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实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说出口腔内唾液牙齿、舌、以及温度对食物消化的作用;
(2)、能力目标
1.设计实验方案,规范、熟练操作实验。
2.学会正确处理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3)、情感态度目标
1、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创新的精神;
2、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设计探究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
【教学难点】
在探究实验中学会正确设置对照实验,加强实验的严谨性,培养学生的
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课前准备】
(1)实验用具:试管架,编号试管、烧杯、培养皿、馒头块\馒头屑若干,
碘液、玻璃棒、刀片。
(2)课前收集好唾液,37°热水、
【教学过程】
导入:教师课前准备好馒头,课上分给学生每人两小块,进行咀嚼馒头
的实验。
师问:你感到馒头味道有什么变化?
学生:馒头由无甜味变成有甜味,是否在咀嚼过程中变成了另外一种
有甜味的物质?出示课题: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
教师活动:带领学生回顾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
提出问题:什么原因使淀粉变成了有甜味的麦芽糖?经过回顾咀嚼过程后
作出假设:淀粉 变甜与牙齿的咀嚼、舌头的搅拌以及唾液的作用都有
关。
制定计划:
1、我们能在口腔中完成这个探究实验吗?如果不能,该如何设计实验?
2、实验中的变量是什么?实验的原则?这个探究实验需要设置几组
实验装置?
实施计划:
小组合作讨论共同完成实验设计,实施实验强调保证实验成功需要注意
的细节,指导学生完成实验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实验操作,并交流观
察到的实验现象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以及小组合作能力,在动手操作的过
程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组织学生对实验结果学生对实验结果进
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有 A.B.C 三人共同完成了一项工作,小组
三人在这项工作分工明确。(具体要求见实验报告)
得出结论:
馒头变甜与唾液的分泌以及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都有关系。
表达与交流:(完成实验报告单)
提问: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口腔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
哪位同学能据此说说我们日常生活中应从哪些方面注意消化器官的
保护?
【课堂小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告诉我
们一个什么生活常识?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一、实验目的:
1、运用实验法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2、能够根据实验现象说明发生在口腔内的消化作用。
二、材料用具:
三、实验原理:淀粉遇碘变蓝,麦芽糖遇碘不变蓝
四、实验步骤:(见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