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知识梳理卷
一、古诗文默写
1.古诗文默写。
(1)河流大野犹嫌束, 。(谭嗣同《潼关》)
(2) ,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其二)》)
(3)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 , 。"两句,
用未来的欢聚反衬今夜的愁苦,而今夜的愁苦又将成为重聚时的话题,
增添重聚的欢乐。
(4)刘禹锡《秋词》(其一)中的“ , 。"表
达了诗人豁达乐观的情怀和奋发向上的斗争精神。
二、字音与字形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聘.礼( ) 迢.迢( ) 澄澈.( ) 疲倦.( )
绵延.( ) 添.头( ) 溉汲.( ) 舍.然( )
裙钗.( ) 解.数( ) 缥.缈( ) 罗刹.( )
3.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僮关 簇拥 夜澜 碧宵
B.紧绸 幌子 褴楼 凯歌
C.急燥 朝暮 妥当 钦差
D.爵士 天街 倜傥 发髻
三、词语理解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的日记本不见了,我在家里翻来覆去....地找,还是没有找到。
B.孩子的心理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父母和老师不能用对待成人的方法
对待孩子。
C.每位家长都希望孩子的前程花团锦簇....,一路坦途。
D.王老师讲课声情并茂,让人不自觉陶醉其中,现在想来,还令人回味..
无穷..。
四、句子分析
5.仿照示例,发挥你的联想和想象,补写下面的句子。示例:音乐像一
股清冽而又甘甜的泉水,流进人们的心田,洗去心灵的尘埃。
语文像
冬天像
五、文学常识
6.填空。(1)《皇帝的新装》选自 ,作者 。作为一名丹麦
儿童作家,他像这样的作品还有
。(任写三个)
(2)古希腊神话中掌管旅行和商业的神是 ,他是众神之首宙
斯的儿子。《伊索寓言》中关于他的一则寓言是
(3)《吕氏春秋》又称 ,是先秦杂家代表著作。战国末秦相
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全书共 卷,共 篇,分为 、
、 。
六、综合性学习
7.七年级正在开展以“文学部落”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
与并完成以下题目。
(1)在“阅读名著”的活动环节中,甲同学被名著中的人物感动,写了一
副对联。请你写出对联中涉及的人物名字。
上联:博命运风浪,巨人谱写英雄乐曲。(人名: )
下联:采朝花夕拾,理性批判温馨回忆。(人名: )
(2)在活动中,我校新成立了一个文学社,取名为“起航文学社”。成立
大会上,一位家长赠送了一幅画表示祝贺。诗你从船、帆、天、云、风、
海中选取三物,配写一段贺词。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3)下面是起航文学社的一张读书推荐卡,请你从下面的名著中推荐
你喜欢的文学作品,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推荐名著:《西游记 朝花夕拾》《繁星》春水》安徒生童话》《骆驼祥子》
喜欢的作品 :喜欢的理由:
七、古诗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问题。
秋词(其一)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8.古人写诗填词讲究炼字,谈谈诗歌第三句中“排”字的表达效果。
9.下面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歌描绘了一幅鹤飞冲天的画面,在生机勃勃的景象中倾诉诗人的情
怀。
B.诗歌采用了直抒胸臆的写法,形象地表达出诗人对秋天的独特感悟。
C.这首诗通过对秋景的描写,体现了萧瑟空虚、冷落荒凉的感伤情调。
D.全诗虚实结合,由虚入实,用鲜明的形象来表现感情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问题。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0.“巴山夜雨涨秋池”中的“秋”字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
1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在后面的括号内画“V",错误的画“X"
(1)本诗作者是唐代诗人李商隐,他与诗圣杜甫齐名,被后人称为“小
李杜”。 ( )
(2)李商隐的诗多以词采“华艳”著称,本诗却朴素无华,明朗清新,没
有起兴,没有典故,也不用象征,这在诗人的作品里并不多见。( )
(3)这首诗两次写“巴山夜雨",第一次是实写,第二次是虚写、想象与
妻子团圆,“共剪西窗烛”时再回忆起巴山夜雨情景;作者借“巴山夜雨”
之景抒发了自己漂泊异乡,盼望归期的感伤。( )
(三)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问题。
+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2.对本诗赏析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A. 全诗由述志和记梦两部分组成,两者之间是递进关系。
B.诗中“尚”字表现了诗人强烈而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
C.诗歌语言清丽明快,读来琅琅上口。
D.诗的第四句描写了诗人过去铁骑踏冰为国征战的情境。
13.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诗歌三、四句的景象。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
"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
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
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1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家无井而出溉汲..(. ).
(2)及.其家穿井(. ).
(3)有闻.而传之者(. ).
(4)丁氏穿.井得一人(. ).
15.翻译下列句子。
(1)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2)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16.下列对原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君派人打听这件事,是因为不太相信穿井得一人的事情。
B.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对于传闻要以审慎的态度去分析、甄别。
C.这个寓言故事提醒我们,不要轻易传播未经证实的传闻。
D.寓言中原本的事情被讹传,唯一的原因是“国人”乐于接受这种离奇的
传闻。
17.生活中也存在着“穿井得人”这样以讹传讹的现象,请举例子说明,并
谈谈你的认识。
八、名著阅读
8.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作答。
他(孙行者)的真身,出一个神,纵云头,跳将起去,径到人参园
里,掣金箍棒往树上乒乓一下,又使个推山移岭的神力,把树一推推倒。
《《西游记》)
孙行者为什么推倒人参果树?最后又怎样救活了人参果树?请你
简述:
九、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问题。
犟龟
米切尔·恩德
一个美丽的早晨,小乌龟坐在洞前吃着树叶。
它的头顶上,一对鸽子正在谈话:狮王二十八世要举行婚礼了,它
邀请所有的动物前去参加。因为狮子洞路途遥远,而庆典不久就要开始,
必须马上动身。两只鸽子说完就飞走了。
小乌龟听了这番话后陷入了深思:如果所有动物都被邀请了,当然
也会包括我。为什么我不去参加这有史以来最热闹的婚礼呢?
想了一天一夜,小乌龟拿定主意上路了。它一步一步向前爬去,虽
然很慢,却一直没有停下。
路上,它遇到了蜘妹。得知乌龟此行的目的后,蜘蛛哈哈大笑:婚
礼两周后就要开始了,慢得出奇的乌龟哪能赶得上?乌龟满怀信心地看
了看自己的腿,它们虽然很短,却很结实。它说:“我会准时赶到那里
的。”
蜘蛛充满同情地劝说:“我的腿不但比你的灵巧,而且还多一倍呢。
可连我都觉得路途太远了,你还是赶快回去吧。”
小乌龟友好地回答:“很遗憾,我不能这样,我的决定是不可改变的。”
小乌龟走啊走,越过了种种障碍。在池塘边它看到了一个迷迷糊糊
的蜗牛。蜗牛用了半个多小时才理清了思路,它难过地告诉乌龟:“你
走的方向完全反了。”
“非常感谢你给我指路。”小乌龟说完慢慢掉转方向。尽管后天就要
举行婚礼了,但乌龟说,只要一步一步坚持走,就一定会到的。
乌龟走啊走,它遇到了正在打瞌睡的壁虎。作为狮王的高级官员,
壁虎通知乌龟:“婚礼暂时取消了。由于事发突然,狮王二十八世不得
不和老虎开战。你可以回去了。”
“很遗憾,我的决定是不可改变的。”乌龟说完继续向前爬去。
当它穿过一片岩石荒漠时,遇见了一群乌鸦,它们一副闷闷不乐的
样子。知道了乌龟的目的后,它们说它是可怜虫、无知者。乌鸦们都穿
着丧服,因为几天前,狮王在与老虎的拼杀中身负重伤,已经不幸去世
了。
乌龟非常难过。乌鸦们劝它赶紧回去或是留下哀悼狮王。谁知乌龟
客气地回答:“很遗憾,我不能这样。我的决定是不可改变的。”
就这样,小乌龟又走了许多天,越过种种障碍,日夜不停地赶路。
后来,它来到了一片鲜花盛开的草地。草地上聚集了很多动物,它们都
兴高采烈,充满了期待的喜悦。
乌龟问一只小猴子去狮子洞怎么走。“你现在不就站在洞口前面吗?
"小猴子叫道,“那边就是入口!"
“请问,这里是在庆祝狮王二十八世的婚礼吗?"小乌龟不解地问。
“不,大家都知道,今天,我们在这里庆祝的是狮王二十九世的婚礼!
"
这天,小鸟龟看到了从未有过的、最美丽、最盛大的庆典。它坐在
客人中间,虽然有些疲劳,但感到非常幸福。它说:“我一直说,我会
准时赶到的!"
(选自《米切尔·恩德作品集》)
19.小乌龟的“犟”体现在哪些地方?
20“很遗憾,我的决定是不可改变的”一句在文中有着怎样的作用?
21.品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得知乌龟此行的目的后,蜘蛛哈哈大笑....。
(2)蜗牛用了半个多小时.....才理清了思路。
22·结尾部分,小乌龟说:“我一直说,我会准时赶到的!"如果小猴子
不以为然,反问小乌龟:“你可没准时赶上狮王二十八世的婚礼,这是
狮王二十九世的婚礼呀!"设想一下,小乌龟会怎样回答小猴子?(不
超过 20 字)
+、作文
23.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50 分)
只有把握现在,才能有驰骋风云的明天;只有把握现在,才能充实
虚幻的明天;只有把握现在,才能创造辉煌的明天…让我们为了美好的
明天,从现在开.…….
请以“从现在开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有真情实感;○2 文体不限;③不少于 600 字(写成诗歌不少于
30 行);○4 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