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教材分析
本课题依赖于物质的化学性质、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合价的学习,
是初中化学的一项重要的入门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介绍了化学方程
式的书写原则和书写步骤,其教学重点应该是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
法,教学难点应该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本节课完成了化学用语的教
学,使学生学会利用化学式来表示物质之间的 化学变化,并为化学
方程式的计算打下了坚实 的基础。而且化学方程式贯穿于整个中学
化学的教材中, 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对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
开展化学的后继学习,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
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结合教材,考虑到学生在书写化学
方程式可能会出现的错误(如化学式写错、没配平、未标条件、箭头
使用不当或遗漏等)。本节的教学重点为,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难
点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教学关键是创设恰当的情景,组织好活动与
探究,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
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原则;
掌握化学方程式书写的步骤,初步学会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过程和方法:
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能发现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通过学生合作探究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发现规律、认识规律和运用
规律,培养、锻炼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的教学,让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克服书写上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养成良好的习惯和积极向上的学风,
不断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化学方程式的涵义及书写方法
教学难点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式 合作讨论式
教学用品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复习提问:
1.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2.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的原因
3.以 4P+5O2 2P2O5 为例说明化学方程式的意义。那么化学方程式
是怎样写出来的?下面我们来学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合作探究
探究点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提出问题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呢?
交流讨论 阅读教材归纳 总结。
归纳总结
1.书写原则: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
为依据,绝不能凭主观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二是要
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各原子的种类和与数目必须相等。
2.书写步骤:写、配、注、等、查
第一 步写:根据实验事实短线左边写出反应物,右边写出生成物的化
学式,不只一种物质的用“+”号连结。
例:KClO3——KCl+O2
第二步配:配平化学方程式的目的是使“——”两边的原子种类与数
目相等,使之遵守质量守恒 定律。
最小公倍数法步骤:(找两边原子的最小公倍数)
①选元素:选一种在式子左右两边各出现一次且原子个数相差较多或
数目较大的元素。
以 KClO3 —— KCl+O2 为例 选定元素为 O
②求最小公倍数。3 与 2 的最小公倍数是 6
③求化学计量数:最小公倍数/化学式中该元素的原子个数。
左边氧原子对应化学式 KClO3 前的计量数 6/3=2;右边氧原子对应化
学式前计量数 6/2=3
2KClO3 —— KCl+3O2
④配平其他化学式前的计量数,并把短线改为等号。
2KClO3 ==2 KCl+3O2
⑤检查:各元素的原子数在反应前后是否相等。
第三步注:注明反应条件,如点燃、加 热(常用 “△”表示)、高温、
催化剂等,生成物状态,气体用“↑”符号,沉淀物质用“↓”符号
表示。
2KClO3 2KCl+3 O2↑
若反应物中也有气体,则气体生成物不标“↑”;在溶液中进行
的反应,生成物中的难溶物需在其化学式的右侧标“↓”。
第四步等,将短线改为等号,意味着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KClO3 2KCl+3 O2↑
第五步查,化学式是否写正确,化学方程式是否配平,反应条件和生
成物的状 态标注是否、恰当。
练习: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 C + CO2 == CO
(2) H2 + O2 == H2O
(3) CuO + C == Cu + CO2
(4) H2S + O2 == S + H2O
知识拓展
反应条件点燃、加热、高温的区别:
(1)“点燃”指物质在燃烧时所必需的条件。
(2)“ 加热”指引发和维持反应的温度范围 500℃左右,一般用酒精
灯作热源,用“△”表示。
(3)“高温”指酒精灯的火焰温度不足以引发反应,而需用酒精喷灯
(800℃以上)时,反应条件就写“高温”。
小结: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左边写反应,右边写生成;
写好化学式,方程要配平;
短线改等号,条件要标清;
无气生气标上升;
无固生固标下沉 。
第二课时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教学过程
探究点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提出问题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配平化学方程式有哪些方法呢?
交流讨论 搜集资料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
1.待定系数法配平步骤
(一)、分别设各化学式前计量数为 a,b,c,d…..等
以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为例
a P + b O2= c P2O5
(二)、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写出方程(按照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元素原
子个数相等)
根据 P 元素:a=2c ①(反应前 P 原子个数等于反应后 P 原子个数)
根据 O 元素:2b=5c ②(反应前 O 原子个数等于反应后 O 原子个数)
用换元法解出:a=2c b= 5/2 c,代入化学方程式即:
2c P + 5/2 c O2= c P2O5
两端同除以 c,因为化学计量数都是整数,此时我们要将各化学计
量数乘以 2 即得到:4P + 5O2= 2P2O5
2.奇数配偶数法:
步骤:⑴选元素:选出式子左右两边出现次数较多且原子总数在
两边为一端奇数一端偶数的元素。
以 FeS2+O2――Fe2O3+SO2 为例
选定元素为氧元素 左端氧原子总数为 2,右端氧原子总数为 5
⑵奇配偶:在该元素原子个数为奇数的化学式前试配偶数(从 2、
4、6---试配)。
FeS2+O2――2Fe2O3+SO2 为
⑶观察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数,再配平该元素的原子数,最后把
短线改为等号。
4FeS2+11O2==2Fe2O3+8SO2 为
⑷检查:各元素的原子数在反应前后是否相等
3..观察法:观察法:观察分析化学反应的特点
CO+Fe2O3――Fe+CO2
⑴从化学式较复杂的一种生成物推出有关各反应物化学式前的化学
计量数和这一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
①每个 Fe2O3 粒子转化为 Fe 失去三个 O
②每个 CO 粒子转化为 CO2 从 Fe2O3 得到一个 O,三个 O 需要三个 CO,
从而形成三个 CO2,故 CO 前要配 3,CO2 前要配 3
3CO+ Fe2O3―― Fe+ 3 CO2
⑵根据求得的化学式的计量数,再找出其他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直
至配平。
3CO+ Fe2O3==2 Fe+ 3 CO2
练习:
1、用奇数配偶数法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 )H2O2 ==( )H2O+( )O2↑
( )CH4 +( )O2=( )CO2 +( )H2O
( )CO+( )Fe3O4 ====( ) Fe+( )CO2
( )Na+( )H2O==( )NaOH+( )H2
2、用观察法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CO + ZnO ―― Zn+ CO2
CO + Fe3O4 ―― Fe+ CO2
CO + FexOy ―― Fe+ CO2
知识拓展
配平时只能在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绝不能改变化学
式右下角的数字,所配化学式前边的化学计量数比应是最简整数比。
板书设计
课题 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第一课时
一、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书写原则:
(1)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来源:Z.Com]
2、书写步骤:写、配、注、等、查
3、最小公倍数法
第二课时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1.待定系数法
2.奇数配偶法
3.观察法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本节课以学生 活动为主,突破的难点是方程式的配平。此设计基本符
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通过旧知建 立新知,多数学生接纳了
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原则以及化学方程式配平的方法,明确了正
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一般步骤。在尝试书写化学方程式的环节中,学
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取得了实效,学生对书
写 化学方程式的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
不足之处
本节课组织学生讨论较少,应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