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城爱迪初中语文七(下)第三单元教学案 主备人:吴小宝 审核人:张晓
七年级语文册教学案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等次:_______________
课 题 伟大的悲剧 课 时 一课时
【资料链接】
(1)关于作者: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文学家。生于维也纳一个犹太资产阶
级家庭,自幼徜徉沉浸在音乐、诗歌、戏剧的艺术殿堂里。小说、戏剧、诗歌、传记、散
文、特写各种文学体裁他无不涉猎,其著述之丰,之精是惊人的。茨威格的主要成就在传
记文学和小说创作方面。传记文学代表作有《三位大师》《罗曼罗兰》《三个描摹自己生
活的诗人》《精神疗法》茨威格一身正气,怀着良知,为人世间的苦难,写下了无数充满
同情、动人心魄的壮丽篇章。是 20 世纪最受欢迎的德语作家之一。他一生追求的理想是
人道主义和精神自由。出于人道主义的立场,赞美人与人之间的同情、仁爱和宽恕,厌恶
资产阶级的尔虞我诈、虚伪和冷酷。
【自主预习】
1、作家作品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 (国家)著名小说家、传记作
家。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无 yín( ) 遗 shuāng( ) 夜不成眠( ) 毛骨 sǒng( )然
lǐn ( )liè( ) zhuài( )出来 diān( )狂
步 lǚ( ) 鲁 mǎng( ) 忧心 chōng chōng( )( )
【整体感知】
1、跳读课文思考:请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提示: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等方面来概括)
2、斯科特和他的探险队员们体现出人类哪些优秀品质?试从课文中找出实例。
3、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何在?
伏城爱迪初中语文七(下)第三单元教学案 主备人:吴小宝 审核人:张晓
4、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你读完文章后的感受或心情。
【合作学习】
联系上下文,体味下列语句的含义,讨论括号里的问题。
1、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
(作者在这里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2、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国旗怎么会“耀武扬威”“洋洋得意”?这里表现出斯科特内心什么样的复杂感
情?)
3、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完成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
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斯科特为什么要接受这项为他人业绩作证的任务?他不接受不行吗?)
4、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
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
(联系上下文看,“内心中的海市蜃楼”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比喻?)
5、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
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这话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探究学习】
1、同样是探险南极,阿蒙森成功了,斯科特失败了。可是茨威格这位著名的传记
作家,为什么要充满激情地给失败的斯科特作传?在文中你能找出体现作者对这一
事件的态度的句子吗?试着品读分析,谈一谈你的看法。
伏城爱迪初中语文七(下)第三单元教学案 主备人:吴小宝 审核人:张晓
2、题目为《伟大的悲剧》,既然是“悲剧”,那又为何“伟大”?这是否矛盾?
3、文章末句“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中,“所有这些”指的是
什么?此句强调“在一切时代”有何用意?
4、茨威格为何不给胜利者阿蒙森作传,却充满激情的为失败者斯科特书写这悲壮
的一幕。细读文章末段,你能说出作者这样做的意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