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第八册第四单元《三角形》P60 例 1
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第八册第四单元《三角形》第一节内容—
—三角形的认识,这属于“几何”领域,它是在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
四边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并且为后面学习用三角形的分类打下重要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关于“空间与图形”的知识经验,形成了一定程度的
空间感。他们对周围事物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以及探索图形及特征的愿望不断增
强,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可以在抽象的水平基础上认识图形,进行探
索。
课题 三角形的认识
类型 新授课
课时 1 课时
教学
目标
1. 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认识三角形,理解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
形的高和底的含义,掌握在三角形内画高的方法。
2. 培养观察、操作、自学的能力。
3. 体验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在三角形内画高。
难点:体会三角形底和高相互依存关系。
教学
准备 PPT、学习单
教学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复习
导入
(一)准备活动
1、课前练习
回顾画垂线的步骤
2、讲评课前练习
(二)引入主题:
(1)哪些物体的形
状是三角形?
(2)我们认识了三
角形。三角形看起来
很简单,但生活中的
三角形无处不在。三
角形还有哪些奥秘
呢?今天我们就来一
起研究一下。
(板书:三角形的特
性)
回顾画垂线
通过回顾与新课有
直接联系的旧知识,平
面图形,为本节课学习
三角形的认识做好准
备。
二、
小组
讨论
交流
一、认识三角形
1、完成学习单中的
任务一:
(1)在纸上画一个
三角形,并和同桌边
指边说三角形有几条
边?几个角?几个顶
点?
师黑板上画一个三角
形。
(2)下面图形中是
三角形的请打√,不
是三角形的请打×,
并说出你的理由。
让学生自己叙述下
什么是三角形。
(重点理解围成)
1、小组学习,合作交
流讨论 2 分钟后
2、然后请小组汇报结
果。
学生相互交流,找方
法。
生 1:有三条边
生 2:三个角
生 2:三个顶点
学生汇报他们的想法
生:只有第四个是三角
形
让学生利用自己画的三
角形,自己来回答问
题。
让学生在说一说,理解
掌握三角形的特性,
边、角、顶点、定义
老师补充并板书三
角形的定义。
有三条线段围成的
图形(每相邻两条线
段的端点相连)叫做
三角形。
三角形有三条边、三
个角,三个顶点
二、画高
2、完成学习单中的
任务二:
从三角形的一个
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
条( ), 顶
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
叫做三角形的
( ),这条
对边叫做三角形的
( )。
三角形有(三)条高
(初步感受三角形的
底和高的相互依存关
系)
判断高是否画对了。
总结:
有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
点相连)叫做三角形。
1、从三角形的一个顶
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
( 垂线 ), 顶
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
做三角形的
( 高 ),这条
对边叫做三角形的
( 底 )。
学生通过判断底和高,
加深印象。
加深印象,巩固方法
让学生通过阅读书
本,找到画高的办法,
并用课前回顾画垂线的
办法来画高。
巩固
练习
1、填空
2、画出下图中规定
的高。
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练
习
加强学生对新知的巩固
和内化。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
悦,培养学习数学的兴
趣。
小结
1、有三条线段围成
的图形(每相邻两条
线段的端点相连)叫
做三角形。
2、三角形有三条
边、三个角,三个顶
点
3、从三角形的一个
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
条 垂线, 顶点和垂
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
角形的高,这条对边
叫做三角形的底。
学生也自己回顾 通过回顾所学,整理思
路。
训练孩子的表达能力,
能开口说数学。
家庭
作业 书本 P65 T1 2、口算 3、复习
板书
设计
三角形的认识
1、有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
点相连)叫做三角形。
2、
三条边
三个角
三个顶点
三条高
教学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