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 1 金刚石、石墨和 C60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掌握金刚石、石墨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知道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
差别的原因是由于它们的原子排列不同。
(2)知道一些生活中的碳单质,掌握活性炭和木炭具有吸附性及原因,并
知道吸附性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知道 C60 的分子结构及其部分用途;
(4)了解结构、性质、用途三者的关系。
2、过程和方法:
通过几个简单可行的演示实验和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热爱实验、勇于探
索的能力,能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会对现象分析归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碳单质”的结构决定其性质,性质又决定用途,增强学生对
事物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
(2)通过碳单质的学习,引导学生以发展的观点看待碳的单质
教学重点:
(1)金刚石、石墨、活性炭的性质和用途;
(2)结构、性质、用途三者的关系。
教学难点:
对金刚石和石墨物性差异很大的原因的理解
教具准备:
玻璃片、玻璃刀、铅笔芯、导线、灯泡、开关、蜡烛一根、火柴、碗碟、
活性炭、木炭粉、红墨水、烧杯、试管、烧杯、石墨结构模型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入
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是由各种元素组成,
而能组成物质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元素。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题就是碳组成的各种
单质。
图片欣赏 ,了解本课题
内容
一
学习金刚石、石墨、C60 的性质、用途
1、剖析:同种元素能否组成不同单质?
运用视频,引导学生分析回答
2、指导学习金刚石的性质与用途
思考探究物质组成的方
法得出结论
阅读 ,合作探究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图片与视频相互补充,引导学习
3、指导学习石墨的性质与用途
图片与实验相互补充,引导学习
4、难点分析:对金刚石和石墨物性差异
很大的原因
5、了解 C60 的特殊结构及其性质、用途
阅读,分析,提炼记录
合作探究,掌握
对比分析
阅读
二
了解生活中的“炭 ”
1、了解人类利用炭的历史
2、了解木炭、活性炭、焦炭、炭黑等在
生活中的应用
图片与叙述、小实验相互补充完成
3、引导分析:木炭具有吸附性的原因
4、实验探究:木炭与活性炭吸附性强弱
比较
看图,实验,了解
类比分析,得出结论
观察实验现象,掌握对
比方法。得出结论
三 接触科学前沿:碳纳米管等不断更新的碳
单质
了解
尾声
1、梳理与巩固引导学生完成课题知识点
梳理
2、回家作业及教师寄语
知识梳理
习题巩固
教学反思:本课题内容相对简单易懂,接近生活,所以学生学得会轻松一点。
在教学设计中我注重教学情景的创设,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也采用体验学习
和探究学习的方式。多媒体的辅助达到最大利用,视频、图片等补充使知识
更形象化、活动化、生活化,也给学生营造了一个自由、宽松、有趣的学习
氛围,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生活中的知识远比课本知识丰富,金刚石的形
成,木炭等制作可以作为学生课后的再学习和再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