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必修三5.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课件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5.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课件

ID:704771

大小:3.04 MB

页数:26页

时间:2021-05-3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说出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概念01 03 碳循环的过程(重难点)02学习 目标 关注社会问题(温室效应) 问题探讨 是指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基本元素在 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循环运动叫生 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物质循环的概念 注意: (1)生态系统:是指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 (2)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 基本元素。 (3)循环:是指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循 环运动。 2、物质循环的特点: (1)具有全球性,又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2)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周而复始进行循环。 (3)循环过程中物质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以一种形 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 总结: 1.物质:组成生物体C、H、O、N、P、S等基本元素。 而不是单质,也不是化合物。 2.范围:是指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其中 的物质循环带有全球性,所以又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4.特点:具有全球性,反复利用,循环流动. 3.循环: 例: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叙述中,不正确的 是(  )。 A.所指的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 B.所说的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C.所说的循环是指物质在生物和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出 现、循环流动 D.物质在循环过程中不断递减 练一练: D 二、实例分析:碳循环 1、碳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2、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间循环的形式? 3、碳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 4、碳在生物群落中传递途径? 5、碳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 6、碳出生物群落的途径? CO2 主要CO2和碳酸盐 含碳有机物 食物链(网) 阅读课本101页图5-11 思考: 碳的循环过程: 进: 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 作用 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 出: 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化石燃料的燃烧 碳循环的文字图解: 光 合 作 用 呼 吸 作 用 分 解 作 用 呼 吸 作 用 呼 吸 作 用 燃 烧 分解作用 捕食关系 无机环境 化石燃料 生产者 分解者消费者 形成石油、 天然气等 形成石油、 天然气等 连接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是? 辨图要点: • 1、碳循环中,只有生产者与无机环境之间的传递是相 互的,其他各成分之间的传递都是单向的。 • 2、生产者指向消费者和分解者(传递),而消费者和 分解者则指向无机环境(传递)。 • 3、消费者指向分解者(传递)。 C D A B C D BA 1、图中A、B、C、D各指什 么? 2、 图中①~⑦又分别指什 么生理作用? C 右图为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的关 系图解示意图,请分别回答如下问题: D A B ①③ ⑦ ⑤④ ⑥ ② 生产者 无机环境 消费者 分解者 • ①是光合作用,②是捕食关系。③、④、⑤呼吸作用。 ⑥、⑦则表示分解者对各营养级的分解作用。 变式训练: C 右图为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的关 系图解示意图,请分别回答如下问 题: D A B ①③ ⑦ ⑤④ ⑥ ② 生产者 无机环境 消费者 分解者 3、与碳循环关系最为密切的两种细胞器是______. 4、生物的下列过程中,与碳循环无直接关系的是(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微生物分解作用 线粒体、叶绿体 C 变式训练 1、碳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在无机环境中: 在生物群落中:主要以含碳有机物 主要以CO2 、 碳酸盐 主要以CO2 3、碳进入生物体的途径: 4、碳在生物群落内部的传递形式: 5、碳在生物群落内部的传递渠道: 有机物 食物链(网) 6、碳进入大气的途径:①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②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③化石燃料的燃烧 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硝化细菌的化 能合成作用 小结: 在自然状态下,植物光合作用的速 率与生物的呼吸作用和分解者的分解 作用速率大致相等,大气中的CO2 含 量处于稳定状态。 来源≈去路 如果滥伐森林、大量化石燃料燃烧,对生态系统 的碳循环及生态环境有何影响? 破坏碳循 环的平衡 大气中CO2 含量增加 温室效应 三、关注社会 温室效应: 1、概念 2、原因 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主要原因) 森林、草原等植被的破坏 3、危害 4.缓解措施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开发新能源 保护植被,增大绿化面积 极地和高山冰川加速融化 海平面上升 气温升高 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构成威胁 请阅读101页“与社会的联系”思考与讨论 图瓦卢-----即将沉入海底的国家 图瓦卢速写 大潮时随便一个海浪扑过来,就会直接冲过 整个海岛流到另外一边,整个人都会被海水 打湿。 在图瓦卢,人们已经目睹了海平面上升和极 端气候事件频发带来的影响——整个国家沉 浸在汪洋之中,图瓦卢人走在海里,他们还 必须保护自己不被涨潮的海浪冲走。 提醒:物质循环流动,能量单向流动不循环,所以不能说能量伴随着物 质循环而循环。 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形式 以 的形式循环 特点 物质被 ,即具有循 环性和 范围 内 联系 二者都是生态系统的功能, 进行,相互依存,不可 ,物 质是能量的 ,能量则是物质循环的 太阳能 化学 能 热能 化学元素 单向流动 逐级递减 反复利用 全球性 生物圈 同时 分割 载体 动力 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 生物群落 过程 沿食物链(网)单向流动 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循环往复 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三、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1、物质循环的概念 2、物质循环的特点 知识小结 1、碳循环的过程 二、碳循环 2、碳循环的特点 右图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D为大气 (1)此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 [ ] 。 (2)碳元素在大气中与A、B、C之间的 流动是以 形式进行的,在生态 系统各成分中A为 ,B 为 。 A B C D C 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 分解者 CO2 消费者 (3)图中D→C过程是通过 作用实现的, C→D过程是通过 作用实现的, B→D 过程是通过 作用实现的 分解 光合 呼吸 巩固练习: (4)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碳返回大气中,而一部分则 以形式储藏在地层中。碳在无机环境中 主要以 形式 存 在。碳在生物群落间的流动形式 是 。 (5)碳循环始终与 结合在一起。 A B C D 能量流动 化石燃料 CO2和碳酸盐 有机物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