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湖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模拟卷(一)
(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9 分,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1.下列各句中,汉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C )
A.跟随着作家的脚步,我们追溯.(shuò)历史,仿佛回到了那个风云
变幻的时代。
B.春天到了,各种花次第开放,到处都是花团锦簇.(cù)的景象,美
不盛收。
C.他沥尽心血,终于完成了这部在学术界有一定影响力的著作,让
人钦.(qīn)佩。
D.这个调皮的孩子常常会无原无故地隐匿.(nì)起来,叫他的母亲找
上半天。
【解析】A.“追溯”的“溯”应读“sù”;B.“美不盛收”的“盛”
应为“胜”;D.“无原无故”的“原”应为“缘”。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B )
A.毕业在即,现在想来,美好的初中时光犹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
了。
B.晚自习课上,老师又教了我们一种思路,重蹈覆辙....地将这道题做
了一遍。
C.我们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袖手旁观....是不能得到
知识的。
D.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
【解析】“重蹈覆辙”比喻不吸取失败的教训,重犯以前的错误。用
在句中属望文生义。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B )
A.疫情过后各地中小学陆续复课,学校深入排查各类隐患,全力营
造安全稳定的校园。
B.中国人素有家国情怀,理解家与国的密切关系,传承爱国精神是
中华儿女的必修课。
C.线上教学是否高质有效,关键要看教师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
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D.家风建设是家事更是国事,家风不仅关系社会风气的形成,而且
对个人成长影响至深。
【解析】A.成分残缺,应在句末加“环境”;C.两面对一面,在“突
破”和“改进”前加“能否”;D.语序不当,应改为“家风不仅对个
人成长影响至深,而且关系社会风气的形成”。
4.阅读下面的文字,其选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D )
有速度的青春,满是激情的生命,热爱这岗位,几回回出生入死,和
死神争夺。这次,身躯在黑暗中跌落,但你护住了怀抱中最珍爱的花
朵。你在时,如炽烈的阳光;你离开,是灿烂的晚霞。
——《感动中国》人物赵科璋颁奖词
A.“有速度的青春”中的“速度”在此是形容词。
B.“热爱这岗位”“和死神争夺”“你在时”依次是动宾短语、偏正短
语、主谓短语。
C.“你护住了怀抱中最珍爱的花朵”中的宾语中心语是“花朵”,“怀
抱中”是定语。
D.“你在时,如炽烈的阳光;你离开,是灿烂的晚霞。”为选择关系
复句。
【解析】该句是并列关系复句。
5.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D )
A.“更”为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个小时。
“更定”指的是晚上 12 时。
B.“觥筹交错”“强饮三大白”“金樽清酒斗十千”中的“筹”“白”
“樽”都有“酒杯”的意思。
C.“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分别写
到了“中秋”“惊蛰”两个节气。
D.古诗词的意象内涵丰富,如“月亮”代表思念,“鸿雁”可抒发乡
愁,“梅花”有高洁之意。
【解析】A.“更定”指的是晚上八时左右;B.“筹”指酒筹,“觥”
指酒杯;C.“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写到了“白露”这一节气。
6.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D )
A.20 世纪 30 年代,艾青诗歌的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太阳”,
这一时期的诗歌也是自由体诗的代表,诗歌中含有大量的设问、互文、
对话、引语等。
B.《二十四孝图》《孔乙己》都出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前者
抨击了虚伪的封建孝道,后者刻画了一个善良但又迂腐的读书人形
象。
C.林冲从误入白虎堂开始,棒打洪教头,风雪山神庙,大闹飞云浦,
最后在忍无可忍下雪夜上梁山,是被逼上梁山的典型。
D.《海底两万里》是法国著名科幻和探险小说家凡尔纳的一部优秀的
科幻著作,反对殖民压迫也是这部小说的重要主题。
【解析】A.艾青诗歌中含有大量的设问、呼告、对话、引语等,没有
互文的修辞手法;B.《孔乙己》出自《呐喊》;C.“大闹飞云浦”的
情节与武松有关,与林冲无关。
7.武汉爆发新冠肺炎疫情后,全国各地火速驰援,海外友人守望相
助。以下是各地对武汉寄语的摘录:
①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②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③武汉加油!湖北加油!中国加油!
同学小华的妈妈认为①句和②句的表达更得体,而③句表达太俗,不
够好。请你向小华妈妈谈谈你的看法。(3 分)
示例:阿姨,你好。我认为这三句都可以用。第一句和第二句运用文
言,含蓄蕴藉,用语典雅,合乎庄严的语言环境,也富有情意,令人
感动;第三句运用俗语,更能表达广大人民的情感,能激起广大人民
的共鸣。
8.综合性学习与运用。(12 分)
材料一: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各方
好评不断。该节目在豆瓣上的评分高达 9.0 分。《朗读者》感动了无
数观众,唤醒了热爱朗读的青少年们!这也充分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
的回归,是国人文化自信的体现。
材料二:近段时间,荧屏文化类节目再掀热潮,央视新开播的《国家
宝藏》和湖南卫视热播的《百心百匠》节目在网络上口碑爆棚。两个
节目分别聚焦国宝级文物和非遗技艺这些颇为严肃、厚重的话题,但
节目采用了年轻化的表达方式,迅速引起年轻观众的共鸣。
材料三:央视一套连续三天在黄金档播出《中国谜语大会》,其受欢
迎程度远超所有人的预料,三期节目 33 个城市的平均收视率达
1.78%,份额 4.28%,总收视人数达 1.65 亿。通过观看这样的电视节
目,广大观众再一次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1)从以上三则材料中你探究出什么信息?(2 分)
传统文化类节目走上荧屏,深受观众欢迎。
(2)你班开展“传统文化的‘守’与‘变’”主题辩论会,下面是甲方
的辩词,请你为乙方补写一段辩词。(5 分)
甲方: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重点在“守”,学习并守住传统文化的精
髓,穿汉服,诵古诗,保护古建筑、古村落,守护好民间的物质和非
物质文化遗产,是对经典最好的继承和发扬。
乙方: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重点在“变”,将传统文化进行再创造,
融入新的时代流行元素,并服务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传统文化才会更
有生命力,有利于其代代传承。
(3)学校将于 2021 年 5 月 25 日下午在校礼堂举办“走进传统文化”
主题报告会,请你以校团委的名义写一封邀请函,邀请“辰州傩戏”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聂满娥奶奶来讲述她与傩戏的半世情缘。要
求:格式正确,内容简洁,语言得体。(5 分)
邀请函
敬爱的聂奶奶:
您好!
为了让师生进一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傩戏”,学校定于 2021
年 5 月 25 日下午在校礼堂举办“走进传统文化”主题报告会,特邀请您来讲述您
与傩戏的半世情缘。期待您的到来!
××学校校团委
2021 年 5 月 10 日
9.古诗词默写填空。(6 分,每空 1 分)
(1)长风破浪会有时,__直挂云帆济沧海__。[李白《行路难(其一)》]
(2)此夜曲中闻折柳,__何人不起故园情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与“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
达的情感相近的句子是:__但愿人长久__,__千里共婵娟__。
(4)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表现自己俯仰之间悠然自得,与自然
融为一体的诗句是:__采菊东篱下__,__悠然见南山__。
二、阅读(51 分)
(一)诗歌鉴赏(6 分)
采桑子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10.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D )(3 分)
A.首句写“短棹”划船,委婉写出轻舟的缓慢,暗示词人游览西湖
时的从容自得。
B.词人连用叠词“隐隐”“处处”描写“笙歌”,从听觉的角度表现
游人的欢乐情调。
C.“无风水面琉璃滑”将无风的湖面比作光滑的琉璃,写出西湖水面
的平静平滑。
D.全词采用定点观察的方法,描绘了湖水绵延、芳草满堤、清丽明
快的秋日美景。
【解析】一是“定点观察”有误,“绿水逶迤,芳草长堤”两句写由
湖心经水面到堤岸,凸显出轻舟的流动感。二是“秋日美景”有误,
应是春日美景。
11.“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一句中,“微动”与“惊起”看似
矛盾却并不矛盾,为什么?(3 分)
微动的水波能惊飞沙禽,以动衬静,更加衬出水面的平滑、西湖的幽
静和词人的悠闲。
(二)文言文阅读(17 分)
【甲】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
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
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
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
“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
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
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
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
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
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
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称善者久之。
(《周亚夫军细柳》)
【乙】 孝文①且崩时,诫太子②曰:“即有缓急,周亚夫真可任将
兵。”文帝崩,拜亚夫为车骑将军。孝景三年,吴楚反③。亚夫以中尉
为太尉,东击吴楚。因自请上曰:“楚兵剽轻,难与争锋。愿以梁④
委之,绝其粮道,乃可制。”上许之。
太尉既会兵荥阳⑤,吴方攻梁,梁急,请救。太尉引兵东北走昌
邑,深壁而守。梁日使使请太尉,太尉守便宜,不肯往。梁上书言景
帝,景帝使使诏救梁。太尉不奉诏,坚壁不出,而使轻骑兵弓高侯等
绝吴楚兵后食道⑥。吴兵乏粮,饥,数欲挑战,终不出……吴兵既饿,
乃引而去。太尉出精兵追击,大破之。吴王濞弃其军,而与壮士数千
人亡走,保于江南丹徒。汉兵因乘胜,遂尽虏之,降其兵,购吴王千
金。月余,越人斩吴王头以告。凡相攻守三月,而吴楚破平。于是诸
将乃以太尉计谋为是。
(选自《史记·周亚夫传》)
【注释】①孝文:即汉文帝刘恒。②太子:指汉文帝之子汉景帝刘启。
③吴楚反:指吴、楚等七个诸侯国叛乱,史称“七国之乱”。④梁:
梁国,西汉时期诸侯国,位于今河南省东部山东省南部。⑤荥阳:地
名。⑥食道:粮道。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4 分)
(1)将军亚夫持兵揖.曰 ( 拱手行礼 )
(2)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 同“轼”,车前横木,这里指扶轼 )
(3)愿以梁委.之 ( 放弃,舍弃 )
(4)景帝使.使诏救梁 ( 派遣 )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3
分)
A.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 乃.不知有汉
B.介胄之.士不拜 上许之.
C.可得而犯邪. 其真无马邪.
D.吴兵既饿,乃引而.去 泉香而.酒洌
【解析】A.于是/竟然;B.助词,的/代词,代周亚夫;C.语气词;D.
表顺承/表并列。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披甲戴盔的将士不行跪拜礼,请允许我以军礼参见(陛下)。
(2)于是诸将乃以太尉计谋为是。
于是诸位将领才认为太尉的谋略是正确的。
15.甲文中汉文帝称赞周亚夫为“真将军”,乙文中再次用一句话表
明此观点,请写出这句话。由汉文帝对周亚夫的行为不怒反赞的态度
可以看出汉文帝是个怎样的人?(3 分)
原句:即有缓急,周亚夫真可任将兵。可以看出汉文帝是一个贤明、
识大体、善于用人的皇帝。( 意近即可)
16.结合甲乙两个文段内容,简要概括周亚夫在哪些方面表现出了“真
将军”的特点。(不少于三点)(3 分)
治军有方(严明);恪尽职守;刚正不阿;足智多谋。
【乙文参考译文】文帝将要去世的时候,告诫太子说:“如果发生危
急情况,周亚夫是真正担当领兵重任的。”文帝去世后,景帝授予周
亚夫车骑将军的官职。景帝三年,吴、楚等七国叛乱。周亚夫由中尉
升任太尉,领兵东进攻打吴、楚叛军。于是周亚夫亲自请示皇帝说:
“楚兵勇猛轻捷,很难与他们交战取胜。我希望先把梁国放弃,让他
们进攻,我们去断绝他们的粮道,这样才能把他们制服。”景帝同意
这个意见。
太尉周亚夫把各路军队会合到荥阳之后,吴国叛军正在进攻梁
国,梁国形势危急,请求援救。而太尉却领兵向东北跑到昌邑,深沟
高垒坚守不出。梁国天天派使者向太尉求救,太尉认为坚守有利,不
肯去救。梁国上书报告景帝,景帝随即派使者诏令太尉救梁。太尉不
遵从皇帝的诏令,坚守营垒仍不出兵,而是派遣轻骑兵由弓高侯等人
率领去断绝吴、楚叛军后方的粮道。吴国军队缺乏粮食,士兵饥饿,
屡次挑战,可是汉军始终也不出来。……吴兵已经挨饿了,于是就撤
退离去。太尉派精兵去追击,大败吴军。吴王濞抛弃了他的大军,与
几千名精壮士卒逃跑,逃到江南丹徒自保。汉兵于是乘胜追击,完全
俘虏了叛军,并使他们投降,又悬赏千金买吴王的人头。过了一个多
月,就有越人斩了吴王的头来报告。双方攻守一共只有三个月,吴、
楚叛乱就被打败平定了。于是将领们才认识到太尉的计谋是正确的。
(三)议论文阅读(11 分)
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周国平
①我们活在世上,不免要承担各种责任,小至对家庭、亲戚、朋
友,对自己的职务,大至对国家和社会。这些责任多半是应该承担的。
不过我们不要忘记,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项根本的责任,便是对自
己的人生负责。
②每个人在世上都只有活一次的机会,没有任何人能够代替他重
新活一次。如果这惟一的一次人生虚度了,也没有任何人能够真正安
慰他。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怎么能不产生强烈的责任心
呢?在某种意义上,人世间各种其他的责任都是可以分担或转让的,
惟有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每个人都只能完全由自己来承担,一丝一
毫依靠不了别人。
③不止于此,我还要说,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
心的根源。一个人惟有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建立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人
生目标和生活信念,他才可能由之出发,自觉地选择和承担起对他人
和社会的责任。正如歌德所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
一种爱。”因为这种爱,所以尽责本身就成了生命意义的一种实现,
就能从中获得心灵的满足。相反,我不能想象,一个不爱人生的人怎
么会爱他人和爱事业,一个在人生中随波逐流的人怎么会坚定地负起
生活中的责任。实际情况往往是,这样的人把尽责不是看作从外面加
给他的负担而勉强承受,便是看作纯粹的付出而索求回报。
④一个不知对自己的人生负有什么责任的人,他甚至无法弄清他
在世界上的责任是什么。有一位小姐向托尔斯泰请教,为了尽到对人
类的责任,她应该做些什么。托尔斯泰听了非常反感,因此想到:人
们为之受苦的巨大灾难就在于没有自己的信念,却偏要做出按照某种
信念生活的样子。当然,这样的信念只能是空洞的。这是一种情况。
更常见的情况是.......,许多人对责任的关系确实是完全被动的,他们之所
以把一些做法视为自己的责任,不是出于自觉的选择,而是由于习惯、
时尚、舆论等原因。譬如说,有的人把偶然却又长期从事的某一职业
当作了自己的责任,从不尝试去拥有真正适合自己本性的事业。有的
人看见别人发财和挥霍,便觉得自己也有责任拼命挣钱花钱。有的人
十分看重别人尤其上司对自己的评价,谨小慎微地为这种评价而活
着。由于他们不曾认真地想过自己的人生使命究竟是什么,在责任问
题上也就必然是盲目的了。
⑤所以,我们活在世上,必须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一个人认
清了他在这世界上要做的事情,并且在认真地做着这些事情,他就会
获得一种内在的平静和充实。他知道自己的责任之所在,因而关于责
任的种种虚假观念都不能使他动摇了。我还相信,如果一个人能对自
己的人生负责,那么,在包括婚姻和家庭在内的一切社会关系上,他
对自己的行为都会有一种负责的态度。如果一个社会是由这样对自己
的人生负责的成员组成的,这个社会就必定是高质量的有效率的社
会。
17.阅读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说“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是一项“根
本的责任”。(2 分)
①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每个人都只能完全由自己来承担,一丝一毫
依靠不了别人;
②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
③不知对自己的人生负有什么责任的人,他甚至无法弄清他在世界上
的责任是什么。
18.请分析文章第③段的论证思路。(3 分)
首先提出分论点: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
然后通过讲道理和引用歌德名言,从正面论证分论点;最后从反面进
行道理论证,指出不爱人生的人不会爱他人和事业,不会坚定地负起
生活中的责任。
19.文章第④段加点短语“更常见的情况是”能否换成“另一种情况
是”,为什么?(3 分)
不能。“另一种情况”意思是相对于第一种情况,还有其他情况;“更
常见的情况”指这里的“其他情况”更加普遍,表意更准确。“更常
见的情况”在文中指“许多人对责任的关系确实是完全被动的”这一
情况更加普遍,从而指出问题的严重性,有力地论证了本段论点,体
现了议论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20.本文认为“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
而宋代范仲淹却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种说
法矛盾吗?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看法。(3 分)
不矛盾。本文认为“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
意思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建立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信
念,才可能自觉选择和承担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先天下之忧而
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出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为祖国前途、
命运担忧的伟大情怀。这种伟大情怀正是拥有自己人生目标和生活信
念的体现。由此可见,两者并不矛盾。
(四)散文阅读(17 分)
油菜花开
祁云枝
①迎春花在节气中醒来,苏醒在尚未展叶的枝条上,开始用黄色
的小喇叭,——唤醒草木邻居。玉兰率先脱掉茸毛外套,踮脚、侧腰,
那甜丝丝的花香,便一缕缕__①__在空气里,把我、蜜蜂和四周的廊
亭花柱,全都笼罩在它的香味里。桃花接力,未曾开口,已粉面含羞,
夭夭倾城;连翘、金钟、棣棠,对镜贴花黄;樱花、海棠、紫荆、丁
香、姚黄魏紫,都以最美的姿态,登上了春的舞台。
②和这些千娇百媚的春花不同,油菜花的出现,像一大群年轻人
兴高采烈地一起涌来,肩并肩,手挽手,每位成员,都自带光芒。大
地透亮,如片片黄绿色的海。
③指甲盖大小的四枚花瓣,十字形两两相对,围绕在花蕊身旁,
如一首精妙的绝句。无数朵十字小花,绽开一嘟噜,连成一大片。说
花瓣如诗,只是我的看法,在蜜蜂眼里,这花瓣,是它进食的餐桌。
无以计数的花瓣餐桌,每一桌,都铺好了明黄的桌布,等待贵客蜜蜂
来访。
④尊贵的客人来了——一只蜜蜂,翅膀似__②__着一团雾,在我
的眼前盘旋了一小圈后,停在一朵油菜花上,享用起油菜花捧出的花
蜜。少顷,为了吸食更多的蜜汁,蜜蜂把整个头部都没入花心,身体
弯成了弓形,一点儿也不在意自己的吃相。享用完这朵花里的蜜汁后,
小家伙搓搓手,又抹了抹嘴巴,急匆匆飞走。这一次,甚至没来得及
遛弯,就降落到另一朵油菜花上。它太忙了,马不停蹄地赶赴花儿的
宴席,从这朵到那朵,一刻也不停歇。蜜蜂还是个劳模呢。
⑤此刻,天地间明艳__③__。我站在油菜花丛中,感受它铺面而
来的光芒,记忆,在一朵朵油菜花上流转。
⑥在我的家乡渭北旱塬,每年春天,绿色的麦苗间,油菜花盛开
的样子,真叫人欢喜。仿佛有人用太阳光沾了金粉和露水,一笔一画
在乡亲们的责任田里画出一个个金色的太阳。那时,年少的我们,在
田埂边,尽情演绎“儿童急走追黄蝶”的游戏。
⑦油菜花开的时候,村庄变得热闹。追逐花期的放蜂人,不知道
何时把一排排蜂箱整齐地__④__到田间地头,他们就住在一旁搭起的
帐篷里。蜜蜂嘤嘤嗡嗡地飞入油菜花地,田野上,响起交响曲。
⑧与油菜花一起出现的,还有油花卷。蒸油花卷的面粉,是自家
地里产的麦子磨的,花卷里的清油,也是自家的油菜籽压榨的。麦子
和油菜,都携带着大地的温暖。一层面饼抹一层油,撒入盐、五香粉
和其他食用颜料,折叠,卷起,切成小剂子,一扭一拧,便呈现出美
丽的花纹和形状。记忆中的油花卷,还没有出锅,香味就充盈整个屋
子。母亲心灵手巧。她蒸的油花卷,层层叠叠如盛开的鲜花,貌美,
暄软,油香。一层面饼,若是抹上辣椒面和菜籽油,便蒸出一屉红白
相间的康乃馨。若是抹上紫甘蓝,就绽开紫玫瑰,加了韭菜葱花,又
开出绿雏菊……面皮薄厚,菜籽油是否抹匀,食用颜料如何加工搭配
等,母亲都拿捏得恰到好处。
⑨艺术品一样的油花卷上,有母亲的手纹,有她的想象力和对于
子女的爱。工作以后,我在西安的餐馆里多次吃到油花卷,面粉更白,
外形更美,有的甚至加了巧克力。但怎么吃,都没有记忆中醇香。
⑩又一只蜜蜂飞来,在它忙碌的嘤嗡声中,我的思绪,再次回到
油菜花。我伸出手指,轻轻触摸蜜蜂采过蜜的那朵小花,忽然间明白,
油菜花金黄的“绝句”,只有忙碌的蜜蜂,才能真正吟咏出甜蜜的味
道。
(摘自《人民日报》2020 年 04 月 27 日,有改动)
21.在文中①②③④处依次填入一个词语,下列选项中最恰当的一项
是 ( B )(3 分)
A.飘荡 晃动 安静 堆放
B.氤氳 晃动 安详 码放
C.氤氳 笼罩 安静 堆放
D.飘荡 笼罩 安详 码放
【解析】第一处:“氤氳”形容烟或云气浓郁;“飘荡”在空中飘浮、
飘来飘去。根据“那甜丝丝的花香,把我、蜜蜂和四周的廊亭花柱,
全都笼罩在它的香味里”,所以此处应用“氤氲”。故排除 A 和 D。第
二处:“晃动”来回摇动或上下摆动,尤指反复地和急促地或波浪式
地摇动;“笼罩”指广泛覆盖的样子,比喻某种气势。此处是指蜜蜂
翅膀抖动的频繁,所以此处应用“晃动”。故排除 C。
2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D )(3 分)
A.文章第①段描写千娇百媚的迎春、玉兰等花,借以衬托油菜花的
朴实,表现了作者在诸多春花中对油菜花情有独钟。
B.文章第④段中“搓搓手”“抹了抹嘴巴”等语句,细腻地刻画了蜜
蜂采蜜时的动作,增强了文章语言的趣味性。
C.文章第⑨段采用对比的写法,用面粉更白、外形更美的西安餐馆
里的油花卷来突出母亲所做油花卷的醇香。
D.文章详细地描绘了油菜花由盛开到凋落的过程,表现了油菜花独
特的美与作者对儿时生活的怀念之情。
【解析】文本当中并没有表现油菜花凋落的过程,写作的重点放在了
油菜花盛开的场景描述和对往事的回忆。
23.如何理解“但怎么吃,都没有记忆中醇香”?(3 分)
因为“我”在西安的餐馆里吃到的油花卷,不是母亲亲手做的,上面
没有母亲的手纹、想象力和对子女的爱;工作后,生活条件有很大改
善,在困难时期难得一见的油花卷,现在变得司空见惯。所以,无论
怎么吃,都没有记忆中醇香。
24.请从修辞角度对画线句子进行赏析。(4 分)
一层面饼,若是抹上辣椒面和菜籽油,便蒸出一屉红白相间的康乃馨。
若是抹上紫甘蓝,就绽开紫玫瑰,加了韭菜葱花,又开出绿雏菊……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具体展现母亲的油花卷如盛开的鲜花,
表现了母亲心灵手巧。
25.“油菜花金黄的‘绝句’,只有忙碌的蜜蜂,才能真正吟咏出甜蜜
的味道。”这句话给你怎样的人生启示?(4 分)
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价值,才能受到他人的注意、重视与尊重;每一
个人都要选择正确的目标,并为此努力去拼搏,才能享受到收获带来
的甜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人与人之间要懂得相互协作,才能
实现互惠共赢。
三、写作(60 分)
26.按下面要求作文。
有一首诗这样写道:“他们默默无闻/却让我们屹立世界/他们走进历
史/却让我们拥抱未来/他们失去生命/却让我们生生不息/英雄/是危
难时刻挺身而出/英雄/是平常日子鞠躬尽瘁/英雄/是普通人拥有一
颗伟大的心。”同学们,你们心中一定也有自己崇敬的英雄吧。他或
许名垂千古,或许默默无闻;或许伟大,或许平凡,但他或是他们的
形象却一直铭记在你心中。
请以“________值得铭记”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③文章
不得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校名等相关信息;④不得抄袭,不能套作;
⑤不少于 600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