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五四学制)全册第2单元课题2溶解度课件
加入VIP免费下载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五四学制)全册第2单元课题2溶解度课件

ID:709441

大小:1.09 MB

页数:28页

时间:2021-06-0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溶解度 知识回顾: l不同的溶质在相同的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l不同的溶质在不同的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也不同。 量 NaCl全部溶解 10mL水 NaCl部分溶解 2g NaCl2gNaCl 在20℃时, 溶解度 1.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克溶剂 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一、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通常用S表示) 2.四要素 条件:一定温度 标准:100克溶剂(未说明的情况下通 常指水) 状态:饱和状态(最大值) 单位:质量(克) 3.影响溶解度的因素: 3.影响溶解度的因素(外因): 温 度 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 溶质的种类 (内因) 溶剂的种类 (内因) 温 度 (外因) 溶解度与溶质,溶剂的质量无关 注意: 温度 溶质质量 溶剂的质量 溶液质量 20℃ 31.6g 100g 131.6g 含义:在20℃时,100克水中溶解31.6克的硝酸钾就达到 饱和状态。 例:20℃时,KNO3的溶解度是31.6克的含义? 例:20℃时,NaCl的溶解度是36克的意义? 20℃时,100克水中溶解36克的NaCl就达到饱和状态。 20℃时,100g H2O → 36g NaCl 饱和 20℃时,200g H2O → 72g NaCl 饱和 20℃时, 50g H2O → 18g NaCl 饱和 问:20℃时,将20gNaCl加入到50g的H2O中,所形成的 溶液是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液?m(溶液)=? 你会判断吗? (1)20克A物质溶解在100克水中恰好配成饱和溶液 ,A的溶解度是20克。( ) (2) 20℃ ,20克A物质溶解在水中配成饱和溶液, 20℃ 时A的溶解度是20克。( ) × × (3) 20℃ ,20克A物质溶解在100克水中配成饱 和溶液, 20℃ 时A的溶解度是20。( ) (4)20℃ ,20克A物质溶解在水中配成100克饱 和溶液,则 20℃ 时A的溶解度是20克。( ) × × 二、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1.列表法: 温度 (°C)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氯化钠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37.8 38.4 39.0 39.8 硝酸钾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0 138 169 202 246 氢氧化钙 0.185 0.176 0.165 0.153 0.141 0.128 0.116 0.106 0.094 0.085 0.077 2.溶解度曲线(用横坐标表示温度,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 0 t ℃ 40 80 120 160 200 g/100 g水S 7020 40 60 80 10090 温度℃ 0 20 40 60 70 80 90 KNO3溶解度 g/100 g水 13.3 31.6 63.9 110 138 169 202 溶解度曲线 几种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 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 升高而降低 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陡升型,代表物质:硝酸钾)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小; (缓升型,代表物质:氯化钠) 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下降型,代表物质:氢氧化钙) 溶解度曲线的规律: 溶解度曲线应用 1.可以判断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受温度影响的变化情况; 3.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 时溶解度的大小。 2.可以查出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温 度时的溶解度; 知识点: 1.找S,比大小 2.交点 3.结晶的方法 4.判断溶液是饱和溶液 还是不饱和溶液、转化 5.溶液的质量 溶解度曲线应用 练习:1、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正确的是( ) A.20 ℃时,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30 B.40 ℃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50% C.40 ℃时,将50 g乙物质全部溶于水中,恰好能得到150 g乙的饱和溶液 D.将130 g 20 ℃甲的饱和溶液升温到40 ℃,最多还能溶解甲物质20 g D 2、下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   。 (2)t3℃时,将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   (填“饱和”或 “不饱和”)溶液,此时溶液的质量为   ;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3)室温下,将盛有A的饱和溶液的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再向烧杯内的水中加入一定 量的NH4NO3并搅拌,试管内可以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C 不饱和 80g 37.5% A溶液变浑浊 NH4NO3溶于水时吸热,温度降低,A的溶解度变小,A结晶 (4)将t1℃时,A和C的饱和溶液同时升高一定温度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 小关系是___________。    (5) 将A.B.C的饱和溶液由t3℃同时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 系是___________。    (6) t1℃时,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 (7) 若A中混有少量B,提纯A的方法是___________ A>C B>A>C 增加溶质;蒸发溶剂 降温结晶 Thank you! 课后练习 D D D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