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计算。
(2)在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的基础上,能进行一些稍复杂的计
算。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例题讲解,学生多练习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通过由易到难的题组训练,开阔思路,提高解题技巧,培养思维能
力,加深对化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进行思维及审题、分析、计算能力。
(2)通过有关化学方程式的含义的分析及计算,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联
系实际的学风。
(3)认识到定量和定性研究物质及变化规律是相辅相成的,质和量是统
一的辩证观点。
教学过程:
引入: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变化和质量关
系。那么,化工、农业生产和实际生活中,如何通过质量关系来计算
产品和原料的质量, 充分利用原料,节约能源呢?本节课将要学习根
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就是从量的方面来研究物质变化的一种方法。
【复习提问】以镁在空气中燃烧为例说说化学方程式的涵义。
2
【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上述问题。
【教师点拨】镁在空气中燃烧,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比等于化学计
量数与相对分子质量的乘积比。并且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成
正比例关系,根据这种正比例关系,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
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学生活动】找出下列所解的答案中的错误。
【师生小结】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注意事项:
(1) 化学式要写对,化学方程式要配平,质量比计算时必须无误。
(2) 解题格式的书写要规范化。
(3) 注意单位的书写要求。
【学生练习一】找出所解的答案中的错误。
【学生练习二】
(1) .加热分解 12.25 克氯酸钾,可得到多少克的氧气?
(2) .制取 4.8 克氧气,需要氯酸钾多少克?
两位学生上黑板展示,其余学生在习题本完成。
【师生互动】完成以上两个例题的批改。
【课堂总结】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
(1) 根据题意设未知数
(2) 写出化学方程式
(3) 列出有关物质的质量比和已知量、未知量
(4) 列比例式, 求解
(5) 简明地写出答案
3
【板书设计】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例. 加热分解 12.25 克氯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
解:(1)根据题意设未知量; 设可得到氧气质量为 x
(2)写出化学方程式; 2KClO3 == 2KCl+3O2↑
(3)列出有关物质的质量比、已知量和未知量 245 96
12.25 克 x
(4)列比例式,求未知量 245/12.25 克= 96/x
x=96 ×12.25 克/245=4.8 克
(5)答: 可以得到 4.8 克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