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三课件-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中历史必修三课件-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人教版

ID:685721

大小:2.44 MB

页数:18页

时间:2021-05-0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课标要求: 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 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第五单元 现代中国科学技术与文化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1983年研制出第一台高性能巨型计算机“银河-I号” ” 计算机技术 世界第一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世界第一1973年袁隆平选育出杂交水 稻新品种“南优2号”杂交水稻 2003年神州五号飞船载着宇航员杨利伟升上太空载人航天 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 发射 人造卫 星 20世纪60年代导弹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原子弹 两弹一星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生物技术 自主预习,检测巩固 中国第一颗原 子弹爆炸成功 “东方红一号卫星” 1964年 1964年 1970年 装载着核弹头的 导弹成功发射 两弹一星 载人航天工程 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于2003北京时间10月15日9时发射升空。我国首次载人航 天飞行圆满成功。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 家,成为世界航天大国。 “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 1983年我国自行设计和研制的第一台每秒运 算速度达亿次的巨型计算机———“银河— I” 新中国科技成就 时期 时间 成就 全面建设 社会主义 时期 1964 1965 文革时期 1970 1973 改革开放 时期 1983 2003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 “银河一号” “神五”载人成功升空和返回 首次实现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抵制“左”倾 错误的结果 烟标是用于烟草各类制品的包装纸,种类繁 多,图文精美,蕴藏着社会变迁的丰富信息 是名副其实的记录历史的载体。下面烟标反 映的史实是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中国成功发射“东方红”l号 C.中国成功发射“神州”5号 D.中国首枚自行研制的火箭发射 成功 B 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当天,新华社播发《中华 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明确指出:中国发 展核武器,是为了防御,为了保卫中国人民 免受核战争的威胁。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 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你是如何解读中国政府这一声明的? 利用核技术为人类造福 大亚湾核电站 每年发电量超过100亿度 ,其中七成电力供应香 港,三成电力供应广东 电网。 标志着中国核工业的发展上了一 个新台阶,成为和平利用核能的典范。 认识: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知识深化,挖掘本质 对这一情景有人说:如 果那时把研究核武器的财 力物力用于发展经济,也 许我们的祖辈父辈不会那 么贫穷。 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 阐明理由。 探究思考 材料1 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了一颗原子 弹。1949年8月29日,苏联爆炸成功第一颗原子弹。1952 年10月3日,英国进行了第一次核爆炸。1984年和1985年 初,报纸刊登着两则新闻:“一批解密文件表明,1953年 美国曾想利用核武器攻击中国的援朝部队”“1954年,美、 英等国考虑用核武器进攻中国。”刚刚建立的新中国就 面临着日益增长的核威胁. 材料2 1969年3月,中、苏两国军队先后在珍宝岛发生了 三次武装冲突。勃列日涅夫竟打算“一劳永逸地消除中国 威胁”,准备用中程导弹对中国的军事政治目标实施“外 科手术式核打击”。 材料3:“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 的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毛泽东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 美核威胁; 60年代中苏关系急剧恶化 巩固国防,维护国家安全,为社会主义建 设创造一个安定环境 美苏争霸,世界局势紧张 “导弹之父”——钱 学森 五年归国路, 十年两弹成 ——2007感 动中国的评语 “两弹元勋”——邓稼先 长期受核辐射伤害,全身大出 血病逝,年仅61岁。他的遗 言是:“死而无憾”。 “他太有价值了,在 任何情况下都抵得上 3至5个师的兵力”。 我是大唐的后代,我 的一腔热血只图报国。 我以为,我的根在中 国。” “我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 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子送给 父亲,还带了一脑袋关于 原子弹的知识献给祖国。” 为了祖国的强盛,他在美 国留学取得博士学位后的 第 9 天即登上了轮船返 回祖国。 “两弹一星”研制成功,对当时中 国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 ) A.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B.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实力 C.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D.中国科技水平世界领先 B 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技发展与制度政策紧密联系 2004年荣获世界粮食奖 2001年获“国家最高科学 技术奖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以色列沃夫奖 泰国金镰刀奖 世界粮食奖 有利于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有利于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 思考:袁隆平成功选育出杂交水稻,有何重 大意义? 凯文·卡特 《饥饿的女孩》获1994年普利策新闻摄影奖 整体站位,把握规律 问题探究1: 新中国科技的发展对我国现代化建设起了怎 样的作用? 政治(军事)—增强了国防力量,提高了国 际地位;振奋民族精神。 经济—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 生活水平;提高了综合国力。 科技—培养了大量科技人才,促进了科技的 进一步发展。 问题探究2: 建国以来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思考角度: 政治保障: 经济基础: 教育因素: 人才条件: 国际条件: … … 以史为鉴,感悟人生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