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五四学制)全册第2单元课题1溶液的形成课件
加入VIP免费下载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五四学制)全册第2单元课题1溶液的形成课件

ID:709435

大小:951.84 KB

页数:23页

时间:2021-06-0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一课时 【活动与探究一】几种固体物质溶解于水 药品:食盐、糖、硫酸铜晶体、水 现象 结论 食盐 蔗糖 食盐消失在水中, 液体呈无色 蔗糖消失在水中, 液体呈无色 它们都 能溶于 水中 蔗糖表 面的分子 在水分子 的作用下, 向水中扩 散,在水 中以分子 形式分散 在水分子 的中间. a. 溶解前 b. 溶解中 c. 溶解后 氯化钠溶于水中形成溶液 氯化钠在 水分子的 作用下,向 水中扩散, 在水中以 离子形式 (Na+、Cl-) 存在于水 分子的中 间。 溶质 被溶解 的物质 一种或 几种物 质 分散 另一种 物质 溶 剂 均一、稳定 的混合物 溶液 能溶解 其他物质 的物质 各组成部分相同 只要水分不蒸发, 温度不变化,蔗 糖或氯化钠与水 不会分离 一、溶液 1、定义: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 质 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 合物。 2、组成: 溶剂: 溶质: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被溶解的物质 m溶液 = m溶质 + m溶剂 V溶液 < V溶质 + V溶剂 (分子间有间隙) 3、特征: 均一性:溶液形成以后,溶液各处完全 一样(指密度、浓度、性质等)。 稳定性:溶液形成以后,条件不变,溶 质、溶剂长期不分离。 联系实际:谁能说一说你在生活中 所见到的溶液,并说出它的溶质和 溶剂。 1、判断下列物质互相混合后能否形成溶液 (1)食盐和水混合 (2)树叶和水混合 (3)木炭粉和水混合 (4)酒精和水混合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举例说明。 (1)溶液都是无色的液体均一 (2)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硫酸铜溶液为蓝色 水 你知道了吗? 3、烧杯中有100毫升NaCl溶液,请比较A处和B 处密度的大小( ) A.A > B B.A < B C.A= B D.不能确定 4、当水分不蒸发,温度不改变时,KNO3溶液 放置一年时间后,KNO3将( ) A.会沉降下来 B.不会分离出来 C.会浮上水面 D.不能确定 A C B 你知道了吗? 溶剂 溶质 现象 水 碘 水 高锰酸钾 汽油 碘 汽油 高锰酸钾 【活动与探究二】对比碘和高锰酸钾分 别在水和汽油中的溶解情况。 几乎不溶于水 溶解,溶液呈红棕色 溶解,溶液呈紫红色 几乎不溶于汽油 结论: 1.汽油能像水一样溶解其他物质。 2.不同的溶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能力是不一 样的;同一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也是 不一样的。 【提问】 1、同学们将实验(1)和(2)、(3)和(4) 对比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同学们将实验(1)和(3)、(2)和(4) 对比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4.物质的溶解能力跟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 【活动与探究 三】水和乙醇 能互溶吗 振荡前现象 震荡后现象 静止后现象 结论 分层 均匀混合 溶液稳定,不分层 乙醇与水互溶 液体与液体互溶时,量多者为溶剂,量少 者为溶质。那么,请问溶质除了是固体、 液体外还可以是什么状态?举例说明。 判断下列溶液中,哪种物质是溶质,哪 种物质是溶剂。 1、25%的乙醇与水形成的酒精溶液 2、75%的乙醇与水形成的酒精溶液 4、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关系 Ø 固液混合固为质;气液混合气为质; Ø 液液混合少为质;有水存在水为剂; Ø 水为最常见的溶剂 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溶质:乙醇 溶剂:水 溶液 溶质 溶剂 氢氧化钠溶液 石灰水 碘酒 盐酸 稀硫酸 10ml汽油、 90ml植物油 90ml酒精、 10ml水 NaOH H2O Ca(OH)2 H2O I2 H2O C2H5OH HCl气体 H2SO4 H2O 汽油 植物油 酒精 水 【讨论】 (1)在厨房里或医院里你见过哪些溶液? (2)溶液有什么用途? 5、溶液的用途 A、许多反应在溶液中进行,可以加快反应的 速率。 B、溶液对动植物和人的生理活动有很重要的 意义。动植物摄取食物里的养料必须经过消化, 变成溶液后才能吸收。植物从土壤里获得各种 养料,也要变成溶液,才能由根部吸收。 6、补充 (1)溶液与水比较 A、颜色改变; B、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 C、导电能力增强 (2)影响溶解速率的因素 A、温度; B、是否搅拌; C、颗粒大小 (3)溶解规律:相似相溶 1、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凡是溶液都是澄清、透明、无色的 B.当外界条件不变时,溶液长期放置,溶质也 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C.一种溶液上面和下面所含的溶质是不同的 D.溶质和溶剂混合时最初是混合物,等溶质全 部溶解后就变成透明的纯净物 2、溶液一定是( ) A.化合物 B.单质 C.混合物 D.纯净物 你明白了吗? B C 3、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形成的溶液中,前 者是溶剂,后者是溶质的一组是( ) A、糖、水 B、硫酸铜、水 C、酒精、碘 D、氢氧化钠、水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一定是液体 B、空气也是溶液 C、40毫升酒精跟60毫升水混合一定得到100 毫升溶液 D、盐水是溶液,糖水是溶液,两者混在一起, 既有糖又有盐,则不是溶液了。 C B 5、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往往是先分别 配制成溶液,后再进行反应,其原因是 ( ) A.在溶液中两种物质才能反应 B.因为它们都溶于水 C.配制成溶液后才能生成不溶性的氢氧化铜 D.配制成溶液后两种物质的粒子易接触碰撞 ,反应快而且彻底 D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一、溶液 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 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2、组成:溶质+溶剂 (1)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2)溶剂:能溶解其它物质 3、溶液的特征:均一性、稳定性 4、物质的溶解能力跟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 5、固液混合固为质,气液混合气为质;液液混 合少为质,有水存在水为剂。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