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山西省专用生物考点梳理主题四生物圈中的人专题五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中考山西省专用生物考点梳理主题四生物圈中的人专题五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ID:709927

大小:1.1 MB

页数:60页

时间:2021-06-0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主题四 生物圈中的人 专题五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基础知识梳理 一、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1.眼球的结构及功能 角膜 晶状体 视网膜 玻璃体 特别提示:平时我们说的“白眼球”是指 巩膜 ,“黑眼球”是指 虹膜 。 角膜 :可透过光线 巩膜:保护眼球 虹膜 :有色素,中央的小孔叫瞳孔 脉络膜:给视网膜提供营养 视网膜 :含有许多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 晶状体:像双凸透镜,能 折射光线 睫状体:内含平滑肌,可调节 晶状体的曲度 玻璃体:支撑眼球壁,折射光线 外层 中层 内层 眼球壁 眼球 巩膜 虹膜 角膜 虹膜 视网膜 折射光线 晶状体的曲度 2. 视觉的形成 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角膜→ 瞳孔 → 晶状体 → 玻璃体 →视网膜→视觉神经 →大脑的特定区域→形成视觉。 特别提示:人的视觉是由眼、视神经和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共同参与形成的。 物像形成的部位是 视网膜 ,视觉形成的部位是 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 3. 眼球的调节功能 ①瞳孔的调节:当处于亮处或光线突然变强时,瞳孔会变 小 ;当处于暗处或光线 突然变弱时,瞳孔会变 大 。 ②晶状体的调节:晶状体的曲度可以根据眼与所视物体之间的不同距离而改变,使 物像都能落在视网膜上。当看远处物体时,晶状体曲度变 小 ;当看近处物体时, 晶状体曲度变 大 。 瞳孔 晶状体 玻璃体 视网膜 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小 大 小 大 4. 近视的成因、矫正及预防 晶状体曲度 眼球前后径 成像在 矫正佩戴 变大 变长 视网膜前 凹透镜 预防近视: 三要: 读写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33厘米左右 ; 看书、看电视或使用电 脑1小时后要休息一会,要远眺几分钟 ; 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 。 四不要: 不要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 ; 不要躺卧看书 ; 不要在光线暗的地方看 书 ; 不要走路看书 。 读写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33厘米左右 看书、看电视或使用电 脑1小时后要休息一会,要远眺几分钟 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 不要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 不要躺卧看书 不要在光线暗的地方看 书 不要走路看书 重难点突破 1.[2020 广西模拟]“请关闭远光灯!”因为强光照射会影响对面驾驶员观察路况, 容易发生事故。在眼球结构中,感受光的刺激的是 ( ) A. 角膜 B. 瞳孔 C. 晶状体 D. 视网膜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眼球的结构及功能。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 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有许多对光线敏 感的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人就产生了视觉。 D 2.[2020 山西晋中/阳泉] 某同学患有近视,其眼球中晶状体可能的状态及配戴的 眼镜分别是 ( ) A. 曲度过大;凸透镜 B. 曲度过大;凹透镜 C. 曲度过小;凸透镜 D. 曲度过小;凹透镜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眼球的结构与近视的成因及矫正方法。近视产生的原因主要是 晶状体曲度过大且不易恢复原大小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像落在了视网膜 的前方,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可使物像落到视网膜上。 B 归纳总结 晶状体曲度 眼球前后径 成像在 矫正佩戴 近视 变大 变长 视网膜前 凹透镜 远视 / 变短 视网膜后 凸透镜 5. 耳的结构及功能 听小骨 鼓膜 耳蜗 6. 听觉的形成 外界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大脑的特定区域→形成听觉。 特别提示:人的听觉是由耳、听神经、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共同参与形成的。 人的听觉感受器位于 耳蜗 内,听觉形成的部位是 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 7. 保护耳和听觉 (1) 减少或消除噪声。 (2) 不让脏水进入外耳道,避免外耳道感染。 (3) 有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口或 闭嘴、堵耳 。其目的是保持鼓膜两侧大气压力 平衡,以免震破 鼓膜 。 (4) 不要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以免伤到外耳道或鼓膜。 (5) 鼻咽部有炎症时,要及时治疗,避免病菌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6) 不要长时间戴耳机,特别是高音量的音频声容易对听觉器官造成疲劳、损伤, 从而导致听力下降,甚至发生耳聋。 鼓膜 听小骨 耳蜗 耳蜗 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闭嘴、堵耳 鼓膜 咽鼓管 重难点突破 1. 长时间戴耳机会损伤听觉感受器,造成听力下降。听觉感受器位于下列哪一结构 内 ( ) A. 鼓膜 B. 外耳道 C. 耳蜗 D. 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耳的结构。耳蜗内有许多对声波敏感的细胞,是听觉感受器。 C 2.眼、耳是人体重要的感觉器官,能感知外界刺激,下列有关眼、耳的叙述正确的 是 ( ) A. 外界光线进入眼球的途径为:角膜→玻璃体→晶状体 B. 因瞳孔大小可以调节,所以人可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C. 遇到巨大声响时,可迅速张嘴,或闭嘴、堵耳,以保护鼓膜 D. 声波引起振动,在耳中传导顺序为:鼓膜→耳蜗→听小骨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眼球及耳的结构和视觉、听觉的形成。外界的光线依次经过角 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进入眼球内部;人之所以能够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是 因为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当听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嘴,使咽鼓管张开,或闭 嘴、堵耳,可以保持鼓膜两侧大气压的平衡,以免震破鼓膜;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 道传到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耳蜗。 C 视觉与听觉的形成过程 归纳总结 二、神经系统的组成 1.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周围神经系统 脑 脊髓 大脑 小脑 脑干 脊髓 2. 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神经细胞) (1) 神经元的结构 细胞体: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树突:多条,短而成树枝状分支,主要功能是接受信息 轴突:一条,长,主要功能是传出信息突起 神经元 轴突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鞘,组成 神经纤维 。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膜,构 成一条神经。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做 神经末梢 。 (2) 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和传导兴奋。 神经纤维 神经末梢 重难点突破 1. 当人喝醉酒时,会表现出呼吸急促、走路不稳、语无伦次的现象,调节此系列反 应的相应的中枢分别位于 ( ) A. 脑干、小脑、大脑 B. 小脑、大脑、脑干 C. 小脑、脑干、大脑 D. 大脑、小脑、脑干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脑各部分的主要功能。脑干中有呼吸中枢,维持平衡、协调 运动是小脑的功能,人类特有的语言功能则依赖于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 A 2. 神经元(或叫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①是突起,②是细胞核 B. ③是神经,④是神经末梢 C. 该图可表示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D. 神经元的功能是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和 传导兴奋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图示中①③是突起,②是细胞体,④是 神经末梢;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该图只 有一个神经细胞,不是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D 三、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1. 概念:反射是指人体通过 神经系统 ,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 的 反应 。 2. 反射的结构基础—— 反射弧 (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 神经系统 反射弧 感受器 神经中枢 效应器 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反应 特别提示: (1) 判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方法:①看箭头的方向;②与感受器相连的是传 入神经,与效应器相连的是传出神经。 (2) 反射必须通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完成,缺少或损伤任何一个部位,反射活动都 不能完成。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受损—— 无 感觉无反应 传出神经、效应器受损—— 有 感觉无反应 无 有 3. 反射的类型 反射类型 简单反射 复杂反射 区别 形成时间 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先天性反射 个体生活过程中建立的后天性反射 参与反射 的中枢 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 脊髓)参与完成 需要大脑皮层参与 引起反射 的刺激 直接刺激 任何无关刺激都可以转变为引起复 杂反射的刺激 反射弧 永久固定,不会消退 短暂的、易变的,可以消退 适应范围 适应的范围小,只适应不变的环境 适应的范围大,可以适应多变的环 境 联系 复杂反射是建立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的 重难点突破 1. 如图为膝跳反射示意图。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 A. 膝跳反射属于简单的反射 B. 该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 C. 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①→④→③→②→⑤ D. 若④处受损,有感觉但不能发生膝跳反射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膝跳反射和反射弧。从图中箭头指示可以判断:①是感受器, ②是传入神经,③是神经中枢,④是传出神经,⑤是效应器。膝跳反射是简单的反 射,中枢在脊髓,由反射弧直接完成,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①→②→③→④ →⑤。当传出神经受损,有感觉但无反应,不能发生膝跳反射。 C 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因此有 感觉无反应不是反射。 归纳总结 2. 小刚在书房听到客厅里电视节目 《舌尖上的中国》 中记者对美食的描述,不由 得吞咽口水。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该反射属于简单的反射 B. 该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C. 这是人类所特有的反射 D. 这种反应不属于反射 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复杂反射与简单反射的区别。该反射属于复杂的反射,是人出 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 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本题中产生此反射的刺激是语言, 所以该反射是人类所特有的复杂反射。 人类的大脑皮层内具有语言中枢 (与说话、书写、阅读和理解语言有关),能 对语言文字作出反应,这些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是后天学习获得的,属于复杂反射, 且只有人类才有而其他动物没有,是人类特有的复杂反射。如望梅止渴、谈虎色变等。 归纳总结 四、激素调节★ 1. 内分泌腺特点:内分泌腺没有导管, 它们的分泌物—— 激素 ,直接进入腺体 内的 毛细血管 ,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 全身各处。 2. 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 激素 毛细血管 垂体 甲状腺 肾上腺 胰岛 4. 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的关系: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 神经系统 的调节,但也 受到 激素 调节的影响。 3. 人体主要激素的作用及其分泌异常引起的疾病 激素名称 分泌的腺体 作用 分泌异常引起的疾病 生长激素 垂体 促进生长发育 幼年分泌不足—— 。 幼年分泌过多——巨人症 成年分泌过多——肢端肥大症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 促进生长发育 促进新陈代谢 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幼年分泌不足—— 。 分泌过多——甲亢 缺碘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地方性 甲状腺肿 胰岛素 胰岛 调节糖类在体内的吸收、 利用和转化等 分泌不足——糖尿病(用胰岛素治疗) 侏儒症 呆小症 神经系统 激素 重难点突破 1. 激素在人体内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如果激素分泌不正常,人体就会患有相应的 疾病,下列相关病因和疾病的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体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疾病。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会患呆小症;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侏儒症。 C 选项 病因 疾病 A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 甲亢 B 胰岛素分泌不足 糖尿病 C 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侏儒症 D 缺碘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 甲状腺肿大 2. 下列有关人体激素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胰腺和胰岛都是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通过导管进入循环系统 B. 人体内的激素含量很少,分泌过多、过少都可能引起疾病 C. 激素调节既受神经调节的控制,也能对神经调节产生影响 D. 激素的运输需依靠血液循环,激素分泌可受环境影响 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内分泌腺特点、激素调节特点及其与神经调节的关系。内分泌 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胰腺是消化腺,胰岛是内分 泌腺;激素含量很少,分泌异常可能引起疾病;激素调节既受神经调节的控制,也 能对神经调节产生影响,激素分泌还受环境的影响。 与神经调节相比,激素调节有以下几个特点:激素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 作用范围较广泛;作用速度一般较慢;作用时间较长。 归纳总结 实验能力提升 实验:膝跳反射 实验目的 1. 尝试做膝跳反射实验。 2. 举例说出什么是反射。 材料用具 橡皮锤,椅子。 过程与方法 (见图) 注意事项 一位同学作为受试者坐在椅子上,一条腿着 地,另一条腿自然地搭在这条腿上。 另一位同学用橡皮锤 (或用手掌内侧的边 缘),迅速叩击一下受试同学上面那条腿膝 盖下面的韧带。 观察这条腿有什么反应。 1. 受试者腿部肌肉尽量处于 放松 状态。 2. 选准叩击部位,即 膝盖下面 的韧带。 3. 选准叩击时机,即受试者精神放松且未注 意时, 快速 叩击。 4.叩击要有一定的 力度 ,但不要过重,以免 伤及身体。 方法步骤 放松 膝盖下面 快速 力度 实验讨论 1. 叩击韧带时,小腿有什么反应?想一想,这种反应是生来就有的,还是在生活中 逐渐获得的? 当叩击韧带时,小腿会情不自禁地向上抬起。这种反射是生来就有的 。 2. 叩击时,小腿没有反应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如果没有反应,可能是身体过度紧张、叩击部位不准确、叩击力度不够、大脑有意识 控制、腿放置姿势不正确等原因 。 当叩击韧带时,小腿会情不自禁地向上抬起。这种反射是生来就有的 如果没有反应,可能是身体过度紧张、叩击部位不准确、叩击力度不够、大脑有意识 控制、腿放置姿势不正确等原因 深度学习 膝跳反射检查是神经外科检查的常规步骤,如图一为膝跳反射结构模式图,图二为膝 关节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在对正常人进行该项检查时 会出现膝跳反射,该反射的反射弧 是 ③→④→⑤→②→① (用图一 中的标号和箭头表示),调节该反 射的神经中枢位于 脊髓 ,产生 “韧带被叩击感觉”的结构位于 大脑皮层 。 ③→④→⑤→②→① 脊髓 大脑皮层 深度学习 膝跳反射检查是神经外科检查的常规步骤,如图一为膝跳反射结构模式图,图二为膝 关节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2) 膝跳反射之所以迅速,除了 具备完整的反射弧外,也与膝关节 的灵活性有关。由图二可知,膝关 节周围由 [⑦] 关节囊 包裹着, 内部形成密闭的 [⑧] 关节腔 , 且该密闭结构中含有 滑液 ,可以 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确保关节 的灵活性。 ⑦ 关节囊 ⑧ 关节腔 滑液 深度学习 膝跳反射检查是神经外科检查的常规步骤,如图一为膝跳反射结构模式图,图二为膝 关节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3) 反射弧中的 [①] 效应器 是由传出神经的末梢和相应的肌肉 组成,在膝跳反射发生时,肌肉a 收缩(选填:收缩;舒张),肌肉 b 舒张 (选填:收缩;舒张), 从而牵动小腿骨绕关节活动,发生 小腿弹跳现象。 ① 效应器 收缩 舒张 深度学习 膝跳反射检查是神经外科检查的常规步骤,如图一为膝跳反射结构模式图,图二为膝 关节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4) 如果进行该项检查时没有出 现小腿弹跳现象,你认为可能的原 因是什么? 反射弧中的某一环节可能受损,无 法完成膝跳反射;或者膝关节受伤, 灵活性降低,小腿不能弹跳 。 反射弧中的某一环节可能受损,无 法完成膝跳反射;或者膝关节受伤, 灵活性降低,小腿不能弹跳 探究:测定反应速度 提出问题 同一个人在不同状态下 (注意力集中与不集中) 的反应速度相同吗?(或同龄人群 中人的反应速度与性别有关吗?) 作出假设 同一个人在不同状态下 (注意力集中与不集中) 的反应速度不同。(或同龄人群中 人的反应速度与性别关系不大。) 制订并实施计划 1. 材料:直尺(30厘米尺子) 2. 分组:以男女各一名同学为一个实验小组,两人轮流担任测试者、被试者。 同一个人在不同状态下 (注意力集中与不集中) 的反应速度不同。(或同龄人群中 人的反应速度与性别关系不大。) 3. 测试在集中注意力状态下每人的反应速度。 (1) 测试者将直尺末端(刻度最 大 )捏住,并将直尺竖直提 起。(如图) (2) 被试者的拇指和食指的上缘对准直尺 零 刻度的一端,两 指之间的距离保持在1厘米左右,集中注意力眼睛盯住直尺。 (3) 测试者松开手,直尺下落。 (4) 被试者看到直尺下落立即合拢手指夹住尺子。 (5) 读出并记录拇指上缘对应的刻度。重复测试5次。 (6) 两人轮换,也重复测试5次。 大 零 4. 测试在注意力不集中(施加干扰)的状态下人的反应速度,也是每人重复测试 5 次。 5. 将以上测试数据填入下表。 性别 状态 1 2 3 4 5 平均值 男 集中精力 施加干扰 女 集中精力 施加干扰 6. 统计全班男女同学在不同状态下的平均值,求出男女同学分别在集中精力和施加 干扰状态下的平均值。 注意事项 1. 测试者不要给被试者任何暗示。 2. 直尺不要在测试者手中停留时间过长。 3. 测试者不要晃动直尺,不要做出欺骗行为。 4. 直尺下方要有足够的空间。 5. 被试者尽量以相同的状态投入每次测试。 6. 测试时,小组成员尽量采取站姿。 得出结论 1. 分析结果:被试者抓住尺子的刻度数值越小,说明其反应速度越 快 ;在有干扰 (注意力不集中)的状态下测得的平均值比注意力集中的状态下所测得的平均值 大 , 说明反应速度变 慢 ;全班男女同学在不同状态下的平均值差异不大,说明同龄人群 中人的反应速度与性别关系 不大 。 2. 得出结论: 同一个人在不同状态下 (注意力集中与不集中) 的反应速度不同。 (或同龄人群中人的反应速度与性别关系不大。) 快 大 慢 不大 同一个人在不同状态下 (注意力集中与不集中) 的反应速度不同。 (或同龄人群中人的反应速度与性别关系不大。) 表达交流 1. 测试结果发现,反复几次实验后,反应速度会 加快 ;说明做同一项运动时,反 应速度会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而 提高 。 2. 接尺子的活动是否属于反射? 属于反射,是一种复杂的反射 。 3. 如果你们小组得出的结论与假设不一致,试分析原因是什么? 可能对被试者施加干扰的力度不够,使注意力不集中(施加干扰)状态与注意力集中 状态的差异较小,测试结果几乎相同;或者测试时教室环境嘈杂,被试者不能集中注 意力,使注意力集中状态与注意力不集中(施加干扰)状态的差异较小,测试结果几 乎相同 。 加快 提高 属于反射,是一种复杂的反射 可能对被试者施加干扰的力度不够,使注意力不集中(施加干扰)状态与注意力集中 状态的差异较小,测试结果几乎相同;或者测试时教室环境嘈杂,被试者不能集中注 意力,使注意力集中状态与注意力不集中(施加干扰)状态的差异较小,测试结果几 乎相同 深度学习 新交规加大了对饮酒和醉酒驾驶的处罚,但新交规实施后,小明的爸爸依然怀着侥幸 的心理进行酒后驾驶。为了说服爸爸,小明和爸爸一起做了一个“测定反应速度”的 实验。实验操作如下图,实验结果如下表(注:表中测量值为小明松开直尺后,爸爸 尽快用拇指和食指夹住直尺时手指所在位置的刻度值,单位为厘米): 请分析回答: (1) 该实验要探究的问题是: 饮酒会影响人的反应速度吗 ? (2) 实验结果表明:饮酒会影响人的反应速度,且饮酒越多,测量值越 大 ,人的 反应速度越 慢 。 (3) 实验中只对爸爸一人进行了测量,测量数据还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可以通过增 加 测量人数 来改进实验,增强可信度,让更多的人认识到酒后驾车的危害性。 饮酒会影响人的反应速度吗 大 慢 测量人数 精选课堂练习 1.[2019 晋中适应性] 自从智能手机流行以来,近视患者越来越多。下列选项属 于近视形成原因的是 ( ) A. ①的曲度过大 B. ②的曲度过大 C. ①的曲度过小 D. ②的曲度过小 解析:本题考查近视的成因。图中①为晶状体, ②为玻璃体,近视形成的原因是由 于晶状体的曲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 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导致看不清远处的物体,需要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A 2.[2020 四川] 你可能有过这样的经历:关灯后,屋内一片漆黑,什么都看不见, 但过一会儿,又能看清部分物体的轮廓。视觉发生这种变化,与眼球哪个结构的调 节有关 ( ) A. 角膜 B. 巩膜 C. 瞳孔 D. 视网膜 解析:本题考查眼球的结构及功能。瞳孔可以调节进入眼球内的光线,光线强,瞳孔 变小;光线弱,瞳孔变大。当人进入较暗的环境时,瞳孔开始较小,感觉眼前一片漆 黑;但稍候片刻,瞳孔变大,进入眼内的光线增多,就可以看到周围的物体。 C 3.[2020 河南] 图为耳的结构示意图。当我们遇到巨大声响时,应迅速张开口, 或闭嘴、堵耳,以避免损伤耳的 ( ) A. a B. b C. c D. d 解析:图中a是鼓膜,b是听小骨,c是半规管,d是耳蜗。巨大的声音能量很大,会对 人耳的鼓膜造成伤害,如果鼓膜两边有较大的压强差,鼓膜会受到严重伤害。 A 4. 听到悦耳的上课铃声,学生迅速进入教室做好上课准备。听觉感受器、产生听觉 的部位分别位于 ( ) A. 听小骨、鼓膜 B. 鼓膜、小脑 C. 耳蜗、大脑 D. 前庭、耳蜗 解析: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 刺激了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 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可见听觉感受器和听觉形成的部位分别是耳蜗、 大脑皮层。 C 5. 某“植物人”有心跳、有呼吸,但不能自主活动、没有意识,该病人的神经系统 可能没有受到损伤的部位是 ( ) A. 大脑 B. 脑干 C. 小脑 D. 脊髓 解析:脑干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 “植物人”有心跳、有呼吸说明脑干没有受到损伤。 B 6.[2020 山东改编] 医生用针刺激某病人的食指时,他没有发生缩手反射;但当 他听到医生的指令时,却能移动手指。根据下图分析,此人受伤的部位是 ( ) A. a B. b C. c D. d 解析:观图可知,a是感受器,b是效应器,c是传入神经,d是传出神经,e是神经中 枢。医生用针刺激某病人的食指时,他没有发生缩手反射,说明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的 环节出现了缺失;当他听到医生的指令时,却能移动手指,说明该病人大脑皮层(听 觉中枢)正常,且大脑皮层→神经中枢(脊髓)→传出神经→效应器(手指部肌肉) 都正常。综合以上分析,该病人应是传入神经损伤。 C 7.[2020 黑龙江] 6月23日我国北斗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发射成功,小明知道此 消息时激动地心跳加快、面红耳赤,此时他体内 水平明显升高 ( ) A. 生长激素 B. 甲状腺激素 C. 肾上腺素 D. 胰岛素 解析: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能让人呼吸加快(提供大量氧气),心跳与血液流动 加速。因此当心情激动时,体内会分泌此种激素从而引起心跳加快、血压升高。 C 8.[2020 山东] 根据《水浒传》中塑造的武大郎人物形象的特征,可以推测出他 可能 ( ) A. 幼年期体内缺乏生长激素 B. 幼年期体内缺乏甲状腺激素 C. 成年期体内缺乏生长激素 D. 成年期体内缺乏甲状腺激素 解析:武大郎身材虽然矮小,但智力发育正常,据此推断,应是幼年生长激素分泌不 足,导致生长迟缓,身材矮小。 A 9.[2019 山西晋中真题] 人生活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当环境发生变化时,我们 的身体会作出相应的反应。请结合小华乘坐公交车的经历,利用所学知识,回答问 题:([ ] 内填图中序号) (1) 小华坐在公交车上,远处的 树木和近处的行人都能看清楚,这 是由于人的眼球能够通过调节甲图 所示 [②] 晶状体 的曲度,使 远近物体形成的物像都能清晰地落 在 [④] 视网膜 上。 解析:(1) 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 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观图可知②是晶状体,④是 视网膜。 ② 晶状体 ④ 视网膜 9.[2019 山西晋中真题] 人生活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当环境发生变化时,我们 的身体会作出相应的反应。请结合小华乘坐公交车的经历,利用所学知识,回答问 题:([ ] 内填图中序号) (2) 坐在小华旁边的一位同学戴着近视 镜,近视镜属于 凹透镜 (选填:凹透镜; 凸透镜)。近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 不便,请你给小华提出一些预防近视的建 议:读书写字姿势要正确,眼与书本的距 离要保持在33厘米左右;看书、写字1小 解析:(2) 近视眼需要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时后要休息一下,要远眺几分钟;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不在直射的强 光下看书;不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不躺卧看书;不走路看书等。(至少答出两点) 凹透镜 读书写字姿势要正确,眼与书本的距 离要保持在33厘米左右;看书、写字1小 时后要休息一下,要远眺几分钟;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不在直射的强 光下看书;不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不躺卧看书;不走路看书等 9.[2019 山西晋中真题] 人生活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当环境发生变化时,我们 的身体会作出相应的反应。请结合小华乘坐公交车的经历,利用所学知识,回答问 题:([ ] 内填图中序号) (3) 乙图是膝跳反射的反射弧示意图, 请将图中字母进行排序,以表示该反射过 程中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过程(提示: 从a点开始): a→e→d→c→b 。小华 想起这个有趣的实验,便试做了一下,但 膝跳反射现象不明显,你认为可能的原因 是什么? 没有叩击到膝盖下面的韧带;腿部肌肉过于紧张(没有放松);腿放置姿 势不正确;叩击力度过小等 。 解析:(3) 本题中膝跳反射的反射弧的传导途径是:a感受器→e传入神经→d神经 中枢→c传出神经→b效应器。 a→e→d→c→b 没有叩击到膝盖下面的韧带;腿部肌肉过于紧张(没有放松);腿放置姿 势不正确;叩击力度过小等 解析:膝跳反射现象不明显,原因可能是操作方法不正确,如没有叩击到膝盖下面的 韧带;腿部肌肉过于紧张(没有放松);腿放置姿势不正确;叩击力度过小等。 9.[2019 山西晋中真题] 人生活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当环境发生变化时,我们 的身体会作出相应的反应。请结合小华乘坐公交车的经历,利用所学知识,回答问 题:([ ] 内填图中序号) 解析:(4) 人体生命活动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共同调节。 (4) 当看到公交车上的电视播放中国乒 乓球队在世界杯中夺冠的场面时,小华不 由得热血沸腾!这是由于人体 神经系统 (或神经) 调节和 激素 调节的结果。 神经系统 (或神经) 激素 9.[2019 山西晋中真题] 人生活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当环境发生变化时,我们 的身体会作出相应的反应。请结合小华乘坐公交车的经历,利用所学知识,回答问 题:([ ] 内填图中序号) 解析:(5) 人类所特有的反射是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需要通过后天的学习和 不断重复才能建立,是复杂反射。 (5)“广场站到了”,听到提示音小华 立刻起身准备下车,这种反射属于 复杂 的(选填:简单的;复杂的)反射,也是 人类所特有的与 语言文字(或语言) 有 关的反射。 复杂 的 语言文字(或语言) 10.[2020 湖南] 2019 年世界女排联赛中国香港站中,中国女排连扳三局上演神 奇大逆转,战胜劲敌意大利队,获得冠军,充分体现了中国的“女排精神”。场上 双方比分不分上下时,球迷紧张得心跳加快、面红耳赤,甚至是血压升高。请结合 此项运动及图示,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精彩的画面进入你的眼球后形 成物像,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 神经传递到如图甲所示结构[A] 大 脑皮层 ,产生视觉。 解析:(1) 图甲中A是大脑皮层,B是小脑,C是脑干。视觉的形成部位是大脑皮层 的视觉中枢。 A 脑皮层 大 10.[2020 湖南] 2019 年世界女排联赛中国香港站中,中国女排连扳三局上演神 奇大逆转,战胜劲敌意大利队,获得冠军,充分体现了中国的“女排精神”。场上 双方比分不分上下时,球迷紧张得心跳加快、面红耳赤,甚至是血压升高。请结合 此项运动及图示,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 运动员在发球的过程中,排球 由近及远迅速离开,在发球运动员密 切注视时,图乙所示结构中晶状体发 生的变化是 曲度变小 。 解析:(2) 人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主要是由于晶状体曲度的变化,视近物时晶 状体的曲度大,视远物时晶状体的曲度变小,所以运动员在发球的过程中,排球由近 及远迅速离开,图乙中晶状体的变化是曲度变小。 曲度变小 10.[2020 湖南] 2019 年世界女排联赛中国香港站中,中国女排连扳三局上演神 奇大逆转,战胜劲敌意大利队,获得冠军,充分体现了中国的“女排精神”。场上 双方比分不分上下时,球迷紧张得心跳加快、面红耳赤,甚至是血压升高。请结合 此项运动及图示,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3) 运动员完成精准的扣球动作, 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 要其他系统如神经系统的调节。所需 要的能量有赖于 消化系统、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 等系统的配合。 消化系统、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 10.[2020 湖南] 2019 年世界女排联赛中国香港站中,中国女排连扳三局上演神 奇大逆转,战胜劲敌意大利队,获得冠军,充分体现了中国的“女排精神”。场上 双方比分不分上下时,球迷紧张得心跳加快、面红耳赤,甚至是血压升高。请结合 此项运动及图示,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4) 当看到女排姑娘发球得分时, 球迷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在此调节 过程中,参与神经调节的反射弧中的 感受器是 视网膜 。参与激素调节的 主要激素是 肾上腺素 。 解析:(4) 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光线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 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可见视觉感受器在视网膜上。当看到女排姑娘发球得分时, 球迷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并通过支配肾上腺的神经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 等,所以这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结果。 视网膜 肾上腺素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