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学案 (2)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学案 (2)

ID:716655

大小:42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6-0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教学设计 课题 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 2 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一氧化碳的性质及其用途。 2、了解一氧化碳的毒性,知道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和增强环保意识。 3、通过实验出现的现象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的方法。 4、通过归纳对比,培养学生归纳对比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的现象,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分析、归纳一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 3、通过归纳对比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性质,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一氧化碳的产生及其预防视频学习,培养学生知道如何预防一氧化 碳中毒和增强环保意识。 2、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 3、通过学习 CO 中毒原理,锻炼学生具有解决困难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一氧化碳的用途及其危害和预防。 3、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鉴别方法。 教学方法 实验、观察、分析、归纳、对比、联系实际。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CAI 多媒体课件、澄清石灰水、带胶塞的试管、烧杯、酒精 灯、火柴、CO、带铜丝的单孔橡皮塞、大试管。 教学过程 2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知识回顾] 思考、练习 巩固知识,为本节课下基 础 【创设情景】播放新闻视频 【提出问题】①CO 和 CO2 的组成元素完全相同,它们的 性质上有相同吗?②一氧化碳分子比二氧化碳分子少 一个氧原子,这种分子构成上的差异 上给一氧化碳的性质带来什么影响呢? 【出示学习目标】 认真观看视频; 比较; 阅读学习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 趣,明确学生学习目标 【提出问题】 1、人为什么不易察觉到 CO 的存在而发生中毒? 2、一氧化碳使人中毒的原理是什么呢? 引导学生侦探 认真阅读课本 【归纳小结】 一氧化碳物理性质: ①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气体; ②密度比空气略小; ③难溶于水。 CO的化学性质:具有毒性。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归 纳知识的能力 【提出问题】CO 的来源? 【播放视频】CO 的产生 认真观看 【归纳小结】 CO 的毒性、危害、预防 直观形象、激发学生学习 知识的兴趣 【生活应用】 1、有人用煤炉取暖,他说不会中毒,一闻到气味就把火 炉搬出去?,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2、有人说在煤炉上放壶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师:CO 无色无味有毒气体,如何防止中毒呢? 【播放视频】CO 报警器 讨论、思考、回答、观看 及时巩固学生的学习知 识,视频直观形象感受科 学技术的进步。 师: CO 和 CO2 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物质,CO2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那 CO 呢? 【演示实验 1】将 CO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观察、分析 【小结】CO 不能使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培养学生对现象描述,从 现象得出结论的能力 师:CO 和 CO2 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物质, CO2 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那 CO 呢? 【演示实验 2】点燃纯净的 CO,反应后倒入澄清石灰水 分析:CO 具有可燃性,常用作气体燃料。 注意:点燃 CO 之前,必须检验纯度 观察、分析现象 【归纳小结】CO 具有可燃性 培养学生对现象描述,从 现象得出结论的能力 【生活应用】煤气厂为什么常在家用煤气(一氧化碳) 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如发生煤气泄漏应 该怎么办? 思考、回答 及时反馈学生学习的知 识 师:CO 还有其他化学性质吗? 【演示实验 2】CO 与黑色氧化铜反应实验 分析:CuO 中的氧被夺走,发生还原反应,生成 铜;是那种物质能夺走氧化铜中的氧呢?是 CO。CO 具有还原性。在前面学习当中,木炭也能夺走氧化铜中 的氧,使氧化铜还原成铜。木炭和 CO 都具有还原性; 观察、分析、回答: 黑色固体又变红色,澄清石灰 水变浑浊。 分析现象、判断生成物 小结:CO 具有还原性 小结:CO 用途冶炼金属 培养学生对现象描述,从 现象得出结论的能力 【归纳小结】CO 化学性质 记录、记忆 归纳知识,加深巩固知识 【归纳对比】不能用来鉴别 CO 和 CO2 两种气体的是 ( ) A、澄清石灰水 B、闻气味 C、灼热的氧化铜 D、点燃 【归纳对比】CO 和 CO2 的性质(表格) 回忆、对比、分析 培养学生对比分析能力 【讨论】煤炉里煤层上方的蓝色火焰是一氧化碳在燃 烧。这一氧化碳是如何产生呢? 讨论、思考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克服 困难能力、分析能力;巩 3 固碳、二氧化碳、一氧化 碳的转化关系。 【中考链接】(略) 思考、练习 【课堂反馈】 1、本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2、本节课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学生归纳本节课学习过的知识 培养学生学习的良好习 惯,使知识形成网络加深 巩固知识。 【课后评价】(略) 本课题总结 本课题我们主要学习了一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学习了研究事物的科学方 法,即:提出问题→猜想→设计方案→探究实验→得出结论。培养了学生的合作、 探究的精神,懂得物质都存在正、反两面性。 教学反思: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