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景德镇市2021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三次质检试题(Word版附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江西省景德镇市2021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三次质检试题(Word版附答案)

ID:696935

大小:61.88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5-2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景德镇市 2021 届高三第三次质检试题 文科综合 历史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 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 I 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 II 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第 I 卷 本卷共 3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24.周公率师东征,使周王朝对东方广大地区的控制成为了现实。他的儿子伯禽由于父亲 的功勋,被封于山东曲阜,建立鲁国。“其分器之多,土地之广,人民之众,实非他国可 比。”这说明分封制 A.受封者以王族成员为主 B.有益于加强对地方统治 C.任人唯亲阻碍阶层流动 D.激化了封国之间的矛盾 25.战国时期,养牛业发展迅速,各国对牛的饲养十分重视,出现了一批专门牧牛的人。 如《左传》中记载了有专门放牛的奴隶。这表明战国时期 A.重农抑商推动了农业动力革命 B.农牧业的商品化趋势明显加强 C.奴隶集体劳作方式仍然占主导 D.耕作方式变迁影响农牧业发展 26.据明人记载当时“中国物产丰富,独缺白银,视白银为奇货”。与中国进行贸易的另一方 “均无他产”,但有着丰富的白银蕴藏和储备,所以夷人悉用银钱易货,故归船自银钱外无 他携来”。据此可知 A.中外双方在贸易上存在契合点 B.闭关锁国阻碍外贸发展 C.洋货受到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 D.货币白银化的趋势明显 27.在顾炎武看来,朱熹的学说、乃至整个宋明理学,毕竟是汉民族的文化,是民族文化 命脉的传承者,因而无论如何是应该给以历史的肯定的。这是因为顾炎武 A.学术思想充满矛盾 B.反对异族统治 C.推崇程朱理学思想 D.强调经泄致用 28.曾国藩痛斥“粤匪窃外夷之绪,崇天主之教。农不能自耕以纳赋,谓田皆天主之田也。 商不能自贾以纳息,谓货皆天主之货也。士不能诵孔子之经,而别有所谓耶稣之说、《新 约》之书,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大变。凡读书识字者,焉能袖手坐观,不思一为之所也”。 材料从侧面反映出太平天国 A.违背了中国历史发展潮流 B.没有与中国具体国情结合 C.彻底推翻了中国传统社会 D.沉重打击了清朝封建统治 29.关于“14 年抗战”的说法,毛泽东在中共七大已提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在 1931 年就开始了。”蒋介石晚年回顾:“第一大耻,已经由 14 年抗战成功而洗雪”。上述说法 A.具有广泛的海内外共识 B.推动国两党再次合作 C.肯定了局部抗战的价值 D.赞扬了正面战场的功绩 30.1949 年 4 月,在解放军即将发动渡江战役时,英国紫石英号驱逐舰不听解放军的多次 警告,闯入解放军防区,双方相互炮击。紫石英号重伤搁浅,最终狼狈逃走。这显示出 A.帝国主义国家从此放弃了对中国侵略 B.新中国坚决抗击英国侵略行径 C.国民党政府实行丧权辱国的外交政策 D.中共捍卫国家主权独立的决心 31.改革开放初期,党和国家做出创办经济特区的英明决策,通过经济特区来观察世界和 了解世界,发挥经济特区的“试验田”功能进行试验,待取得成功经验后逐步推广。这说明 创办经济特区的主要目的是 A.追求特区自身的发展 B.探索新型经济建设体制 C.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 D.加快市场经济体制建设 32.面对已经变得消极、懒散、贪婪的雅典人,苏格拉底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反复考验一 切世俗的命题,追求真善美的境界,要求人们进行自我反省,以此去治愈雅典的疾病。但 最后被控告为“腐蚀青年”的罪名被雅典公民大会判处死刑。这表明 A.苏格拉底理想化的追求 B.雅典社会阶级矛盾日益显露 C.雅典民主缺乏规范程序 D.理性主义成为当时主流思潮 33.1933 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节约法》,主要是大幅削减了联邦政府的总预算。总统有权 决定今后的预算调整。削减份额中很大一部分来自退伍军人,通过该法案缩减了政府开支 和退伍军人津贴共 5 亿美元。由此可推知 A.国会对联邦政府的制约加强 B.美国对军队建设的力度减小 C.总统的权力范围进一步扩大 D.经济危机恶化趋势得以缓解 34.1985 年,戈尔巴乔夫与里根在日内瓦会晤,两位领导人起初互相各执一词,相互指责。 但是两人都关心核战争的可能性,并慢慢地得到彼此的尊重。后来双方在冰岛、华盛顿等 地相继会晤,最终在军备控制上有了突破性进展。这表明 A.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发展 B.苏联改革危机逐渐显现 C.美苏之间矛盾已基本消除 D.世界紧张局势有所缓和 35.尼日利亚作家奥克瑞凭借小说《饥饿的路》获布克奖。《饥饿的路》以一个虚构的非 洲现代城市贫民窟为背景,以神奇、魔幻创作手法,将个人的生命体验与民族的历史文明、 家国的命运浮沉紧紧相连,在非洲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与此艺术手法相似的文学作 品是 A.《巴黎圣母院》B.《人间喜剧》C.《老人与海》D.《百年孤独》 第 II 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36 题~第 4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 答。第 43 题~第 47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需求做答。 41.(25 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汉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大批累财巨万的富豪,越礼僭制便成了他们 自觉或不自觉的行动。“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贫民走投无路,只好聚而为盗 或揭杆而起。西汉统治者决定严格礼制,擅过则责,位僭则诛。霍氏奢侈,茂陵徐生曰: “霍氏必亡,夫奢则不逊,不逊必侮上,侮上者逆道也”·..···其后霍氏诛灭。汉文帝强调: “上节用则国富,君无欲则民安”。朝廷采取抑商的手段,迫使商人放弃对奢侈品的经营, 并引导他们归之于农,以维持生产与消费的平衡。考核各级官员时,把为政清廉作为升迁 的重要条件。对于普通百姓的俭朴行为也予以褒奖,立教乡里,劝善纠恶,抑奢祟俭。 --摘编自仝晰纲《简论汉代抑奢思想》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增产节约运动最早开始于抗美援朝战争的后勤供应基地东北 地区,以劳动竞赛的形式开展,到 1950 年底全国范围地开始了增产节约运动。在农村推 行爱国丰产运动,精耕细作,致力于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产商品粮食、工业原料作物、 外销物资等等。在企业实行经济核算,改进经营管理和生产方法以克服浪费。工人阶级纷 纷提出“工厂就是战场,机器就是枪炮”的战斗口号,竞相参加爱国增产节约运动。以华北 地区为例,全区 1952 年 11 月完成增产节约计划的数字比 10 月份提高 19%.12 月又比 11 月提高 25%,使 1952 年全区增产节约 6 万亿元的计划,到 12 月底超额 24%胜利完成。 --摘编自郑博、韩永安《论建国初期增产节约社会风尚的形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抑奢的举措和积极作用。(13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中国初期增产节约运动的特点和意义。(12 分) 42.(12 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 10 展示了 20 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国际、国内形势。请围绕图片信息主题 选取其中相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角度,自拟论题,并结合相关知识进行说明。(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明确,书写美观。) 请考生在第 45、46、47 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作答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5.(15 分)[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英国的乡村振兴最早发端于 15 世纪末至 16 世纪初的圈地运动,大量的家庭农场建立。 经历工业化时代,英国完成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作为最早完成农村现代化的 国家之一,早在 18 世纪中期英国就开始了农业教育现代化工作。20 世纪初期,英国颁布 《福斯特教育法》,许多农村居民逐渐享受到接受正规教育的机会。由于国土面积小,人 口密度较大,加上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城市化进程加快。英国从工业革命之前的重要粮食 生产国转变成为进口国。二战结束后,英国调整经济发展战略,例如,通过颁布“绿化带” 政策保护农业用地和农村土地;1949 年颁布的《国家公园与乡村通达法》要求英国政府 设置“国家公园”及其管理机构,以保护乡村土地和自然景观。20 世纪 60 年代欧洲共同体 的创立减少了欧洲发生战争的威胁,城市居民在享受城市现代生活的同时,人们更向往回 归自然的乡村美景,“逆城市化”现象逐渐出现。英国的农业政策和农村经济逐步发生了变 化,开始关注乡村地区休闲娱乐开发与自然资源保护之间的平衡。 --摘编自沈费伟《赋权理论视角下乡村振兴的机理与治理逻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英国乡村建设的政策。(7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英国乡村建设政策的因素。(8 分) 46.(15 分)[历史--选修 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942 年美国战争信息署在重庆正式成立中国分部,其目的是既要帮助美国军队了解中国 社会和人民,同时因为美国对华实际的军事和经济援助有限,所以更需要在言辞和心理上 对中国进行抚慰与鼓舞,通过宣传缓和中美合作中的冲突与矛盾,鼓舞中国人的士气。随 着胜利的步步接近以及军事上中国战略地位的下降,1944 年战争信息署开始有意识地将 自己从单一的战争宣传机构转化成美国对华政策的阐释者和执行工具,促进中国按照美国 模式进行民主改革,在战后作为一个大国参与国际社会并成为美国忠实的政治盟友。宣传 恰好是在中国政治改革的关键时期输出美国的民主和自由理念、在缔结战后和平之前向中 国灌输大国义务和国际合作理念的重要手段。在战争信息署看来,中国的抗日战争只是一 个古老文明再生和现代化的一个阶段,让中国人民加入世界共同体是一个长期的进程,这 一进程不会因为日本的投降而终止。 --摘编自王睿恒《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国的对华宣传:起源、政策与机制》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国对华宣传侧重点的变化及原因。 (8 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国对华宣传的主要作用。(7 分) 47.(15 分)[历史--选修 4:历史人物评价] 严复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先驱。他认为当今中国所患者为愚、贫、弱三者,故当务之急乃“愈 此愚、疗此贫、起此弱”。“是以讲教育者,其事常三宗:曰体育、曰智育、曰德育,三者 并重。”他很看重体育,认为,“今者论一国富强之效,而以其民之手足体力为之基”,他 敏锐地意识到国民体质不单纯是一个生物学问题,更是一个与社会发展和政治制度密切相 关的重要问题。关于德育,严复认为德育的目的是教育国民去奴性,讲民主。“欲进吾民 之德,于以同力合志,联一气而御外仇,则非有道焉使各私中国不可也”。他批评八股科 举具有三大害处:“锢智慧”、“坏心术”、“滋游手”,“其破坏人才,国随贫弱”。同时,严 复对张之洞等洋务派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理论也进行了批判。“中国所本无者, 西学也,则西学为当务之急明矣。”严复批评了清末学部对教科书未能及时重视,而任凭 坊局随意出售教科书的状况。他主张改国定制为审定制。 --摘编自王艳玲《论严复教育救国思想的理性色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严复的教育思想主张。(8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严复的教育救国思想。(7 分) 2021 高三三检历史参考答案: 选择题:24——25BD 26——30ABDCD 31——35BACDD 41.(1)举措:祟俭率下;重农抑商,劝民归农;政治干预,摧富折贵;褒奖俭廉,教化民风。 (5 分,前三点各 1 分,最后一点得 2 分)作用:有利于稳定封建经济秩序;有助于缓和阶级 矛盾,巩固统治;对廉洁官吏起了推动作用;有利于移风易俗和建立抑制奢侈的社会风尚。(8 分) (2)特点:发展生产与厉行节约相结合;依靠群众运动形式;爱国主义教育与社会风尚培育 相结合。(6 分)意义:推动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创造了条件; 推动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等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6 分) 42.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学生能围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这一主题选择图中两个或两个以上 角度分析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背景即可。如果学生没有围绕马克思主义主题只谈图片外围信息 之间的关联,则不得分。 示例 论题:历史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说明: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先进分子在寻求救国救民方案,但中国的社会性质依然没有变 化,国家积贫积弱,军阀混战不休。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相互厮杀, 使原来一直向西方学习的中国先进分子开始质疑资本主义制度,直至巴黎和会外交上的失败 最终让中国先进分子看清了这些所谓“正义”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制度弊端。俄国十月革命的 成功在这历史关键时刻为中国先进分子指明了新出路。新生苏维埃政权的勃勃生机与一战后 欧洲衰败凋零的鲜明对比,让中国先进分子对马克思主义作出理性抉择。中国民族工业发展 促进了新的革命力量的成长与壮大。五四期间,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促进了马克思 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落地生根,是五四运动前后国际国内形势变化的产物。促成了中国共 产党的成立,从此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45.(1)政策:推行农业现代化;注重农村居民教育;重视粮食问题、保护农村土地;乡村 振兴与自然环境保护相结合。(7 分) (2)因素:人地矛盾突出;粮食安全;圈地运动和工业革命的推动;城市化进程加快;国际 环境的变化;人们生活观念的变化。(8 分,每点两分,答对任一四点即可得 8 分) 46.(1)变化:由鼓舞中国抗战士气和促进中美军事合作转移到中国民主化改革和中国的大 国地位和国际责任(由军事目标到政治目标)。(4 分)原因:战争进程的影响;美国国家利益和 全球战略的驱使。(4 分) (2)作用:鼓舞了抗战士气,加速战争胜利进程;有助于美国价值观念和外交理念在中国的 渗透;为战后美国的海外宣传积累了经验和奠定了基础。(7 分) 47.(1)主张:创导教育救国;强调智、体、德三育并重;批判八股取士,提创西学;重视 教科书编写。(8 分) (2)评价:严复的教育救国理念是基于当时中国的民族危机加深的时代背景,以时代启蒙者 的敏锐眼光来探索救亡图存之路,着眼于社会变革及民族主体意识的觉醒,具有进步意义, 至 今仍值得我们借鉴。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实现国家富强的前提是民族独立,所以其 救国思想在当时很难实现。(7 分)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