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7.1燃烧和灭火课件(1)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7.1燃烧和灭火课件(1)

ID:709591

大小:2.25 MB

页数:30页

时间:2021-06-0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燃烧和灭火 什么是燃烧? • 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 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思考: • 1、为什么汽油很容易点燃而烤火 煤却很不容易点燃呢? • 2、为什么酒精能燃烧而水却不能 燃烧呢? • 3、在电影中我们为什么看到在有 些山洞中火把燃着燃着就熄灭了? 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 物质燃烧的条件 猜测与假设: 实验探究: 现象分析: 实验结论: 温度可燃物 氧气 着火点:物质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是物质固有的属性)。 通常状况下一些可燃物的着火点 物质 着火点/℃ 白磷 40 红磷 240 木材 250--330 乙醇 558 无烟煤 700--750 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 物质燃烧的条件 猜测与假设: 实验探究: 现象分析: 实验结论: 着火点可燃物 氧气 实验方案 白磷 红磷 热水(90℃) 白磷 思考:为什么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 思考: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 明燃烧还需要什么条件? 温度 氧气 可燃物 可燃物 白磷的温度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思考:为什么空烧杯铜片上的白磷、红磷不燃烧? 白磷、红磷的温度没有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水中的 白磷 铜片上 的红磷 铜片上 的白磷 温度是否达到 着火点 是否为可燃物 是否与氧气接触 是否发生燃烧现象 是 是 是 是 是 是是 是 不是 不是 不是 不是 热水 白磷 红磷白磷 一、燃烧 1、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 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条件 可燃物 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三者必须同时具备) 氧气 白磷 热水 回答: • 1、为什么汽油很容易点燃而烤火 煤却很不容易点燃呢? • 2、为什么酒精能燃烧而水却不能 燃烧呢? • 3、在电影中我们为什么看到在有 些山洞中火把燃着燃着就熄灭了?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1、灭火的原理 清除可燃物 隔绝氧气 降温至着火点以下 燃烧的条件 可燃物 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至少破坏燃烧 的一个条件) 2、方法(常见火灾灭火方法) 方法 未成年人遇火灾对策. 小结 一、燃烧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1、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 剧烈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 原理 清除可燃物 隔绝氧气 降温至着火点以下 2、条件 可燃物 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缺 一 不 可 (至少破坏 燃烧的一 个条件) 1、某兴趣小组话动中,同学们按图11装置对“可燃物燃烧的条 件”进行探究。探究过程中,大家对磷燃烧生成的大量白烟是 否危害人体健康提出疑问。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 240℃,……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 道,可能与空气中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 【交流与讨论】白烟对人体健康有害,该实验装置必须改进。 【改进与实验】同学们按改进后的图12装置进行实验。 请你帮助他们回答下列问题: 现象解释 a试管中白磷燃烧,热水中白磷没有燃烧. 的原因是 ① 。热水中白磷没有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反思与评价】 (1)改进后的图12装置与图11装置比 较,优点 是 。 (2)小林同学指出图12装置仍有不足之处,并设计了 图13装置,其中气球的作用是 。 避免了产生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危害人体健康 避免橡皮塞因试管内气 体热膨胀而松动或弹出 【拓展与迁移】 实验小结时,小朱同学说:“待a试管冷却 后,如果将试管口紧贴水面(室温下)。并取下橡皮塞,将看到 液体进入试管。”这一说法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 小晶问:“如果不考虑橡皮塞占试管的容积,进入a试管内 液体的体积会是多少呢?大家争论后,出现两种预测。 甲:接近试管容积的1/5; 乙:不一定接近试管容积的 1/5。 你赞同的预测是 (填“甲”或“乙”),理由 是 。 甲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且实验中白磷足量、气密性良好, 所以进入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能接近试管容积的1/5 【拓展与迁移】 实验小结时,小朱同学说:“待a试管冷却 后,如果将试管口紧贴水面(室温下)。并取下橡皮塞,将看到 液体进入试管。”这一说法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 小晶问:“如果不考虑橡皮塞占试管的容积,进入a试管内 液体的体积会是多少呢?大家争论后,出现两种预测。 甲:接近试管容积的1/5; 乙:不一定接近试管容积的 1/5。 你赞同的预测是 (填“甲”或“乙”),理由 是 。 乙 装置漏气 正确火灾逃生方法动画. 根据灭火的原理,探究可用哪些 方法把蜡烛之火熄灭 蜡烛、水、火柴、烧杯、剪刀、 湿帕子、碳酸钠粉末、盐酸 注明: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Na2CO3+2HCl=2NaCl+H2O+CO2↑ 实验探究 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 而是所朝的方向。 盘龙初级中学 王成龙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