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 《西塞山怀古》课件17张PPT
加入VIP免费下载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 《西塞山怀古》课件17张PPT

ID:700805

大小:546.55 KB

页数:17页

时间:2021-05-2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西 塞 山 怀 古 刘 禹 锡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濬(jùn) 降幡(xiáng fān) 解 题 西塞山,在今湖北大冶东面的长江边,形势 险峻,是六朝(六朝古都、十朝都会指南京。六朝 古都,是指东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 六个政权曾在南京建都)有名的军事要塞。 怀古诗词,是诗人在 游览古迹或阅读史书时, 有感于历史人物或事件的 是非,引发出对时局或自 己身世的共鸣。 怀古诗词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 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 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谈 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 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怀古诗的结构一般是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 —抒己志。 刘禹锡(772~842) 他的怀古诗语言 平易,寄寓深远,被奉为“咏史大家”。 作者简介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太康元年(280)晋武帝命王濬率领高大 战船组成的水军,顺江而下,讨伐东吴。东 吴的亡国之君孙皓,凭借长江天险,并在江 中暗置铁锥,再加以千寻铁链横锁江面,自 以为是万全之计,谁知王濬用大筏数十,冲 走铁锥,以火炬烧毁铁链,结果顺流鼓棹, 径造(直往)三山,直取金陵。 背景链接 “下”和“收”字用得好。 这一联中哪两个字用得好?为什么?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下”:是指自益州而下的意思。 渲染出一种浩浩荡荡、居高临下的进军气势,给 人以势如破竹、摧枯拉朽之感。 “收”:是指收敛的意思。 写出了东吴的望风披靡。又预示吴国走向失败的 必然命运。 把胜利者那种摧枯拉朽、咄咄逼人的姿态和 失败者黯然失色,仓皇逃窜的神态对比,在对比 中写出了战争双方的强弱, 。 对比的手法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用了什么手法? 感今 伤感的不仅仅指上文西晋王濬进攻东吴的事, 金陵经历了若干的朝代的兴亡,这样的兴亡交替 都让后人感叹,升起伤怀之感。 “人世几回伤往事”作者伤感的是什么事? 但金陵古城却“山形依旧枕寒流”,那么一 个国家兴衰的决定因素是什么呢?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刘禹锡《金陵怀古》 江山不管兴亡恨,一任斜阳伴客愁 包佶《再过金陵》 表达了作者的观点:对于一个国家的兴 亡盛衰来说,人事的治乱才是起决定作用的。 “山形依旧枕寒流”句,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写 出了西塞山超然世外的精神。 “山形依旧枕寒流”运用了那些艺术手 法 “山形依旧”同英雄们的霸业荡然无存形成鲜 明对比,这就更突出了他们的可悲。 “今逢四海为家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深感大唐二百余年统一基业的弥足珍贵,表 现了他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定立场。 背景链接 唐宪宗时期,唐王朝取得了几次平 定藩镇割据战争的胜利,国家又出现了 比较统一的局面。但这种景象只是昙花 一现,821——822年河北三镇又恢复了 割据局面。 总的来看,诗人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朝 廷昏暗、权贵荒淫、宦官专权、藩镇割 据、危机四伏的时代。 《西塞山怀古》中作者告诫唐 朝统治者警惕隐忧的句子是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理解性默写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