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共 3 页
2020-2021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
语文 试题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4 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要求工整、美观。(2 分)
如果真是这样,我们的精神小屋,不必等待地震和潮汐,在微风中就悄无声息地(tān)塌了。
它纸糊的墙壁化为灰(jìn),白雪的顶棚变作泥泞,露水的地面成了沼泽,江米纸的窗棂破裂,露
出惨淡而真实的世界。你的精神,孤独地在风雨中飘零。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星宿.(sù) 桑梓.(zǐ) 中.伤(zhòng) 不省.人事(shěng )
B. 筵.席(yàn) 勾.当( gòu ) 拮据.(jū) 顿开茅塞.(sài)
C.豢.养(huàn) 拜谒.(yè) 恪.守(kè ) 矫.揉造作(jiǎo )
D.玄.虚 (xián) 聒.噪(guō) 炊.烟(cuī) 随机应.变(yìng)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前有警车当道,后有群众追赶,歹徒走投无路....,扔下凶器,向警察投降。
B.他虽然是成功人士,但仍不忘创业的艰难,始终过着箪食壶浆....的生活。
C. 得知邻居张阿姨身患绝症,真是如雷贯耳....,他半晌说不出话。
D. 所谓学习,不一定限于书本或是某种技术,随时随地学习,这是不断提升自我的唯一的不二法...
门.。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
A.我们必须养成认真读书的习惯。
B.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心。
C.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预测,到 2021 年中国废弃手机数量将比 2018 年增长大约 7 倍左右。
D.通过中国男子足球队的表现,使我们认识到良好的心理素质的重要性。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 分)
A.鲁迅,原名周树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呐喊》是他的一部小说集,我们学过的
《故乡》就出自这部文集。
B.曹雪芹的《红楼梦》讲述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
现实,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C.莫泊桑,法国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D.《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大闹野猪林的鲁智深,智取生辰纲的林冲,景
阳冈打虎的武松等。
6.用课文原句填空(8 分)
(1)鸡声茅店月, 。(温庭筠《商山早行》)
(2)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3)溪云初起日沉阁, 。(许浑《咸阳城东楼》)
(4)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5)苏轼《水调歌头》中的 , 表达了他在中秋月圆之时对远方
亲人的美好祝愿。
(6)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用 , 展现出胸怀天下的政治抱负。
7.结合上下文,在横线处补写句子,使语意连贯,内容贴切。(2 分)
惊蛰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其含义是春雷始鸣,惊醒蛰伏地下冬眠的昆虫。实际上,
① ,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惊蛰雷鸣
最引人注意。现代气象科学表明,② ,是因为大地湿度渐高,促使近地面热气上
升;或北上的湿热空气势力较强,活动频繁。从我国各地自然物候进程看,由于我国南北跨度大,
惊蛰时并非各地都能听到雷声,“惊蛰始雷”的说法仅与沿长江流域的的气候规律相吻合。
8.口语交际。(2 分)
当前,国外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境外输入病例导致黑龙江省传播的风险增大,为了增强学
生的防范意识,某中学八年级(2)班召开了一次主题班会。与会的还有学校领导、医生和家长等。
他们对此都提出了防控措施。假如你是班长,请在班会结束前作一个简短的总结发言。(不少于 50
字)
二、阅读理解与分析(46 分)
(一)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 9—14 题(19 分)
【古诗阅读】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9.颔联借用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
(1)闻笛赋 (2)烂柯人
10.下列对颈联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沉”舟” “病树” 是诗人的自嘲,其中饱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
B.“千帆过” “万木春”形象表明诗人对自己拥有光明前途充满信心。
C.描绘出富有生机的景象,表现了诗人豁达的襟怀。
D.蕴含了未来一定比现在更美好,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
【古文阅读】
【甲】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
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
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
昨游江上,见修竹数千株,其中有茅屋,有棋声,有茶烟飘扬而出,心窃乐之。次日过访其
家,静坐久之。从竹缝中向外而窥,见青山江帆,苇洲耕犁,有二小儿戏于沙上,犬立岸傍,如相
守者,直是山水大师画意,悬挂于竹枝竹叶间也。由外望内,是一种境地;由中望外,又是一种境
地。予以为,学者诚能八面玲珑,千古文章之道,不出于是,岂独画乎?(节选自郑燮《游江》)
[注]八面玲珑,原指屋子四面八方敞亮通明,此指多角度思考或欣赏。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 分)
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 ②醉翁之意.不在酒
③心窃乐.之 ④学者诚.能八面玲珑
第 2 页 共 3 页
12.下列语句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林壑尤/美 B.作亭/者谁 C.饮少辄/醉 D.昨/游江上
13.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①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次日过访其家,静坐久之。
14.读懂山水。(4 分)
(1)山水风光,移步换景。乙段作者“由中望外”欣赏到怎样的美景?(用原文作答)
(2)山水风光,寄情寓理。甲、乙两段借山水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联系文段谈谈。
(二)阅读下列说明性材料,完成 15 一 17 题,(6 分)
材料一
资料显示,中国内地大城市 7 岁至 18 岁的儿童青少年中,100 个男生就有 12 个超重、5 个肥
胖,100 个女生就有 7 个超重、3 个肥胖,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近几年呈快速上升趋势,而
学生体质呈下降趋势。对此,专家指出,国民整体能量摄入提高、洋快餐、含糖和碳酸饮料及甜食
摄入增加是重要原因,在生活中应做到以下两点:
1.要控制饮食。饮食过量,吃得过饱,是肥胖的主要原因。因米面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多食可
在人体内转化成脂肪而积聚在皮下。因此每顿饭以吃八九成饱为宜。同时要限制高脂肪副食品的摄
入量。
2.要增强运动。每天不仅要增加运动量,而且要延长运动时间。因运动初期是消耗体内的糖类,
只有较长时间的运动才能消耗贮存的脂肪。因此每天要坚持运动,而且要选用消耗性较大的运动,
如长跑、跳绳、打篮球、踢足球、游泳、爬山等活动,关键在持之以恒。
材料三 膳食平衡避免隐性饥饿(节选)
肥胖也属营养不良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学生营养室副主任张倩表示,儿童处于不同年龄段,需要分阶段补
充各种营养。比如 2 岁至 5 岁儿童应保证足量食物摄入,并做到平衡膳食,每天饮奶及足量水;6
至 17 岁学龄儿童要三餐合理,不偏食、贪食,保证钙、铁及维生素摄入,并保持适量体重增长。
张倩还说,所有儿童都应经常进行户外活动,6 岁以上儿童应达到每天至少 60 分钟的充足运动。
当前,我国儿童肥胖问题日趋严重。实际上,肥胖同样也是营养不良的一种表现。肥胖儿童的
营养不均衡问题非常严重,超重者的饮食习惯往往不良,摄入过多高热、高脂食物,却又排斥蔬菜
水果等有益身体的食物,再加上运动不足,就造成营养不良的发生。因此,肥胖儿童更需要注意均
衡膳食的摄入,减少高热、高脂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增强运动,以达到健康减肥的目的。
重视学生一日三餐
据《北京市 2015 年度中小学生营养与健康状况报告》显示,北京市中小学生生长发育处于全
国较高水平,但仍存在膳食结构不尽合理、高强度身体活动少、睡眠不足、肥胖、超重等健康问题,
学生们的饮食行为和营养知识有待改善和加强。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主任马冠生指出,应制订学生餐营养需求及营养操作
相关标准,同时要加强学生餐供餐管理,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配餐、烹调培训,鼓励学校开设食堂,
为不同年级、不同生理状态的学生提供相应的群体配餐。
15.请在材料一中找到一句话,用来说明材料二中图 1 和图 2 所表达的信息。(2 分)
16 指出下面两个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2 分〕
(1)如长跑、跳绳、打篮球、踢足球、游泳、爬山等活动,关键在持之以恒。
(2)6 岁以上儿童应达到每天至少 60 分钟的充足运动。
17.“但仍存在膳食结构不尽合理、高强度身体活动少、睡低不足、肥胖、超重等健康问题”一句
中“尽”字能否去掉?为什么?(2 分)
(二)阅读下面议论性文本,完成 18—20 题(7 分)
读书重在选择
潘裕民
①英国作家阿瑟·柯南道尔曾说过:“漫无目标,无书不读的人,他们的知识是很难精湛的。”
可见,读书一定要有选择。
②读书要有所选择,这在今天显得尤为重要。也许有人会说,博览群书被古人提倡,现在我们
为什么非选择不可?我们知道,西潮东渐以前,中国有的学者曾有“读尽天下可读书”的抱负。但
是,今天的博览群书,和古人的博览群书有很大差别。古时书少,很多书是以诗词、文言文的形式
写下来的,言简意赅。即便是古代散文,篇幅也不是很长,博览群书比较容易。而在如今这个知识
大爆炸的时代,书太多,各类图书让人眼花缭乱,各种读本蜂拥而至,长篇巨制铺天盖地,我们只
能选择自己最想读或必须读的书来阅读。
③当代著名学者钱钟书一生读书无数。一次,他到美国访问去参观国会图书馆,图书馆的人因
其藏书量大而骄傲,同去参观的人也无不为之惊叹,只有钱钟书一个人默不作声。图书馆的人问他
有何观感,他忍不住笑着说:“我也充满了惊奇,惊奇世界上有那么多我所不要看的书!”这话看上
去风趣,却是事实,一个人不可能读完所有的书。19 世纪英国作家罗斯金就说过:“一个人的生命
是短暂的,空余时间很少,因此我们不应把一刻空余时间耗费在阅读价值不大的书籍上。”因此,
今天我们提倡既要多读书,又要有选择意识,多读好书。
④毛泽东是我国历史上一位爱读书、会读书的领导人,他早年常说:“读书要为天下奇。”他所
说的“奇书”,不在择读之量,而在择读之内容与效果。毛泽东的择书,排在前三位的是哲学、马
列和文史,尤其在他晚年时,仅《红楼梦》就阅读和收藏了 20 种不同版本的线装书。当然,那些
与他的实践活动关系不大的书籍,他也有选择地阅读了很多。
⑤人们常说:“开卷有益。”这句鼓励人们读书的话没错,但是并不等于读任何书都是“有益”
的。尤其面对之前从未看过的“新书”,更要有所选择。美国哲学家阿尔考特曾说过:“一本好书使
人开卷时会有所求,而闭卷时获有益处。”其实该读什么书、不该读什么书,或者在什么年龄段读
什么书,历史上、现实中都有许多建议,如“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书是有等级的,
有好坏之分。王充在《自纪》中讲述评价文章好坏的标准时说过:“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
者,一章无补。”他所著的《论衡》一书就属于“为世用者,百篇无害”的好书,至今仍为人们所
珍藏。书是人类的仓库,但仓库里藏的东西不一定完全是好的,也有霉的、烂的、不合用的。所以,
一个人不能随便读书。别林斯基也曾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
⑥如此说来,读与不读、粗读与精读,都要有所推敲。何况今天印刷术那么发达,出的书不计
第 3 页 共 3 页
其数,版本也很多。比如《论语》一书,就有无数版本,让读者不知道读哪种好。尤其是一些外国
文学作品,不同版本、译者、出版社的差别很大,一定要选名社、名翻译家的版本来读。另外,在
内容、文字等方面也要有所选择,学会取舍。
⑦“尽信书不如无书。”要做到这一点,我们不仅在面对书海时学会选择,在面对同一本书时,
也要善于对其内容进行选择。现在的一些图书,平庸陈旧的内容较多,真知灼见较少,书中的很多
观点别人早已说过,只不过是改头换面炒冷饭,如果我们捧着这样的书籍,还一本正经从头读到尾,
岂不是浪费时间?
作者认为“读书重在选择”,对于如何选择,作者提出了哪些意见?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作答。
(3 分)
19.文章第③段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2 分)
20.下列表述与原文不符的一项是( )(2 分)
A.古时书少,古人博览群书比较容易,而如今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图书种类繁多,长篇
巨制铺天盖地,博览群书是无法做到的。
B.毛泽东爱读书,会读书,他早年常说:“读书要为天下奇”他所说的“奇书”,不仅在选择
读之量,而且在选择之内容与效果。
C.书是人类的仓库,但仓库里藏的东西不一定完全是好的,读不合适自己的书不但“开卷无
益”,反而比不阅读的坏处还大。
D.现在的一些图书,平庸陈旧的内容较多,真知灼见较少,书中的很多观点别人早已说过,
捧着这样的书籍从头读到尾,就是浪费时间。
(四)阅读下面叙述性文本,完成 21—25 题(14 分)
买一个奇迹
小女孩走进自己的房间,从衣橱里取出存钱罐,打开盖子,把钱倒在地上,认真地数了起来。
为了准确无误,她数了三遍。
她小心翼翼地把硬币放回存钱罐,合上盖子,带着它悄悄地从后门离开了家。她走过六个街区,
来到一家招牌很显眼的雷克斯奥尔药店。
她耐心地等待药剂师接待自己。但药剂师正忙着与旁边的一个人交谈。这位衣着考究的男士是
药剂师的哥哥,几个小时前刚从芝加哥赶来看望弟弟。
小女孩动了动脚,好让鞋子发出声音。见药剂师无动于衷,她又使出最大力气清了清噪子。依
然没有效果。最后,她从储蓄罐中取出 25 美分,把它放在了柜台上。
“你想要点什么?”药剂师的语气似乎有些不耐烦。
“我想跟你谈谈我的弟弟,”小女孩以同样的语气答道,“他现在病得非常非常厉害。我想买一
个奇迹。”
“对不起,你说什么?”药剂师问道。
“他叫安德烈斯。他的脑子里长了一个不好的东西,我爸爸说只有一个奇迹才能救他。你告诉
我,一个奇迹要多少钱?”
“小姑娘,我们这里不卖奇迹。很遗憾,我确实帮不了你。”药剂师的语气缓和了下来。
“我这里有钱,”小姑娘说,“如果不够,我会再想办法。你只要告诉我卖多少钱就行。”
这时药剂师的哥哥加入了对话,他问这位小女孩:“你弟弟要哪种奇迹?”
“我不知道,”小女孩睁大了眼睛,“我只知道他病得非常非常厉害,妈妈说需要立刻动手术,
但爸爸没有钱。所以我想用自己的钱。”
“你有多少钱?”这位来自芝加哥的男士问。
“1 美元 11 美分,”这位小姑娘用刚刚能听见的声音回答,“这是我所有的钱,但如果需要,我
可以再想办法。”
“哦,正好,”这个人笑着说,“针对小朋友的奇迹价钱恰好是 1 美元 11 美分。”他一手拿起钱,
一手拉起小姑娘的小手说,“带我去你住的地方。我要见一见你的弟弟和父母,再看看我有没有你
要的奇迹。”
这位身穿深色西装、佩戴红色领带的人就是神经外科专家卡尔顿•阿姆斯特朗医生。安德烈斯
的手术完全免费,他在芝加哥住院期间也没有被收取任何费用。
爸爸和妈妈说起整个事情的经过时都感到非常幸运。妈妈说,能做这个手术是一个真正的奇迹,
这一定要花很多钱。
听到这里,小女孩笑了。家里只有她知道这个奇迹的真正价格——1 美元 11 美分,再加上一个
小姑娘的坚定信念。
21.请写出标题中“奇迹”的两层含义。(4 分)
2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 分)
23.“这位衣着考究的男士是药剂师的哥哥”在文中有何作用?(2 分)
24.文章是怎样刻画小女孩这一形象的?试举一例作简要分析。(4 分)
25. 读了此文后,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2 分)
三、作文(50 分)
26.成长就是一次旅行。旅程中有父母的陪伴、老师的指引,有朋友的鼓励、陌生人的关爱,有大
自然美好的风光,也有沁人心脾的书香……
请以“温暖的旅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少于 600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