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 3 元素(第一课时)教案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元素的概念,统一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构成的认识。
2.通过分析和讨论,认识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要发生变化而
元素和原子的种类不会发生变化。
3.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地壳、生物的细胞和一些食品中元素的含量。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元素概念的建构,学会从一类事物中抽象出共同特征,从而获
得概念的能力。
2.通过元素与原子区别,学会运用对比方法分析问题,认识事物。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形成世界是物质的,物质由元素组成,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
教学重点:元素的概念,
教学难点:元素概念的理解
教学方法:讨论、交流
2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与化学元素打交道,吸入的空气中含有氧气,
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我们喝的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缺钙容易得
骨质疏松,生活中这么多的补钙品中都含有钙元素,加碘食盐中含有
碘元素,补铁酱油中含有铁元素等等,正如美妙的音乐都是由 1、2…
7 七个音符组成,那么多的英语单词也是由 26 个英文字母组成,世
间万物也有组成它的基本单位——元素,那么到底什么是元素呢?这
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课题 3 元素
出示学习目标:
1.了解元素的概念,统一对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的认识;
2.通过分析和讨论,认识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的种类改变而
元素和原子的种类不变;
3.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地壳、生物细胞中元素的含量。
学习过程:
复习旧知:
分子是由 构成的。
描述 H2O、HgO、O2、CO2 这几种物质的分子构成(学生描述)
水分子是由 构成的,
3
一个水分子是由 构成的。
氧化汞分子是由 构成的,
一个氧化汞分子是由 构成的。
氧分子是由 构成的,
一个氧分子是由 构成的。
二氧化碳分子是由 构成的,
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 构成的。
观察氧化汞分子、氧分子、水分子、二氧化碳分子,思考:它们的分
子中都含有什么相同的原子?
(学生答:氧原子)这些氧原子核内都有 8 个质子,化学上把质子数
为 8 的所有氧原子统称为氧元素。
氧化汞、氧气、水、二氧化碳(HgO、O2、H2O、CO2)中都有氧元素。
质子数为 1 的所有氢原子统称为氢元素
质子数为 6 的所有碳原子统称为碳元素
同学们能不能给元素下个定义呢?
新课学习:
一、元素:
4
1.元素的概念:
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观察表格,巩固元素概念
表一 表二
①.表一中 3 种碳原子的结构中,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它们统称为
碳元素,说明元素的种类是由原子的质子数还是中子数决定的?
②.表二中两种粒子的结构中,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它们统称为钠元
素,说明元素的种类是由原子的质子数还是核外电子数决定的?
③.“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可能有不止一种原子。它包括质子数
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也包括质子数相同,而核外电子数不同的
原子和离子。
因此,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同。
即: 决定元素的种类。
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练习: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化学性质
5
相似的是( )
有的物质组成中只有一种元素,如 O2、N2;有的物质组成中有多种元
素,如 CO2、H2O、KMnO4、H2O2、CaCO3。
2.元素和原子的区别:
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是宏观概念,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
例:KMnO4 是由钾、锰、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KMnO4 是由一个钾元素、一个锰元素、四个氧元素组成的×
原子是构成物质或构成分子的微观粒子,是微观概念,既讲种类,又
能讲个数.
例: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
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
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完成 P59 讨论,讨论后完成表格)
在下列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分别是什么?原子的种类分
6
别是什么?都有哪些元素?讨论后完成表格。
物 质 在 发 生 化 学 变 化 时 , 分 子 的 种 类 , 原 子 的 种
类 ,元素的种类 。
3.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问题:某物质隔绝空气加热后,生成氧气和氯化钾,从而推断该
物质含有哪些元素?
点石能成金吗?水能变油吗?
自主学习(学生自己阅读课本 60 页,完成下列问题)
阅读教材第 60 页,完成下列问题: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的顺序是: 。
(2).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三种元素的顺序是: 。
7
(3).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4).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5).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4.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四种元素是: 。
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前三种元素是: 。
自然界中成千上万中物质宏观上都是由 118 种元素组成
的,从微观上都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
5.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课堂小结:
1.元素的概念
2.元素与原子的区别
8
3.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4.记住地壳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生物细胞中含量前三位的元素
5.会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元素)和微观构成(分子、原子、离子)。
练一练
一、填空题
1.元素是 (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 的总称。
2. 二 氧 化 碳 是 由 碳 _______ 和 氧 ______ 组 成 的 , 二 氧 化 碳 是
由 构成的,二氧化碳分子是由碳______和氧______构成
的,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 构成的。
3.氢气是由 构成的;铁是由 构成的;氯化钠是
由 构成的。
4.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从而推断石蜡中一定含
有 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
二.选择题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氧元素 B、铁元素 C、铝元素 D、氮元素
2.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点燃
9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和不同
3.据报道“目前世界上患有缺铁性贫血的人约有 20 亿之多”, 这
里的“铁”是指( )
A、铁分子 B 、 铁元素 C、铁原子 D、四氧化三铁
4.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
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B、元素的核电荷数
C、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氯化氢是由氢、氯两种元素组成的
B、氯化氢是由氢气和氯气混合而成的
C、 氯化氢是由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的
D、一个氯化氢分子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氯元素组成的
作业布置:导学方案 P80
板书设计:
一、元素:
1.元素的概念:
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10
2.元素和原子的区别
3.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4.元素在地壳中的存在: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四种元素是: 。
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前三种元素是: 。
5.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