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的再认识
一、学习目标
1.进一步认识平均数,理解平均数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体会
平均数的实际应用。
2.体会极端数据(个别数据偏大偏小)对平均数的影响,进一步积累用平均数来分析
和处理数据的方法。
二、评价任务
1.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免票线确定的合理性的过程中,去体会平均数的实际应用。(
检测目标 1)
2.在解决歌手大奖赛成绩统计表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用平均数来分析和处理数据的
方法以及体会平均数的意义(极端数据对数据的影响)。(检测目标 2)
3.完成导学单第 2 题。(检测目标 2)
4.完成导学单第 3 题。(检测目标 1、2)
5.完成导学单第 4 题。(检测目标 2)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认识平均数,体会平均数的实际应用。
教学难点:能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
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
四、教学课时:本教学内容共设 1 课时
五、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导学单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关于平均数,你知道什么?(生谈论关于平均数的认识)引入平均数具有代表性的实际
意义。
预设学生回答: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板书)
师:同学们,其实啊平均数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其他的应用,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平均数的
再认识。(板书课题)
(二)利用不足 1.2 米免票的生活情境来进一步体会平均数
1.情境引入
师:很好,同学们,就这样带着你们对平均数的理解,我们一起来讨论看看下面这道题。
(1)出示课件:根据有关规定,我国对学龄前儿童实行免票乘车,即一名成年人可以携带
一名身高不足 1.2 米的儿童免费乘车。1.2 米这个数据是如何得到的呢?
(2)据统计,目前北京市六岁儿童身高的平均值为 119.3cm,女童身高的平均值为
118.7cm。请根据上面的信息解释免票线确定的合理性。
从而引导出平均数能够反映出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板书)
(三)体会极端数据对平均数的影响
1.少儿歌手大奖赛
师:好了,同学们,接下来啊,我们就一起进入歌手大奖赛的成绩统计表,在这个表中,也
许我们能够学习到关于平均数的其他知识,一起来看看吧!
出示课件:“新苗杯”少儿歌手大奖赛的成绩统计表。
评委 1 评委 2 评委 3 评委 4 评委 5 平均分 最终
选手 1 92 98 94 96 100
选手 2 97 99 100 84 95
选手 3 90 98 87 85 90
(1)把统计表填写完整,并排出名次。
①先抽学生来说一说,应该怎样计算;
②接着同桌之间合作交流完成排名;
③学生汇报。
(2)在实际比赛中,通常采取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然后再计算平均数的记分方
法。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
①先独立思考;
②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说一说。
根据学生的汇报交流,教师小结并板书“个别数据偏大或者偏小会对平均数有影响”
(3)按照上述的记分方法重新计算 3 位选手的最终成绩,然后排出名次。
评价:
2.关于学生成绩平均分的讨论—检测极端数据对平均分的影响
数学 语文 英语 思品 科学 平均分
35 99 85 86 88 78.6
(1)先猜测一下这个学生他的平均分能够达到 85 分吗?为什么?再实际算一算。
(2)用这个平均分来代表这名学生 5 门学科成绩的整体水平,合适吗?为什么?
(3)那这个学生要想他的平均分达到 85 分,需要在哪个科目多多努力一下呢?再估计一
下,他的语文成绩达到多少分,平均分就一定会达到 85 分呢?
(从中体会到任何一个数有变化,平均数都会有反应)教师板书
3.5 名裁判员给一名运动员打分。如果去掉一个最高分和最低分,平均得分为 9.66 分;如果
只去掉一个最低分,平均得分为 9.71 分,那么这个运动员所得的最高分是多少?
(四)课堂小结
说一说,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平均数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七、板书设计
平均数的再认识
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平均数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个别数据偏大或者偏小会对平均数有影响
任何一个数有变化,平均数都会有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