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语文语言表达训练袁隆平篇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1届高考语文语言表达训练袁隆平篇

ID:713271

大小:109 KB

页数:6页

时间:2021-06-0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1 年高考语文语言表达训练——袁隆平篇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浙江浦江上山遗址博物馆的焦点是一颗炭化的、黑色的稻粒。在射灯的映照下,小小的 万年古稻如钻石般熠熠生辉,牵动着参观者的思绪。在上山遗址博物馆的展厅里,有袁隆平 的题词“万年上山世界稻源”。 ① ,使这位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深感 欣 喜,于是挥毫写下这八个字。 正是晚秋时分,风中已有寒意。但上山博物馆周围的一大片稻海,却在天地间蔓延着耀 眼的金黄。沉甸甸的稻穗在风中点头,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远远地,我看到一些人在稻田 里劳作,有人在车水,有人在弯腰收割,有人牵着牛走在田间。 ② ,原来是一组组雕 塑。视线越过上山的稻田,可以看到浦江的仙华山。离开上山遗址,我上了仙华山。在苍茫 暮色中,我看到了那些隐匿在荒草中的神奇岩石。岩石上的浮雕,不是文字,也不是具体 的物象,而是一些奇怪的符号,如一个个圆睁着或者微合着的巨眼。在这些神秘的眼睛中, 有惊奇,有诘问,有沉思,有疑惑。无论是烈日当头,还是夜色弥漫;无论是冰雪覆盖,还 是风雨交加,这些眼睛都在默默遥望着无垠的苍穹。 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杂交水稻之父”所用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每逢佳节倍思亲”,年关将至,春节期间能不能回家团聚,牵动着许多人的心。 B.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 C.我孩子时候,在斜对门的豆腐店里确乎终日坐着一个杨二嫂,人都叫伊“豆腐西施”。 D.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 肴。 2.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 超过 10 个字。 3.文中画框的句子可以改写成:“岩石上的浮雕是一些如一个个圆睁着或者微合着的巨眼的 奇怪符号,不是文字或具体的物象。”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 好?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3 题。 “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国家:而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人类”。美国想要称霸全球 的野心,全世界早已知晓。 前不久,在美国同我们爆发的贸易战中,( )。不过,这场战争并没有对中国粮价 形成冲击。这让一群想看中国笑话的人 ,也让那些想要大赚一笔的外国投资商欲哭无泪。 看来,想用粮食挫败中国人, 要让他们血本无归。事实上,我国始终守住 1 8 亿亩耕 地 。要知道,我们的耕地面积相对比较少,养活 1 4 亿多的人口,要是不守住这条线,后 果将会非常严重。好在我们 ,尤其是在粮食等重大民生领域,时刻保持警惕心,硬怼外来 威胁。而现在我们拥有足够多的粮食储备,在它们大打粮食战争时,不仅我们抵御了它们猛 烈攻击,还保护了我们的粮食,让它们知晓了中国人的利害;而袁隆平等一大批国宝级科学 家也是我国打赢粮食战争的关键。 世界形势,云谲波诡,西方弱我之心不死,今后我国在粮食领域要走的路还很艰难,必 须时刻提高警惕。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心灰意冷恐怕底线亡羊补牢 B.败兴而归可能红线未雨绸缪 C.大失所望恐怕红线居安思危 D.万念俱灰可能底线运筹帷幄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无所不用其极,企图造成中国粮价在持续飙涨的假象,从而浑水摸鱼,大发横财。 B.他们无所不用其极,企图造成中国粮价在持续飙涨的假象,从而浑水摸鱼,大发横 财。 C.他们无所不用其极,浑水摸鱼,企图造成中国粮价在持续飙涨的假象,从而大发横 财。 D.企图造成中国粮价在持续飙涨的假象,从而浑水摸鱼,大发横财,真是无所不用其 极。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们不仅让它们知晓了中国人的厉害,抵御了它们猛烈攻击,还保护了我们的粮食。 B.不仅我们抵御了它们猛烈进攻,还保护了我们的粮食安全,让它们知晓了中国人的厉害。 C.不仅保护了我们的粮食安全,还抵御了它们猛烈攻击,让它们领略了中国人的厉害。 D.我们不仅抵御了它们猛烈攻击,还保护了我们的粮食安全,让它们知晓了中国人的厉害。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2001 年春节过后的第二天,湖南长沙马坡岭笼罩在薄雾之中,空中不时飘下雨点。袁隆平 眯起双眼,出神地打量着这几百亩试验田,然后跨过水渠,迈步走进田间(a)他蹲下身子翻看着 土壤。 我跟随在他身后不禁产生了瞬间的错觉(b)这难道就是几天后就要赴京,领取由囯家席 亲自_____________、颁发的囯家最高科技奖的科学家吗?他看上去更像一个地道的湖南农民, 这使我想起了农民送给他的“泥腿子专家”“泥腿子院士”的称谓。 挽起裤腿走下稻田,是人们从播种到收获季节见到的袁隆平最标准的(c)形象(d)人们常 提出的一个疑问是:中国的稻田里如何走出了袁隆平这样一位世界级的农业科学家? 在中国现在和将来相当长的岁月里、都是一个农业大国,自古到令流传有“民以食为天” 的说法。到了当代,农民__________的 XX 说,世界上什么事情最大(e)吃饭的事情最大。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普遍发生的饥馑给袁隆平留下了__________的印象。那时在湖 南一所偏僻山村农校(f)湘西雪峰山麓的安江农校任教的青年袁隆平便下定决心,拼尽毕生精 力用农业科技战胜饥饿。他在 1961 年发现“天然杂交稻株”的__________,注定要成为世界 农业史上的__________事例。 1.依次填入下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签署 出生 耿耿于怀 故事 经典 B.签署 出身 刻骨铭心 往事 经典 C.签订 出身 耿耿于怀 故事 典型 D.签订 出生 刻骨铭心 往事 典型 2.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括号 a-f 处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b c d e f A 。 : “ ”。 , —— B , , “ 。” ? , C , : 。 ? —— D 。 , 。 , , A.A B.B C.C D.D 3.修改上文中画框的句子,使句子表达正确,上下文衔接更连贯。 四、请给下面这段新闻报道写一则标题,不超过 35 字。 新华社长沙 11 月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11 月 3 日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了 2 日杂交水 稻双季亩产突破 1500 公斤的具体情况。在发布会上,“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又提出了自己 短期内的两个高产“小目标”。双季亩产 1500 公斤的目标已经实现了,我接下来的目标分为 短期和长期两个方面。”袁隆平说,长期目标就是继续追求自己的“禾下乘凉梦”,而短期目 标一个是争取早日实现杂交水稻双季亩产 200 公斤,一个是希望将目前实施的“三一工程” 升级为“两一工程”。袁隆平希望能够将“三分地养活一个人”变成“两分地养活一个人”。 五、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两句话,反驳某报纸诋毁杂交稻是‘三不稻——米不养人,糠不养猪, 草不养牛’的劣质米的说法,每句不超过 25 个字。 1992 年 6 月 18 日,《人民日报》在第二版刊登了袁隆平的来信。他在信中用平和的 语气说,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在生产上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国家,杂交稻比一般水稻每亩增 产 100 千克左右。1976 年至 1991 年全国累计种植杂交稻 19 亿多亩,增产粮食近 2000 亿千 克。由此可见,杂交水稻的推广,对解决我国 11 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目前,全国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一个水稻良种“汕优 63”是杂交稻。近几年的年种植 面积都超过 1 亿亩,平均亩产稳定在 500 千克左右,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好,被评为全国优质 籼稻米。的确,在我国南方生产的稻谷中,有相当一部分米质较差,这主要是双季早稻。目前 积压的稻谷以及历年来粮店出售的大米,大多数为这种早籼稻。他写道,双季晚稻和一季中 稻一般品质较好,粮店偶尔出售这种稻米时,则出现排长队争购的现象。而杂交稻则占双季 晚稻和中稻面积的 80%左右,产量占 90%以上。因此,说杂交稻属劣质米与事实不符。 六、园林工人、中国女排、袁隆平院士……各行各业的人都在为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复兴挥 洒汗水,付出心血。请从下面图画中任选一幅加以描绘。要求:以人物为中心,描写细致, 体现人物的精神风貌,200 字左右。 答案以及解析 一、答案:1.C; 2.①上山遗址的发现;②走近一看 3.①原句中有多个短句,与语段整体的句式特点一致,用“不是……也不是……而是……” 的句式,强调了浮雕的形态,表达有力;改句为长句,用“是……不是……”的句式,没有 突出表达对象。②原句中“如一个个圆睁着或者微合着的巨眼”单独成句,位于句尾,有强 调的意味,且与后面的句子连接紧密;改句中这句话是“符号”的定语,整个句子冗长,且 与下文连接松散。 解析:1.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文中“杂交水稻之父”的引号标示特定称谓。 A 项,标示语段中直接引用的内容。B 项,标示简称。C 项,标示特定称谓。D 项,标示反 语。 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第①处根据后面的“使这位……科学家深感 欣喜”可知,此处要补写的语句充当的是主语;结合前面的“上山遗址”以及题词内容可知, 这里应填写“上山遗址的发现”之类的句子。第②处,根据前面的“远远地”“看到”与后 面的“原来是一组组雕塑”可知,这里应填写“走近一看”之类的句子。 3.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题干中指明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在解 答时要注意分析原句的表达优势和改句的不足,将原句与改句进行对比,分析其表达效果。 二、答案:1.C; 2.B; 3.D 解析:1. 第一组: 大失所望:表示原来的希望完全落空。 心灰意冷:灰心失望,意志消沉; 败兴而归:败兴:遇到和想象不一致的事而情绪低落。扫兴地归来。 万念俱灰:所有的想法和打算都破灭了。形容极端灰心失望的心情。 第二组: 恐怕:表示估计,相当于大概、也许。这里有讽刺的意味。 可能:也许。 不肯定,估量。 第三组: 红线:红线是预警的,超过红线就会出现问题。 底线:不能超过的,最后的界限; 第四组: 居安思危:居:处于;思:想。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指随时有应付 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 亡羊补牢: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 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 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未雨绸缪:绸缪:紧密缠缚。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 运筹帷幄:筹:计谋、谋划;帷幄:古代军中帐幕。指拟定作战策略。引申为筹划、指挥。 故:C 选项正确。 2.A 缺主语,与前面的文字不连贯;C 语序颠倒;D 既缺主语又语序颠倒。 3.A 项句序颠倒;B 项关联词“不仅”错位;C 项缺主语、句序颠倒。文中原句有三处错误:①关 联词“不仅”同“我们”错位;②语意不贯通。应在“保护粮食”后面加上“安全”;③同音词误用。 应将“利害”改为“厉害”。故答案选 D。 三、答案:1.B; 2.A; 3.①中国在现在和将来相当长的岁月里,都是一个农业大国,“民以食为天” 的说法自古流传。②中国在现在和将来相当长的岁月里,都是一个农业大国,自古流传“民以食 为天”的说法。 解析:1.签署是指在文件、条约、凭证等上签字,一般是“公”对“公”即官方;签订是指在契约或 定单上签字,包含“公”、“私”性质。出生,是诞生的意思;出身,指个人早期的经历或由家庭主要 收入来源所决定的身份。耿耿于怀,形容令人牵挂或不愉快的事在心里难以排解;刻骨铭心, 铭刻在心灵深处,形容记忆深刻,难以忘却。故事,指带有寓意的事件;往事,指过去的事情。经 典,是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典型,是指足以代表某一类事物特性的标准形式。 2.主要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 四、答案:杂交水稻双季亩产 1500 公斤实现后,袁隆平又提出短期内的两个高产“小目标”。 五、答案:①杂交稻的高产解决了我国 13 亿人的温饱问题。②目前全国种植面积最大产量 最高的杂交稻是水稻良种。 解析: 六、答案:略。 解析:写作指导:写作时,要抓住画面中人物的主要特征,例如“园林工人”刷漆时久蹲不 动的侧影,“中国女排”腾空扣球的刹那,“袁隆平”盯着水稻时专注的眼神,以记叙为主, 细致描写,同时对画面展现出的精神风貌稍加议论。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