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1高一历史课后练习卷: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版必修1高一历史课后练习卷: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

ID:688268

大小:240.01 KB

页数:8页

时间:2021-05-09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2 祖国统一大业 1.1979 年,邓小平访美时宣布:“我们不再使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 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这一主张( ) A.是对《告台湾同胞书》的发展 B.放弃以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 C.明确了“九二共识”的前提和立场 D.使“一国两制”的方针正式形成 2.在祖国统一问题上,我们有“一国两制”,也有“九二共识”。这两者的共同之处有( ) ①均以尊重历史和现实为基础'②均由中国中央政府提出,发展为法律文件'③均以维护 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④均在一定范围内得到了实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齐邦媛在《巨流河》里写道:“隔着台湾海峡,漂流者日思夜想的是故国山川和年轻 的亲友,即使父母也应尚在中年,隔了四十年,回去时所见多是美梦的骨骸。”“漂流者”能 回去主要是因为( ) A.“九二共识”的达成 B.《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C.“一国两制”的提出 D.海峡两岸三通限制逐渐放宽 4.邓小平早在 1984 年就提出:“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 但是一个统一的中国。”该观点表明( ) A.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B.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一个中国 C.“一国两制”只适用于台湾 D.反对美国插手中国内政 5.下列图片反映的两种政治制度最主要的区别是( ) A.实施群体不同 B.享受权利不同 C.社会制度不同 D.设立目的不同 6.“自从 1949 年台湾同祖国不幸分离以来,我们之间音讯不通,来往断绝,祖国不能 统一。……近三十年台湾同祖国的分离,是人为的……我们希望双方尽快实现通航通邮,以 利双方同胞直接接触。”据材料信息,这应出自( ) A.1979 年《告台湾同胞书》 B.1992 年“九二共识” C.1995 年江泽民关于祖国统一大业谈话 D.2005 年胡锦涛与连战会谈新闻公告 7.“一国两制”构想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功,主要在于它( ) A.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B.遵循了实事求是的原则 C.始终奉行和平共处原则 D.贯彻了民族平等的原则 8.香港回归祖国的伟大历史意义是( ) ①祖国统一大业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②洗刷了历史留下的民族耻辱 ③实践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④提高了中国政府的国际威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9.“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这一重要共识是( ) A.两岸直接实行通邮、通航、通商 B.两岸同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C.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D.允许台湾居民回大陆探亲旅游投资 10.观察下面的漫画,其反映的突出主题是( ) A.“一国两制”获得成功应用 B.国际反华势力支持“台独” C.解决台湾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D.讽刺“台独”势力自不量力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84 年 10 月,邓小平宣称,“解决香港、台湾问题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 和平方式,一种是非和平方式。武力解决问题总是不好的。怎样才能用和平方式解决问题呢? 这就必须充分照顾到香港和台湾的历史和实际情况。我们的社会制度是不会改变的,永远不 会改变。但是不保证香港和台湾继续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就不能保持它们的稳定和繁荣,也 不能和平解决问题”。……“允许某些区域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允许资本主义存在,这是作 为社会主义的补充,有利于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发展。或者说,解决香港问题的方式的意义还 在于为中国伤脑筋的台湾问题提供了解决的途径。按照目前的建议,如果台湾统一按一国两 制的构想实现统一,它不仅可以保留资本主义制度,而且可以保留军队”。 ——[匈牙利]巴拉奇·代内什《邓小平》 材料二 第八条 “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造成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事 实,或者发生将会导致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重大事变,或者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完全丧失, 国家得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依据前款采取非和 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由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决定和组织实施,并及时向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 ——2005 年 3 月 14 日胡锦涛 签署的《反分裂国家法》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指出解决台湾和香港问题的方针。香港问题与台湾问题在性质 上有何不同?统一后,对这两个地区的政策有什么区别? (2)我国制定实施《反分裂国家法》的意义何在? (3)改革开放以来,海峡两岸交流日益增多。请从 80 年代、90 年代初、21 世纪初各举 一例说明。 22 祖国统一大业 1.1979 年,邓小平访美时宣布:“我们不再使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 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这一主张( ) A.是对《告台湾同胞书》的发展 B.放弃以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 C.明确了“九二共识”的前提和立场 D.使“一国两制”的方针正式形成 答案 A 解析 1979 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了和平统一祖国的方 针,故选 A 项。B 项叙述错误,没有承诺放弃武力;C 项是 1992 年海协会与海基会在“海峡 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这个重大问题上达成共识,称为“九二共识”;“一国两制”的方针 正式提出于 20 世纪 80 年代,D 项错误。 2.在祖国统一问题上,我们有“一国两制”,也有“九二共识”。这两者的共同之处有( ) ①均以尊重历史和现实为基础'②均由中国中央政府提出,发展为法律文件'③均以维护 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④均在一定范围内得到了实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C 解析 历史上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现实中两岸还未实现统一,“一国两制”和“九 二共识”都尊重这一历史和现实,故①正确;“九二共识”是两岸民间组织海基会和海协会达 成的,故②错误;两者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维护国家利益,故③正确;两者提出的一个 中国的原则已经在两岸达成共识,在一定范围内得到了实践,故④正确,C 项符合题意。 3.齐邦媛在《巨流河》里写道:“隔着台湾海峡,漂流者日思夜想的是故国山川和年轻 的亲友,即使父母也应尚在中年,隔了四十年,回去时所见多是美梦的骨骸。”“漂流者”能 回去主要是因为( ) A.“九二共识”的达成 B.《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C.“一国两制”的提出 D.海峡两岸三通限制逐渐放宽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隔了四十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 世纪 80 年代,随着海峡两岸三 通限制逐渐放宽,两岸交流日益频繁,故 D 项正确;A 项是 1992 年,排除;B 项是 1979 年,排除;C 项只是大陆方面的措施,排除。 4.邓小平早在 1984 年就提出:“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 但是一个统一的中国。”该观点表明( ) A.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B.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一个中国 C.“一国两制”只适用于台湾 D.反对美国插手中国内政 答案 B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一国两制”的思想,而这一思想的核心就是要以“一个中国”为解决 台湾问题的前提。故选 B 项。 5.下列图片反映的两种政治制度最主要的区别是( ) A.实施群体不同 B.享受权利不同 C.社会制度不同 D.设立目的不同 答案 C 解析 社会制度不同是民族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的最主要区别,左图代表的广西壮族自 治区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右图代表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其他选项 虽然也是不同,但不属于政治制度层面,故选 C 项。 6.“自从 1949 年台湾同祖国不幸分离以来,我们之间音讯不通,来往断绝,祖国不能 统一。……近三十年台湾同祖国的分离,是人为的……我们希望双方尽快实现通航通邮,以 利双方同胞直接接触。”据材料信息,这应出自( ) A.1979 年《告台湾同胞书》 B.1992 年“九二共识” C.1995 年江泽民关于祖国统一大业谈话 D.2005 年胡锦涛与连战会谈新闻公告 答案 A 解析 由题干中的“自从1949年台湾同祖国不幸分离以来”“近三十年”等信息可以看出, 这一材料出自 1979 年的《告台湾同胞书》,故选 A 项。 7.“一国两制”构想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功,主要在于它( ) A.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B.遵循了实事求是的原则 C.始终奉行和平共处原则 D.贯彻了民族平等的原则 答案 B 解析 “一国两制”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方针政策,遵循了实事求是的原则。故选 B 项。 8.香港回归祖国的伟大历史意义是( ) ①祖国统一大业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②洗刷了历史留下的民族耻辱 ③实践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④提高了中国政府的国际威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 C 解析 20 世纪 90 年代以前,中国未统一地区有港、澳、台,香港回归与祖国统一密切 相关,①正确;香港问题是殖民主义遗留问题,它的回归洗刷了民族耻辱,②正确;香港回 归是对“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实践,③正确;香港回归是国家综合国力提升的体现,“一国 两制”构想也为国际上各种争端提供了和平解决的范例,④正确。故选 C 项。 9.“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这一重要共识是( ) A.两岸直接实行通邮、通航、通商 B.两岸同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C.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D.允许台湾居民回大陆探亲旅游投资 答案 C 解析 “九二共识”指的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都承认一个中国,故选 C 项。 10.观察下面的漫画,其反映的突出主题是( ) A.“一国两制”获得成功应用 B.国际反华势力支持“台独” C.解决台湾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D.讽刺“台独”势力自不量力 答案 D 解析 漫画内容反映的是“台独”分子企图将台湾与大陆分离,但台湾与大陆本为一体, “台独”分子的这种行为只是徒劳,故 D 项正确。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84 年 10 月,邓小平宣称,“解决香港、台湾问题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 和平方式,一种是非和平方式。武力解决问题总是不好的。怎样才能用和平方式解决问题呢? 这就必须充分照顾到香港和台湾的历史和实际情况。我们的社会制度是不会改变的,永远不 会改变。但是不保证香港和台湾继续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就不能保持它们的稳定和繁荣,也 不能和平解决问题”。……“允许某些区域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允许资本主义存在,这是作 为社会主义的补充,有利于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发展。或者说,解决香港问题的方式的意义还 在于为中国伤脑筋的台湾问题提供了解决的途径。按照目前的建议,如果台湾统一按一国两 制的构想实现统一,它不仅可以保留资本主义制度,而且可以保留军队”。 ——[匈牙利]巴拉奇·代内什《邓小平》 材料二 第八条 “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造成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事 实,或者发生将会导致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重大事变,或者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完全丧失, 国家得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依据前款采取非和 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由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决定和组织实施,并及时向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 ——2005 年 3 月 14 日胡锦涛 签署的《反分裂国家法》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指出解决台湾和香港问题的方针。香港问题与台湾问题在性质 上有何不同?统一后,对这两个地区的政策有什么区别? (2)我国制定实施《反分裂国家法》的意义何在? (3)改革开放以来,海峡两岸交流日益增多。请从 80 年代、90 年代初、21 世纪初各举 一例说明。 答案 (1)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性质不同表现:香港问题是殖民主义遗留问题,本质上是中国恢复行使主权,涉及国际 关系;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产物,是内政问题。 区别:在台湾和平统一后,允许拥有自己的军队;香港则没有。 (2)意义:有利于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的活动,有利于维护台海地区的和平与稳 定,有利于促进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有利于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3)举例:1987 年开始,台湾当局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 交流,两岸隔绝状态打破。 1992 年,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认识,即“九二共识”。 2008 年,海峡两岸通邮、通航、通商终于实现。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通过获取有效信息,并加以概括即可,第二小问要结合所 学知识回答,第三小问从材料一即可获得答案。第(2)问,从材料信息和常识分析得出结论。 第(3)问,结合两岸隔绝状态打破、九二共识、“三通”等具体分析回答。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