反
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94 页)
注意几个关键词:
①参加:指的是参加反应的各反应物,不参加反应的不能计算在内;
②化学反应:指的是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反应;
(即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是:化学反应)
③各物质:指的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和生成的各物质;
④总和:指的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和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例 1:现有 124 克的红磷和 200 克的氧气反应生成 324 克的五氧化二磷。( )
例 2:下列事实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水结成冰前后质量不变 B.将 MnO2 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中,MnO2 质量不变
C.铁在空气中灼烧后质量增加 D.蜡烛燃烧质量减少
2
点燃
M1 + M2 ==== M3 + M4 + M5
M1 + M2 ==== M3
实验 5--1 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94 页)
实验现象:①烧杯内产生大量的 ;
②天平 。
问题:这个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吗?
分析:
盐酸(液) + 碳酸钠(固) → 氯化钠(固) + 水(液) + 二氧化碳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盐酸的质量 M1 和参加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
M2 之和等于反应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 M3、水的质量 M4、二氧化碳的质量
M5 之和。
那为什么天平不保持平衡呢?
解释:因为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的气体 ,扩散到空气中去了。
想一想:如果这个实验也要天平能保持平衡,实验装置可以作何改变?
实验 5--2 镁条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94 页)
实验现象:①镁燃烧产生 ;
②天平 。
问题:这个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吗?
分析:镁(固) + 氧气(气) → 氧化镁(固)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镁的质量 M1 和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 M2
之和等于反应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 M3。
那为什么天平不保持平衡呢?
解释:镁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 M3 是参加反应的镁的质量 M1 和
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 M2 之和,所以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质量氧化镁
M3 比参加反应的镁的质量 M1 大。
想一想:如果这个实验也要天平能保持平衡,实验装置可以作何改变?
归纳:①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但要研究化学反应
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时,若反应中有气
体参加或气体生成时,反应必须在 进行。
②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⑴反应前后原子的 不变;
(95 页) ⑵反应前后原子的 不变;
⑶反应前后原子的 不变。
注意:化学反应前后(重点)
①一定改变的是: 的种类、 的种类;
②不一定改变的是: 的数目;
③一定不改变的是: 种类、 种类、 数目、 质量、 总质量。
3
例 1:植物的光和作用可以表示为:水 + 二氧化碳 淀粉 + 氧气,则
生成物淀粉中一定含有 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
例 2:氢氧化铝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治疗原理为:
Al(OH)3 +3HCl=AlCl3 +3X,则 X 的化学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