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8课水墨园林1-苏少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8课水墨园林1-苏少版

ID:687266

大小:19.04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5-0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水墨江南 --常州四大名园 教学内容: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课所呈现的学习内容是引导学生通过 观赏、回忆、叙述与绘制,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对“园林”的印象通过水墨画的 形式表现出来,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本课例举了我国水墨大师的优秀作品供 学生欣赏,旨在通过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习兴趣与创作热情。通过本课教学和 老师的启发和引导,让学生认识我国南北方古典园林的基本特征和园林的构成特 点,更加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劳动人民的美好情感。 常州园林属于汉族古典园林建筑。虽不及苏州园林历史悠久,盛名卓著,但 常州作为江南文化的重要代表城市之一,亦有着不少精巧别致的私家园林,诸如 约园(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内)、近园(旧作静园,常州宾馆内)、意园(魁星 阁,县学街西)、半园(雪洞巷内)、寄园(白家桥之上塘)、聊园(北直街翔 源观巷)、未园(常州市少年宫内)、韵园(娑罗巷内)、怡园(东下塘)、暂 园(新市路)等共有四十多处,尤以明清两代为甚,虽历经城市变迁多有损毁, 目前现存的仅有近园、未园、暂园,意园等,占地面积不大,但依旧继承和保留 了江南地区汉族园林建筑的独具匠心,以及以意境见长,移步换景的特色,并且 每个园林都有着一段独特的历史故事。 从小学高年级水墨画学习的要领看,本课的选材、立意应当归结到“艺术提 炼”。“艺术提炼”是本课知识与技能目标中重要的一项。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对水 墨画大师李可染的两幅《谐趣园》进行欣赏、比较、分析,引导学生了解“写实” 与“写意”的区别,懂得“学会取舍”“去粗取精”是必要的艺术加工和艺术提 炼。教师通过简练的用笔勾勒以及墨色晕染示范水墨园林的表现技巧,并带领学 生大胆进行尝试,鼓励学生运用简练的笔墨,凝炼地表达自己内心对我国古典园 林意蕴之美的感受。教师组织学生欣赏古今画家的水墨园林作品,师生间、生生 间展开教学互动,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艺术提炼”的魅力所在。 除名家作品外,教材还选取了三幅儿童水墨园林作品供学生欣赏借鉴。儿童 的作品大胆、直率、充满墨趣,既反映出园林的一般特征又有儿童对园林美景的 情感表达,亭阁、长廊、山石、花木等一一呈现,也都不同程度地运用了提炼手 法——简约、单纯、充满童真。 学生情况: 学生在之前学习、了解、接触过水墨画工具,由于水、墨、色的调和应用能 够使画面产生意想不到的独特效果,因此,学生们对水墨画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 另外,园林也是学生们在学习之余随家人常去游览之地,他们对园林的特点有所 了解,但是对我国南、北方园林的不同之处却知之甚少,需要教师通过组织学生 欣赏视频和图片加以启发和引导。 教学方式、手段: 新课标提倡教师的启发引导,提倡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充分地讨论 和探究,提倡知识的综合性。本课拟采用情境教学法、分层探究法、组织讨论法、 互动交流法、综合演示法、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方法。开展师生间、组员间、同伴 间互助学习,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1. 关注该课的生成性及其研究内容和方向。 2. 就教与学的重点、难点和易出现的问题及困难提出科学智慧的解决之道, 并概述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 3. 关注教学的趣味性和游戏性,结合教学内容,提示在该课何时巧妙运用 各种手段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激发学生有价值、有意义、有效率的思维 活动。 4. 注意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某些方式方法的提示。 合理而适度地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注意学习方法的培养;关 注美术学科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双基)的培养尺度以及在课中“量”“时”“度” 的把握。 5. 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要的示范时机、示范内容和示范要求,注意教 师示范的良性生成。 教学目标: 1.通过组织欣赏视频及园林图片,带领学生观察、思考,探寻江南常州古典园 林之美,引导学生欣赏现代大师李可染作品,并从大师的作品中汲取取景与构图 知识,了解水墨画的“写实”与“写意”方法,学习“取舍”与“提炼”技巧。 2. 利用水墨的浓、淡、干、湿以及用笔的点、线、皴、擦,画出常州园林精巧 别致、幽静典雅。 3.引导学生关注地方古典园林文化,学会艺术赏析园林之美。通过对艺术大师水 墨园林作品的欣赏,使学生增强对艺术家的崇敬和对祖国园林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对江南常州古典园林特点的认识以及园内建筑、桥梁、连廊、花木、山石等 景观特征的了解,学习并掌握提炼加工所要表现的园林景物的画面构图方法。 教学难点: 合理恰当的运用水墨表现技巧,将水墨的浓、淡、干、湿和用笔的点、线、皴、 擦通过创作构思、组景构图等进行有效组织,使画面呈现近、中、远布局方式, 做到取舍有度,虚实自由。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范作、示范用具、图片资料、学生作业、宣纸及作画 工具、学生作业展板等。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宣纸、毛笔、墨汁等常用工具。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1.播放有关中国古典园林的视频。 2.由视频中出现的有关常州近园、意园、约园,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常 州近园在哪里吗? 3.今天凌老师就带领大家一同走进我们常州的四大名园,揭示本课的学习内 容“常州四大名园”。 二、展开新授 1. 由 ppt 播放“常州四大名园”的图片,了解近园、约园、意园、未园各 自造园特点。(在播放图片时,教师对各个园林逐一介绍地址、历史、主人和景 观、人文资料,欣赏完一处要让学生说出对这个园林的印象和感受。) 近园建于清代初期,构思奇巧,穷尽画理,山峦花径,楚楚可人,更似惹人 喜爱的小盆景,浓缩了明清园林的精华所在。 约园建于清代中期,以曲水闻名,以叠石见长。 意园建于清代晚期,因当时战争不断,损毁严重,我们只能从仅存的围墙上 有精美双层花窗,猜测它原来一定是一座精致的江南园林。 未园则建于民国初年,园林建筑极富江南园林特色,布局曲折幽深,引人入 胜。 2.由“常州四大名园”归纳常州古典园林的特点,探寻江南古典园林之美。 谁来说说常州近园、约园、意园、未园这四座古典园林给你的总印象?(结 合学生回答,出示“古色古香、精巧别致、幽静典雅、移步换景”的江南园林 板书) 3.揭题:今天我们还要用一种中国传统的绘画形式“水墨”来表现“常州四 大名园”,所以今天的课题是《水墨江南-常州四大名园》 4.学习李可染水墨园林技法。 通过组织学生对水墨画大师李可染的两幅《谐趣园》进行欣赏、比较、分析, 引导学生了解“写实”与“写意”的区别,懂得“学会取舍”“去粗取精”是必 要的艺术加工和艺术提炼。 {板书:写生(写实)—取舍 提炼—创作(写意)} 5.学习表现园林的笔墨技法。 教师示范画“未园”中假山、罗汉松等景物,让学生直观感受用墨的浓淡干 湿和用笔的点线皴擦等水墨技法。 6. 欣赏三幅儿童水墨园林作品,体验儿童的作品大胆、直率、充满墨趣和 对园林美景的情感表达。 让学生说说画中哪处景物画得特别美? 7.布置作业: 选择你最喜欢的常州园林写生或创作一幅的水墨画。 要求:利用水墨的浓、淡、干、湿以及用笔的点、线、皴、擦,画出常州园 林的精巧和幽静。 8.布置常州园林水墨作品展和评价。 让学生在水墨长卷的贴上自己的作品,并结合用笔、用墨和园林特点进行评 价。 三、 总结拓展 1.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记住了一位水墨画大师:敬爱的 李可染大师,我们再来欣赏几幅李可染大师的水墨画作品吧。 2.师:出示李可染大师的《万山红遍》《牧归图》以及李可染大师的画册 和塑像。 3.师总结:同学们,李可染大师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钟爱艺术、献身 艺术创作的精神,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和巨大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向大 师学习,向大师致敬,做祖国传统绘画艺术的接班人。 四:收拾整理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里,请收拾好工具。课后及时洗手! 板书设计: 水墨江南 --常州四大名园 古色古香 精巧别致 幽静典雅 移步换景 写生(写实)—取舍 提炼—创作(写意) 用墨:浓淡干湿 用笔:点线皴擦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