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发展历程
1.农业的起源
2.中国古代农业
3. 中国现代农业
4.农业的发展趋势
第一:它标志着人类 对自然界进行改造的开端。
第二:人类对野生动植物的驯化,逐步替代采集和狩
猎。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写道:“家养族的最显著
的特色之一,是我们所看到的它们,的确不是适应动
物或植物自身的利益,而是适应人的使用或爱好”。
第三:农业的出现是人类走向文明社会的关键步骤。
最早的农业无论是起源于种植业、养殖业、或两
者兼有,尽管其技术粗放简陋,但随技术的进步和收
获物的增多,它对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社会文化,确曾
起过一种爆发性的影响。
关于农业起源的神话传说
• 神话传说中关于五谷的来源主要是上天所赐。
• 古籍所述“神农之时,天雨粟”、“诞降嘉种”、“贻我
来牟,帝命率育”、“丹雀衔九穗禾,其坠地者,帝乃拾
之,以植于田”等等,说的就是粟、黍、麦(来牟)等种
籽从天而降,人们加以种植才成为主粮。
• 关于六畜的起源
• 文献中除了黄帝“淳化鸟兽虫蛾”之外,几乎没有任何关
于六畜起源的记载。只有民间神话传说中还有涉及这方面
的内容。在湖北省孝感县一带的汉族中间有则“女娲造六
畜”的神话传说:“相传女娲娘娘是先造六畜后造人。
有
文
献
记
载
的
农
业
起
源
人
物
•
神
农
氏
•
柱•
轩
辕
•
后
稷
原始农业时代的特征是
1、石器农具的应用;
2、动植物驯化和自然生态条件下的粗放种植与
养殖;
3、劳动的动力是人力。
原始农业的产生逐步替代了采集和狩猎。
农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
每一次科技和工具上的重大突破和革
命,都将农业推上一个新的台阶,进入到
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二)传统农业,即经验农业时代:
大约在5000年前,青铜的冶炼和青铜具的出现,
以及后来铁的冶炼和应用,使金属农具得以应用,由
此引发了劳动工具、土地加工、水利灌溉、施肥改土、
耕作制度等一系列的革命性进展,逐步形成了精耕细
作的技术体系,将原始农业推进到传统农业时代,从
而,创造了四千年辉煌的农业文明。
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 农业的主要耕作
方式:刀耕火种
-铁犁牛耕
• 耕作技术:
• 春秋-牛耕技术;
• 汉代-牛耕普及;
• 铁制农具、铁铧
• 东汉-一牛挽犁 铁制农具
骨耜石器
铁制农具
唐朝的曲辕犁
传统农业的特征是
1、金属质农具和木质农具的应用;
2、精耕细作是古代传统农业的鲜明特点。
3、劳动的动力是人力、畜力和其他自然力如风力、水力。铁犁牛耕既
是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工具,也是主要耕作方式。
4、以家庭为单位,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三)近代农业,即工业化农业时代
工业:十八世纪英国成功设计了种子条播机、脱谷机、收割
机、饲料配制机;十九世纪内燃拖拉机的产生使畜力牵引为机械
动力所替代,德国的齐得勒制成DDT;二十世纪合成氨、尿素、
六六六、对硫磷等,化肥、农药工业长足发展。
生物学:十九世纪德国学者施来登、施旺创立了细胞学说,
英国学者达尔文创立了进化论,德国学者李比希创立了植物矿质
营养学说,奥地利生物学家孟德尔和美国生物学家摩尔根建立了
遗传理论,俄国土壤学家道库恰耶夫发展了土壤学科。
在细胞学、进化论、遗传学、植物营养学的基础上,
近代农业有三次大突破:
第一次:20世纪30年代美国双交玉米种的推广,由原
来的亩产100kg增加到350kg;
第二次:20世纪40年代墨西哥选育的矮杆、高产、抗
病、耐肥、抗倒伏、广适应的小麦品种,亩产由原来的
50kg增加到250kg,并由此掀起一场“绿色革命”;
第三次:20世纪60年代,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培育
出矮杆、早熟、高产新品系IR-8,一季稻亩产可达600-
650kg。
由于农业的良种化、化学化、机械化的应用,使
农业的面貌焕然一新。
良种---产量潜力
化肥---增产措施
农药---病虫草害防治---稳产措施
机械---提高劳动生产率
由此将四千年的传统农业推进到近代农业,带来
了20世纪农业的高速发展。
近代农业的特征是
1、机电工具和无机能源的大量应用;
2、动植物育种和科学的种植与养殖;
3、投入增加,化学品广泛应用,技术密集;
4、产业分化,形成专业化、社会化的商品经
济结构。
但是,
化学品的污染,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自然资源的破坏,
能源的过度消耗,
困扰着社会,于是人们提出了农业可
持续发展之路。
另一方面,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要求农产品
1、要成为商品即,标准、均一、规模;
2、要多品种,多品牌,多规格,以适应不同
层次和类型的需求;
3、要品质优、成本低、价格低。
这就要求农业要走标准、集约、高效的道路。
20世纪下半叶发生了两个重大科学事件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市场需求,
以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为主要代表的
新的农业科技革命,
将近代农业推进到现代农业。
那么,什么是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有哪些特征呢
?
(四)现代农业及其特征
1. 现代农业的概念:
现代农业是以资本高投入为基础,以工业化生产手段
和先进科学技术为支撑,有社会化的服务体系相配套,
用科学的经营理念来管理的农业形态。
2. 现代农业的特征:
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
约化,目标是产业化。
2.现代农业的主要特征
第一、现代农业是可持续发展农业;
第二、现代农业是现代生物技术与传统技术相结合
而运用的农业;
第三、现代农业是以现代工业装备和信息技术所武
装的农业;
第四、现代农业是标准化农业。以农产品深加工为
主体的食品等多元化产品制造技术迅猛发展,成为现代农
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现代农业的一个显著的根本的特征:
就是有没有一套严格而科学的标准。
现代农业是标准化农业。
3、农业标准化是建设现代农业所必需
• 是我国加入WTO的需要 ;
• 是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的需要;
• 是实现农业生产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
• 是发展品牌农业,创名牌产品,保证产品质量的需
要;
• 是加快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需要;
• 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需要;
• 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总之,实施农业标准化,是建设现代农业所必
需,对促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农
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合理
利用资源,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具有重要的现
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农业发展趋势
• 农业生产日益科技化,高新技术
成为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 农业日益走向商品化、国际化。
• 农产品朝多品种、高品质、无公
害方向发展。
• 从专业化生产向农工商一体化发
展。
• 各国政府都把发展农业科技作为
振兴农业的一项重要事业来抓。
• 世界农业的潮流是建立实现,
“高效、低耗、持续”的农业发
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