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 有理数的减法(2)
【导学目标】
1.理解加减法统一成加法运算的意义;
2.会将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转化为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导学重点】
有理数加减法统一成加法运算;
【导学难点】
有理数加减法统一成加法运算;
【知识回顾】
1.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的两数相加,取 的符号, 并把 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 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 较
小的绝对值.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 ;
(3)一个数同 0 相加,仍得 。
2.在有理数加法中,两个数相加,
, 。
加法交换律: 。
在有理数加法中,三个数相加,先把 相加,或者先把 相加,和 。加法
结合律: 。
3.有理数减法法则: 。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阅读教材 P23﹣24 练习前,思考并填空:
(1)现在我们来研究(-20)+(+3)-(-5)-(+7),该怎么计算呢?还是先自己独立动
动手吧!
(2)怎么样,计算出来了吗,是怎样计算的,与同伴交流交流,师巡视指导。
(3)师生共同归纳:遇到一个式子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第一步应该先把减法转化为 .
再把加号记在脑子里,省略不写
如:(-20)+(+3)-(-5)-(+7)
………有加法也有减法
=(-20)+(+3)+(+5)+(-7)
……… 先把减法转化为加法
= -20+3+5-7
………再把加号记在脑子里,省略不写
可以读作:“负 20、正 3、正 5、负 7 的 ”或者“负 20 加 3 加 5 减 7”.
(4)完整写出解题过程
(5)加、减混合运算中“+”“—”号的理解:
①可以看作是运算符号(第一个数除外);
如:-5-3+8-7 可读作负 5 减去 3 加上 8 减去 7
②可以看作是一个数的本身的符号;
如:-5-3+8-7 可以看作是(-5)+(-3)+(+8)+(-7),可读作负 5、负 3、正 8、 负
7 的和。
1.练习:课本 P24
2.计算
(1)(-4)+9-(-7)-13
(2)11-39.5+10-2.5-4+19
(3)
5
4)1.3()5
3(4.2
3.把(+
3
4 )-(
7
4 )+(-
9
1 )-(-
2
1 )-(+3)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并把它读 出
来。
二、合作探究
在数轴上,点 A、B 分别表示数 a、b.分别计算点 A、B 之间的距离及这两数的差:
1 a=2,b=6 ; ②a=-2,b=6.
你发现点 A、B 之间的距离与数 a、b 之间的关系吗?
解:①画出数轴如图所示,
知点 A、B 之间的距离 4, 2-6=-4;
②画出数轴如图所示,
知点 A、B 之间的距离 4, 2-(-6)=-8.
发现:所得的距离与这两数的差的绝对值相 等。
结论:求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的方法:一、利用数轴求;二、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等于这两点表示的数之差的绝对值。
练习:
1.已知数轴上两点 A 与 B。
(1)若 A 表示 2,B 表示 3,则点 A、B 之间的距离为 。
(2)若 A 表示 2,B 表示-3,则点 A、B 之间的距离为 。
(3)若 A 表示-2,B 表示 3,则点 A、B 之间的距离为 。
(4)若 A 表示-2,B 表示-3,则点 A、B 之间的距离为 。
(5)若 A 表示数 a,B 表示数 b,则点 A、B 之间的距离为 。
2.点 A、B 是数轴上的两点,点 A 表示数 3,则点 A、B 的距离为 5,求点 B 表示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