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语文作文:2021年5月 青岛二模作文简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1届高考语文作文:2021年5月 青岛二模作文简析

ID:688038

大小:18.27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05-0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考语文作文:2021 年 5 月 青岛二模作文简析 (2021 年青岛市二模作文)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材料一:2021 年 2 月 25 日,张桂梅当选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她含辛茹苦、积极筹建 免收费用的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十二年来,她坚守在大山深处,拖着病躯走过 11 万公里的 家访路,换来一千多名女孩的求学坦途,换来一千多个家庭命运的改变。 材料二:张桂梅给她的毕业学生们定了个不成文的规矩:毕业以后不准回来。她说一 走不回头才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去!离开大山的孩子们,在大山之外看到了更广的天地。 这在育才中学引发热议。学校拟举办一次辩论赛,正方观点是“坚守比离开更重要”, 反方观点是“离开比坚守更重要”。请你选择其中一方写一篇辩论稿,为自己的观点进行辩 论,对对方的观点进行驳斥。 要求:自选立场;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据说,辩论在希腊文里的意义是“对真理的共同探讨”。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 底的教学方法就是通过双方的辩论,通过不断启发辩者自我否定先前肯定的东西,从而引 导对问题的探讨不断走向新的方向,努力靠近真知。苏格拉底的辩论智慧体现在“立论— 驳论—再立论—再驳论”的循环往复中不断激发人的思考力,启迪智慧,从而培养学生独 立思考的能力、怀疑和批判的精神。 注重对命题的权衡比较,培养独立思考、质疑批判的思维能力,是辩论的价值所在, 也是辩论稿写作的价值所在。 回到本次作文。 从辩题看,有的模拟作文题的辩题本身就包含着辩论的范围,比如以前的模拟题里有 “女排精神靠实力还是意志”“中国人该不该过洋节”等属于这一类;当然还有的模拟题的 辩题缺少范围限定,比如“呐喊与行动哪个更重要”,还有本次青岛二模作文题,也属于这 一类。对于这一类,我认为不能脱离原材料,因为本次作文辩题中的“坚守”和“离开” 显然有不同的对象所指,坚守的是张桂梅,离开的是大山里的孩子,如果不结合原材料论 辩,辩题就失去了具体所指,也就失去了辩论的基础。 所以这类辩论稿写作,很像时评类写作,双方首先需要充分论述分析原材料,然后可 以在此基础上适度延伸论证己方观点,这才符合命题意图。 那么,我们首先分析原材料。 对于“更”字型的辩题,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不是非此即彼的有无关系选择,而是权 衡比较后在程度、范围等差别上的选择。权衡比较的过程体现出来,驳立关系也就能够体 现出来了。 一、审原材料 感动中国人物张桂梅属于时代热点素材,两则材料都围绕着她表述,但指向不同,一 则指向教育者张桂梅本身行为,一则指向张桂梅所说的被教育者——大山里的孩子。 材料一: 张桂梅的坚守体现的是一个教育者的高度责任感与奉献精神。常年地坚守大山深处、 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拖着病躯不停奔波,换得了一千多名女孩命运的改变。 对所有坚守者来说,不论是张桂梅,还是敦煌女儿樊锦诗,还是坚守海岛 26 年的王继 才,都有一种大爱情怀,一种舍弃小我的奉献精神。张桂梅怀着对大山深处女孩子们处境 的悲悯与大爱,才有了她舍己般的奉献。 结合本则材料说坚守比离开更重要,在于就现实情况而言,坚守者张桂梅可以让更多 的孩子改变命运,以扶智来脱贫,改变孩子自身和背后家庭的命运。现实中,有几个人能 够做到像张桂梅这样怀着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去关注那些深山里的孩子呢?假如没有了张 桂梅的坚守,会有另外的张桂梅来做同样的事吗?对于离开者来说,可能是永久的,也可 能是暂时的,他们或许会在将来的某一天以某种形式回报养育过他们的家乡,但就当下现 实而言,大山里更需要张桂梅这样的这份坚守精神,以这份坚守改变孩子们以致乡民们的 命运。 所以,正方分析时的要点在于:现实环境特殊性、当下的需要与不可替代性、数量对 比上一个人的坚守换来更多孩子走出大山见识外边的世界的重要性。 论述时可以采用假设分析法,如果没有了张桂梅的坚守,…… 材料二: 这是张桂梅对孩子们的殷切期望。当我们想象深山里家庭的贫穷、生存的艰难、知识 的匮乏、上学的不易,就明白张桂梅这番话的意义了。让无数个受过高中教育的女孩走出 大山,见识外面广阔的世界,改变的不仅是自身的命运、女性的命运,甚至还有家乡的命 运,因为这些走出去的孩子中会有一些人在将来某一天努力回报家乡。 对所有离开者来说,她们的离开就是张桂梅教育愿景的最好实现,如果她们接受了高 中教育,却最终沉寂在贫穷的大山里,历尽艰辛努力后回到原点,就是一种教育资源的浪 费。 结合材料说离开比坚守更重要,在于对于深山里的孩子来说,就现实情况而言,她们 的离开是对张桂梅在教育上的努力的最好回报,当无数个孩子走向大山外的天南海北,就 是在大山之外撒下了无数的种子,在未来就存在着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改变家乡面貌的 更大可能性。 所以,反方分析时的要点在于:现实环境特殊性、对改变人生命运的必需性与可期性、 对张桂梅创办这种特殊教育的最好实现性与回馈性——多人对一人努力的回馈。 论述时也可以采用假设分析法。 当然,要比较哪个“更”重要,需要在分析时选择立场,进行充分说理。本次作文写 作需要充分围绕原材料分析。 二、审任务 1、“育才中学”: 千万不要忽视命题人给学校的命名,比如 2019 年全国高考一卷写劳动精神的“复兴中 学”,都是有寓意的。本次作文谈教育,写作时可以扣学校名适当升华一下。 2、“选择其中一方写一篇辩论稿”: 不要以为选择一方一定是一辩,也可以设定为二辩、三辩或四辩,可以设定自己的发 言是在对方某辩之后,这样可以比较巧妙地先驳后立,也有更好的情境感。 3、“为自己的观点进行辩论,对对方的观点进行驳斥” 实际辩论中,有临场应变衔接,比如指出对方的观点漏洞等,这个要求其实涉及驳立 两方面,要学会换位思考,将对方可能性的理由作为靶子批驳,驳可在前,也可在后,这 需要根据自己文章的整体结构安排灵活处理。 高三复习备考的终极意义在于,不断从学生高考前历次练兵的“结果怎样”,用尽智慧 引导学生追求“应该怎样”,努力提升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让学生在备考的过程中不断成长。 相信有教师高度上的引领,有题型规律上的总结,就会有学生成绩上的不断进步。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