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课题 3 元素
2 课时 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
1. 新课标要求:本课题在新课标中的叙述,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
体现了化学学科发展的趋势。对物质组成的微观研究和定量研究化学摆脱了
经验形态,逐步形成科学的理论。将帮助学生用微粒的观念去学习化学,从
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步入充满神奇色彩的微观世界,激发中学生学习化学的
性质。
2. 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大多是农村学生,学生大部分是差生,优生和中等
生少之又少,学生自己的自我主动学习能力和意识也比较弱,再加上元素符
号也是初中化学的双基之一,是初中化学的重中之重,所以这一课时在设计
上我注重基础结合课本,在难点问题上我采用与前面知识对比的方法,通过
不同题型慢慢突破。
3. 教学目标
3.1 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并记住一些常见的元
素符号。
②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
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它的信息。
3.2 过程与方法:
学习运用寻找规律性和特殊性的方法处理信息。
3.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观察和思考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培养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
4.教学重点/难点/易考点
4.1 教学重点
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能用元素周期表查找一些简单的信息。
4.2 教学难点
带系数的元素符号的意义
5.专家建议
延伸各种元素及元素周期表的概念及易考点。
6.教学方法
概念讲解——归纳总结——补充讲解——练习提高
7.教学用具
元素周期表
8.教学过程
本课题包括“元素”、“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简介”三部分内容。在
前一课时中,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是元素及元素与原子,分子,物质的关系。这
一课时的重点是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由于元素符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用语,
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所以要求学生了解元素符号的意义,但对于一些常见元
素的符号及特殊的元素符号(如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要求学生必须会写、
会读、会用。
[复习提问]
1.
具有 即()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3.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
[生]略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元素的定义,这节课我们一起看第
2
课时元素符号,元素
周期表。
[板书]第
2
课时元素符号,元素周期表
首先我们一起看一下元素符号的书写历史,道尔顿用图形加字母表示元素符号但
这么个使用起来不方便也不便于记忆。
一.元素符号的发展
后来国际上统一采用元素拉丁文名称第一个字母表示元素。
[板书]二
.
元素符号的书写
活动:学生自己阅读课本
61
页,总结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律。
[生]略
[板书]“一大二小”
活动:前面我们已经记住了
1-18
号元素,下面大家再花十分钟时间记一下
62
表
3-4
中的 钾
K
钙
Ca
锰
Mn
铁
Fe
铜
Cu
锌
Zn
银
Ag
钡
Ba
汞
Hg
金
Au
。
[过渡]看完元素符号书写,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一下元素符号的意义。
[板书]三
.
元素符号的意义 (观看
PPT
)
通常有两个意义(
1
)表示一种元素;
(
2
)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氢元素(宏观)
例如:
H
→一个氢原子(微观)
但金属
,
非金属固体
,
稀有气体有三个意义
.
如
:
↗铁元素(宏观)
Fe
→一个铁原子(微观
↘铁这种物质(宏观)
[师]知道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结合上一课时内容我们看一下这两个符号的
意义
2H 3Fe
[学生活动]边讨论边思考再请一位同学起来回答。
[生]略
[板书]注意
:
在元素符号前加上系数后,就只能表示微观意义即
:
几个某原子,
不再宏观意义表示某元素。
[随堂练习]
N F 2C K
[导学案练习]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氧元素( )氧原子( )
2
个氧原子( )
铁元素( )铁原子( )
2
个铁原子( )
氧气 ( )铁 ( )
[过渡]我想在座的大家都去过超市,超市里有成千上万种商品,为了方便顾客
选购必须分类、有序的摆放。上节课我们学习知道自然界中有一百多种元素,为
了方便研究元素的性质和用途,也要寻求它们的内在联系。科学家们也将它们有
序地排列起来,这样就得到元素周期表。
[板书]四
.
元素周期表
[学生活动]下面大家阅读
62-63
页内容,回答下列问题。(回答完问题观看
ppt
)
1.
那位科学家编排了元素周期表
?
元素周期表有几个横行,几个纵行,横行叫什
么纵行叫什么?
2.
元素周期表按什么顺序编排
?
3.
元素周期表怎么区分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
?
[生]略
[板书]
1.
每一横行叫做一个周期,共有
7
个横行,有
7
个周期;每一个纵行叫
做一个族,共有
18
个纵行,其中(
8,9,10
)三个纵行为一个族,共有
16
个族。
2.
原子序数
------1H----
元素符号
氢
-----
元素名称
1.008----
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序数
=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随堂练习]导学案练习
1.
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从元素周期表中可查找到相对原子质量
B.
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用不同颜色做了区分
C
.元素周期表的横行叫族,纵行叫做周期
D.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2.
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氯是一种非金属元素
B.
钠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22.99
C.
钠原子的中子数为
11
D.
氯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17
3.
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X
元素信息不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碳的化学性质活波
B. X
表示
N2
C.
氧原子的质子数是
8
D.
三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9.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是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主要学习并了解
了元素符号的书写及意义,并学会利用元素周期表相关知识解决一些相关问题。
10.
板书设计
元素符号 元素周期表
一. 元素符号的发展
二. 元素符号的书写
一大二小
三. 元素符号的意义
通常有两个意义(
1
)表示一种元素;
(
2
)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但金属
,
非金属固体
,
稀有气体有三个意义,外加表示某物质。
四. 元素周期表
1.
每一横行叫做一个周期,共有
7
个横行,有
7
个周期;每一个纵行叫做一个族,
共有
18
个纵行,其中(
8,9,10
)三个纵行为一个族,共有
16
个族。
2.
原子序数
------1H----
元素符号
氢
-----
元素名称
1.008----
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序数
=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11
.反思与评价
由于学生刚开始接触一些微观知识且理解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较差,还有平
11 Na
钠
22.99
17 Cl
氯
35.45
6 C
碳
12.01
7 X
14.01
8 O
氧
16.00
时督促力度不够,有些学生学过的知识也没记住,导致一些学生对宏观微观意义
混淆,分不清什么时候说宏观什么时候说微观,或者是宏观意义该如何描述微观
意义该如何描述。平时下去应该多督促多指导,针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
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