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2 现代文阅读II-2021年高考语文考题解密+样题导做+强化训练(新高考地区专用)(解析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1 年高考语文考题解密+样题导做+强化训练 02 现代文阅读 II 【命中指数】 【素材猜想】 现代文阅读 II 从选材看,变化较大,19 年六省市联考以一首现代诗为载体,2020 年山东高考以散文 为载体,2021 年八省联考河北卷采用多文本阅读的方式命制试题、江苏卷考核外国小说。由此猜想 2021 年 高考从选材上还会十分的宽泛,中外小说、散文,甚至是诗歌戏剧都可能成为试题的载体,采用群文阅读 的方式命制试题的几率也很高,但都应该是现当代的名家名作,这应该是确定的。从主题上看都体现“立 德树人”强调“核心价值观”,所以今年体现“革命文化”“当下精神”的题材应该是命题的热点,如“红 色文学”“抗美援朝文学”“讴歌时代特征的文学”,重点防范“疫情文学”“扶贫文学”。 【题型猜想】 现代文阅读 II 从题型看较为稳定,两道选择,两道简答,但从考核的内容看,变化较大,选择题过 19 年六省市联考和 2020 年山东高考均一道考核内容,一道考核艺术手法。而 2021 年八省联考一套试题中的 选择联系教材的内容命制选择题,一套集中于某个知识点命制选择题,这是新的变化。从简答题看,八省 联考的试题出现文本对照研读,是一个不小的变化。由此猜想 2021 年试题基本还是两道选择题,两道简答, 其中选择一道综合考核文本的内容和艺术手法,一道联系课本或集中某个知识点命题;简答题一道手法一 道内容,重点注意文本的对照研读,应该是从某个文本概括出要点,然后结合要点评价或分析另一文本的 特征。因此要强化文本特征的探究的备考。 【命题陷阱】 现代文阅读选择题强调文本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深度如集中文段或句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其内容和作 用;从广度看,联系初高中的教材,对文本进行研读。 重视文本的分析,试题的难点命制在对文本的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强调内容的考核,手法要落实到具 体的文意,结合具体的文意分析其作用。 题干陌生化的倾向,题干的阅读有一定的障碍,需要对题干分析,明确内容才能结合文本答题。 文本对照综合探究倾向明显,既要对信息进行整合,得出要点,又要结合具体的文本评价分析总结出 的内容。 【得分要点】 1. 选择题 理解情感主题,知晓设误类型 首先,要读懂文章,也就是理解文章的主题。文章题材的选取、结构的安排、形象的塑造、语言的组 织与行文的技巧都是为主题服务的。解读文学类作品,没有主题意识,是难以把握文章内容的。 其次,知晓此类试题常见的设误类型。选择题的四个选项无论是对整体内容的理解分析,还是对小说某 一方面的赏析,都离不开题材、标题、背景、人物、情节、主题、环境、语言、艺术技巧等几个方面,常见 设误类型有:①人物特点、环境特点等概括不当;②写人技巧、叙事技巧、环境描写技巧等判定分析不当; ③人物、情节和环境三要素的作用分析不当;④事实陈述混乱,如张冠李戴、颠倒顺序、无中生有等;⑤ 语言理解不当,如含意理解不当、风格分析不当等;⑥思想情感分析不当、主题意图分析不当等。 2.知晓景物描写作用,联系全文,多角度分类作答 1.景物描写的作用分析四角度。 景物本身方面: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或地点;②暗示社会坏境,如背景、习俗、思想观念以及人与 人之间的关系等;③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人物方面:①烘托心情;②体现身份、地位、性格等;③暗示命运。 情节方面:①暗示或推动情节的发展;为后文情节的发展做铺垫或制造悬念;③作为情节发展的线索; ④与标题相呼应,诠释标题的内涵。 主题方面:①揭示主题;②深化主旨。 2.根据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位置,判断其作用。 开头: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奠定全篇的感情基调或渲染特定的氛围。 人物出场前:导引人物出场。 人物的描写之中: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特征。 某个情节中:渲染氛围,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结尾:照应开头或上文,营造余韵,升华主题。 作为主背景: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 3.解答景物描写作用类试题的三步骤。 第一步:找句子,析特点。找到景物描写的具体语句,分析特点,因为景物的特点与作者描写此景物的 作用是一致的。 第二步:定角度,找对应。找到分析景物描写作用的思维角度并进行分析。 第三步:分条列,规范答,组织答案时,多个角度的作用要单独列出,答案清晰明朗。 3. 五方面切入,全面概括分析人物形象 1.从小说中交代的人物身份、地位、经历、教养等方面入手。因为这些直接决定人物的言行,影响人 物的形象(性格)。 2.从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入手。通过分析小说中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 写,概括出人物的形象(性格)特征。 3.从分析情节入手。情节是人物形象(性格)形成的历史,在情节的展开中,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行为 和心理状态,再现人物鲜明的个性。 根据故事情节,概括分析人物形象(性格)特征,必须注意以下四点:①全面、恰当、实事求是;②注意人 物形象(性格)的复杂性、多重性,多角度进行分析;③分清主次,把握其主要特征;④把握人物形象(性格) 的发展变化。 4.从分析环境入手。人物的成长变化、人物形象(性格)的形成与社会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什么 样的典型环境塑造什么样的典型形象(性格) 5.从人物间的关系、作者的议论、作品中其他人物的评价入手。许多小说作品刻画的人物往往不止一 个,这就要求考生准确分析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确定主次,从 他们之间的复杂关系中,把握主要人物的形 象(性格)特征。作者的议论或其他人物的 评价,更是人物形象(性格)特征的直接体现。 在具体做法上,考生首先要在小说中圈画出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相关语句,以及 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 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该人物的评价的语句;然后看用了什么描写 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最后选择 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回答问题时,考生要 尽可能地分点作答,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同时,要注意从不同 的角度回答问题,确保要点齐全。 【特别提醒】答题时应注意题干要求。①性格特点包括人物的心理情感、品行操守、生活态度和价值 观等较宽泛的内容。而形象特点主要以性格特点为中心,还要把人物的外在形象、身份、地位、职业等考虑 进去。②如果题干中有“概括”“分析”之类的字眼,则要用“人物形象特点+佐证材料”的形式作答。 4.针对不同类型,分析人物的作用 主要人物及其作用。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众多,其中置于中心地位,被作者着力塑造的就是小说的主要人 物。人物是小说的核心,刻画人物的美、丑、善、恶是为反映现实服务的,小说的最终落脚点是借助人物形 象透露出作者对社会生活的某些方面的感受和体会。人物形象的典型性,即人物形象折射出的社会现象以 及带给人们的某种启示,这也是主要人物形象承担的重要任务。简言之,主要人物承担着揭示小说主题、体 现社会意义的作用。 次要人物及其作用。次要人物即陪衬人物或线索人物,其作用一般有:①对主 要人物起陪衬作用;②是 贯串全文的线索,特别是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我”,多起到叙述故事和作为见证人的作用,增加小说的真实 性;③同主要人物一同揭示或凸显主旨;④推动情节发展或造成情节的陡转。 5.选准角度分析物象特征和作用 物象的特征;物象的象征意义;物象对情节的推动;结构上的照应;物象对人物形象、心理的暗示; 物象对环境的暗示;物象对主旨的暗示。 分析文中多次出现的物象的作用的题目可从以下角度入手: (1)从人物塑造方面思考:物象衬托了人物品格,突出了人物形象,应格外注意物象本身的特点从哪 些方面对主要人物作了映衬,如梅、玉、竹等。 (2)从情节安排方面思考:物象往往是组织和推动情节发展的线索物件。物象反复出现,串起相关情 节,从而成为全文的线索,兼有使结构更加严谨的作用。 (3)从环境方面思考:指的是它对时代特色氛围作了怎样的揭示或暗示以及对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的 作用。 (4)从主题方面思考:“物象”往往具有衬托或象征意义,有揭示和深化主题的作用。 答题模板:内容上的作用+结构上的作用+情感表达效果(衬托人物性格、揭示主题、渲染环境)。 分析物象的作用主要从以下角度入手: 物象的特征;物象的象征意义;物象对情节的推动;结构上的照应;物象对人物形象、心理的暗示; 物象对环境的暗示;物象对主旨的暗示。 分析文中多次出现的物象的作用的题目可从以下角度入手: (1)从人物塑造方面思考:物象衬托了人物品格,突出了人物形象,应格外注意物象本身的特点从哪 些方面对主要人物作了映衬,如梅、玉、竹等。 (2)从情节安排方面思考:物象往往是组织和推动情节发展的线索物件。物象反复出现,串起相关情 节,从而成为全文的线索,兼有使结构更加严谨的作用。 (3)从环境方面思考:指的是它对时代特色氛围作了怎样的揭示或暗示以及对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的 作用。 (4)从主题方面思考:“物象”往往具有衬托或象征意义,有揭示和深化主题的作用。 6.探究结尾艺术效果的四个方面。 结构/情节。 ①升起波澜,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②与前文的内容/伏笔照应, 使情节连贯、紧凑、 完整。 内容/主题。点明或深化主题 +结合内容具体分析。 人物。 凸显人物性格,表现人物心理,丰富人物形象,突出人物品格或精神。 读者。打破读者心理预期,给读者留下想象回味的空间,震撼人心,给人以悲 伤(愉悦)之感。 7.探究句子和语段的作用。 根据句段所在的位置。一般情况下,文章开头的句子或段落起到总领全文,引起下文的作用;结尾的 段落一般起到总结全文,深化主旨的作用;而在文章中间部分的句段的作用则有预设伏笔、承上启下、照 应上文的作用。 根据句段所采用的表达方式。运用记叙或描写的句段的作用是交代故事内容,使笔下的人物或情节更 加形象、完整;运用抒情或议论的句段则是为了表达强烈的感情或表明自己的观点,常常起到画龙点睛的 作用。 分析句段的作用,要把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综合起来分析。 8.熟识小说的线索、叙述方式,具体技巧具体分析 叙述方式:顺叙(脉络分明、层次清晰)、倒叙(制造悬念、引人入胜)、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 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完整 ,结构更严密,内容更充实)、补叙(使事件的整个过程 更加清晰完整,有助于更好地表达主题)、平叙(条理清楚,便于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 叙述人称及视角:叙述人称有第一人称(代入感强烈,使文章更具真实性,便于 直抒胸臆)、第二人称(便 于交流情感,给人以亲切感,便于强烈呼告)、第三人称(视野开阔,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便于客观 描述) 叙述视角有全知视角(一般以第三人称为主)有限视角(以第一人称为主)。 情节安排(构思)技巧:线索、悬念、伏笔、照应、铺垫、抑扬、对比、衬托、突转等。 叙述安排上的技巧:对话、心理、回忆、叙述与写景结合、回忆与现实交织、时空集中等。 9.把握文学类文本的线索类型 把握小说的线索,可以从四个方面切入:①以人物为线索;②以事物为线索;③以中心事件为线索;④ 以空间、时间或人物心理为线索。考生要特别注意小说的明线和暗线。明线主要指在小说中由人物活动或 事件发展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明线所叙述的人物和故事容易集中、突出;暗线是未直接描绘的人物活动或 事件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暗线能够在更广、更深的层面上揭示出当时社会的各种矛盾或斗争的焦点。明 线和暗线交织成的双线结构能使故事情节的安排更加巧妙,使小说矛盾和主题更加突出。 2.把握散文的线索,可以从六个方面切入:①时空连“线”,在许多写人记事以及游记类散文中,常有一些 时空转换的词语;②因物取“线”,不少叙事以及抒情类的文章,常用一个具体事物或者象征事物贯串全文, 作为行文线索以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③反复出“线”,考生可以通过文章中反复出现的抒情议论的语句或 富有意味的事物去认识、把握线索;④以情导“线”,感情线索常常隐含在记叙的内容之中,这需要考生在 以导出文章的线索;⑤定“神”看“线”,阅读文章时,考生可以从中心思想的高度去审视、把握文章的线 索,阅读时细心分析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感情发展变化的轨迹这种方法适用范围最广;⑥联系出“线”, 即看段落间的内部联系。 10. 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 审清题干,明确要求。看清试题要求概括的是哪方面的内容,分清是局部概括选还是综合概括。 找到答题区间,提取关键词并归纳。带着试题的要求,回读原文,在原文中圈点勾画出相的内容,然 后提取关键词,或对材料相关内容进行简明化处理,删除其中次要的信息,形成简明的观点,或对原文相 关内容进行加工提炼。局部概括要对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注意对段内的句子进行切分,摘取关键词语作 答;综合概括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进行概括,利用段首句或段尾句找到答题的角度。 要有全文整体意识:分析归纳时,要从全文出发、整体把握,才能全面准确。 分条作答,注意不要遗漏要点,不要重复。 语言组织方法主要有: 采用摘句法:抓各段的中心句(各段的中心句往往都是要点),进行压缩; 采用合并法:在各层意思不可缺时,可将各层内容合并起来; 采用提炼法:对于没有中心句的段落,要分析语句间的关系,把握其内容的重点,选择主要内容; 分析归纳中心意思,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寻找中心句(段),概括中心意思:有的标题即是中心,有的开头点明中心,有的结尾揭示中心。 合并各段内容,概括中心意思:寻找各段中心句,合并各段主要内容来提炼概括。 采用整体把握法,概括中心意思:有的文章(段)没有主旨句,须将全文各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提炼。 11. 解答探究小说标题妙处类试题的五个角度 标题与情节的关系。看标题是不是线索,能不能组织全文;是否设置了悬念,能不能吸引读者;是否对 情节进行了概括。如果标题中有对物象、情感等的表述,考生应注意从情节角度进行思考;如果与标题相关 联的内容在文章中屡次出现,考生应从情节角度思考作答。 标题与形象的关系。看标题是否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是否暗示了人物命运,是否对人物性格特 点进行了概括。 标题与环境的关系。看标题是否交代了时间、地点、环境,是否创设了故事背 景,渲染了环境气氛;是 否有深层次的社会性含义。标题中如果有表明时间(或时代) 处所、状态(社会状态、自然状态)的字眼, 考生在答题时必须从环境角度思考。 标题与主旨的关系。看标题是否运用双关、比喻、反语、象征等手法,寄托情 感,深化主旨;是否具 有某种象征意义;是否对主旨的阐发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标题与读者的关系。看标题能否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给读者带来深度思考。 12.二“联”二“抓”三“分析”理解句子的含义 联系语境。一般来说,语句的含意常在其前面或后面的句子中就有表述,答题时,可以直接引用原句,或 者理解后进行转述。 联系文章主旨。有些文章,寓深刻的道理于平凡的小事中,其中有些句子就需这一方法最适用于文眼句, 因为文眼句本就是彰显作者的主要情感与观点,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 抓住句中关键词。句子中的关键词往往是动词、形容词、数词、副词等,它们常 常是揭示事物的性质 或状态的重要信息。 抓住所用修辞。运用特定的修辞手法都有一定的效果和目的。辨析修辞手 法,有助于理解句子的深层 含意,即将使用了技巧的句子“翻译”成没有技巧的句子。 分析句子性质。描写性的句子,要抓住描写对象的特点,如果描写对象是人,答题的落脚点应是人物的 内心、性格等;如果描写对象是景,答题的落脚点应是景物所 营造的氛围。对抒情性的句子进行分析时,要 抓住对谁的什么情感,或因什么而产生 要着眼于全文的中心,从整体上领会和感悟全文的主旨才能理解" 其照应了什么、突出了什么和对文章结构起到了什么作用。 的什么情感。对于议论性的句子,要明辨是非 和事理中的逻辑关系。 分析句子位置。如是总领句,句意就从其后面的内容入手总结;如是过渡句 要前瞻上文,后顾下文;如是 总结句,要根据上文内容归纳句意;如是照应句,则要分析其照应了什么、突出了什么和对文章结构起了什 么作用。 分析句子结构。如果是复杂的单句,先找出句子主干,后归纳修饰限制语及补 充成分的作用;如果是复 句,则要先区分分句间关系,后体会整个复句的意思。 13. 瞄准题目、首尾段、关键句、题材、背景,散文主题解读要言之有据 解读题目。有的标题除了表面意思外,还有比喻义或象征义,其中便隐含着文 本的主题,即使没有点明 主题,也往往与中心意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最佳的思考切入点。 分析首尾段。首尾段往往揭示或暗含主题,所以一定要重点品悟。 分析议论抒情语句。散文中的议论抒情语句,往往直接反映了作者的观点态度,抓住了这些语句,就抓 住了文章主旨。 因题材而异。①写人叙事类散文的主旨,一般是作者对人物做出评价或赞美, 或揭示、评价事件的意 义,或从人物事件中生发出对人生等问题的感悟和认识。②写景状物类散文的主旨,一般是作者借景、物 抒发对社会、人生的某种感悟。③哲理性散文的主旨,一般是作者对人生或社会、生活的揭示或评价 借助背景。借助注解,了解相关的时代背景,由此推断作者的写作意图。忽略 背景、注释等隐性信息, 对作者的观点态度的把握就不到位,容易断章取义。 对于小说的主题,除了标题外,还可从小说的基本要素着手深入挖掘。 主题性人物。即主要人物。在故事小说中,主要人物是故事的主角,他的遭遇、命运等常常透露着社会 生活的本质,暗含着小说的主题。在性格小说中,主要是某种典型性格的代表与化身。这种典型性格及其形 成的过程,是小说主题所要展现的内容。 典型情节。情节的发展变化是小说矛盾冲突的体现,考生在分析小说的情节时必须抓住主要的矛盾冲突, 通过分析典型情节的阶段性意义、所涉及的人物关系、人物的心理状况等,领悟小说的主题内涵。 环境描写。环境描写最终是为表现小说主题服务的,有的环境描写带有象征或隐喻性质,考生可以从中 揣摩主题。具体方法为“一分一抓”:①分析环境的特点,分析环境的特点可以窥探人物的性格,进而揭示 小说的主题;②抓背景介绍,小说中故事的发生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土壤,把故事放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去理 解,才能准确把握小说的主题,抓背景时,考生要关注小说后的注释和写作时间等信息。 14.熟记艺术手法及其效果 一、常见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1.比喻: 就是打比方,是用本质不同又有相似点的事物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的修辞手法。 作用:即打比方, 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 具体, 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1)明喻 甲像乙 有喻词“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等。例如:那小姑娘好像一朵 花一样。 (2)暗喻: 甲是乙,有喻词“是、成为 出现”。 例如:那又浓又翠的景色, 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 画 (3)借喻: 甲代乙。 例如: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2.比拟:(拟人/拟物) 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 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 到形象生动的效果,使读者对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 (1)拟人: 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例句: a.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 杜甫 c.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春》 朱自清 (2)拟物:把人当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例句 a.人群不顾一切,涌了上来。 b.在群众的呼喝声中,那个恶霸夹着尾巴逃跑了. 3.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引起读者的强烈 共鸣。 (1)扩大夸张: 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 (2)缩小夸张: 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例如: 只能看到巴拿大的一块 天地。 (3)超前夸张: 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 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 4.排比:把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作用:加强语势,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表达效果)。 5.对偶 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1)正对: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类皮厚腹中空。 (2)反对: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串对(流水对),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例句: 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6.反复 :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句子。 例句: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7.设问: 为了此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作用: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例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8.反问: 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 案暗含在反问句中。 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例句: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9. 对比: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 例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有的人》) 10.引用:引用现成的话(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 作用: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炼,含蓄典雅。例如: 11.借代: 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 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引人联想, 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例如: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去……(《故乡》) 12.反语 :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有的讽刺揭露,有的 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如:(清国留学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 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二、散文常见的表现手法 1、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特点是利用象征物 bai 与被象征物 之间的某一特点(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象征手法的“托义于物”也就是“借 此言彼”,主旨含而不露,隐而不晦。 2、衬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 使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 3、先抑后扬,感情铺垫,引发好奇。 4、托物言志,作者在对事物进行描绘的过程中,非常巧妙地寄托作者个人的情感和理念,把自己的感 情融入到事物中,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含蓄、哲理和暗示性,使读者在欣赏中获得独特的美感享受。 5、借景抒情,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 6、虚实结合,可以抓住重点,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更鲜明的刻画人物的性格,凸现事物、景物 的特点,更集中地揭示题旨。结构紧凑,笔墨集中。 7、动静相衬,动衬静,静衬动,生动的烘托作用,相得益彰。 8、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突出表现中心,更有震撼力。 9、联想与想象。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所谓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 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联想想象经常在一起使用,可以使文章内容更为丰富,形象更丰满、生动, 增添文章的艺术表现力。 10、引用 A、引用传说故事:增强文章的传奇性、物的神秘性,丰富文章的内容;B、引用诗歌:丰富 文章内容,结合描写的景物,可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具有意境美;C、引用名言:使文章更具有说 服力。 11、渲染与烘托。 渲染是指作者通过对人物的外形、行为、心理、语言或事件、环境、景物等作多方面的挥洒铺陈,集 中描写,突出人或事物的本质特点,用以加深主题的一种表现手法。 烘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 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 不同点:渲染在于对某种事物有意重彩泼墨式的描写;衬托却是通过与之有关的其他事物的描写,对 该事物起到映衬作用。二者也有相交叉的地方,那就是作者有时用渲染的方法意在起到烘托的作用;对用 来衬托的其他事物也可以用渲染的手法来描写。 三、五种常用的表达方式: 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说明 散文常用的是描写、记叙、议论;议论和抒情往往为点题服务。 15.掌握八种语言风格及其判断标志 无论是判断还是分析,都要牢牢掌握常见的文学类文本的语言风格及具体体现,以此作为判断和分析的 依据。 1.豪放:①景象境界开阔;②动词富有力度;③形容词和副词色彩鲜明;④抒情上大多激越昂扬;⑤修 辞手法上多用排比、夸张、反复、反问等。 排比、夸张、设问等。 2.柔婉:①对象纤巧细致;②情感细腻缠绵;③画面色调柔和;④修辞手法上少用排比、夸张、设问等。 3.质朴(平实):①取材于生活琐事,具有生活气息;②语言通俗化、口语化,地域 色彩浓厚;③少用修饰 性和描绘性语言;④句式上多用短句,简洁明快。 4.华丽(典雅):①多用描绘性语言,讲究节奏韵律;②修辞手法上多引用、排比、对偶、用典等;③ 多引用古典诗词佳句。 5.庄重:①话题较为严肃;②语言凝重;③句式整齐、完整;④关联词运用完整、准确。 6.幽默诙谐:①用对比揭示事物的不一致性;②运用丰富的想象,把话说得较为夸张;③通过反复申说 同一语句产生不协调气氛;④说话画蛇添足、啰唆,引人发笑; ⑤使用语言材料懂得变通,把正常情况下 的人物关系,比如本末、先后、尊卑关系等在 一定条件下互换位置,从而产生强烈的幽默效果;⑥倒引法, 引用对方言论时,能以其 人之语还治其人之身;⑦转移法,在特定条件下将一个表达方式的本义扭曲成另 外的意义;⑧歇后语法,通过巧妙的话语转折,达到幽默的效果。 7.含蓄:①表情达意不直接,或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②多用象征、设问、比喻等修辞手法。 8.清新雅致:①情感怡然;②景物优美明丽;③用语新颖别致,清新自然。 分析文章的文本特征的题目一般都是给出特征,要求结合文本进行分析,答题时审清题干,然后早文 本中找到相关的例证即可。 16.文本特征类试题仔细读题干,结合文本分析。 分析文本特征类试题一般在题干中都给出特征,然后作出详细的解释,要求结合文本分析这种特征, 因此答题时要明确题干的要求,重点注意陌生的术语的含义,然后结合文本分析即可。 17.文本对照研读要先概括再分析。 文本对照研读类试题一般要求先概括,概括正确是得分的前提,然后结合概括出的内容分析在另一文 本中找到相应的立即评价分析即可。 【样题导做】 【样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 停战令后 魏巍 1 板门店,于昨天上午度过了它最繁华的日子之后而冷落下来。昨天上午十时,这个仅有三座茅屋的小 小的村庄,在完成它的历史任务之前,演出了最后也是最热闹的一场,金日成元帅和彭德怀司令员也来到 此题选取抗美援朝的题材命制试题。 这里,同美军上将克拉克一起在停战协定上签了字。 2 这是三年半来第一个安静的夜,没有枪声、炮声、飞机声和炸弹声的夜。彭总情不自禁地走出屋子, 不知什么地方已经响起了锣鼓声。他回到屋里,躺在床上,想睡也睡不成了。从中南海的紧急会议到北京 饭店的不眠之夜,从与毛主席的单独谈话到再跨征鞍,当时他觉得肩负的任务是何等沉重!可是经过三年 来的惊涛骇浪,这个任务总算完成了。这使他感到欣慰。这次他到这里来,本来计划在签字之后要到第一 线看望看望战士们,现在这种愿望更强烈了…… 3 彭总一行,在先头师略事休息,随后就由师长洪川乘吉普车在前引路,继续向白岩山进发。中午过后, 彭总望见前面一带山岭,就像白玉屏风一般,就知道白岩山已经到了。 4 彭总下车一看,前面十字路口大杨树下站着两个军人,似已等候多时,就立刻不高兴地说:“不是叫 你不要打电话吗?” 5“我怕他们准备不及……”洪川红着脸说。 6“有什么可准备的?”彭总瞪了他一眼,“都是自家人,搞这一套旧东西干什么?” 7“彭总,”洪川笑着辩解说,“这也不是对您,别的首长来了也是这样。” 8“那也不对!”彭总严厉地说,“不论什么人,都不要搞这一套!” 9 洪川做了介绍。然后大家一起上车,向村里驶去,在一座茅舍前停了下来。 10 彭总的脾气和风格是全军都知道的,尤其是在下面吃饭的问题使人为难。如果准备的好了,那是肯 定要挨骂的;如果弄得太不像样,又使人过意不去。这次倒好,这里刚刚打过仗,许多老百姓还没有回来, 东西很难买,只好打开几个从祖国运来的罐头,炒了一些鸡蛋粉,弄了一个炒辣椒下饭。这个小“宴会” 就设在茅屋里,大家盘膝而坐。吃饭时,大家心里十分不安,而彭总却特别满意,吃得满头大汗。自始至 终,笑容满面,问这问那,没完没了。 11“有个战斗英雄郭祥,不是这个部队的吗?” 12“是,是我们的一营营长。”团政委周仆连忙答道,“最后这一仗他打得很好,负伤以后坐在担架 上还指挥呢。” 13“伤重不重?” 14“一条腿断了。” 15 彭总停住筷子,关切地问:“还能治好吗?还能不能回到部队?” 16“已经送后方了,还没有回信。” 17 彭总叹了口气,把碗放在小炕桌上:“你们应当去看看他!” 18“是的。”周仆说,“这的确是一个好干部。二次战役起了很大作用。敌人南北两面夹击,又是飞 机,又是坦克,他的队伍就像钉子一样钉在那里,硬是一动不动,真有点英雄气概!” 19 彭总若有所感地说:“选干部就要选这样的人!对革命忠诚、老实、勇敢、大公无私。在关键时刻, 这种人一个可以顶一百个、一千个。” 20 饭后,大家劝彭总休息一下,彭总认为时间紧张,还是抓紧时间去看看战士。于是,去看了几个连 队,最后来到三连时,已经快要夕阳衔山了。 21 当彭总一行来到山下,三连连长和指导员赶快下山来接。附近的十几个战士也围拢过来。彭总看见 这些生龙活虎的小伙子,心里着实高兴,就同他们道了辛苦,一个一个都亲切握手。 22 人群中有一个年纪最小的战士,眨巴着一双猫眼,望着彭总笑眯眯的,圆乎乎的脸上还露出两个酒 窝。彭总同他的眼光相遇,就笑着问道:“你这个小鬼,叫什么名字?” 23 小鬼红了红脸,没有马上答出来。三连长代他答道:“他叫杨春。” 24 彭总又问:“小鬼,这次停战你觉得怎么样?高兴吗?” 25“高兴。”杨春答道,“就是有点不够解气。” 26“我们消灭了那么多敌人,怎么能说不解气呢?” 27“没有把敌人赶到大海里嘛!” 28 大伙笑起来。 29 杨春开始还有点胆怯,经过一阵谈话,好像已经同彭总很熟的样子,两个猫眼眨巴眨巴地望着彭总, 认真地问道:“司令员,我提一个问题行吗?” 30 彭总笑着说:“好好,你提。” 31 杨春舔了舔干裂的嘴唇,说:“现在已经停战了,我们呼啦一走行吗?” 32“你说呢?” 33“我说不行。” 34“为什么?” 35 杨春指了指四处荒芜的土地和倒塌的房舍,说:“你看,帝国主义糟蹋成这个样子,老百姓可吃什 么呀?我们总得帮助他们搞搞建设再走。” 36 彭总不觉心中一热,没有想到这个看去还是个孩子的战士,竟同自己想的一样。 37 望了望面前的小山岗,彭总正要举步上山,三连长上前拦住说:“司令员,上面正在掩埋烈士呢, 还是不要去了。” 38“怎么,人死了就不要去了?”彭总瞪了他一眼,径自向山上走去。彭总一面走,一面察看着墓前 的木牌。那些木牌上都分别写着烈士的姓名、年龄、职务和家乡住处。当他发现有几座坟前没有插木牌时, 就停住脚步,对三连长说:“这里怎么没有插木牌呀?” 39“有一些还没有查清楚。”三连长面有难色地说。 40“不要怕麻烦!”彭总说,“可以找他们连队的人来亲自辨认。不是这些牺牲的同志,我们怎么来 的胜利?” 41 彭总默默地脱下军帽肃立着,站了很久很久……热泪,从他露出白鬓发的面颊涔涔而下。 42 那边,像白玉屏风般的白岩山,已被夕阳染成金红,显得更加壮丽了。 (有删改) 注:本文节选自《东方》第六部《凯歌》。《东方》是魏巍的代表作,1982 年获第一届茅盾文学奖。作家丁 玲说:“《东方》是一部史诗式的小说,它是写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创造的宏伟业绩的史册, 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是一座雕塑了各种不同形象的英雄人物的丰碑。”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用“最繁华”“最热闹”等词语交代签字仪式给小村庄增添了光彩和生机,也暗示板门店将被载 入史册。 B.本文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对战斗英雄郭祥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刻画,突出了他的英雄气 概。 C.小战士杨春提出的关于停战后志愿军还应该帮助朝鲜人民搞搞建设再走的建议,引发了彭总的共鸣和感 慨。 D.“像白玉屏风般的白岩山,已被夕阳染成金红,显得更加壮丽了”,既写了美丽的风景,也渲染了悲壮 的气氛。 2.下面对文中画线部分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没有枪声、炮声、飞机声和炸弹声的夜”带给人们和平的欣慰,也让读者联想到之前战争的激列与残 酷。 B.“从中南海的紧急会议……到再跨征鞍”,既写了彭总接受任务、挂帅出征的过程,也突出了责任重大 和时间紧迫。 C.“经过三年来的惊涛骇浪,这个任务总算完成了”是对抗美援朝取得胜利的总结,“惊涛骇浪”突出了 战争的惊险与艰难。 D.“现在这种愿望更强烈了”,其原因是彭总担心停战可能会让战士们掉以轻心、放松警惕,也引出下文 和战士们的交流。 此题综合考核文本的内容和艺术手法,注意选项标红的部分的分析。 此题集中文本的某一点命制选择题,注意选项标红的部分的分析。 3.本文对话描写有何特点?请简要概括。 4.彭总看望战士的系列活动,表现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1.B 2.D 3.(1)人物对话富有个性,符合人物的身份。(2)通过人物语言展现人物多样性格。(3)通过人物对话推 动小说情节发展。(4)富有生活气息。 4.(1)不讲排场,反对旧俗套。比如到连队时,看到两个军人前来迎接就批评说“不论什么人,都不要搞 这一套”。(2)生活俭朴,反对铺张。在下面吃饭时,准备得好,就要挨骂;家常便饭,反而特别满意。(3) 关爱战士,坦率真诚。如深情询问战斗英雄郭祥的情况,并给予高度评价。(4)平易近人,善于倾听意见。 与小战士杨春的谈话,和蔼可亲,毫无架子。 【分析】 1.B.“正面描写”分析错误,没有正面描写,都是通过别人介绍。 故选 B。 2.D.“彭总担心停战可能会让战士们掉以轻心、放松警惕”理解错误,应该是关心体贴战士们。 故选 D。 3.结合“没有把敌人赶到大海里嘛!”可见杨春具有孩子气,天真单纯可爱,从而归纳出答案(1)人物 对话富有个性,符合人物的身份。 结合“那也不对!”“不论什么人,都不要搞这一套!”可见彭总对待原则性问题严厉的一面,结合“小 鬼,这次停战你觉得怎么样?高兴吗?”可见彭总的和蔼可亲的一面从而得出答案(2)通过人物语言展现 人物多样性格。 结合“望了望面前的小山岗,彭总正要举步上山,三连长上前拦住说:‘司令员,上面正在掩埋烈士呢, 还是不要去了。’‘怎么,人死了就不要去了?’彭总瞪了他一眼,径自向山上走去”,可以归纳出(3) 通过人物对话推动小说情节发展。 结合“我们消灭了那么多敌人,怎么能说不解气呢?”“现在已经停战了,我们呼啦一走行吗?”“你看, 帝国主义糟蹋成这个样子,老百姓可吃什么呀?我们总得帮助他们搞搞建设再走”,可见对话描写富有生 此题注意分析题干的隐含信息,“对话描写”的特点,应该从语言特点和作用的角度回答,语言从风格和人物的 身份得体角度,作用从人物的塑造、情节的推进和主旨的表达的角度分析。 此题综合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注意题干的提示“看望战士的系列活动”,表现什么性格,答题时先答性格,然 后列出“活动”更加明了。 活气息。 4.结合“彭总下车一看,前面十字路口大杨树下站着两个军人,似已等候多时,就立刻不高兴地说:‘不 是叫你不要打电话吗?’”“‘有什么可准备的?’彭总瞪了他一眼,‘都是自家人,搞这一套旧东西干 什么?’”,可见答案(1)不讲排场,反对旧俗套,不高高在上享受官员待遇。 结合“彭总的脾气和风格是全军都知道的,尤其是在下面吃饭的问题使人为难。如果准备的好了,那是肯 定要挨骂的;如果弄得太不像样,又使人过意不去。这次倒好,这里刚刚打过仗,许多老百姓还没有回来, 东西很难买,只好打开几个从祖国运来的罐头,炒了一些鸡蛋粉,弄了一个炒辣椒下饭。这个小‘宴会’ 就设在茅屋里,大家盘膝而坐。……而彭总却特别满意,吃得满头大汗”,可见答案(2)生活俭朴,反对 铺张,不搞特殊化,不摆架子,讲求官民平等。 结合“当彭总一行来到山下,三连连长和指导员赶快下山来接。附近的十几个战士也围拢过来。彭总看见 这些生龙活虎的小伙子,心里着实高兴,就同他们道了辛苦,一个一个都亲切握手”“杨春开始还有点胆 怯,经过一阵谈话,好像已经同彭总很熟的样子,两个猫眼眨巴眨巴地望着彭总,认真地问道:‘司令员, 我提一个问题行吗?’”“彭总笑着说:‘好好,你提。’”可见答案(3)和(4)平易近人、和蔼可亲, 关爱战士,坦率真诚,善于倾听意见。 【样题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8 题 文本一: 三个小女孩 季美林 我生平有一桩往事:一些孩子无缘无故地喜欢我,爱我;我也无缘无故地喜欢这些孩子,爱这些孩子。 我同这些孩子都是邂逅相遇,我语不惊人,貌不压众,不过是普普通通,不修边幅,常常被人误认为是学 校的老工人。这样一个人而能引起天真无邪、毫无功利目的、二三岁以至十一二岁的孩子的欢心,其中道 理,我解释不通,我相信,也没有别人能解释通,包括赞天地之化育的哲学家们在内。 大约在 50 年代,我暑假回济南探亲。我们家住西屋和北屋,南屋住的是一家姓田的木匠。他有一儿二 女,小女儿名叫华子,我们把这个小名又进一步变为爱称:“华华儿”。她大概只有两岁,路走不稳,走 起来晃晃荡荡,两条小腿十分吃力,话也说不全。按辈分,她应该叫我“大爷”;但是华华还发不出两个 字的音,她把“大爷”简化为“爷”。一见了我,就摇摇晃晃跑了过来,满嘴“爷”“爷”不停地喊着。 有时候,我在北屋睡午觉,只觉得周围鸦雀无声,恬静幽雅。猛一睁眼:一个小东西站在我的身旁,大气 不出。一见我醒来,立即“爷”、“爷”叫个不停。不知道她已经等了多久了。我此时真是万感集心。有 一次我出门办事,回来走到大门口,华华妈正把她抱在怀里。她说,她想试一试华华,看她怎么办。然而 此题采用多文本对照阅读的方式命制试题。 奇迹出现了:华华一看到我,立即用惊人的力量,从妈妈怀里挣脱出来,举起小手,要我抱她。她妈妈说, 她早就想到有这种可能,但却没有想到华华挣脱的力量竟是这样惊人地大。大家都大笑不止,然而我却在 笑中想流眼泪。 下面再讲吴双的故事。 80 年代的某一年,我应邀赴上海外国语大学去访问。我的学生吴永年教授十分热情地招待我。永年带 了他的妻子和女儿吴双来见我。吴双大概有六七岁光景,是一个秀美、文静、伶俐的小女孩。我们是第一 次见面,她最初还有点腼腆,叫了一声“爷爷”以后,低下头,不敢看我。但是,我们在校园中走了没有 多久,她悄悄地走过来,挽住我的右臂,扶我走路,一直偎依在我的身旁,她爸爸妈妈都有点吃惊,有点 不理解。我当然更是吃惊,更是不理解。一直等到我们参观完了图书馆和许多大楼,吴双总是寸步不离地 挽住我的右臂,一直到我们不得不离开学校,不得不同吴双和她妈妈分手为止,吴双眼睛中流露出依恋又 颇有一点凄凉的眼神。从此,我们就结成了相差六七十岁的忘年交。她用幼稚但却认真秀美的小字写信给 我。我给永年写信,也总忘不了吴双。我始终不知道,我有什么地方值得这样一个聪明可爱的小女孩恋? 现在轮到未未了。未未是一个 12 岁的小女孩,爸爸是延边大学出版社的社长,母亲王文宏,延边大学 中文系副教授。第一次见面,我发现未未同别的年龄差不多的女孩不一样。面貌秀美,逗人喜爱,但却有 点苍白;个子不矮,但却有点弱不禁风。不大说话,说话也是慢声细语。吃饭的时候,她依然是少言寡语。 但是,等到出门步行回北大时,却出现了出我意料的事情。文宏拉住我的左臂搀扶着我,未未却一步抢上 前来,抓住了我的右臂来搀扶住我,并且示意她母亲放松抓我左臂的手,仿佛搀扶我是她的专利,不许别 人插手。她这一举动,我确实没有想到。然而,事情既然发生一由它去吧! 第二天是文宏全家回延吉的日子。一大早,文宏就带了未未来向我辞行。文宏是感情极为充沛的人, 虽是暂时别离,她恐怕也会受不了。我口中念念有词,调动我的定力来拴住自己的感情,满面含笑,“口 若悬河泻水,滔滔不绝”。然而,言者谆谆,而听者藐藐。文宏泪珠只停留在眼眶中,间或也滴下两滴。 而未未却不懂什么诺言,也不会有什么定力,坐在床边上,一语不发,泪珠仿佛断了线似的流个不停。我 心里有点发慌。连忙强打精神,含泪微笑,送她母女出门。一走上门前的路,未未好像再也忍不住了,一 把抓住了我的胳臂,伏在我怀里,哭了起来。热泪透过了我的衬衣,透过了我的皮肤,热意一直滴到我的 心头。我忍住眼泪,捧起未未的脸,说:“好孩子!不要难过!我们还会见面的!”未未说:“爷爷!我 会给你写信的!”我此时的心情,连才尚未尽的江郎也是写不出来的。 我遇到了这样三个小女孩,是我平生一大乐事,一桩怪事,但是人们常说,普天之下,没有无缘无故 的爱。可是我这“缘”何在?我这“故”又何在呢?佛家讲因缘,我们老百姓讲“缘分”。虽然我不信佛, 从来也不迷信,但是我却只能相信“缘分”了。在我走到那个长满了野百合花的地方之前,这三个同我有 着说不出是怎样来的缘分的小姑娘,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给我孤寂的晚年涂上点有活力的色彩。 (摘编自季羡林散文集《我这一辈子》) 文本二: 常读到一些散文家的论调,说什么:“散文的诀窍就在一个“散”字。”散者,松松散散之谓也。又 有人说“随笔的关键就在一个“随”字。”随者,随随便便之谓也。有些作者自己有时也感到单调与贫乏, 想弄点新鲜花样;但由于腹笥贫瘠,读书不多,于是就生造词汇,生造句,企图以标新立异来济自己的贫 乏。结果往往是,虽然自我感觉良好,可是读者偏不买你的账,奈之何哉!读这样的散文,就好像吃搀上 沙子的米饭,吐又吐不出,咽又咽不下,进退两难,啼笑皆非。 根据我个人多年的玩味和体会,我发现,中国古代优秀的散文家,没有哪一个是“散”的,是“随” 的,正相反,他们大都是在“意匠惨淡经营中”,简练描摹,煞费苦心,在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的选用上, 狠下功夫。文章写成后,读起来虽然如行云流水,自然天成,实际上其背后实蕴藏着作者的一片匠心。空 口无凭,有文为证。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通篇用“也”字句,其苦心经营之迹,昭然可见。 (摘编自季羡林《漫谈散文》) 5.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和结尾都强调了“我”与三个小女孩之间“无缘无故的爱”,突出了缘分的妙不可言和“我” 对这种感情的珍视。 B.华华从妈妈怀里挣脱,举起手让我抱,妈妈惊异于孩子的力气之大,而我则因孩子对我的依恋而感动, 两人的心理不尽相同。 C.文章主要写作对象是三个小女孩,但通过对话、心理、细节等描写,读者也能够感受到“我”亲切慈爱 的形象特征。 D.“我”之所以喜欢上这三个小女孩,除了彼此投缘外,还因为与她们相处的时光给“我”的晚年生活带 来了很多快乐。 6.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不正确一项是( ) A.“我”对华华的称呼由“华子”到“华华儿”“小东西”,与《故乡》中闰土对“我”的称呼由“迅哥 儿”变为”老爷”异曲同工,都体现出人物情感的变化。 B.“口若悬河泻水,滔滔不绝”的典故出自《世说新语·赏誉》,后来形成三个成语“口若悬河”“一泻 千里”“滔滔不绝”,用来形容人的口才好。 C.“言者谆谆,听者藐藐”在文中似贬实褒,《红楼梦》描写贾宝玉的《西江月》也采取这种手法,表面 是用世俗观念批判,实则是对宝玉叛逆性格的肯定。 此题综合考核文本的内容和艺术特征,注意分析选项中标红的部分。 此题联系教材的内容命制选择题,注意分析选项中标红的部分。 D.欧阳修《醉翁亭记》连用 21 个“也”,既加强了语调的节奏感和抒情意味,也有助于表达作者寄情山 水怡然自得的心情,使主题得到充分显现。 7.文本二中,作者认为优秀的散文大都是作家“简练描摹,煞费苦心”的结果,请以《三个小女孩》为例, 分析其具体表现。 8.季羡林对一些散文家论调的批评,你是否同意?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5.D 6.B 7.①选材上,撷取日常生活琐事,表达了朴素的人性之美。②人物刻画上,以简洁的对话,细节性的动 作、心理描写为主,真实感人。③语言表达上,叙述简洁流畅,自然朴实,又饱含深情。(答出两点即可。) 8.同意。散文家创作不能“松松散散”“随随便便”,应在创作上“简练描摹”,煞费苦心,在文章的结 构和语言的选用上,狠下功夫。 不同意。散文家从散文的特点出发,谈散文本身的外在特征;而季羡林是从散文家创作态度角度,谈散文 家没有一个是“散”的,是“随的。 【分析】 5.D.“还因为与她们相处的时光给‘我’的晚年生活带来了很多快乐”错误,原文“这三个同我有着说不 出是怎样来的缘分的小姑娘,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给我孤寂的晚年涂上点有活力的色彩”,是说先“有 缘”,再“喜欢”,最后给“我”带来快乐。因果倒置。 故选 D。 6.B.“一泻千里”并非形容口才好。一泻千里:形容江河奔流直下,现比喻文笔奔放畅达,也泛指直线下 降,势头很猛。 故选 B。 7.选材上,“但是华华还发不出两个字的音,她把‘大爷’简化为‘爷’。一见了我,就摇摇晃晃跑了过 来,满嘴‘爷’‘爷’不停地喊着”“但是,我们在校园中走了没有多久,她悄悄地走过来,挽住我的右 臂,扶我走路,一直偎依在我的身旁,她爸爸妈妈都有点吃惊,有点不理解”“文宏拉住我的左臂搀扶着 我,未未却一步抢上前来,抓住了我的右臂来搀扶住我,并且示意她母亲放松抓我左臂的手,仿佛搀扶我 是她的专利,不许别人插手”,可知撷取日常生活琐事,表达了朴素的人性之美。 人物刻画上,“她妈妈说,她早就想到有这种可能,但却没有想到华华挣脱的力量竟是这样惊人地大。大 此题考核分析文本特征的能力,注意“简练描摹,煞费苦心”的内容,然后结合文本内容解释说明即可。 此题考核考核文本对照研读探究的能力。首先根据文本二概括季羡林对一些散文家都进行了哪些批评,然后结合明确自 己的看法,再结合文本一列举事例具体的分析。 家都大笑不止,然而我却在笑中想流眼泪”“爷爷!我会给你写信的!”“我此时的心情,连才尚未尽的 江郎也是写不出来的”以简洁的对话,细节性的动作、心理描写为主,真实感人。 语言表达上,“大约在 50 年代,我暑假回济南探亲。我们家住西屋和北屋,南屋住的是一家姓田的木匠”“一 次见面,我发现未未同别的年龄差不多的女孩不一样。面貌秀美,逗人喜爱,但却有点苍白;个子不矮, 但却有点弱不禁风”,即叙述简洁流畅,自然朴实,又饱含深情。 8.先明确观点,再阐述理由。 比如同意季老的观点。“中国古代优秀的散文家,没有哪一个是‘散’的,是‘随’的,正相反,他们大 都是在‘意匠惨淡经营中’,简练描摹,煞费苦心,在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的选用上,狠下功夫。文章写成 后,读起来虽然如行云流水,自然天成,实际上其背后实蕴藏着作者的一片匠心”,即散文家创作不能“松 松散散”“随随便便”,应在创作上“简练描摹”,煞费苦心,在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的选用上,狠下功夫。 如果不同意季老的观点,可以从散文的特点和创作态度角度出发,言之成理即可。 【强化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 文本一: 渔风渔俗渔家乐 蒋子龙 处于网络时代的人,常有一种虚幻的狂妄感,动不动就爱说:“世界真小!”觉得一只鼠标在握,五 洲四洋一目了然,喜欢在虚拟的世界里称王称霸。一旦回归现实,用自己的双脚丈量世界,才知天下之大, 难以想象。其实不用说世界,就说中国最大的群岛——舟山群岛,有大小一千三百多个岛屿,有人居住的 却只有三十二个。社会已经进入“人口爆炸”“过度开发”的今天,只一个舟山就还有一千三百多个岛屿 仍保留着纯天然的野态,想想都让人兴奋和好奇。这也正是舟山群岛无可比拟的自然资源优势。 舟山古称“海中洲”,面向大洋,背靠大陆,横流无际,群岛有致,大小对应,远近相接,有舟有山, 碧空远影……中国的文明史是“上下五千年”,舟山群岛就有五千年的开发史。其丰富的渔盐之利,成就 了全国第一大渔场。而舟山渔场的中心港口,就是著名的“沈家门”,与挪威的卑尔根港、秘鲁的卡亚俄 港并称“世界三大群众渔港”。 据传舟山海上有“十六门”之多,沈家门是其中最大的一个,“四山环拥,对开两门,其势连亘”, 为天然良港,又是海上天险。自唐宋起便成为渔民及海内外船舶最佳避风港,其“东控日本,北接登莱, 南亘瓯闽,西通吴会”,是我国东南沿海通往日本、朝鲜等国的必经之地,为“东亚海上丝绸之路”的中 转大港,及来往使节祭海祭山的海疆要地——遵照当时中国的规定,凡经过沈家门的海内外船队,都要在 这里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 其名叫“沈家门”,其实是国家的东大门。明清时期,倭寇屡犯浙东,沈家门遂成为海上要塞。沈家 门外常常硝烟弥漫,海水为赤,沈家门人抗倭御敌,战绩累累。抗倭名将戚继光的战舰长阔、高大,“巍 如山岳,浮动波上,锦帆鹚首,屈服蛟螭”“乘风下压,如车碾螳螂”。在那个时期,被尊为“天朝”的 泱泱大国,士气高昂,御倭寇于大洋之上。 至乾隆年间,大对船、大捕船兴起,渔业大盛,渔港拓展。沈家门一派大港气象,桅樯如林,万商云 集,市肆骈列,海物错杂,大街小巷,腥味盈天。每当小黄鱼汛、大黄鱼汛、乌贼汛、鳓鱼汛、带鱼汛、 海蜇汛等汛期到来,沈家门更是旆旗招展,号角长鸣;入夜后还万家灯火,繁华异常,有“小上海”之称。 更重要的也是舟山最幸运的,是其还有得天独厚的人文资源——被尊为“海天佛国”的普陀山,坐落 于舟山本岛的莲花洋中,是国内外著名的旅游胜地。当年鉴真和尚经此东渡日本,成就了世界佛教史上的 经典。 就在这样的地理与人文环境中,既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又有独特的人文资源,“上承吴越古风,下创 列岛特色”,从而积淀形成了沈家门独具特色的渔家风俗习尚,成为中国海洋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其核 心是一个“仁”字。 以仁对海,心存敬畏。出船先“祭海”,回港要“谢洋”,甚至还要“敬鱼”。在海上遇到大鲨鱼、 鲸鱼等,渔民要向海祷告,向大鱼撒米、丢三角旗,此谓“撒米施食,丢旗引路”,以免大鱼兴波鼓浪, 掀翻渔船。 以仁对天,崇拜神灵。普陀山梵风习染舟山诸岛,信佛便成了沈家门渔民的重要风俗,“一门都仗佛 扶持”。同时还崇奉妈祖、祭拜龙王…… 但,在“仁”的含义中,最重要的还是对人。这也构成了沈家门渔民文化中最温暖、最多姿多彩的那 一部分。“一船遇难,众船相救”;“一家有客,全岙接待”;“避风难胞,一宿二餐”…… 内陆人乃至行驶在江河湖泊上的船家,遇见死尸都会觉得是一件不吉利的事,而以沈家门为代表的浙 江、福建沿海的渔民,在海洋上遇到浮尸,不管是不是正遇到鱼群或丰收在望,也要立刻停止作业,将浮 尸捞起,布裹席包,旋即返港。回港后将尸体摆放在岸边,等待家属认领。无人认领者,将尸烧化,骸骨 存瓮,葬于“义山”。自明代起,由几家米行牵头,在沈家门创建了“存仁局”:饥荒施饭,流行瘟疫施 医药,为收敛无名露尸及无钱置买坟地的死难者,开辟“义冢山”,分“本地义山”和专门埋葬闽籍海难 者和无主死者的“福建义山”。沈家门的“存仁局”乐善好施,扶困济危,积德无数。 能像渔民这样仁厚地看待生死,就会勇,就会强,就会豪爽,就会快乐。千百年来,渔民把自己独特 的文化习俗演绎得精彩纷呈、浩瀚广大。过去在各种各样的祭祀、庆典和节日中,渔民们创造了斑斓多姿 的文化形式。发展到今天演变成一年一度的“沈家门民俗文化节”。其实是全球渔民的狂欢节,来自世界 各地的渔民文艺表演队,融入到舟山锣鼓、渔歌号子、舞龙、舞鱼等当地的民俗文艺节目中,群情欢娱, 渔港沸腾。中华民族的整个传统道德体系,也是以“仁”为先的。仁,然后有义、礼、智、信,有这样淳 厚的民俗风尚,必然会成就渔家最真实的快乐。 沈家门,是历史之门,文化之门,大通之门——通海通陆通世界,天助神佑通过去、通未来。门里门 外,风光无限。 (有删改) 文本二: 我为什么写散文? 当心里萌生出一种对自己的激情,对自己有了感觉,写虚构小说或其他文体无法表达这种情感时,便 写散文。 散文凭借真诚感知生命的诗意,让自己艺术的情弦充满智慧和饱满的感情。 散文的美是融合了心灵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而创造出来的。不能指望一个虚伪的灵魂、一个没有真情 实感的人会创造出真实的美,写出感人的散文。 散文是作者“心灵的告白”,可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个人独有的感受,因而是值得珍视的。 看散文如同欣赏一个人的精神收藏品。 有了真情,再把它提升到文学的层面,表达得美,这美就是活的,充满生命力。 否则,只有美,没有真,再精致也只是工艺品,没有活趣。 正是这份真情,使散文虽很少大红大紫,却也从未被冷落过,香若幽兰。 (摘编自王必胜《读写他们(二)——一本散文和一组作家书信》)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通过对网络时代那些自以为“一只鼠标在握”就能“在虚拟的世界里称王称霸”的虚幻狂妄之人的 批评,引出对舟山的描绘。 B.以沈家门为代表的舟山群岛历史悠久,独特的地理与人文环境孕育出独特的民俗和精神,当地渔民具有 勇、强、豪爽的性格特点。 C.这篇散文常常使用连续的四字词组成句子,整散结合,文白相间,简练而又雅致,将读者引向深渺悠远 的历史场景。 D.文章既从大处落笔,又注重在小处着墨,始终围绕沈家门的“渔风渔俗渔家乐”展开记叙与描写,突显 以小见大的恢宏的写作风格。 2.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沈家门因为历史悠久,岛屿众多,逐渐由小小的渔船避风港发展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中转大港,千年 不衰,是“世界三大群众渔港”之一。 B.抗倭名将戚继光驾舰于大洋上御寇的表现,与他《马上作》诗中“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的句子一样,都令人感到气势豪壮。 C.“仁”是沈家门风俗习尚的核心,渔民以“仁”对海、对天和对人,与子夏“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仁在其中矣”中“仁”的观念一致。 D.中国人历来看重“养生丧死”,孟子曾向梁惠王指出正确处理这一问题有利于国家的发展,沈家门人则 用行动来体现了孟子理论的正确性。 3.文本一中,在叙写沈家门的人文环境时,作者为什么对历史进行了丰富的想象?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文本一的“活趣”之美。 【答案】1.D 2.B 3.①想象和引述明清时期沈家门外抗倭御敌的情境,表现了沈家门人为保家卫国而英勇杀敌的无畏精神, 同时也体现了沈家门的精神品格。②想象乾隆年间沈家门的大港气象,表现了此地的热闹繁华,体现了沈 家门的独特风貌及其历史传承。 4.①文章的写作源自真心,是由对舟山纯天然野态产生兴奋和好奇而激发的,是散文“活趣”的基础。② 注重在真人真事中挖掘沈家门的文化精神,体现了作者的真情真意、真思真感,是其“活趣”的前提。③ 文章旁征博引、虚实相生,语言精练,描写生动,在文学层面上表达优美,是其“活趣”的保障。 【分析】 1.D.“突显以小见大的恢宏的写作风格”错误,文章既从大处落笔,又注重在小处着墨,不能体现“以小 见大的恢宏的写作风格”。 故选 D。 2.A.沈家门“历史悠久,岛屿众多”并非其“发展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中转大港”的理由。 C.沈家门风俗中的“仁”与子夏关于“仁”的观念并不一致。 D.沈家门人没有“用行动来体现”“孟子理论的正确性”。 故选 B。 3.首先找到叙写沈家门时对历史进行丰富想象的语段,然后分析其内容上的作用,即表达了什么。第四第 五段对沈家门的历史进行了丰富想象。第四段“明清时期,倭寇屡犯浙东,沈家门遂成为海上要塞。沈家 门外常常硝烟弥漫,海水为赤,沈家门人抗倭御敌,战绩累累”,表现了沈家门人为保家卫国而英勇杀敌 的无畏精神,同时也体现了沈家门的精神品格。 第五段“至乾隆年间……沈家门一派大港气象……旆旗招展,号角长鸣;入夜后还万家灯火,繁华异常” 表现了此地的热闹繁华,体现了沈家门的独特风貌及其历史传承。 4.首先根据文本二理解“活趣”之美的含义,根据“有了真情,再把它提升到文学的层面,表达得美,这 美就是活的,充满生命力。否则,只有美,没有真,再精致也只是工艺品,没有活趣”可知,“活趣”之 美指文章要有真情,也要有文学之美。 写作缘由上,文本第一段说到“只一个舟山就还有一千三百多个岛屿仍保留着纯天然的野态,想想都让人 兴奋和好奇”,可见作者写作是对舟山纯天然野态产生兴奋和好奇而激发的,这种真心真情,是散文“活 趣”的基础。 写作内容上,文章从现实和历史的角度叙写沈家门的地理环境,这是真实情景;写沈家门的渔民“向海祷 告” “撒米施食,丢旗引路”,信佛、崇奉妈祖、祭拜龙王,“一船遇难,众船相救”“一家有客,全岙 接待”等等事情,都是真人真事,作者借此表现沈家门“心存敬畏”“乐善好施,扶困济危”等独具特色 的以“仁”为核心的渔家风俗习尚,这体现了作者的真情真意、真思真感,是“活趣”的前提。 从写作手法上,文章大量引用,旁征博引;既有对现实也有对历史的描写,虚实相生;描写生动。在文学 层面上表达优美,是其“活趣”的保障。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8 题。 文本一: 幺姨的灿烂年华 贺捷生 我亲爱的幺姨,总是认为自己不会被时光打败的幺姨,万不得已,终于坐上轮椅了。这让我们两代从 长征路上走过来的女人,让 104 岁的她和 84 岁的我,多少有些伤感。生活那么漫长、那么灿烂,从来不向 命运低头的幺姨,还以为她仍然是那个以 18 岁的花样年华嫁给红六军团总指挥萧克将军的女生呢。 幺姨是那个年代最时髦也最有文艺范儿的女生。她档案的第一栏写着,蹇先佛,1916 年 7 月出生,毕 业于长沙衡粹女子职业学校艺术系美术专业。13 岁那年听说当红军的二姐也就是我妈,嫁给了在湘西创建 红军队伍的贺龙。15 岁听到了“九一八事变”的消息,义愤填膺地走上街头,喊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的口号。 1934 年 12 月 26 日,幺姨记得清清楚楚,18 岁的她郑重地走出家门,去找这支队伍的最高军事长官参 加红军。父亲贺龙那天在临时司令部,忽然感到眼前一亮,一个青春焕发的女子站在面前。 幺姨说,司令官,我来参加红军,你不会不欢迎吧?父亲片刻的拘谨,被幺姨的爽朗驱散了。他故意 说:参加红军可不是闹着玩的,你一个城里的洋学生,细皮嫩肉的,当红军能干啥?幺姨顺着父亲卖的关 子说,我一个正宗的艺术系的毕业生,能写会画,你打着灯笼都难找。父亲说,那是那是,我们还真缺你 这样的人。想了想,他神情肃然地说,你得先与你二姐商量商量。 幺姨收敛笑容,认真地说,姐夫,二姐跟我谈过了,说了革命的艰难,说了参加红军要流血牺牲。她 还告诉我大哥牺牲了。但我都想过了,二姐能吃的苦,我也能。 父亲说,那好,你当红军的事,我批准了。不过,话要说在前面,我虽然是你的姐夫,但也是这支队 伍的总指挥,今后遇上生生死死的事,你可不能躲。幺姨说,姐夫,你放心吧,我们蹇家人没有说话不算 数的。 红二、六军团进驻慈利县城关镇时,父亲和萧克将军进城就去拜访在城东开染坊的我的外公蹇承宴。 外公对他们说,蹇家怕是着了共产党的魔,先是大儿和二女当了红军,如今幺女和二儿也争着要跟你们走。 我想好了,不阻拦他们。就是这次拜会,当年只有 27 岁的红六军军团长萧克将军与幺姨相遇相识,两人爱 好相近,趣味相投。没多久,没有繁文缛节,他们在母亲和幺姨的故乡结婚了。 1935 年 11 月 19 日,红二、红六军团接到命令,踏上长征路。我在这年 11 月 1 日出生,幺姨在贵州境 内发现怀孕。在接下来的路上,被称为“红军姊妹花”的母亲和幺姨,一个背着越来越沉的我走,一个挺 着越来越大的肚子走。 母亲姐妹俩在长征路上很少见面,1936 年 7 月终于在甘孜住下来,母亲就背着我来到幺姨身边。幺姨 给我们准备的礼物,是节省下来的一点粮食和采来的一大把野菜。见面时,母亲告诉幺姨,她们做卫生员 的弟弟在翻越雪山时,因跑前跑后照顾伤员,累死在雪山上,埋在雪谷里。 没等姐妹俩从悲伤中缓过劲来,传来了部队开拔的号角声。她们心知肚明,命令是她们的丈夫——方 面军总指挥和副总指挥共同下达的,十万火急,即使幺姨随时会分娩也得出发。母亲背着我,搀着幺姨, 坚定地向草原深处走去。 第一天走了大半天,四野茫茫。幺姨突然哎哟一声,羊水破了,疼得失声喊叫,蹲在地上起不来。母 亲四处巡一遍,看见路边有个只剩四堵颓败断墙的藏民放羊用过的土堡,忙把幺姨搀进去。没有器械,没 有产床,也没有水,就让姨父铲来一些草皮,垫在地上,铺上野营用的被褥,天当房,地当床。 孩子生下来了,是个男婴,哭声响亮。姨父喜不自禁,给他取名萧堡生,草原上土堡里出生的意思。 休息了几个小时,继续上路。 第三天,幺姨刚被扶上马走了几步,就一头栽下来。恰巧杨尚昆夫人李伯钊大姐路过,上前一看,说 失血过多是原因,但主要是饿的。说着,摘下身上装着大约有一斤大米的干粮袋,扔了过来。幺姨拼尽全 身力气说,不行呀,李大姐,过草地,粮食是每个人的命啊!但李伯钊头也不回地走远了。 母亲和幺姨走出了草地,大人和孩子都活了下来。 幺姨与萧克将军的第二个孩子,还有第三个孩子,生在战火纷飞的抗日战场上。有意思的是,他们的 第三个孩子,不是一个人,而是一部长篇战争小说,书名叫《浴血罗霄》。 五年前,近百岁的幺姨粉碎性骨折,她拒绝保守治疗,勇敢接受手术,又颤颤巍巍地站起来了。104 岁 的她虽然最终坐上了轮椅,但仍然顽强地挺立着,她就是不想被命运打败。 (有删节) 文本二: 我近年写的是回忆和追溯性的散文。有人说我是唯一的,是独自在营造“红色意境”。我觉得这种说 法没什么不好,我能够接受。但必须告诉人们,我写的都是我亲身经历的事情,还有我没齿难忘地爱着和 记住的那些人。真实和真情,是我最在乎的东西、最珍惜的东西。我把这种真实和真情,当作我写作必须 遵守的原则。 我重提这些历史,绝不是要重温家族的光荣,而是要说明信仰的光辉和理想的旗帜,是父辈们舍生忘 死的动力之源。信仰永远都是鼓舞我们奋发进取的精神号角。有了信仰,我们的事业才能发展,我们的国 家才能进步。 (选摘自贺捷生《父亲的雪山母亲的草地》的《后记》和《自序》) 5.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幺姨积极参加红军队伍,既有“九一八事变”的时代因素,也有家庭因素,还有她比较时髦、有文艺范 等个人因素。 B.作者对贺龙元帅着墨不多,通过人物之间的几句对话,就为读者勾勒出一位风趣随和、思虑周密的红军 指挥员形象。 C.文章以幺姨坐上轮椅、让人伤感开篇,又以幺姨坐上轮椅、仍“顽强挺立”结尾,这样写既首尾呼应, 又升华主题。 D.文章语言平白如话,通俗生动,已届耄耋之年的作家如同坐在读者面前,将幺姨的革命往事娓娓道来, 亲切动人。 6.下列与文本一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毛泽东《长征》中“五岭逶迤腾细浪”与文中“母亲背着我,搀着幺姨,坚定地向草原深处走去”等描 写极具画面感,表现了红军的革命意志。 B.作者的舅舅为照顾伤员而牺牲,李伯钊把珍贵的口粮留给幺姨,这两件事的叙述方式虽然不同,但是都 能体现不怕艰险、勇于牺牲的长征精神。 C.《浴血罗霄》这部长篇战争小说在战火中诞生,具有虚构性,是萧克夫妇的“孩子”,也是研究中国共 产党党史和人民军队军史的珍贵资料。 D.鲁迅的《藤野先生》和本文都以亲历者“我”的口吻展开叙事,前者回忆了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经历,后 者再现了幺姨参加红军、长征等革命往事。 7.为什么说幺姨的年华是“灿烂”的?请简要分析。 8.如果在“红色经典读书分享会”上推荐《幺姨的灿烂年华》,请结合两则文本,列出理由并简要分析。 【答案】5.A 6.D 7.①幺姨的青年时代是灿烂的,她在人生最美好的年华投身革命,并收获了爱情。②幺姨的一生是灿烂的, 她献身革命事业,勇敢面对人生的艰难险阻,从不向命运低头。 8.①《幺姨的灿烂年华》刻画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辉形象,营造了“红色意境”;②再现真实的历史场景, 抒发崇敬、费美之情,体现了“真实和真情”的创作原则。③热情讴歌坚定的革命信仰和为理想献身的精 神,而这些正是当下事业发展和国家进步的动力之源。 【分析】 5.A.“还有她比较时髦、有文艺范等个人因素”错误,幺姨积极参加红军队伍,有她爱国、追求进步等个 人因素,而不是比较时髦、有文艺范的个人因素。 故选 A。 6.D.“都以亲历者‘我’的口吻展开叙事”错误,本文没有以亲历者“我”的口吻叙事,是以第三人称的 方式,“我”并并没有亲历。 故选 D。 7.本文首先描写青年时期的幺姨,她“是那个年代最时髦也最有文艺范儿的女生”,15 岁“义愤填膺地走 上街头,喊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18 岁的她郑重地走出家门,去找这支队伍的最高军事长官参加 红军”,并且和萧克将军结婚,可见,幺姨在人生最美好的年华投身革命,并收获了爱情,她的青年时代 是灿烂的。 后来,在长征路上,她挺着大肚子坚定地走在草原上,甚至在四野茫茫的长征路上生孩子,生完孩子紧紧 休息了几个小时,就继续上路,最后饿得栽下马来;“近百岁的幺姨粉碎性骨折,她拒绝保守治疗,勇敢 接受手术,又颤颤巍巍地站起来了。104 岁的她虽然最终坐上了轮椅,但仍然顽强地挺立着,她就是不想被 命运打败”,可见,幺姨献身革命事业,勇敢面对人生的艰难险阻,从不向命运低头,她的一生是灿烂的。 8.首先注意审题,注意结合情境分析文本。题干所给情境是在“红色经典读书分享会”上推荐《幺姨的灿 烂年华》,这就要求考生分析文本中表现出的红色革命精神。 从人物形象来看,文章主要叙述幺姨参加红军和长征等革命往事,其中还写到了贺龙、萧克等老一辈革命 家,例如“不过,话要说在前面,我虽然是你的姐夫,但也是这支队伍的总指挥,今后遇上生生死死的事, 你可不能躲”,表现了贺龙将军思虑周密的红军指挥员形象,整篇文章刻画了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辉形象, 在“红色经典读书分享会”上推荐此文,可以让大家感受和学习老一辈革命家的精神。 从内容上看,本文写的是“我”亲身经历的事情,“真实和真情,是我最在乎的东西、最珍惜的东西。我 把这种真实和真情,当作我写作必须遵守的原则”,文章再现真实的历史场景,抒发崇敬、费美之情,体 现了“真实和真情”的创作原则。 主旨上,根据“要说明信仰的光辉和理想的旗帜,是父辈们舍生忘死的动力之源。信仰永远都是鼓舞我们 奋发进取的精神号角。有了信仰,我们的事业才能发展,我们的国家才能进步”可知,本文讴歌坚定的革 命信仰和为理想献身的精神,而这些正是当下事业发展和国家进步的动力之源,推荐此文,可以培养学生 的爱国意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9-12 题。 灰色的月亮[注] (日本)志贺直哉 立在东京车站的失掉了屋顶的走廊里,虽然没有风,却感到一阵阵的寒气,幸而出来的时候穿了一件 夹大衣。同来的两个人,搭上先到来的绕道上野的车子走了,我一个人留在后面,等候绕道品川的车子。 天空阴暗,灰色的月亮朦胧地照着日本桥旁烧焦的废墟。大概是阴历初十左右,月亮很低,不知什么 缘故,看来好像很近。时间是八点半的样子,人很少,宽大的走廊显得更加宽大了。 远远望见电车的头灯,不一会就突然近来了。车内乘客不多,我在对面的车门边,找到了空位子坐下。 右首是一个穿束脚裤子的五十岁光景的妇人,左首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孩子,大概是少年工人,背对着我, 因为座位上没有靠手板,他就横坐着,面对着车门。我刚上车的时候偶然瞅见这孩子的脸,他闭着眼睛, 茫然地张着大嘴,上半截身子前仰后合地摇晃着。不是他故意在摇晃,是身体往前面倒下去,再直起来, 又倒下去,这样不断地反复着。如果是打瞌睡,这样打个没完,叫人瞅着不好受,我出于本能地跟着少年 工人保持了一段距离。 车子到有乐町、新桥,上来了许多乘客,有几个像是买了东西回家的。一个二十五六岁红圆脸的青年, 把扛在肩上的一只挺大的帆布包,放在少年工人身边,劈开双腿在旁边站下来。在他后面,又被人挤上来 一个也扛着帆布包的四十来岁的汉子。汉子上车后,望了望前面的青年。 “搁上去行吗?”也不等人回答,就把肩上的包往下卸。 “慢着,压上去不行。”青年护住自己的布包,回头望着那个汉子。 “啊,对不起。”他抬头望一望行李架,行李架上搁不下那个包,他只好在狭窄的地方局促地侧着身 子,仍旧把包扛在肩上。 青年觉得对不起他,说他那个包,可以把一半搁在我和少年工人座位的中间。 “不用了,并不沉,只是嫌累赘才想搁一搁,不用了。”那汉子这么说着,轻轻地点了点头。我在旁 边看着觉得很惬意,这时节,看来人的脾气都变好了。 车子过滨松町,接着到了品川,有人下去,可是上来的人更多。这其间,那少年工人仍旧前仰后合地 摇晃着他的身子。 “啊,看他这张脸。”有人这么说了。说话的是四五个像公司职员中的一个,他的同伴都笑起来了。 我这边望不见少年工人的脸。可是那公司职员说得可笑,大概那一张脸一定是可笑的。车子里顿时充满了 快活的气氛。 那时候,圆脸的青年回头望一望身后的汉子,用手指头点点自己的胃部,小声地说: “看样子差不多啦。” 那汉子好似吃了一惊,默默地望了一望少年工人说:“是么?” 刚才那些发笑的人,好像也觉得有点奇怪: “是有病么?” “恐怕是喝醉了吧。” 他们这样猜测着,其中一个人说:“看样子也不像。”这样,大家好像都明白是怎么回事,立刻不作 声了。 少年工人的粗布工作服肩头是破的,从里边钉上了块手巾布,倒戴着一顶军帽,帽檐下露出肮脏的脖 子,瘦得可怜。他现在不摇晃身子了,脸不住地挨擦着车窗与车门之间的那块夹板。这样子完全是一个孩 子,在他迷迷糊糊的头脑里,大概把这夹板当作了谁,正在和他亲热吧。 “喂!”站在前面的那个大汉,用手拍一拍他的肩头,问了:“你上哪儿去?”少年工人没有答话, 那汉子又问了一声。 “到上野去。”他很忧郁地回答了。 “不对啊,你坐倒了,这是到涩谷的车啊。” 少年工人站起来想往窗外看,身体失去了重心,突然向我这边倒过来。当少年工人向我倒过来的时候, 我几乎像条件反射一样用肩头把他顶回去了。完全是出于不意地,但我后来想想真觉得奇怪。这动作跟我 当时的心情是完全相反的,使我自己也觉得惊奇。当我把他顶回去的时候,他的身体很少有什么抵抗力, 这使我心里更觉得不好受。我的体重现在已减到九十多斤,可是少年工人的身体却比我轻得多。 “在东京站已经在车上了,坐过了站了-你是在哪儿上车的?”我从他身后问了。 少年工人没回过头来说:“在涩谷上车的。” “从涩谷上车,绕了一个大圈子。”有人这样说。 少年工人脑门贴在窗玻璃上,想往窗外望,一会儿又不望了,用仅能听见的低低的声音说:“到哪, 都没有关系。” 少年工人这句自言自语的话,后来一直留在我心里。 身边的搭客们,以后再没谈那少年工人,大家觉得反正没有办法了。我也是其中的一个,觉得反正没 有法子了。假使我带着吃食,我会送给他安一安自己的心;如果给他钱,即使白天 或许也买不到吃的,何况现在是晚上九点钟了。我带着黯淡的心情,在涩谷站下了电车。 这是 1945 年 10 月 16 日的事情。 (注)小说写于 1945 年 11 月。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此前美军对东京进行了多次空袭。 9.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以遭受空袭后满目疮痍的东京为背景,反映了战后日本社会破败萧条、人民饥寒交迫的情景。 B.小说标题“灰色的月亮”意蕴丰富,象征着战后在物质上陷入匮乏、精神上陷入迷茫的日本社会。 C.这篇小说既无惊人的事件,也无曲折的情节,更没有人物之间激烈的矛盾冲突,整体上平淡无奇。 D.小说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人道主义思想,字里行间透露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被战争裹挟的人民的同情。 10.文中画线部分在小说结构上有重要作用,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小说前半部分,少年工人的面目是模糊的,本段转入对其外貌的正面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加具体可感。 B.本段是整篇小说中唯一的气氛较为明快的场面,与前后文形成鲜明的反差,强化了小说的悲剧氛围。 C.本段的情感基调有所变化,随着车子里“充满了快活的气氛”,小说的情感线索和人物心理也出现短暂 的调整。 D.前文主要写“我”眼中的少年,本段转入写乘客眼中的少年,叙述视角的转换,增强了小说的叙事张力。 11.“我”在小说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12.志贺直哉素有“短篇之神”的美誉,其小说以善于揭示独特环境中人物的心境著称,被评论家们称为 “心境小说”。这篇小说体现了什么样的心境?作者是如何表达这种心境的? 【答案】9.C 10.A 11.①“我”是故事的见证者与参与者,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②“我”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推动了情节 的发展;③“我”对少年工人的凄惨处境无能为力,深化了小说的悲剧性主题。 12.第一问:体现了作者及乘客们对战后日本现状迷茫困惑、灰暗悲凉的心境。第二问:①以小见大。车 里的少年工人和其他乘客的处境和心境,正是战后日本悲惨社会图景的缩影。 ②以景衬情。小说开篇描绘了一幅灰暗萧条的夜景,有力地烘托了车厢中人们灰暗悲哀的心境。③正侧结 合。小说正面表现“我”黯淡、阴郁的心境,侧面表现少年工人和其他乘客的迷惑无奈,强化了小说凄凉 哀伤的氛围。 【分析】 9.C.“整体上平淡无奇”错误。这篇小说虽然没有惊人的事件,也无曲折的情节,更没有人物之间激烈的 矛盾冲突,但小说的感染力非常强,车里的少年工人和其他乘客的处境和心境,正是战后日本悲惨社会图 景的缩影。 故选 C。 10.A.“面目是模糊的,本段转入……正面描写”错误,从“我刚上车的时候偶然瞅见这孩子的脸,他闭 着眼睛,茫然地张着大嘴,上半截身子前仰后合地摇晃着”可看出,作者在开始对少年工人的面目有着比 较细致的描写,并非“面目模糊”,而画线句中“我这边望不见少年工人的脸。可是那公司职员说得可笑, 大概那一张脸一定是可笑的”表明,“我”并没有看到少年工人的脸,所以没有正面描写。 故选 A。 11.小说中人物的作用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①衬托其他人物;②贯穿全文,起线索作用;③推动情节发展; ④揭示或深化主题等。 本题主要考查第一人称“我”在这篇小说中的作用。 首先要调动知识储备,明确第一人称“我”最常见的作用有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增强文章内容的可信 度等;然后可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全文故事情节都通过“我”在车厢的所见所闻所感展开,我是这个车厢里的一个乘客,真正看到了这个故 事的全过程,是见证者与参与者,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 通过“我”对车厢内少年、年轻人和男子的观察,推动情节的发展。 通过“我”的思考和感受来引发读者思考,“我”是故事的参与者,在小说中有着丰富的心理活动的描写, 在看到少年工人的凄惨处境时,“我”却无能为力,“我”的感受代表了二战刚刚结束时大多数日本人的 感受,揭示了战争给人类带来灾难的主题,深化了小说的悲剧性主题。 12.这是一篇反映二战是日本刚刚战败时日本国民心态的小说。通过小说中“我刚上车的时候偶然瞅见这 孩子的脸,他闭着眼睛,茫然地张着大嘴”“大家好像都明白是怎么回事,立刻不作声了”等内容可以看 出,当时日本国民对战后日本现状迷茫困惑、灰暗悲凉的心境。 为了表达这种心境,作者在小说的开头描绘了一幅灰暗萧条的夜景,“天空阴暗,灰色的月亮朦胧地照着 日本桥旁烧焦的废墟。……人很少,宽大的走廊显得更加宽大了”,同时联系后文中车上人们的表现,这 一景物描写有力地烘托了车厢中人们灰暗悲哀的心境。 小说中“我”是故事的叙述者、见证者和参与者,其中对“我”有不少的心理描写,正面表现“我”黯淡、 阴郁的心境。 而通过“我”的视角观察到的少年工人和其他乘客的表现,则是从侧面表现表现了当时日本国民的迷惑无 奈,强化了小说凄凉哀伤的氛围。 最后,作者将车厢作为一个具体化的日本社会,车里的少年工人和其他乘客的处境和心境,正是战后日本 悲惨社会图景的缩影,达到了以小见大的效果。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6 题。 归心似箭 一兵 她是在大年三十下午匆忙赶到豫北农村婆婆家的。在村口,她被在疫情防控点值班的村支书拦住做了 登记,测了体温,不发烧才进了村。 当她提着行李箱戴着口罩推开那扇油漆斑驳的大门时,系着围裙在厨房的灶台上忙活的婆婆竟然没有 认出她。 “妈,我是小敏啊。” 婆婆惊喜万分,双手在围裙上使劲擦了擦。“小敏啊,看我这眼睛越来越不顶用了,小敏都看不出来 了。”婆婆疾步走过来要帮着她拿行李箱,又突然停了下来,眼睛期盼地向她身后瞅一瞅。 “萌萌没来,疫情这么重,我把她留她姥姥那了。” “哦,赶快进屋吧。”婆婆脸上掠过一丝遗憾,满脸堆着笑说,“你不是说今年医院忙,不回来了吗? 咋没打个招呼就来了啊?” “我和别人调了个班,今天回来,初二回去。”她说。一进屋,她就看到了墙上挂的丈夫的遗像。她 怔了一下,呆呆地看着照片上的丈夫对着自己微笑着。 丈夫是一位消防官兵。那天也是大年三十,一家三口做了一桌菜正准备吃,突然接到队里的火情电话。 丈夫穿上衣服,女儿急忙绕过桌子跑去抱着他的腿。丈夫抱起女儿亲了一口:“萌萌乖,和妈妈在家不要 淘气,爸爸一会儿就回来了。”看着丈夫急切的神情,她走上前,为他把扣子扣上:“萌萌来,让爸爸赶 快走,你没看到爸爸归心似箭的样子吗?” 丈夫一走就再也没有回来。女儿无数次问她,爸爸啥时候回来啊?归心似箭是啥意思啊?她含着泪说, 归心似箭,就是遇到国家和人民的紧急大事,急着赶过去为国家和人民尽责尽力的心情。 “小敏,洗洗手吃饭吧。”婆婆看到她发呆地看着儿子的照片又掉泪了,端着一碗水饺在旁边说。 她摘下口罩,打开行李箱,从里面掏出一包医用口罩。 “妈,现在外面的疫情非常严重,我给你带了一包口罩,你在家不要出门,如果非得出门,一定戴上 口罩,回来后一定要洗洗手。这是一瓶消毒液,这是喷壶,家里多消消毒,特别是院子门口多喷喷。” 丈夫十岁时就失去了父亲,婆婆含辛茹苦把他抚养大,供他考上了军校。每次丈夫和她谈到自己的身 世,就会默默流泪,这时她会给丈夫轻轻擦干眼泪…… 丈夫走了以后,她想把婆婆接到南方自己生活的城市一起住,可婆婆不去,她说舍不得自己养的鸡鸭, 舍不得豫北的这个村儿,这个院儿,几分地里的活儿…… 她就每年春节带着女儿萌萌回来看婆婆。每次回来,婆婆总是早早地在村口迎接她和女儿。 “我从电视里看,今年这疫情可严重啊,全国都影响了。咱村的大喇叭这两天也在一个劲广播呢。” “是啊,妈,全国去了好多医疗队,我们医院可能也要去。” “工作忙就不要管我了,我一个人在家有吃有穿的,啥也不缺。” 吃完饭,她看到婆婆正给擦得一尘不染的丈夫的遗像上香烧纸钱,看着婆婆佝偻的身影,望着微笑着 看着自己的丈夫,她的眼泪又扑簌簌地掉了下来。 婆婆走过来。“孩子别哭了,都过去了,都过去了……” 她抬头看到婆婆没有哭,眼里一滴泪花也没有。 突然,她的电话响了,单位的…… “妈,我得走了,我们医院组织了医疗队也要去援助,要求我今晚赶到单位,明早出发……”她一边 收拾行李一边急切地对婆婆说。 婆婆急忙跑到里屋,提了几个塑料袋子:“这是萌萌爱吃的糯米丸子,这是你爱吃的豆包……还有, 这红包是给萌萌的压岁钱,我专门到镇上信用社换的新钱,到超市买的红包……” “妈,你不用给萌萌压岁钱,她不缺钱。这是我给你的一千元钱,你收好了,别舍不得花,想买点啥 就买,我得赶紧走。” 她急切地想赶回单位,突然更真切地体会到了归心似箭的贴切含义。她最后看了一眼丈夫的遗像,提 着行李箱就向外走。村支书在村口的疫情防控点又挡住了她,不让她出村:“不行啊,再急你可能也走不 了了,现在出租车、公交车都停了,私家车更不让跑了。”她说明了情况,急得皱起了眉头。村支书接着 说:“你别急,你的事确实万分重要,我给派出所说一下试试。” 一辆警车停在了村口。她提着行李放到后备箱,拉开警车车门坐上了车。 一直紧跟着她的婆婆急忙走到警车边,拍着玻璃,喊她的名:“小敏,小敏……” 她急忙落下车窗:“妈,你回去吧,五一节我带着萌萌再来看你。” 婆婆把头伸到车里,伏在她耳际,用布满皱纹的手挡着嘴压低声儿说:“孩儿啊,遇到好的你就再找 一个吧,啊,别亏待了自己……” (有删改) 13.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以疫情暴发为宏观背景,以主人公在年三十匆匆来又匆匆走为微观背景,展现了她义无反顾逆行“参 战”的家国情怀。 B.小说开篇写她被村支书拦住做登记、测体温,展现了以豫北农村为代表的基层到位的防控措施,让人感 受到疫情的严重性。 C.小说中“婆婆疾步走过来要帮着她拿行李箱,又突然停了下来”,一“走”一“停”的矛盾动作写出了 婆婆的遗憾之情。 D.婆婆“专门到镇上信用社”换新钱以及在儿媳收拾行李准备回去时“提了几个塑料袋子”等细节体现她 关爱晚辈的朴实情感。 14.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运用补叙手法写丈夫当年赶赴火情现场的场景,映衬主人公援助疫区之举,使作品内涵更加丰富。 B.“女儿无数次问她”这一句话感人至深,引出下文“她”对“归心似箭”的解释,也深化了小说主旨。 C.小说略写村支书和派出所联系的情节,因为这不是小说的主要内容,显示出作者对情节安排的匠心独运。 D.结尾写“村支书在村口的疫情防控点又挡住了她”,既照应开篇,也表现了村干部对工作的严谨负责。 15.请简要分析婆婆这一人物的性格特征。 16.小说以“归心似箭”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13.C 14.A 15.①慈爱,在儿媳临走时,给儿媳装上儿媳和孙女爱吃的食品;②隐忍,儿媳看着儿子的遗像流泪,而 婆婆“眼里一滴泪花也没有”,她的隐忍令人动容;③大爱,将儿子送往消防部队又支持儿媳去抗疫,有 大局意识,无不体现了她的大爱无私。 16.①概括小说主要事件,把小敏大年三十赶回家和急着返回医院,以及丈夫着急返回部队几个主要事件 概括起来。②作为线索贯串全文,小说以“归心似箭”为线索,申联起回家、返回部队和返回医院三个情 节,使之成为一个整体。③揭示小说主旨,“归心似箭”的标题,展现了小敏夫妻义无反顾、忠于职守的 优秀品质,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分析】 13.C.小说中“婆婆疾步走过来要帮着她拿行李箱,又突然停了下来”,一“走”一“停”的动作并不矛 盾,“疾步走过来”是为了迎接,“突然停了下来”是为了“向她身后瞅一瞅”,看孙女是否回来。当听 到孙女没回来后,才产生了“遗憾之惰”。这“遗憾之情”也不是通过动作描写表现出来的,而是通过整 个情节表现出来的。 故选 C。 14.A.小说运用的不是补叙。小说在叙述中心时间的过程中,插入丈夫当年赶赴火情现场的场景,这样的 情节安排属于运用插叙手法,补叙一般放在结尾,插叙是穿插到记叙之中。 故选 A。 15.就本题而言,儿媳回来她惊喜万分,并“婆婆疾步走过来要帮着她拿行李箱”;“婆婆急忙跑到里屋, 提了几个塑料袋子:‘这是萌萌爱吃的糯米丸子,这是你爱吃的豆包……还有,这红包是给萌萌的压岁钱, 我专门到镇上信用社换的新钱,到超市买的红包……’”,分析概括出:在儿媳临走时,给儿媳装上儿媳 和孙女爱吃的食品等情节表现婆婆对儿媳的慈爱。 “‘婆婆走过来。‘孩子别哭了,都过去了,都过去了……’她抬头看到婆婆没有哭,眼里一滴泪花也没 有”分析概括为:儿媳看着遗像流泪,而她“眼里一滴泪花也没有”,并不是她不难过,而是怕儿媳在过 年时过度伤心,表现了她的隐忍。 另外,婆婆大年三十含辛茹苦把儿子抚养大,供儿子考上了军校,把儿子送往消防部队,儿子称为一名优 秀的消防官兵。在儿子为消防事业牺牲后,婆婆又在大年三十,支持儿媳去抗疫,这些事情都体现了她有 大局意识,大爱无私的情怀。 16.分析小说标题的作用应从意象角度着手。 (1)从主要内容的角度看 据“她是在大年三十下午匆忙赶到豫北农村婆婆家的”“那天也是大年三十,一家三口做了一桌菜正准备 吃,突然接到队里的火情电话。……看着丈夫急切的神情,她走上前,为他把扣子扣上:‘萌萌来,让爸 爸赶快走,你没看到爸爸归心似箭的样子吗”“丈夫一走就再也没有回来。女儿无数次问她,爸爸啥时候 回来啊?归心似箭是啥意思啊?她含着泪说,归心似箭,就是遇到国家和人民的紧急大事,急着赶过去为 国家和人民尽责尽力的心情”“‘妈,我得走了,我们医院组织了医疗队也要去援助,要求我今晚赶到单 位,明早出发……’她一边收拾行李一边急切地对婆婆说。她急切地想赶回单位,突然更真切地体会到了 归心似箭的贴切含义”分析可知,这篇小说写小敏大年三十回家时的“归心似箭”和返回医院的“归心似 箭”,并插叙了丈夫返回部队的“归心似箭”,所以,小说以“归心似箭”为题起到概括主要事件。 (2)从结构安排的角度看 小说以疫情暴发为宏观背景,以主人公小敏年三十匆匆回婆家又匆匆返回医院为中心时间,展现了她义无 反顾逆行“参战”的家国情怀。中间插叙了作为一名消防员丈夫当年也在年三十赶赴火情现场,返回部队 的“归心似箭”的情节,所以,小说标题“归心似箭”起到串联起回家、返回部队和返回医院三个故事, 起到了串联故事情节的作用。是小说的线索。 另外,小说以“归心似箭”为题,读者会猜想何人、何时、因何原因、因何事“归心似箭”,这样词标题 起到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3)从作品主题设置的角度看 “看着丈夫急切的神情,她走上前,为他把扣子扣上:‘萌萌来,让爸爸赶快走,你没看到爸爸归心似箭 的样子吗”“丈夫一走就再也没有回来。女儿无数次问她,爸爸啥时候回来啊?归心似箭是啥意思啊?她 含着泪说,归心似箭,就是遇到国家和人民的紧急大事,急着赶过去为国家和人民尽责尽力的心情”分析 可知,小说借小敏给女儿解释了“归心似箭的深刻内涵,就是当国家和人民遇到紧急大事,急着我们赶会 自己的工作岗位,为国家和人民尽到自己的那份责任和贡献出自己的力量的焦急心情。而这篇小说的主题 是赞美了那些在国家和人民遇到紧急、重大事情时奔赴一线,坚守岗位,勇挑责任的精神,所以,小说以 “归心似箭”为题起到深化主旨的作用。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20 题。 缝山针 非鱼 年又春是市文化局的助理调研员,也是个业余画家,他的写意山水在省里小有名气。 局里开党委会研究驻村扶贫工作,说市里要求必须有一名副县级干部带队,在扶贫村帮扶一年,尽快 帮村民走上致富路。年又春一听说是高阳村,忙说,我去。 高阳村年又春去过。几年前他出去写生,骑一辆自行车三转两不转到了一个小山村,①当时正是槐花 飘香的时候,漫山遍野雪白的云朵起伏着,甜腻腻的香味让年又春陶醉了。他躺在树下睡了一觉,然后支 起画架,画了两幅《听槐》。临走的时候,年又春问一个放羊孩子,那孩子吸溜着鼻涕告诉他:这是高阳村。 正月十五没过,年又春就带着被褥、军大衣、煤气灶、米面油盐,和两名驻村队员来到高阳村。村民 们敲锣打鼓欢迎他们的到来,年又春看到寒风里热气腾腾的欢迎队伍,他的心一颤:一定要尽自己最大努 力,帮百姓致富。 年又春从局里要来一部分扶贫资金,又借助各种关系拉来十来万赞助,修公路、架电话线、建蓄水池, 一项项实实在在的帮扶工程建成了,村民脸上的笑容多了,村委开会也开他们宿舍去了,大事小事都要跟 他们商量。 ②秋天到来时,山上的柿子树上挂起了火红的小灯笼,年又春站在山顶上,深深呼吸着山风带来的果 实成熟的香味,他又一次醉了,久违的情绪在胸膛里鼓胀。 下山的时候,年又春看见瘦瘦的高小根背了一大筐煤。他早听说高阳山上有煤,可一直没顾上详细问。 他叫住高小根,要看看他筐里的煤。高小根说这煤是无烟煤,好烧。山上不少,也不深,有时候找准了几 镢头下去就能看到黑煤。 年又春一听立即兴奋了。这么好的资源,怎么村里就不知道开发呢,要开发出来,村民不早富了,还 用他们来扶贫?年又春一回村就把村委会主任叫来,问他煤的事。主任说早就想开发,但村里没钱,投资 不起。找市煤炭局的一个技术员来看过,他说都是“鸡窝矿”。年又春问他啥叫“鸡窝矿”,主任说就是 矿床太小,一小片一小片,跟鸡窝一样。年又春一听沉下脸:“鸡窝矿”也是矿啊,怎么着也能给老百姓 带来财富不是?村主任一听忙点头说:是,是,是。 于是,高阳村的煤矿开挖了。没钱,招外地的人来投资,村委会账上的钱慢慢多了,村民下窑挖矿, 每天也可以挣几十块钱。高阳村热闹起来了,轰隆隆的汽车、拖拉机从年又春帮忙铺设的公路上开进来, 又开出去,一车车煤挖出来,又拉走,换成了钱。第二年春天到来时,一些村民家里开始准备盖新房,谁 见了年又春都双手拉着他说:感谢啊,感谢党。 年又春是喝完高小根的喜酒才离开高阳村的。高小根在矿上挣了钱,买了辆三轮摩托,还从山外娶回 一个漂亮媳妇。年又春借着酒劲说:新娘子长得好看,回头给我当模特。高小根乐得直搓手,不停地说: 喝酒,喝酒。 年又春的扶贫工作结束了,在全市召开的表彰会上,年又春做典型发言,他声情并茂,会场上好多人 都在悄悄擦眼泪。没多久,年又春的先进事迹报到了省里,省里对市里的驻村帮扶工作进行了嘉奖,年又 春不但晋升一级工资,还被调到市科协做了主席。 年又春一年多后翻看他的获奖作品《听槐》时想起了高阳村,他对高阳村的深厚情感被一下勾了起来。 到高阳村去!年又春立即带上司机出发。 ③暮秋时节,高阳村的风很劲,一路上枯黄的叶子在车前翻卷飞舞,车轮带起的小石子儿敲打着车窗 车门,发出清脆的响声。 停,快停下。年又春看见高小根了。司机停下车,年又春下车叫高小根,高小根迟疑了一下才认出是 他,忙过来拉着年又春的手说:年局长来了,大家都一直念叨你呢。年又春叫高小根一起坐上车回村,高 小根说不了,他得上坟去。年又春忙问:谁不在了?高小根苦笑一下:媳妇。八月份下大雨,她从山上下 来,一个挖过的废煤矿突然塌了,媳妇一下陷了进去,肚子里还有五个月大的孩子。 年又春惊呆了,怎么会这样?他沉默了一会说,我们一起去。年又春和高小根一起慢慢朝山上走,年 又春越走越心惊。满目疮痍!他只能用这个词来形容他所看到的。到处是挖过的和正在挖的小煤窑洞,废 弃的煤矸石。曾经茂密的树林,现在几乎不剩几棵树,孤单地守着快速苍老的高阳山。 年又春在高小根媳妇的坟前跪了下去:都是我的错。高小根忙拉起年又春:年局长,你是我们的致富 大救星,是她命不好,赶上了,怎么能赖你呢? 年又春没有勇气走进高阳村里,他匆忙赶了回去。 三个月后,市里禁止小煤窑开采的通知下来了,一件由年又春设计的巨型雕塑也从省城运到了市里, 又被运到高阳村,是年又春自己掏钱制作的。 那是一根细细的弯弯的金属大针,足有十来米高,斜依在一个底座上,在太阳下发出耀眼的光芒。年 又春给这个雕塑取名字叫:缝山针。 (有删改) 17.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以年又春驻村扶贫为主要内容,充分展现了中国新时期农村生活的广阔画卷,暴露的问题也给扶贫 工作敲响了警钟。 B.年又春各处拉赞助,修公路、架电话线、建蓄水池,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又设法开发煤矿,表现了他 不辞辛劳、真诚助民的品格。 C.风景秀丽的高阳山热闹起来了,村民靠煤矿挣钱,盖房娶妻,过上了富足的生活,这是年又春一手打造 的政绩工程,他也因此得以晋升。 D.美丽的高阳村变得满目疮痍,村民以毁坏自然环境为代价脱贫致富,这留给读者沉重的思考,也显示出 作者的忧患意识。 18.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交代了“年又春是市文化局的助理调研员,也是个业余画家”,说明了他特别想去高阳村驻村 扶贫的原因,也为下文他积极热情地开展扶贫工作做了铺垫。 B.“他又一次醉了,久违的情绪在胸膛里鼓胀”,呼应了上文“甜腻腻的香味让年又春陶醉了”。 C.本文运用语言、动作等描写手段塑造了热爱生活、富有反思精神、敢于正视并改正自己的错误的扶贫干 部形象。 D.小说结尾卒章显志,年又春设计的巨型雕塑“缝山针”被运到高阳村,“在太阳下发出耀眼的光芒”, 这是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 19.画线句子是三次对高阳村环境的描写,分别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0.《听槐》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答案】17.C 18.A 19.①环境方面,突出高阳村优美的自然环境;情节方面,与年又春想去扶贫相呼应,也与后文该村受到 破坏的情景形成对比。②环境方面,高阳山美丽的秋景,象征扶贫工作的成功;人物塑造方面,衬托年又 春内心的满足和喜悦。③环境方面,暗示高阳村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的现状,渲染下文悲凄的氛围;情节方 面,为写高小根媳妇的死因做了铺垫。 20.①人物形象塑造上,年又春陶醉于高阳村的美景,创作了《听槐》,表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②内 容结构上,《听槐》勾起了年又春对高阳村的回忆,因此,他才会再次回到高阳村,亲眼看见高阳山的累累 伤痕,推动了情节发展;③主题表现上,《听槐》是高阳村美景的缩影,与后文满目疮痍的高阳山形成了鲜 明的对比,促使年又春反思自己的做法,含蓄地揭示了小说的主旨。 【分析】 17.C.“他也因此得以晋升”无中生有。原文的表述是“没多久,年又春的先进事迹报到了省里,省里对 市里的驻村帮扶工作进行了嘉奖,年又春不但晋升一级工资,还被调到市科协做了主席”,这并不能说明 年又春晋升的原因就是他在高阳村的扶贫政绩。 故选 C。 18.A.应是“小说第三段叙述年又春和高阳村的渊源”,才是他特别想去高阳村驻村扶贫的原因,同时为 下文他积极热情地开展扶贫工作做了铺垫。 故选 A。 19.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画线句子是三次对高阳村环境的描写,分别有什么 作用?请简要分析”,这就要求考生找出三处对高阳村环境描写的内容,然后分别分析其作用。 第一处“当时正是槐花飘香的时候,漫山遍野雪白的云朵起伏着,甜腻腻的香味让年又春陶醉了”,这里 写的是高阳村春天的优美景致,槐花飘香,云朵起伏,香味弥漫,令人陶醉,这是年又春在扶贫之前看到 的景象,也是促使年又春选择这里扶贫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此时的美丽景色与后文破坏后的景象形成鲜明 的对比,令人触目惊心。 第二处,“秋天到来时,山上的柿子树上挂起了火红的小灯笼”,这是高阳村秋天的景致,柿子成熟,满 山火红,这是年又春扶贫工作进行中看到的景象,表明扶贫工作已见成效,这反映出年又春内心的满足。 第三处,“暮秋时节,高阳村的风很劲,一路上枯黄的叶子在车前翻卷飞舞,车轮带起的小石子儿敲打着 车窗车门,发出清脆的响声”,这是写高阳村暮秋时节的景象,风狂石飞,环境恶劣,这是高阳村的自然 环境遭到破坏的现状,与开头的美景形成鲜明对比,引人深思,也为下文渲染了悲凄的氛围。 考生从这些方面答题即可。 20.《听槐》在文中的作用,主要围绕人物形象塑造、作品结构、主旨表达等方面分析。人物形象塑造上, 依据“高阳村年又春去过。几年前他出去写生,骑一辆自行车三转两不转到了一个小山村,当时正是槐花 飘香的时候,漫山遍野雪白的云朵起伏着,甜腻腻的香味让年又春陶醉了。他躺在树下睡了一觉,然后支 起画架,画了两幅《听槐》”可知,年又春陶醉于高阳村的美景,创作了《听槐》,表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 热爱; 内容结构上,“年又春一年多后翻看他的获奖作品《听槐》时想起了高阳村,他对高阳村的深厚情感被一 下勾了起来。到高阳村去!年又春立即带上司机出发”“年又春和高小根一起慢慢朝山上走,年又春越走 越心惊。满目疮痍!他只能用这个词来形容他所看到的。到处是挖过的和正在挖的小煤窑洞,废弃的煤矸 石。曾经茂密的树林,现在几乎不剩几棵树,孤单地守着快速苍老的高阳山”,《听槐》勾起了年又春对高 阳村的回忆,因此,他才会再次回到高阳村,亲眼目睹高阳山的累累伤痕,推动了情节发展; 主题表现上,《听槐》是高阳村美景的缩影,与后文满目疮痍的高阳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促使年又春反思 自己的做法:年又春在高小根媳妇的坟前跪了下去:都是我的错。含蓄地揭示了小说的主旨。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