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制取氧气(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分析
《制取氧气》是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 3 的内容,是本单元
的重点内容之一。在历年的中考化学实验加试中,也是重点内容。本课题是学
生第一次接触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课题,是学生具体地从化学的角度出发,学习
和研究制备物质的开始,有利于进一步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教学中通过对气
体制取一般方法予以介绍,让学生对制取气体的方法有一定的认识,为学习“二
氧化碳的制取的研究”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课题 2 的学习和活动,对氧气的性质及用途有了较深刻的认识,
对氧气产生了浓厚的探究欲望,加上知识和实验技能的储备,学生早已渴望制
取一瓶纯净氧气。这是学生第一次学习气体的制备,没有头绪,需要教师加以
引导。本课题是气体制备的起始课,是学生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综合应用,
为今后“物质的制备”奠定了基础。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根据不同的制取方法选择正确的实验仪器;
2、初步掌握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
3、了解氧气的工业制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选择合适的实验仪器,形成系统的实验方法;
2、初步具有对知识进行分析,对比和迁移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逐步认知用实验验证化学原理,从而进一步体会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
基础的科学。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握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
教学难点:实验仪器的正确选择。
五、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根据本课的内容特点,在教学中,采用复习提问→演示实验→讨论
归纳→实验探究→对比总结→得出结论→拓展视野→提高兴趣。在此过程中,
要注意引导,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手段:资料图片展示、实验探究、媒体放映。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情境导入
【引入】问题 1:请大家仔细观察图片,
思考这是哪种物质与氧气反应的现象?
问题 2:做氧气性质实验时候所用到的
氧气是怎么得到的啊?以及日常生活中
我们所用到的大量的氧气又是如何得到
的呢?
【过渡】学了本节课的内容我们就能够
揭晓答案了!
学生回答
对应的物
质和反应
现象
猜想与思
考,让学
明白学习
的目标
用 生 动 的 图
片 吸 引 学 生
的注意力
通 过 联 系 之
前 学 过 的 内
容 和 学 生 已
有 的 生 活 经
验,进行设置
疑问,可以激
发 学 生 的 好
奇心
环节二
实验室制
取氧气
【讲解】实验室制取气体要从几个方面
考虑?
【提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
理?
认真聆听
阅读教材
回答问题
让 学 生 明 白
具体的思路
学 习 科 学 的
研究方法
仪器的选
择
高锰酸钾
制取氧气
【讲解】讲授实验装置是如何选择的?
【展示】将连接好的发生装置展示给大
家。
1、发生装置的选择:根据反应物的状态
和反应条件来考虑。
2、收集装置的选择:根据溶解性和密度
来考虑。
【归纳】通过对实验仪器选择的分析,
我们可以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
理确定了对应的实验装置。
【过渡】我们确定了实验装置后,重点
来研究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具体的实验
步骤是什么呢?
【演示实验】演示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
操作步骤,并提出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实验步骤:
查、装、定 、点、收、离、熄
谐音记忆:“茶庄定点收利息”
认真聆听
选择仪器
交 流 想
法,学生
自己选择
实验仪器
能够找准
三个原理
所对应的
实验装置
观察实验
现象,思
考注意事
项
培 养 学 生 科
学 探 究 能 力
和 分 析 问 题
能力
将 组 装 好 的
仪 器 展 示 给
学生,将抽象
的 图 片 具 体
化,便于学生
理解
通 过 装 置 的
对 比 加 深 对
实 验 装 置 的
认识,学会辩
证 的 看 待 问
题
培 养 学 生 观
察 实 验 的 能
力。培养学生
的 分 析 能 力
及 应 用 知 识
解 决 问 题 的
能力
【投影展示】实验注意事项:
1、为什么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2、验满方法?
3、检验方法?
4、为什么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5、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
收集,为什么?
6、停止加热时,先熄灭酒精灯,再把导
管移出水面,可能会造成什么后果?
7、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为什么要正放在
桌面上?
【学生实验】区分验满方法和检验方
法?
在学生回
答问题的
过程中用
课件展示
错误操作
导致的后
果
学生演示
这两个实
验
通 过 归 纳 总
结 拓 展 了 学
生的思路,明
确 了 实 验 的
注意事项,为
学 生 自 己 动
手 实 验 打 好
基础
培 养 学 生 动
手 实 验 的 能
力,有助于帮
助 学 生 理 解
问题
环节三
氧气的工
业制法
【视频展示】 观看氧气的工业制法视
频?然后让学生说出具体的制取方法是
什么?
【归纳】通过学生描述的方法,对工业
上制取氧气的方法进一步进行全面的总
结,
观看视频
总结方法
仔细聆听
利 用 多 媒 体
视频效果,激
发 学 生 学 习
的 好 奇 心 和
学习兴趣
便 于 学 生 深
入理解问题
课堂小结
【归纳与反思】
本节课你们了解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积 极 思
考,认真
完成
培 养 学 生 分
析、总结、归
纳的能力
七、板书设计
课题 3 制取氧气
一、实验室制取氧气
1、反应原理
2、装置的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3、操作步骤
二、氧气的工业制法
分离液态空气法—物理变化
八、教学评价
本节课采用了现代信息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做到了重点突出,难点突出,
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指导,既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更关注学生的兴趣激发。
采用了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方法,以问题教学为中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九、教学反思
随堂练习
1、实验室制取氧气时,收集氧气的方法
( A C )
(A)排水法 (B)向下排气法
(C)向上排气法 (D)每种都可以
2、实验室制取氧气时,装药品的试管口
应( C )
(A)朝下 (B)朝上
(C)略向下倾斜 (D)略向上倾斜
学生练习
当堂演练、达
成目标。
在 运 用 中 复
习 巩 固 今 天
所学的知识
课后作业 课本 41 页 1、2 题 学生课下
完成
布置作业,分
层提高
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进行气体实验室制取的探讨,对一些方法和步骤还比
较陌生,有时还不知所错,因此教学中要不断的进行指导和提示,带动学生有
规律的进行学习。而且本节课运用了多媒体授课,使化学教学中抽象的理论知
识更形象化和更生动。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就是没有让学大部分学生动手操作实
验,应该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鼓励学生敢于动手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