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2019 必修第二册高中化学第七章有机化合物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课时练
习
一、单选题
1.糖类、油脂、蛋白质是生产生活中的重要物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淀粉在人体内水解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 B. 油脂属于酯类,可用于制取肥皂
C. 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元是氨基酸 D. 糖类、油脂、蛋白质中均只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2.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天工开物》一书中有如下描述:“世间丝、麻、裘、褐皆具素质,而使殊颜异色
得以尚焉,谓造物不劳心者,吾不信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闻名中外的宣纸与描述中“褐”(“褐”指粗布)的主要成分相同
B. 描述中“丝、麻”的主要成分均是纤维素
C. 丝绸衣服脏了应该选用碱性合成洗涤剂进行洗涤
D. “裘”与人造革的主要成分虽然相同,但可用灼烧方法区别
3.下列关于蛋白质在人体内的生理功能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构成和修补人体组织 B. 构成骨骼的主要成分
C. 构成酶和激素的主要成分 D. 构成抗体的主要成分
4.关于油脂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油脂属于酯类 B. 油脂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C. 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 D. 油脂都不能使溴水褪色
5.下列物质中,①K2SO4②福尔马林③MgSO4④Hg(NO3)2⑤NH4Cl⑥KOH⑦波尔多液⑧酒精能使蛋白质变
性的是( )
A. ②④⑥⑦⑧ B. ①③⑤⑧ C. ①②③⑦ D. ④⑤⑥⑦⑧
6.葡萄糖是一种单糖的主要原因是( )
A. 结构简单 B. 不能水解为最简单的糖
C. 分子中含羟基和醛基的个数少 D. 分子中含碳原子个数少
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氨基酸具有两性
B. 氨基酸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缩聚反应
C. 甘氨酸(H2N—CH2—COOH)和丙氨酸(CH3—CH(NH2)—COOH)缩合最多可形成 4 种二肽
D. 饱和 Na2SO4 溶液、CuSO4 溶液均可用于蛋白质的盐析
8.淀粉和纤维素都可以用(C6H10O5)n 表示分子组成,所以它们是( )
A. 同分异构体 B. 同一种物质 C. 同系物 D. 多糖类物质
9.将淀粉浆和淀粉酶的混合物放入半透膜袋中,扎好袋口浸入流动的温水中.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取出袋
内的液体,分别与:①碘水、②新制 Cu(OH)2 加热、③浓硝酸(微热)作用,其现象依次是( )
A. 显蓝色;无红色沉淀;显黄色 B. 显蓝色;有红色沉淀;不显黄色
C. 不显蓝色;无红色沉淀;显黄色 D. 不显蓝色;无红色沉淀;不显黄色
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在蔗糖与稀硫酸共热后的溶液中,滴加银氨溶液,验证产物中的葡萄糖
B. 淀粉中加入 98%的硫酸溶液,在酒精灯上加热,使其水解
C. 棉花中加入 90%的硫酸,并用玻璃棒把棉花捣烂,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使其水解
D. 向淀粉水解后的溶液中加入碘水,溶液变蓝,证明淀粉尚未水解
11.欲将蛋白质从水中析出而又不改变它的性质,应加入( )
A. 福尔马林 B. 18.4 mol•L﹣1 的硫酸溶液 C. 饱和 Na2SO4 溶液 D. 1 mol•L﹣1 的 CuSO4 溶液
12.下列叙述Ⅰ和Ⅱ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叙述Ⅰ 叙述Ⅱ
A Cl2 具有漂白性 Cl2 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
B F 元素非金属性很强 HF 是一种强酸
C 浓 H2SO4 有强氧化性,SO2 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但浓 H2SO4 却能干燥 SO2
D 乙醇能杀菌消毒 医药上选用纯酒精进行消毒
A. A B. B C. C D. D
13.以玉米(主要成分是淀粉)为原料提炼酒精的流程如下:[玉米] →
①
H2O(H+) [C12H22O11] →
②
H2O(H+) [化合物 X]
→
②
发酵
[酒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C12H22O11 属于二糖
B. 化合物 X 属于还原型糖
C. 反应③中 1mol 化合物 X 分解成 3mol 乙醇
D. 欲使发酵液中的酒精和水初步分离,可采取的操作是蒸馏
14.下列物质是由 3 种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生成的四肽的结构简式:
这种四肽彻底水解时,不可能产生的氨基酸是( )
A. B.
C. NH2﹣CH2﹣COOH D.
15.如图是某有机物分子的简易球棍模型,该有机物中含 C、H、O、N 四种元素.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
中错误的是( )
A. 分子式为 C3H7O2N B. 能发生取代反应
C. 能通过聚合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D. 该有机物能跟 NaOH 溶液反应,但不能和盐酸反应
16.酶是蛋白质,因而具有蛋白质的特性,酶又是生物制造出来的催化剂,能在许多有机反应中发挥作用,
如图表示温度 t 与反应速度 v 的关系曲线中,有酶参加的是( )
A. B. C. D.
二、综合题
17.为了检验淀粉水解产物,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回答下列问题:
(1)试剂 1 是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
(2)试剂 2 是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发生的离子反应为:________;如果实验过程中没有加入试剂
2 而直接加入试剂 3,能否实现实验目的________,若不能,其原因是________.
(3)如何检验第①步实验已基本完成________.
18.参考下列(a)~(c)项回答问题:
(a)皂化值是使 1g 油脂皂化所需要的 KOH 的毫克数.
(b)碘值是使 100g 油脂加成碘的克数.
(c)各种油脂的皂化值、碘值列表如下:
花生油 亚麻仁油 牛油 黄油 硬化大豆油 大豆油
皂化值190 180 195 226 193 193
碘值 90 182 38 38 5 126
(1)单纯由(C17H33COO)3C3H5(相对分子质量 884)形成的油,皂化值是________
(2)在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词句:
亚麻仁油比花生油所含的________多,黄油比牛油的________小.硬化大豆油的碘值小的原因是________.
(3)为使碘值为 180 的鱼油 100g 硬化所需要的 H2 的体积为________升(标准状况下)?
(4)结构简式为 的酯,若皂化值为 430,求 n 为________.
19.某有机物含碳、氢、氧、氮四种元素。如图是该有机物的球棍模型(其中黑点表示原子,短线表示原
子之间的共价键
(1)则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结构简式为________。
(2)该有机物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有________(填编号)。
①水解 ②加聚 ③取代 ④消去 ⑤酯化
(3)该有机物发生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写出该有机物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它的分子中含有两个 ,且是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之一
则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20.亚甲基蓝(Methylnene Blue)在碱性条件下与葡萄糖作用生成亚甲基白(Methylene White).亚甲基蓝
的结构简式:
著名的蓝瓶子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①如图示在 250mL 锥形瓶中,依次加入 2g NaOH、100mL H2O 和 3g 葡萄糖,搅拌溶解后,再加入 3 滴~5
滴 0.2%的亚甲基蓝溶液,振荡混合液呈现蓝色;
②塞紧橡皮塞(活塞 a、b 关闭),将溶液静置,溶液变为无色;
③再打开瓶塞,振荡,溶液又变为蓝色;
④再塞紧橡皮塞,将溶液静置,溶液又变为无色.以上③、④可重复多次.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某学生将起初配得的蓝色溶液分装在 A、B 两支试管中(如上图,A 试管充满溶液,B 中有少量溶液),
塞上橡皮塞静置片刻,两溶液均显无色.若再同时振荡 A、B 试管,能显蓝色的是 ________(填“A”或“B”).
(2)若塞紧锥形瓶塞并打开活塞 a、b,通入足量氢气后,再关闭活塞 a、b 并振荡,溶液能否由无色变为
蓝色________ (填“能”或“不能”);若塞紧锥形瓶塞并打开 a、b 通入足量氧气,溶液能否由无色变为蓝色
________ (填“能”或“不能”).
(3)上述转化过程中,葡萄糖的作用是________ , 亚甲基蓝的作用是________
(4)上述实验中葡萄糖也可用鲜橙汁(其中含丰富维生素 C)代替,这是因为维生素 C 具有________
(5)该实验中③、④操作能否无限次重复进行________ (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1. D 2. A 3. B 4. D 5. A 6. B 7. D 8. D 9.C 10.C 11.C 12. C 13. C 14.D 15. D
16. D
17. (1)稀硫酸;起催化作用
(2)NaOH 溶液;中和硫酸;H++OH﹣=H2O;否;硫酸能溶解 Cu(OH)2 而使实验失败
(3)用试管取出少量水解液,加入碘水,若不显蓝色,说明水解反应已基本完成
18. (1)190
(2)碳碳双键;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硬化大豆油已经过硬化处理,含碳碳双键很少,所以碘值很小
(3)15.9
(4)4
19. (1)C5H11O2N;CH3CH2CONHCH2CH2OH
(2)①③④⑤
(3)CH3CH2CONHCH2CH2OH+H2O→CH3CH2COOH+H2NCH2CH2OH
(4)
20. (1)B
(2)不能;能
(3)还原剂;催化剂(或催化剂兼作指示剂);
(4)还原性
(5)不能;一段时间后,葡萄糖全部转化为其他物质(注:一段时间后葡萄糖发生异构化分解及聚合,当
溶液呈黄棕色时反应不能再进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