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模拟备考:赶考精神 导写(附:写作指导及范文点评)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考作文模拟备考:赶考精神 导写(附:写作指导及范文点评)

ID:688091

大小:17.81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05-0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考作文模拟备考:赶考精神 导写(附:写作指导及范文点评)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古代,万千学子千里迢迢进京赶考,以酬壮志、报国家。1949 年 3 月,毛泽东主席 把进驻北京筹划建国,比喻为进京“赶考”,并说希望能考出好成绩。70 年来,中国人民 秉承着这种“赶考精神”,不断创造新辉煌,谱写新篇章。中华民族正奔赴在实现伟大复兴 的“赶考”路上,而风华正茂的你们也在为未来的人生,挥洒汗水,锤炼本领。 对于“赶考精神”,你有怎样的思考和认识?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写作指导】 立意角度一:何为“赶考精神”?赶考精神一个“赶”字,展现了一种紧迫感,一个 “考”字,代表了一个目标,一个前進的方向。赶考精神是面对考验,满怀斗志,不懈追 求,超越自我。 立意角度二:“赶考精神”意义何在?学子赶考酬壮志,国家赶考谋复兴,作为新时代 青年,心怀赶考精神,脚踏实地,努力奋斗,方能完成历史的答卷,创造新的辉煌,新的 奇迹。 立意角度三:始终坚持“赶考”精神,面对时代课题,承担使命担当,艰苦努力奋斗, 迎接人民检验,是中国共产党人成功的精神密码,也是不变的精神品质。 【推荐素材】 名言类 初心和使命是我们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不竭动力。 ——习近平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王安石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习近平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毛泽东 人物类 1.中科院院士马伟明,因攻克电磁发射技术而年届 40 即被评为院士,仍然每年完成 2.5 人的工作量。他说:“倘若我不抓紧继续工作,那国家选我这个年轻的院士有什么用?”倘 若这种赶考精神只是为个人成就名声或荣誉,那对于他而言,得到“院士”这一至高荣誉 后,大可退居二线,坐享其成果。但他之所以继续拼搏,便是出于为国家打造制胜深蓝的 国之重器,使中国海洋科技发展得快些,再快些。赶考精神,亦可指这种不放弃一分一秒, 将为国家谋发展作为毕生目标的大情怀。 2.在移动互联网行业的滔滔行进中,“华为公司”无疑最富有赶考精神。早在十年前, 华为就凭 3G 通信的超前部署占得先机,获得了可观的市场份额,从而初露头角。然而总裁 任正非意识到,人们不会满足于 3G,21 世纪必然是移动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所以 他决心不可止步于此,投入收益近半进行自主研发。如今的华为掌握着 5G 核心技术,冲出 美国技术封锁,当之无愧地为时代奉上辉煌的答卷。赶考精神是任正非时不我待的意识。 3.获得过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改革先锋”和未来科学大奖等荣誉的袁隆平,在 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之际,又获得“共和国勋章”。从第一期超级稻到第四期,以及每公顷 16 吨、17 吨和 18 吨攻关目标的实现,中国杂交水稻的科研工作水平始终领先于世界。袁 隆平一直认为,自己热爱的中国,既是他永攀新高的动力,也是所有梦想的终极目标。 “要想不受别人欺负,国家必须强大起来。”袁隆平从小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他始 终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利益紧紧相连。他有过体育救国的梦想,也曾打算参军报国,最终, 他将自己对祖国的热忱,结成了一串串饱满的稻穗。 “从党的十九大开始,是我们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从我的角度来说,小 康社会就是要从‘吃饱向‘吃好转变。”袁隆平说,国家强盛了,老百姓生活提高了,自己 的研究当然不会止步不前。 【例文】 中国人的“赶考精神” 袁润 赶考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的,始终流传在国人血脉中的伟大精神。赶考是指 一个考验就摆在眼前,人们努力去通过考验,获得成功的过程。赶考精神则是这种知难而 进,敢于放手一搏的精神。 赶考一词来源于古代学子参加科举考试要进京赶考。孟郊曾言“春风得意马蹄疾,一 日看尽长安花”。一个考试的通过就可令他兴奋至此,可见科考的残酷与高难度。 随着时代发展,科举制在清末新政中彻底被废,但这赶考精神却一直流传了下来。70 年前,毛主席在西柏坡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把进京建国生动地比喻为“进京赶考”,这是由于 此时,我方已取得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解放全中国的曙光就在眼前。建 设新中国对共产党人来说是一场新的考验。 而在新中国建设中,我们也秉持着赶考精神。苏联实行对中国的技术封锁,我们就自 主研发各类尖端技术产品。有那么多专家就此一辈子坚守在大西北,为了研制而彻底断绝 了与外界的联系。在这种顽强的、伟大的付出下,1964 然后,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 功;1970 年我国自主研制的“东方红”号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可见这赶考精神的力量巨大, 它推动着中国的发展与建设。 在新时代,我们应仍坚持这种赶考精神。实现“全面小康”“2025 中国制造计划”“2049 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等考题仍等待着我们去 作答。当今形势下,美国对中国开展贸易战,阻挠中国经济发展,并通过香港问题企图干 涉中国内政,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知难而进,不畏艰险。坚持不屈不挠的赶考精神,敢于 奋斗到底,为了我们伟大的目标而拼搏下去,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不变的是中国人骨子里这拼搏的赶考精神。我们需要坚持 这种精神,为了我们的未来,也为了中华民族的明天而奋斗下去。 评点: 文章紧紧扣住“赶考”的特点,解释并阐释核心概念“赶考精神”。主体论说部分按照 时代发展的顺序,逐层展开,从“赶考”一词的来源,到毛泽东提出“赶考精神”的背景, 到新中国建设中,再到当今新时代,紧贴时代脉搏,阐释赶考精神的内涵:知难而进,不 畏艰险,敢于放手一搏的精神。对时代有深入的认识与思考。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