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爱护水资源
一、单选题
1.下列标志中属于中国节水标志的是( )
A. B. C. D.
2.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农业和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可节约用水
B.农业生产中不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会对水体造成污染
C.工业废水必须处理达标之后才能排放
D.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因此,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3.我国淡水资源缺乏,在生活中要注意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下列做法或想法正确..的是( )
A.控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 B.农业上改漫灌的方式为喷灌或滴灌
C.废水只要无色透明就可以直接排放 D.大量开采地下水以满足社会对水的需求
4.文明陕州从我做起,你认为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A.公交车能源更新、私家车限号出行 B.加大污水处理和再利用工程
C.多植树造林 D.分类回收垃圾,并露天焚烧
5.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A.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B.工业用水循环使用
C.用洗菜的水冲厕所 D.大量开采地下水
6.下列现象不会造成水源污染的是( )
A.造纸厂的废水直接排入附近河流中 B.农药化肥的任意使用
C.植物的光合作用 D.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7.下列有关地球上淡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人类目前比较容易利用冰川水和海洋水 B.地球上淡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C.人类能利用的淡水仅占地球淡水资源的 0.3% D.地球的淡水资源占地球总水量的 71%
8.水是生命之源,既普通又宝贵.下列对水的“多”与“少”的描述错误的是()
A.地球上水的总量多,淡水少 B.我国水资源总量多,人均水量少
C.“南水北调”工程说明南方水的储量多,北方水的储量少 D.生活中接触的纯净水多,含水的混合物少
9.水对人类的生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没有水就不可能有生机勃勃的地球, 所以保护水资源是人类共
同的责任.下列各项能造成水质严重污染的是( )
①水中养殖鱼、虾
②向水中排放造纸废水
③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
④江河奔腾冲刷沿岸土壤、岩石
⑤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A.只有①②③ B.①②③④⑤ C.只有①②③⑤ D.只有②③⑤
10.“缺水”制约了甘肃的发展,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再造美丽山川是甘肃人的愿望。下列利用水资源的措
施中错误的是( )
A.用洗过菜的水冲洗便池 B.干旱地区进行雨水集流解决人畜用水
C.灌溉用水由大水漫灌改为滴灌 D.工业废水直接排放不作循环利用
11.氧循环和水循环都是自然界中的重要循环。关于氧循环与水的天然循环说法正确的是
①氧循环指得是氧气的循环,主要是物理变化
②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
③呼吸作用和燃料燃烧都是氧气的消耗途径
④水的天然循环是自然界中水分子运动的结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2.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工业废水应该经过处理后再排放 B.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
C.活性炭可除去水中的异味 D.水电解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 2:1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和过氧化氢含有相同的元素 B.电解水产生 H2 和 O2 的质量比为 2:1
C.水中有异味时可以加入活性炭除味 D.可以使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蒸馏水
14.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是一种常用溶剂 B.洗涤剂可使植物油在水中乳化
C.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D.电解水实验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15.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的天然循环主要是通过物理变化完成的
B.化肥、农药的不合理施用,会造成天然水体污染
C.天然水中硬水属于混合物,软水一定属于纯净物
D.天然淡水经过沉降、过滤、吸附、杀菌消毒等净化过程变成自来水
二、简答题
16.水是生命之源,人类可以利用的水资源是有限的,全球约有 20 亿人口面临淡水危机。作为一个有一定
科学素养的中学生,请你分别写出 2 条节水和防治水污染的措施。
节水措施:(1)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
防治水污染的措施:(1)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
17.下列是初中化学的部分实验,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A 中实验前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
(2)B 中测得氧气的体积值偏小的原因:_____;(答一点)
(3)C 实验是读取量筒中液体体积,造成的结果是:____;
(4)D 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5)要鉴别以上实验所用的水是软水还是硬水,可向自来水样品中加入适量的____,搅拌,如果观察到_______,
则样品为软水。
18.(1)指出该过滤实验中的错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过程中,若发现过滤速度太慢.可能是因为不溶性固体杂质太多了,也可能是因为_____。
(3)若过滤后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是因为承接滤液的烧杯本身不干净,也可能是因为__,还可能是_____。
(4)正确组装中时,“一贴”指__________,“二低”指__________。
1
参考答案
1.D2.D3.B4.D5.D6.C7.C8.D9.D10.D11.C12.D13.B14.D15.C
16.生活用水充分利用:洗菜水浇花,或 漂洗衣服的水用来擦地 等等 农业、园林浇灌改大水漫
灌为喷灌、滴灌 对工业废水进行达标处理再排放 农业生产合理适量使用农药化肥或:生活废
水集中处理排放
17.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集气瓶 红磷量不足、装置漏气等(答一点) 读数偏大 引流 肥
皂水 有较多的泡沫产生
18.没有用玻璃棒引流 漏斗下端没有紧贴烧杯内壁 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 滤纸破损、液
面高于滤纸边缘 湿润的滤纸紧贴漏斗内 壁滤纸低于漏斗边缘 滤液低于滤纸边缘
4.2 水的净化
一.选择题
1.如图为自来水的生产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清水池中的水是混合物
B.过滤池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
C.经过滤池净化后的水硬度变小
D.供水系统流出的水是软水
2.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蒸馏不能净化水
B.自来水是干净、卫生的纯净物
C.生活污水无须处理可直接排放
D.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
2
3.除去水中固体杂质的常用方法是( )
A.加入消毒剂 B.吸附 C.过滤 D.蒸馏
4.口罩能有效阻隔病毒传播,其作用原理相当于下列实验操作中的( )
A.溶解 B.过滤 C.蒸发 D.结晶
5.利用过滤的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除去自来水中的悬浮物
B.除去粗盐中所含的泥沙
C.除去氯酸钾中的氯化钾
D.除去氯化钠中少量硝酸钾
6.下列关于过滤操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漏斗口略高于滤纸边缘
B.滤纸边缘略低于液面
C.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D.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7.四川省芦山发生地震。地震后灾区人们往往可以通过下列几个步骤将河水转化成饮用水,下列处理
过程最合理的顺序是( )
①
化学沉降(用明矾)
②
消毒杀菌(漂白粉)
3
③
自然沉降
④
加热煮沸
A.
③②①④
B.
③①②④
C.
③①④②
D.
①④③②8.下列净化水的操作中,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A.沉淀 B.过滤 C.蒸馏 D.消毒
9.用如图简易净水器净水,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能杀菌消毒
B.能把硬水变为软水
C.活性炭主要吸附颜色、异味
D.能得到纯净水
10.为除去某化工厂车间排放的废水中的色素,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A.静置沉淀 B.加入明矾处理
C.蒸馏 D.经活性炭层吸附
11.自来水生产中起杀菌消毒作用的是( )
A.明矾 B.活性炭 C.氯气 D.纯碱
12.区分硬水和软水可用( )
A.蔗糖水 B.食盐水 C.食醋 D.肥皂水
13.下列把硬水转化成软水的方法不可取的是( )
A.静置几天 B.加热煮沸 C.加化学试剂 D.蒸馏
4
二.填空题
14 . 直 饮 水 机 的 净 水 过 程 如 图 所 示 。
(1)吸附罐中可用来吸附色素和异味的物质是 ;
(2)净水过程中起到杀菌消毒作用的设备是 ;
(3)饮用硬度过大的水不利于身体健康,可用 来检验直饮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15.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染病流行期间,医用口罩和医用酒精起到了防护作用。
(1)口罩在阻挡飞沫、粉尘等进入口鼻的过程中起 作用(填“过滤”或“蒸发”)。
(2)75%医用酒精可用于皮肤消毒,酒精消毒属于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16.小明同学旅游到山区,看到清澈的泉水,引起了他思考。
(1)这清澈的泉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来检测软硬水的物质是 。写出水中硝酸根离子的
化学符号 ,硫酸钙的化学式 。
(2)有些村民取泉水时不断搅动,使水变浑浊了,小明用如图方法进行净化,其中小卵石、石英
砂的作用是 。
(3)如果地下水硬度大,或者水中病原微生物过多,都可以采用 方法来降低硬度和杀灭病
原微生物。
(4)从微粒的角度分析,压缩冷凝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变为液态水,变化的是 。
5
17.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石油分馏的实验。
(1)指出实验装置中仪器 A.B.C.D 的名称:
A 、B 、C 、D 。
(2)指出该同学所设计的实验装置中存在的错误,并给予改正。
①
;
②
。
(3)实验装置改正后,进行气密性检查的方法: 。
(4)蒸馏烧瓶中放入几片碎瓷片的作用是 。
三.实验探究题
18. 3 月 22 日是“世界水日”,爱护水资源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某同学对学校附近的水质状况进
行了相关研究调查:
(1)取回水样倒入烧杯中,由于水比较浑浊,先加入明矾粉末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儿后,采用图
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该实验的操作的名称是 ,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 。其作用
是 。
(2)过滤后得到澄清、透明的水,他兴奋地宣布,我终于制得了纯水,你认为他的说法 (写
对或错)。若要制取纯水,还需采用的净水方法是 。
6
(3)日常生活中将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方法是 。
(4)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是 。(填序号)
①
工业废水达标处理后排放
②
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③
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19.水与人类的生产与生活密切相关。
(1)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应成为我们的自觉行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活中养成良好用水习惯,尽可能充分利用每一滴水
B.工业废水经过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C.水体污染会危害人体健康
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不会造成水体污染
(2)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选用的物质是 ,在家中要把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最好方
法是 ,在净水过程中,常常加入明矾的作用是 。
(3)许多化学实验中都要用到水,在做铁丝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中放少量水的作用是 。
(4)“世界上最后一滴水就是人类的眼泪”这句话警示我们要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一是节约用
水,二是防止水体污染,请举一例节约用水的办法 。
20.小明同学假期在家看电视台一档“家有妙招”栏日中介绍一种“活性炭软化水”的妙招。心里泛
起了嘀咕:活性炭真的可以除去硬水中钙、镁离子而使硬水软化吗?于是他到学校实验室进行了如
下一系列的探究。
探究一:活性炭能否软化硬水
他按节目中介绍的方法做了一个与“妙招”制作原理相同的简易的净水装置。
7
【实验 1】在两个体积相等的烧杯中,一个加入自来水。一个加经过简易净水器净化后的自来水,
各 20 mL,再分别加等体积的肥皂水,振荡,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
【得出结论】用活性炭不能软化硬水。
【评价与反思】在实验中一般可通过 来降低水的硬度,做此操作时要在烧瓶中加入几粒碎
瓷片,目的是 ,日常生活中常采用煮沸方法软化水。
探究二:煮沸能否一定软化硬水
【查阅资料】
(1)水的硬度是水中所溶解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引起的,硬水中所溶解的钙镁化合物可分为两类:
钙、镁的碳酸氢盐,如 Ca(HCO3)2 等;钙、镁的硫酸盐或氯化物。如 CaCl2 等。一般所说水的硬
度是由上述两类化合物引起的。请计算出 CaCl2 中钙元素化合价为 。
(2)Ca(HCO3)2 加热分解产生碳酸钙、水、二氧化碳等物质。碳酸钙难溶于水,请写出 Ca(HCO3)
2 加热分解的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
【实验 2】为方便研究他准备了碳酸氢钙溶液和氯化钙溶液来代表两类不同的钙镁化合物。
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①
分别取 5ml 的碳酸氢钙溶液和氯化钙溶液于
A、B 两支试管中,同时加热
A 试管中产生大量气泡,有沉淀产
生,B 试管无明显现象
②
在上述实验后,分别滴加 4 滴肥皂水,振荡 A 试管中有大量的泡沫,B 试管中
泡沫较少
【得出结论 2】煮沸实际上只能降低 类所引起的水的硬度。
【评价与反思 2】
小芳同学提出,上述实验
②
不做也可以得出实验的结论,理由是 。
8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解:A.清水池中的水中仍含有可溶性杂质,所以清水池中的水是混合物,选项说法正确;
B.过滤池中只能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并没有生成新物质,发生的属于物理变化,选项说法错
误;
C.过滤池中只能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所以经过滤池净化
后的水硬度不变,选项说法错误;
D.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中,并没有除去水中的可溶性矿物质,所以供水系统流出的水不一定是软水,
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2.解:A、蒸馏得到蒸馏水属于纯净物,是净化水的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故 A 错;
B、自来水中含有水和消毒剂,属于混合物,故 B 错;
C、生活污水要经过处理后再排放,不能直接排放,否则会污染水体,故 C 错;
D、硬水和软水的鉴别方法:加入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故 D 正确。
故选:D。
3.解: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除去水中固体杂质的常用方法是过滤。
故选:C。
4.解:口罩能有效阻隔病毒传播,是因为能将飞沫与空气分离,利用的是过滤的原理。
故选:B。
5.解:A、除去自来水中的悬浮物,应先加明矾进行吸附,再进行过滤,故选项错误。
B、食盐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可用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故选项正确。
C、氯化钾、氯酸钾均易溶于水,不能用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故选项错误。
D、硝酸钾、氯化钠均易溶于水,不能用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故选项错误。
故选:B。
9
6.解:A、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漏斗口略高于滤纸边缘,故选项说法正
确。
B、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滤纸边缘略高于液面,故选项说法错误。
C、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故选项说法正
确。
D、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故选项说法正
确。
故选:B。
7.解:
③
自然沉降,此操作只是把固体颗粒沉降而并未进行彻底分离,在此净化过程中应是最初的
阶段;
①
化学沉降(用明矾),可除去水中沉降下来的小固体颗粒,因此应排在沉降后;
②
消毒杀菌(用漂白粉),使用漂白粉在水中生成氯气杀死水中病菌,此时水中含有少量氯气不能
直接饮用,在此过程中不能为最后的净化操作;
④
加热煮沸,通过加热煮沸,可使水中氯气挥发,并进一步杀菌,经过此步净化后的水达到了饮用
标准,为此净化过程的最后步骤。
故选:B。
8.解:A.沉降可以除去水中较大的难溶性杂质;
B.过滤可以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
C.蒸馏可以除去水中的所有杂质;
D.消毒可以杀灭水中的病菌、微生物。
可见,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
故选:C。
9.解:A.此装置不含有能杀菌的物质,故起不到杀菌消毒的作用,故 A 说法错误;
B.该装置不能减少水中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含量,不能将硬水变为软水,故 B 说法错误;
C.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 C 说法正确;
10
D.该装置得到的水中仍然含有其他杂质,得不到纯水,故 D 说法错误。
故选:C。
10.解:A.静置沉淀只能除去水中较大的难溶性杂质,但不能除去色素,不合题意;
B.加入明矾后,明矾溶于水会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而加速其沉降,但不能除去色素,不合题意;
C.蒸馏可以除去水中的所有杂质,但是操作起来较繁琐,不合题意;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符合题意。
故选:D。
11.解:A.加明矾,明矾溶于水可以吸附水里悬浮的杂质,并形成沉淀,使水澄清,不用于自来水
生产中的杀菌消毒,不合题意;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不用于自来水生产中的杀菌消毒,不合题意;
C.加氯气,向水中通入氯气,氯气遇水会产生次氯酸 HClO,用于消毒,符合题意;
D.纯碱对水不能起到消毒作用,不合题意。
故选:C。
12.解:A、蔗糖水不能区分硬水和软水,因为它们不反应;故选项错误;
B、食盐水也不与硬水和软水中的成分反应,不能区分硬水和软水,故选项错误;
C、食醋不能区分硬水和软水,因为它们不反应;故选项错误;
D、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用肥皂水,加入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故选
项正确;
故选:D。
13.解:A、静置几天,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不能把硬水转化成软水,故选项正确。
B、加热煮沸能除去水中的一些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能把硬水转化成软水,故选项错误。
C、加化学试剂,能将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转化为沉淀,能把硬水转化成软水,故选项错误。
D、蒸馏,能把硬水转化成软水,故选项错误。
11
故选:A。
二.填空题
14.解:(1)由于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吸附罐中可用来吸附色素和异味的物质是活性炭。
(2)紫外线嫩杀菌消毒,净水过程中起到杀菌消毒作用的设备是紫外灯。
(3)饮用硬度过大的水不利于身体健康,可用肥皂水来检验直饮水是硬水还是软水,遇肥皂水产
生泡沫少的是硬水,遇肥皂水产生泡沫多的是软水。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故答案为:(1)活性炭。
(2)紫外灯。
(3)肥皂水;加热煮沸。
15.解:(1)口罩在阻挡飞沫、粉尘等进入口鼻,能将飞沫、粉尘与空气分离,起过滤作用。
(2)酒精消毒的过程中,破坏了蛋白质的结构,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答案为:
(1)过滤;
(2)化学。
16.解:(1)可用来检测软硬水的物质是肥皂水,加入肥皂水后,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
硝酸根离子的化学符号 NO3
﹣;钙的化合价为+2 价,硫酸根的化合价为﹣2 价,硫酸钙的化学式为:
CaSO4。
(2)其中小卵石、石英沙能除去不溶性的杂质,作用是过滤。
(3)如果地下水硬度大,或者坑水中病原微生物过多,都可以采取煮沸方法,煮沸能减少钙镁离
子化合物的含量,降低水的硬度又可以杀灭病原微生物。
(4)压缩冷凝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变为液态水,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了。
故答为:(1)肥皂水;NO3
﹣; CaSO4
(2)过滤;
(3)煮沸;
12
(4)分子间的间隔变小了。
17.解:(1)仪器 A、B、C、D 的名称分别为圆底烧瓶、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故答案为:圆底
烧瓶;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
(2)图中错误为:
①
温度计水银球伸入液面以下、
②
冷凝管水流方向是上口进水、下口出水;改
正:
①
温度计水银球应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相平、
②
冷凝管水流方向应是下口进水、上口出水,
故答案为:温度计水银球伸入液面以下,温度计水银球应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相平;冷凝管水流方
向是上口进水、下口出水,冷凝管水流方向应是下口进水、上口出水
(3)实验装置改正后,进行气密性检查的方法为连接好装置后,将牛角管的下口浸入水槽中,对
烧瓶的底部微热,牛角管的管口有气泡冒出,冷却后,若牛角管内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的气密
性良好,
故答案为:连接好装置后,将牛角管的下口浸入水槽中,对烧瓶的底部微热,牛角管的管口有气泡
冒出,冷却后,若牛角管内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4)蒸馏烧瓶中放入几片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暴沸,故答案为:防止暴沸。
三.实验探究题
18.解:(1)依据图示分析可知该过程是过滤操作,从图示可以看出该操作缺少的仪器是玻璃棒,起
作用是引流;
(2)过滤是去除水中的不溶性杂质,溶于水的物质无法去除,故过滤后的水不能是纯水,要想得
到纯水,还应进行蒸馏操作;
(3)加热煮沸时,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能够以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镁沉淀的形式从水中析出,
从而降低水的硬度,生活中常用的加热煮沸方法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故答案为:加热煮沸;
(4)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不会污染水体;随意弃置废旧电池时,其中的重金属能够污染
水体;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不会污染水体;
故答案为:(1)过滤;玻璃棒;引流;
(2)错;蒸馏;
(3)加热煮沸;
13
(4)
②
。
19.解:(1)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不正确的是: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不会造成水体污染,应该合理
使用;故答案为:D;
(2)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选用的物质是:肥皂水;在家中要把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最好
方法是煮沸;在净水过程中,常常加入明矾的作用是:吸附水中悬浮杂质;故答案为:肥皂水;煮
沸;吸附水中悬浮杂质;
(3)许多化学实验中都要用到水,在做铁丝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中放少量水的作用是:防止生
成的高温固体溅落瓶底,使集气瓶炸裂;故答案为:防止生成的高温固体溅落瓶底,使集气瓶炸裂;
(4)节约用水的办法:淘米水浇花、洗衣水冲马桶等;故答案为:淘米水浇花或洗衣水冲马桶等。
20.解:探究一:【实验 1】由实验结论可知,在两个体积相等的烧杯中,一个加入自来水。一个加经
过简易净水器净化后的自来水,各 20mL,再分别加等体积的肥皂水,振荡,观察现象如下:两个
烧杯中都出现大量浮渣、泡沫少。故填:两个烧杯中都出现大量浮渣、泡沫少;
【评价与反思】蒸馏可以除去水中的所有杂质,所以在实验室中常用蒸馏的方法将硬水软化,在蒸
馏过程中为了防止液体暴沸,所以要在烧瓶中加入几粒碎瓷片或沸石;故填:蒸馏;防止加热时暴
沸;
探究二:(1)CaCl2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 价,由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原则
可知,钙元素化合价为+2 价;故填:+2;
(2)Ca(HCO3)2 加热分解产生碳酸钙、水、二氧化碳等物质,则 Ca(HCO3)2 加热分解的反应
的符号表达式为 Ca(HCO3)2 CaCO3+H2O+CO2;故填:Ca(HCO3)2 CaCO3+H2O+CO2;
【得出结论 2】根据题中信息,A 试管中有大量的泡沫,B 试管中泡沫较少,说明加热后,A 试管
中水的硬度降低了,而 B 试管中水的硬度没有降低,因此煮沸实际上只能降低钙、镁的碳酸氢盐类
所引起的水的硬度,故填:钙、镁的碳酸氢盐;
【评价与反思 2】A 试管中产生大量气泡,有沉淀产生,B 试管无浑浊现象说明 A 中的钙、镁转化
成沉淀析出,而 B 中没有,因此验
②
不做也可以得出实验的结论,故填:A 试管中产生大量气泡,
有沉淀产生,B 试管无浑浊现象说明 A 中的钙、镁转化成沉淀析出,而 B 中没有。
4.3《物质的分类——化合物、单质、氧化物》
14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纯净物一定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
C.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D.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2.水是生命之源,它属于( )
①单质 ②混合物 ③纯净物 ④氧化物 ⑤化合物
A.①③⑤ B.③④⑤
C.③⑤ D.②④
3.分折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
B.氧化物含有氧元素,则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C.分子可以构成物质,但物质不一定都是分子构成
D.水电解产生氧气和氧气,所以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4.下列四组物质中,均属于氧化物的是( )
A.氧气、氧化钙、四氧化三铁 B.水、二氧化硫、高锰酸钾
C.空气、氧化铜、五氧化二磷 D.干冰、氧化镁、二氧化锰
5.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
其中可能表示氧化物的是( )
6.下列各图中“ ”和“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单质的是( )
15
7.化学概念有交叉、并列和包含等关系,下列有关概念之间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单质和化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B.化合物和纯净物属于并列关系
C.纯净物和混合物属于交叉关系
D.化合物和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
8.臭氧(O3)主要分布在距地面 10~50 km 的高空,它能吸收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
臭氧属于( )
①混合物 ②纯净物 ③化合物 ④氧化物 ⑤单质
A.①③④ B.①③⑤ C.②④ D.②⑤
9.下图是表示物质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含有不同质子数的原
子,则图中表示单质的是( )
A B C D
10.经分析知道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 )
A.可能是混合物 B.一定是纯净物
C.一定是单质 D.不可能是化合物
11.下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16
A.该反应的反应物可能属于氧化物
B.不考虑反应条件时,该图示可以表示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反应
C.该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D.该反应生成物都属于化合物
12.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
A.铁、氯酸钾、自来水
B.铜、氧化镁、牛奶
C.臭氧、二氧化硫、冰水混合物
D.水、二氧化碳、空气
13.分类是化学研究常用的方法。下列对物质分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B.混合物中可能含有一种元素
C.某物质不是化合物就是单质
D.某物质只含一种元素,它一定是纯净物
14.鉴别氢气、氧气、空气和二氧化碳四瓶无色气体的最简单的方法( )
A.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 B.用燃着的木条
C.用带火星的木条 D.用燃着的木条和澄清的石灰水
15.下列物质属于单质的是( )
A.水 B.汽水 C.氢气 D.二氧化碳
16 硫在物质的分类中属于( )
A.混合物 B.化合物 C.非金属单质 D.金属单质
17
17.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
A.碳 B.水 C.铜 D.空气
18.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O2 B.H2O C.KCl D.H2SO4
19.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氧气、五氧化二磷、空气
B.氢气、液态氧、大理石
C.红磷、二氧化硫、冰水混合物
D .铁、四氧化三铁、氯化钾
20.经测定,某物质只含一种元素,则该物质( )
A.一定是一种单质 B.一定是混合物
C.一定不是化合物 D.一定是纯净物
21.改编分类是研究物质的常用方法,图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之间关系的形
象表示,若整个大圆圈表示纯净物,则下列物质属于 Z 范围的是( )
A.红磷 B.二氧化碳 C.氯酸钾 D.食盐水
22 关于氧气
(O2)
、二氧化碳
(CO2)
、二氧化硫
(SO2)
和过氧化氢
(H2O2)
四种物质,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A. 都含有氧分子 B. 都含有氧元素 C. 都是化合物 D. 都是氧化物
18
23.如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之间的包含与不包含关系,
若整个大圆代表纯净物,则在下列选项中,能正确指出①、②、③、④所属物质类别的是
( )
A. ②含氧化合物、④氧化物 B. ①单质、③氧化物
C. ④单质、③化合物 D. ②化合物、④氧化物
2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发射火箭时用氧气作燃料
②催化剂能改变一些化学反应的速率
③氧气、铜、氯化钠分别是由分子、原子和离子构成的物质
④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则伴随有能量变化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⑤单质或混合物都可以由一种元素组成
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A. ②③⑤ B. ①②⑤ C. ②③⑥ D. ③④⑤
25.分析推理是常用的一种学习方法。以下推理成立的是( )
A. 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 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所以带电荷的粒子都是离子
C. 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所以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 化合物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2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B. 化合物中一定含有不同种元素
C. 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D. 混合物一定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27.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模型正确的是( )
A. 水和氢气的转化模型
B. 物质的构成模型
19
C. 元素分类
D. 物质分类
28.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 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B. 同种元素的微粒质子数相同,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
C. 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D. 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
29.根据物质的组成,小明将部分物质分为甲、乙两类(如下表所示),下列分类结果判断
正确的是( )
类型 物质
甲 氯化钠、水
乙 氧气、铜
A.甲为化合物,乙为单质
B.甲为单质,乙为化合物
C.甲为氧化物,乙为金属
D.甲为金属,乙为氧化物
30.下列物质的主要成分(括号内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磷矿粉[Ca3(PO4)2] B.菱铁矿(FeCO3)
C.辉铜矿(Cu2S) D.铝土矿(Al2O3)
31.下列物质的分类中,前者包括后者的是( )
20
A.化合物 纯净物 B.化合物 单质
C.纯净物 单质 D.混合物 纯净物
32.若“ ”和“ ”代表两种元素的原子,则下图中表示单质的是( )
33.下列有关空气的成分分类错误的是( )
A.氮气属于化合物 B.氧气属于单质
C.二氧化碳属于氧化物 D.稀有气体属于混合物
3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自然界中的天然水和氢气燃烧生成的水都是纯净物
D.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一样,所以化学性质也一样
34.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 ”“ ”“ ”分别表示三种元素的原子,则下
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反应中涉及四种纯净物
B.①④都是化合物
C.②是单质
21
D.③是氧化物
二、填空题
1.现有下列物质:
①水银 ②氧化镁 ③液态氧 ④自来水 ⑤冰水共存物 ⑥高锰酸钾
其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
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以上均填序号)
2.现有下列物质:①水蒸气、②过氧化氢、③二氧化锰、④液态氧、⑤自来水、⑥高锰
酸钾、⑦水银、⑧铁粉,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___,
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
3.下列物质:① 空气 ② 二氧化硫 ③ 氧气 ④ 硫粉 ⑤ 高锰酸钾 ⑥ 稀有气体 ⑦ 海
水⑧ 冰水混合物 ⑨ 过氧化氢溶液 ⑩ 二氧化锰 ,
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化合
物的是 。
4.下列物质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化合物的是 ,属于混
合物的是 .(选填序号)
A.铁粉 B.液态二氧化碳 C.液氢 D.空气
E.自来水 F.氯酸钾 G.硫 H.高锰酸钾
5.今有①净化后的空气;②氧气;③氧化汞;④矿泉水;⑤铁粉,⑥氮气,⑦蒸馏水;⑧
硫酸铜共 8 种物质,试指出这些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纯净物的是 ;属于
氧化物的是 ;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化合物的是 。
6.下列物质:①蒸馏水,②氢氧化钠,③过氧化氢溶液,④铁,⑤空气,⑥河水,⑦液
态氧,⑧四氧化三铁,⑨五氧化二磷,⑩氖气。请用序号填空:属于纯净物的
有 ,属于混合物的有 ,属于化合物的有 ,属
于单质的有 ,属于氧化物的有 。
7.如图表示物质分类和转化关系。
22
请按要求填空。
(1)A 处物质类别是__________。
(2)B 处物质类别是________及物质示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 处对应的是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下同)变化;D 处对应的是__________
变化。
4.4《根据化学式的计算》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S:32 Ca:40 Fe:56 Al:27
Mg:24 Zn:65 Cu:64 Cl:35.5 Na:23 Ba:137 K:39 Mn:55 P:31 N:14
1.在农业科研实验室里,用一定量的 NH4NO3 和 KH2PO4 的固体混合物配制无土栽培营养液,
已知固体混合物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8%,则固体混合物中 KH2PO4 的质量分数为( )
A.20% B.25% C.85% D.80%
2.已知
FeSO4
、
Fe2(SO4)3
混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
,则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
1
−
a%
B.
1
−
a%
3
C.
2(1
−
a%)
3
D. 无法计算
3.现有 32g 某可燃物在密闭容器中完全燃烧后,测得生成 88g 二氧化碳和 72g 水,关于该
可燃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定是氧化物
B. 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C. 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 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23
4.某化合物完全燃烧需要消耗氧气
.
克,生成二氧化碳
.
克和
.
克水,则该化合物
的组成中( )
A. 一定含有氧元素
B. 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 一定不含氧元素
D. 只含有碳、氢元素
5.已知 R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56,在其 R 的氧化物中,R 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7:
3,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
A.
RO2
B.
RO3
C.
R2O3
D.
R3O46.现有一种常见金属 M,为了测定 M 的相对原子质量,准确称取一定量该金属粉末,在坩
埚内加热使其完全氧化,形成金属氧化物
(
由 M 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
,再称重,获
得如表数据。已知 M 的化合价为
+ 3
价,则 M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金属质量
(g)
金属氧化物质量
(g)
45.0 85.0A. 27 B. 18 C. 24 D. 48
7.某种有机物
3.2g
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4.4g
和水
3.6g
,下列对该有机物的
判断正确的是( )
A. 该有机物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B. 该有机物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1:4
C. 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
CH4D. 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
C2H5OH
8.
某化合物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这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6:1,已知该化合物的化学式
量为 28,则其化学式为( )
A.CH4 B. C2H2 C. C2H4 D C2H6
9.经分析知,某硝酸铵(NH4NO3)样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38%,这种氮肥中可能混入
的杂质是( )
A.NH4HCO3 B.NH4Cl C.CO(NH2)2 D.(NH4)2SO4
10.下列氮元素的氧化物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7:20 的化合物化学式是( )
A.N2O B.NO2 C.N2O3 D.N2O5
11.要使 Fe2O3 和 Fe3O4 中含有相同质量的铁元素,则这两种物质的质量比应该是( )
A.3∶2 B.1∶1 C.30∶29 D.29∶42
24
12.质量相等的 SO2 和 SO3 分子中,所含氧原子个数之比是( )
A.1∶1 B.2∶3 C.5∶6 D.6∶5
13.孔雀石绿中含有 C、H、Cl、N 元素,其相对分子质量小于 400,Cl 元素质量分数为 9.74%。
一个孔雀石绿分子中含有 Cl 原子(相对原子质量:Cl—35.5)( )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14.只含碳、氧两种元素的某气体中,已知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5,则该气体可能
是( )
A.CO B.CO2 C.CO 和 CO2 D.CO2 和 O2
15.某种含硫酸亚铁的药物可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某贫血患者每天需服用这种含铁元素
10%的药物 112mg,则每天他服用的这种药物中含硫酸亚铁(FeSO4)的质量是(该药物中其他
成分不含铁元素)( )
A.30.4mg B.15.2mg C.22.4mg D.22.6mg
16.某混合物由 Na2O 和 Na2O2 组成,则该混合物中钠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可能是( )
(O-16,Na-23)
A.23:8 B.23:10 C.23:16 D.23:32
17.氯化铵(NH4Cl)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6.2%。现有某氯化铵化肥样品,其中氮元素
的质量分数为 20%。若此化肥样品中只含有两种成分,则另一种成分可能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8.乙烯(C2H4)是石油炼制的重要产物之一。常温常压时,乙烯是一种气体,它与另一种
气体组成的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87%,则另一种气体可能是( )(H-1,C-12)
A.H2B.C2H2 C.CH4D.CO
25
19.某气体由 SO2、O2 和 N2 中两种或三种组成,现测知该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60%,
则该气体的组成不可能是( )(N-14,O-16,S-32)
A.O2、N2B.SO2、O2 C.SO2、N2D.SO2、O2、N2
20.在由 CO 和 O2 组成的混合气体中,测知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8%,则混合气体中 CO 和
O2 的质量比为( )
A.2:1 B.1:2 C.29:21 D.21:29
21.N2O、NO 和 NO2 是氮的三种气态氧化物,已知某气体样品中含有一种或几种上述氮的氧
化物,其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7:8,关于该样品的组成三位同学发表了不同的看
法。甲同学:可能只含有 NO;乙同学:可能是 N2O、NO 和 NO2 组成的混合物;丙同学:若
样品中含有两种物质,则只可能是 N2O 和 NO2 组成的混合物。其中看法正确的有( )(N-14,
O-16)
A.0 个 B.1 个 C.2 个 D.3 个
22.由 MgSO3、MgSO4 组成的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32%,则混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分
数为( )(O-16,S-32,Mg-24)
A.24% B.44% C.40% D.28%
23.经测定,由甲醛(CH2O)、醋酸(CH3COOH)和丙酮(CH3COCH3)组成的混合物中,氢元
素的质量分数为 a%,则其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H-1,C-12,O-16)
A.0.5a% B.1-1.5a% C.1-7a% D.2a%
24.已知 KHS 和 CaSO4 组成的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55%,则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H-1,O-16,S-32,K-39,Ca-40)
A.5% B.10% C.15% D.20%
25. 等质量的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中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26
A. 5∶4 B. 5∶6 C. 2∶3 D. 6∶5
26.已知硫的一种氧化物,其中含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50%,则该氧化物中硫元素的化合
价为( )
A.-2 B.+2 C.+4 D.+6
27.在CO 和M 的混合气体中,测知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则M 气体可能是( )
A.CO2 B.N2O C.SO2 D.SO3
28.在 CH4 和 NO 的混合气体中,已知 NO 的质量分数为 60%,则
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64% B.48% C.32% D.16%
29. 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取一块石灰石样品测得其含碳酸钙 75%,则该
石灰石样品中含钙元素(其他成分不含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C-12,O-16,Ca-40)
A.25% B.30% C.40% D.75%
30. 在由 NO 和 N2 组成的混合气体中,测知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0%,则混合气体中 NO 和
N2 的质量比为( )(N-14,O-16)
A.1:3 B.1:2 C.3:4 D.3:5
31. 人尿中含氮 0.93%,若这些氮只存在于尿素[CO(NH2)2]中,则人尿中含尿素的质量分数
为( )(H-1,C-12,N-14,O-16)
A.1.99% B.1.00% C.0.20% D.0.02%
32. 已知NH4NO3 和KCl 的固体混合物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8%,
则该混合物中KCl 的质量分数为( )
A.85% B.80% C.25% D.20%
33.在O2 和SO2 的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则该混
合气体中O2 和SO2 的质量比为( )
A.1:1 B.2:1 C.1:4 D.1:2
34.CO2 和CO 的混合气体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不可能是( )
A.3:4 B.3:5 C.1:2 D.3:7
35.有一不纯的化肥(主要成分是NH4NO3),经分析知道其中氮元素
的质量分数为38%,则该化肥中可能混入了( )
27
A.NH4C(l 含氮约26%) B.(NH4)2SO4(含氮约21%)
C.(NH4)2CO3(含氮约 29%) D.CO(NH2)2(含氮约 46%)
36.常温下某混合气体中含有碳、氧两种元素,其质量比为1:2, 则
该混合气体的组成不可能是( )
A.CO 和CO2 B.CO 和O2
C.CO2 和O2 D.CO、CO2 和O2
37.某混合物含有 Cu、CuO、Cu2O 中的两种或三种,测得其中铜元
素的质量分数为 8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肯定含有 CuO
B.可能含有单质 Cu
C.可能是 Cu、CuO、Cu2O 的混合物
D.不可能是 CuO、Cu2O 的混合物
38.在FeSO4 和Fe2(SO4)3 组成的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3%,则混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69% B.56% C.46% D.31%
39.在乙烷(C2H6)和乙醇(C2H6O)的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分数为a,则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1- a B.4(1- a) C.4a D.2(1- a)
5 5 5 9
40.在NaHSO3、MgSO4 组成的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8%
,则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56% B.53.5% C.51% D.48.8%
41 某黄铁矿石中FeS2 的质量分数为75%,已知杂质中不含铁元
素,该黄铁矿石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45% B.35% C.25% D.15%
42.已知某种 NH4NO3 样品中混有不含氮元素的杂质,测得该样品中氮
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4.5%,则样品中 NH4NO3 的质量分数为( )
28
A.24.5% B.49% C.70% D.80%
43.已知某CO2 和O2 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
,则该混合气体中CO2 和O2 的质量比为( )
A.11:8 B.11:6 C.11:4 D.11:2
44.在由O2 和SO2 组成的混合气体中,硫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
可能是( )
A.2:3 B.3:2 C.2:1 D.3:1
45.某混合气体中含氧的质量分数为 45%,则该混合物应是 SO2
与下列哪种气体混合而成( )
A.CO B.CO2 C.SO3 D.N2O
46.经测定,某含有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
质量分数为30%,则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的是( )
A.O2 B. CO C.CO2 D.CO2 和CO
47.某固体样品可能含有 FeO、Fe2O3、Fe3O4 中的一种或几种, 经
试验测定该样品中,铁、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 21:8。则该样品的组成
不可能是( )
A.Fe3O4 B.Fe2O3 和FeO
C.Fe2O3 D.FeO、Fe2O3 和Fe3O4
48.某气体由SO2、H2、CO2 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测知该气体中氧
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则该气体的组成可能是( )
A.CO2 B.SO2、H2
C.SO2、CO2 D.SO2、H2、CO2
49. 硝酸铵(NH4NO3)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肥料。现有一不纯的硝酸铵样品,经分析,样品
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31.5%(其他杂质不含氮元素),则这种样品中硝酸铵的质量分数
为( )
(H-1,N-14,O-16)
A.60% B.75% C.80% D.90%
50. 现有FeSO4 和Fe2(SO4)3 组成的混合物,若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为a%,则该混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29
A.1-1.5a% B.1-2a% C.1-3a% D.无法计算
51. 由Na2SO4、Na2SO3 和Na2S 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中,氧元素的
质量分数为22%,则其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32% B.45.4% C.55% D.无法确定
52. 在Na2SO3、Na2SO4 组成的混合物中,经测定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32%,则混合物中钠元
素的质量分数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