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新高考)全国模拟题汇编——现代文阅读Ⅰ精选10篇(含答案)(8省适用)(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1届(新高考)全国模拟题汇编——现代文阅读Ⅰ精选10篇(含答案)(8省适用)(含答案)

ID:685008

大小:64.33 KB

页数:25页

时间:2021-05-0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 1 页 共 25 页 2021 届(新高考)模拟题汇编——现代文阅读Ⅰ精选 10 篇(含答案) (广东、山东、湖北、湖南、重庆、辽宁、福建、河北等地区适用) (2021 湖北十一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前不久,在北京召开的世界慕课大会上,北京理工大学邓玉林教授团队利用虚拟仿真 技术,实现中韩两国四地同上一堂实验课。韩国又松大学学生、云南大学学生、北京市大 兴区旧宫镇养老照料中心的老人与线上线下嘉宾一道,同步学习,实时协作。这堂实验课, 再次展现出慕课打破时空限制、让知识无远弗届的魅力。 慕课,即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结晶。习近平总书 记指出,要总结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大规模在线教育的经验,利用信息技术更新教育理 念、变革教育模式。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正是本次世界慕课大会的背景之一。2020 年,面 对疫情,教育部依托前期慕课建设积累及在线教育形式,发动全国所有高校成功实施了世 界高等教育史上最大规模的在线教学实践。今年春季学期,全国所有普通本科高校全部实 施在线教学,108 万教师开出 110 万门课程,合计 1719 万门次;参加在线学习的大学生 达 2259 万人,合计 35 亿人次;教师在线教学认可度达 80%,学生在线教学满意率达 85%…… 大会上,中国慕课与在线教育的抗疫成绩单引发广泛关注。 如今,在全球教育创新实践中,慕课正在成为推动高等教育变革的重要引擎,不仅助 力中国高校成功应对疫情,而且为未来高等教育课堂带来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催生着高等 教育的深刻变革。疫情期间的在线教学,改变了教师“教”、学生“学”、学校“管”的现 状,改变了教育的形态,基本实现了在线教学与课堂教学质量的实质等效。截至 2020 年 10 月,我国主要慕课课程平台有 30 余家,上线慕课数量已有 3.4 万门,在校生和社会学 者学习人数达到 5.4 亿人次,在校生获得慕课学分人数发展到 1.5 亿人次,慕课数量和应 用规模已居世界第一。质量为王、公平为要、学生中心、教师主体、开放共享、合作共赢, 已成为中国慕课的经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 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发挥在线教育优势,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 会。慕课与在线教育的优势,有利于构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 时时可学的目标。随着中国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实现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成为建 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目标。如今,以国家级一流课程为代表的慕课资源已经成为广受 欢迎的优质学习资源。随着优质慕课登陆各大主流平台,从学生、在职者到老年人,慕课 覆盖人群日益拓展,全民终身学习蔚然成风。 慕课催生变革,教育塑造未来。“扩大慕课平台开放度和优质资源覆盖面”“创新慕课 学习内容、 模式和方法”“规范慕课的开放、共享、应用与管理”……此次大会上,《慕课发展北 京宣言》描绘的愿景让人期待。以慕课促进个性化学习和终身学习,还需要进一步彰显“以 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增强慕课吸引力,使学习者进行更有价值的深度学习。同时, 应推动中国慕课担当起服务终身学习的责任,面向社会开放更多更优的学习资源,提高服 务终身学习的能力与水平,向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为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 社会建设贡献力量。 (摘编自《人民日报》时评 2020 年 12 月 28 日 《慕课打开教育更多可能》) 材料二: 借助互联网的技术优势,慕课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界限,打破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垄 第 2 页 共 25 页 断,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开放共享。慕课上“别人家的老师”无形中成为线下授课老师的 参照对象,压力也是动力,从“以老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课堂形式的 日趋丰富和信息密度的加大,很难说与慕课建设浪潮毫无关系。而且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 和认识的不断深入,慕课于教育改革的意义和价值更加凸显。 但处于快速成长期的慕课并不是没有烦恼。从诞生初期,慕课建设就始终伴随着完成 率不高的质疑声。早前,就有统计报告指出,中国慕课的课程完成率可能只有 4%~15%。 有媒体援引中国慕课大会的消息称,在 2 亿多的学习人次中,有近一半是社会学习者。 虽然没有更多数据表明,社会学习者比在校学习者的完成率更高,但考虑到平均教育程度 和互联网使用水平,前者的完成率或更不乐观。按照传播学的知沟理论,经济社会地位和 教育水平正是造成知识差距的主要因素。慕课建设确实带给我们更多玫瑰色的希望,但在 这之下掩藏的知识鸿沟,我们也不能视而不见。 从热推“(慕课是传统教育的)颠覆者”概念到对“(慕课)不能取代传统教育”成为 共识,更为理性的审视必将推动慕课建设行稳致远。而对于每个学习者来说,收藏、报名 一门精品课程确实可以疏解快节奏社会中的焦虑感和失控感,但好饭也需要一口一口吃, 所以与其做着玫瑰色的梦,不妨先登录打卡,学起来。 (摘编自《光明日报》时评 2019 年 4 月 11 日 《理性审视推动慕课建设行稳致远》)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面对疫情,我国教育部总结以前大规模在线教育的经验,发动了世界高等教育史上最 大规模的在线教学实践,为抗疫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B.慕课改变了教育的传统形态,打破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垄断,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开放 共享,为未来高等教育课堂带来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它正成为推动中国教育变革的重要引 擎。 C.本次在北京召开的慕课大会发表了《慕课发展北京宣言》,描绘出以慕课促进个性化学 习和终身学习、使学习者进行更有价值的深度学习等美好愿景。 D.慕课下掩藏着知识鸿沟,因为经济社会地位和教育水平较低,社会学习者比在校学习 者的慕课课程完成率要低。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是本次世界慕课大会的背景之一,也是中国的慕课数量和 规模在现阶段位居世界第一的原因之一。 B.完善全民终身学习推进机制,建设学习型社会,实现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目标, 慕课与在线教育将起到重要作用。 C.从中国慕课的课程完成率可能只有 4%~15%的统计报告中可以推知慕课中学习者学习效 率低下,因此它最终无法取代传统教育。 D.通过对比两则材料,我们可以看出这两篇文章虽然在论述时侧重点有所不同,但都肯 定了慕课的价值并看好慕课的发展前景。 3.下列各项中,不符合“慕课”特征的一项是(3 分)( ) A.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新街镇深山里的一名 11 岁小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学 习了吉林大学“奇异的仿生学”、武汉大学“古文字学”等课程。 B.一位 85 岁的老先生通过线上学习拿到中国大学“针灸学导论”课程结业证书,又接着 学习厦门大学“针灸学”课程。 C.某语文老师提前制作 PPT,学生在家里先依照 PPT 上的要求,初步完成学习任务,到 了学校之后再共同对课程内容进行讨论、答疑和完成相关练习。 第 3 页 共 25 页 D.由专家团队打造,为中小学生提供系统、完整的学校同步教学及专项提高视频课程, 形成新课预习、复习巩固、课后习题智能检测的学习闭环。 4.两则材料都引用了数据,请任选一处说明引用数据的作用。(4 分) 5.材料二谈到“慕课建设确实带给我们更多玫瑰色的希望”,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慕 课”从哪些方面给我们以希望。(6 分) 【参考答案】 1.B( A“以前大规模”曲解文意,原文是“依托前期慕课建设积累及在线教育形式”。C 混 淆观点,“以慕课促进个性化学习和终身学习,使学习者进行更有价值的深度学习”是作 者的解读,而不是宣言描绘的愿景。D 混淆必然和或然,由“前者的完成率或更不乐观” 可知社会学习者完成率低只是可能性。) 2.C(“学习效率”偷换概念,原文是“课程完成率”。因果关系不成立。) 3.C(从原文“慕课,即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可知,慕课的特点有三个:大规模、在线、 开放) 4.参考答案一:①材料一第 2 段引用全国普通高校教师数、课程数、在线学习人数及教 学认可度、满意率,证明中国慕课与其他在线教育在抗疫中的巨大成绩。②真实、科学、 直观,更具说服力。 参考答案二:①材料一第 3 段引用慕课课程平台数、上线慕课数、学习者数、获得学分 人数,证明中国慕课数量和规模已居世界第一并且积累了中国经验。②真实、科学、直观, 更具说服力。 参考答案三:①材料二第 2 段引用慕课完成率及学习人数与完成人数,证明慕课完成率 低。②真实、科学、直观,更具说服力。(每点 2 分,2 点 4 分) 5.①应对疫情方面,慕课在成功应对全球疫情上起到重要作用。②教育改革方面,慕课打 破时空限制及优质资源垄断,将推动中国教育改革走得更快更稳。③全民教育方面,慕课 将有利于构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④个人发展方面,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有望缩小社会学习者和在校学习者的知识鸿沟。(每点 2 分,任意 3 点 6 分。学生能从 以上 4 个角度概括即可,没有写出“应对疫情方面”不扣分) (2021 湖南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近年来,“国潮”悄然兴起。并刮起强烈风暴。在天猫上搜索“国潮",会出现各种贴 着“国潮”标签的服装;在微博上搜索“国潮”,会找到上千个起名“国潮”的博主。可 见“国潮”已成为一种时尚,不仅是年轻人追逐的潮流.也是商家营销的卖点。 第 4 页 共 25 页 尽管“国潮”如此火爆,但人们对“国潮”的定义却莫衷一是。有人把“国潮”理解 为“中国本土设计师及主理人创立的潮流品牌”,所以网络上大量以“国潮”为关键词的 文章讨论的仅仅是时尚潮牌,理解相对片面。还有人认为“国潮”是以品牌为载体,既能 满足年轻消费者个性的张扬及其对时尚的追求。又是对传统文化自然回归而产生的一种流 行现象。它相对全面地概括了“国潮”所包含的基本要素:中国、品牌、潮流和文化。 “国潮”的字面释义虽简单明了。但其内涵却丰富多维。从表现形式看。“国潮”既 可以是体现中国文化的复古中国风,也可以是展现国际潮流的创新中国风。中国元素在传 统与现代的碰撞中巧妙结合,形成灿烂多姿的时尚潮流。从载体看,“国潮”既有以实物 产品为载体的中国创造之潮流。也有以文化现象为载体的中国文化之潮流,比如汉服文化 的兴起等,从影响范围看。不仅本土的时尚品牌纷纷爆紅,而且其他领域的国产品牌也逐 渐被国人所接受和喜爱;不仅华为、李宁等中国新制造在国际社会受到人们的追捧,而且 许多中华老字号也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国潮”的迅速火爆看似是一种偶然的社 会现象。其实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其背后有着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动因。 “国潮”热标志着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高品质国货赢得了市场,中国制造已经进军全球 中高端产业链。“中国速度”正在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经济在转型中实现了成功起 跳。 现在,从一定程度上看,中国制造不缺少高质量的产品,不缺少创新能力,也不缺少 具有竞争力的价格,缺少的是中国品牌的影响力和认知度。不过,被先进技术,创意文化 赋能的中国创造不断释放潜力,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国潮”的兴起,是中国 人从满足温饱。看重产品的实际使用效果的消费偏好,转向注重品质消费的必然结果。 “潮”,代表了一种时尚潮流、一种流行趋势。“国潮”不仅可以用年轻人的语言诠释 古老文化赋予现代的美感,也可以表现为将传统文化融入时尚的创意。“国潮”热展现的 是人们对国家现在和未来发展的积极心理状态,是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更是文化自信的提 升。 不可忽视的是,当前的“国潮”热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例如,我国制造业供需结构 性失衡问题依然比较突出。一些落后企业还在利用低价策略抢占市场;市场上鱼龙混杂, 产品质量良莠不齐,有的企业利用“国潮”的热度生产劣质产品。影响了国货声誉;一些 行业的品牌跟风模仿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产品创新能力不足。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中 国制造在很多领域的技术水平,工艺水平和管理水平依然有待提升。 (摘编自姚林青《“国潮”热何以形成》) 材料二: “国潮”,站在中国人的角度,就是“中国风+中国潮流”。它是具有独特文化元素的 被广大民众认可的时尚。它与国家和民族所传承的物质、精神、行为、制度等文化及其相 关的人、物、技、艺等息息相关。它不同于一般的潮流,即那些仅与年轻人有关联的物质 消费品或流行文化艺术。 “国潮”,不是什么舶来品,是新时代背景下自然而然衍生出来的潮流,是综合国力、 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是一种在血脉中流淌,由内而外涌现甚成喷射而 出的心理倾向,具有优秀传统文化特质。 文化,一旦有效有形地彰显出来,足以激发众多个体共鸣,也足以让品牌符号更为鲜 活,更显价值,中国“国潮”产品以美好的品质,切合了新时代年轻人的内在需求,它凸 显了消费者内在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国潮”产品作为国粹文化的可视载体,除了在外在形式上有活泼的表现,更重要的, 是将真情实感真正融入了其中,让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穿透力和时空转换力。源远流 长的中华文明,无论是时间脉络上文化气质的变化,还是以某种单一形式为载体的文化演 第 5 页 共 25 页 变,如戏曲、刺绣、古董等,有无限空间等待我们去了解与挖掘。我们要以虔诚与敬畏的 态度,精巧而精致的艺术形式将其在“国潮”上表现出来,其中无疑是大有文章可做的。 消费观念因人不同,存在多元化、个性化。自然,一千个人眼里也会有一千种“国潮 ",但中国“国潮”产品的根本都是一样的,不可动摇。那就是,有中国特色、中国元素、 中国文化皈依于其中,并得到普遍的认同认可。中国“国潮”是由“中国制造”到“中国 创造”的历史性转变。“国潮”产品站位高,舞台广。不难发现,除了大红大紫的故宫文 创 IP、国际时装大秀上的李宁,还有许许多多“国潮”品牌、跨界合作正在给我们带来一 波又一波令人梦牵魂萦的惊喜。 浩浩荡荡的中国“国潮”,是中国心灵,中国灵感与中国文化的交汇与交响,既然来 了,就如嘹亮的中国歌谣,众口同声,和合有序。抑扬顿挫,有致有情,势不可挡。 (摘编自程应峰《国潮,文化自信的光芒》)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近年来,“国潮”风起云涌,已成为一种时尚,它是仅与年轻人相关的消费品,但人们 对其定义目前并未形成一致看法。 B.站在中国人的角度,“国潮”就是“中国风+中国潮流” ,是具有独特文化元素的被广 大民众认可的时尚,不是舶来品。 C.中国制造行业虽然还存在各方面的问题。但是仍然有高质量和创新型的产晶,它的潜力 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肯定。 D.中华优秀文化可以依托中国“国潮”产品发扬光大,而后者也会因前者的附着面产生更 好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中国“国潮”产品涉及范围很广,既可以是复古型的,又可以是创新型的;既可以是中 国新制造,又可以是中华老字号。 B.虽然“国潮”代表着一种时尚潮流,但传统文化与这种时尚潮流并不矛盾,它们可以在 “国潮”品牌产品中得到完美统一。 C.“国潮”热虽然仍而临着一些问题,但也给“中国制造”带来了历史性突破,导致中国 正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 D.“国潮”不是来自国外,它是随着新时代的发展自然面然衍生出来的,要做好“国潮” 产品,可以加强对中华优秀文化的挖掘。 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 分)( ) A.中国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一旦得以充分释放,14 亿人民对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將为 本土市场注入巨大的市场空间与品牌想象力。 B.未来品牌小众化、个性化、定制化、各种潮牌成为大趋势,商家也更注重与年轻人的互 动,进行全方位的互动化传播,从而打动消费者。 C.中国本土品牌“国潮”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人创新品牌中,用年轻化的形象演绎中式 情怀,引领潮流营销,紛紛走向闯的国际舞台。 D 现在不管是淘宝、京东还是拼多多,抑或是其他一些平台,都在抢滩“小镇青年”市场, 三线及以下消费市场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4.材料二使用了哪些论证手法?请简要说明。(4 分) 第 6 页 共 25 页 5.中国“国潮”产生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进行分析。(6 分) 【参考答案】 1.A(“它是仅与年轻人相关的消费品”分析不当,根据材料中“不仅是年轻人追逐的潮流, 也是商家营销的卖点”和“它不同于一般的潮流,即那些仅与年轻人有关联的物质消费品 或流行文化艺术”等可知) 2.C(“导致中国正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分析不当,根据材料二原文中“中国 ‘国潮’是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历史性转变”的信息可知,中国“国潮”是 “中国制造”历史性的突破的结果,而不是原因,这里因果倒置,曲解文意) 3. C(材料二的观点:“国潮”彰显了文化自信。A 项,表达的是中国本土消费市场具有巨 大潜力。B 项,表达的是未来品牌的变化趋势以及商家采取的措施。C 项,表达的是中国 本土品牌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于创新品牌之中,体现了文化自信。D 项,表达的是“国 潮”销售平台抢占消费市场。因此,C 项是最适合作为论据来论证材料二观点的) 4.对比论证。将“国潮”和一般的潮流对比,指出前者具有独特文化元素,内涵丰富;而 后者仅仅是那些与年轻人有关联的物质消费品或流行文化艺术,内涵较窄。举例论证。列 举大红大紫的故宫文创 IP、国际时装大秀上的李宁、许许多多“国潮”品牌、跨界合作等 例子证明“国潮”站位高,舞台广,给人们带来惊喜。(每点 2 分) 5.中国综合国力得到巨大提高,经济得以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得到优化,高品质国货赢得 了市场,中国制造进军全球中高端产业链,中国经济成功转型。国人消费观念产生了变化。 中国人从满足温饱、看重产品的实际使用效果的消费转向了注重品质消费。中国“国潮” 产品和新时代年轻人的内在需求相切合,人们对国家现在和未来发展有着积极的心理状态, 对民族文化有了高度认同,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得到了充分提升。(每点 2 分) (2021 辽宁省抚顺市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学是人类生产生活实践的产物,凝结着人 生与时代的经验智慧,富于文化内涵和鲜明时代特征,是一个民族的特殊表情,往往成为 人们思想感情和精神风貌的形象体现。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每到国家民族面临考验的重 大关头,优秀作家总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家国情怀是中华文 明的精髓,也是中国文学的传统,始终把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生活放在创作的首要 位置,是现代以来中国文学的宝贵品质。我们从现代经典作家作品中,可以看到民族精神 成长的轨迹,也同样能够从抗震救灾、抗击非典、脱贫攻坚、抗击疫情的现场,感受到当 代中国作家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心的坚定自觉。 杰出的作家之所以为世人尊敬,优秀的作品之所以能世代流传,根本在于作家将自己 第 7 页 共 25 页 的观察、思考和创作自觉地融入时代发展的大势之中,自觉地将个体命运与民族、国家的 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能否以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的担当,与国家利益心 心相印,同民族大义息息相通,是检验一个作家品格的试金石。 当前,抗疫斗争还在继续,广大中国作家有责任、有义务承担起时代使命,激发正能 量、弘扬真善美,为坚定信心、同舟共济、战胜疫情提供精神支持。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 小康社会、决胜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做好作协工作的政治要求, 广大中国作家有责任、有义务心怀祖国人民,响应时代召唤,推出更多记录伟大时代,满 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激励全体人民奋斗热情的优秀作品,在为祖国、为人民立德立言中 展现文学的力量,实现文学工作者的真正价值。 (摘自《文艺报》2020 年 6 月 24 日第 1 版) 材料二: 记者(澎湃新闻):疫情过后,您会对这场疫情进行写作吗? 李修文(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事实上已经开始了,我原本以为自己这么快就动笔 是不可能的。所谓修辞立其诚,可能是因为最真实的命运来到了身边,对着什么去“立其 诚”已经成为了一种直觉吧,所以也就开始写了。不过依然很困难。 这一次的灾难,为什么极难书写?因为它不是一场突然到来又突然结束的灾难,而是 在长时间内对人进行考验。如果你不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提炼,那么,它就很有可能和你的 写作互相抵消了。如果真是这样,死者的尊严何在?人与灾难进行对抗的尊严何在?写作 的尊严何在? 我们的一些作品为什么被诟病?就是没有更加仔细地去辨认,没有更加深入地去倾听, 其结果就是不分青红皂白,任由一堆感叹号大行其道,没有严正的态度,没有一颗一起承 受的心,没有相匹配的伦理和美学,那么,实际上,你的职责就并没有帮你去做值得做的 事。 记者(澎湃新闻) :您觉得,一个作家写灾难,或者说灾难里诞生的文学,其路径 在哪里呢? 李修文(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杜甫之所以伟大,其中之一的原因是他的作品能“以 诗证史”。任何人都有写作的自由,但你应该面对自己的心、别人的心,更真诚也更真实 地写作;你应该尽可能地增强你写作的有效性,尽可能地去触及灾难中人的精神境遇。 你看去年大家公认的两部最好的长篇小说,《云中记》和《人,或所有的士兵》,一部 写汶川地震,一部写香港沦陷,文本与历史都相隔了很长时间,但是,历史却在文本里得 到了复活,死去的亡灵又一次在地底挪动了他们的踝骨。对于灾难文学,我所理解的基本 信条没有发生变化:写灾难的目的,就是要去反思灾难,从灾难中得到精神上的成长。当 然,因作家自身气质相异,理解也会不同。 另外,此次灾难不同于抗震和抗洪,作家们其实极难深入现场。然而作家们尤其是非 虚构作家,如果不深入进去,可能陷入写作的疑难。据我所知,情况得到好转之后,已经 有好几个优秀的非虚构作家展开了采访,我和湖北省作协的诸位同事也正在为这些作家做 着服务。 灾难文学要与死难者、战斗者的尊严相匹配。 (摘自《澎湃新闻》2020 年 4 月 14 日) 材料三: 这场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涌现出的伟大的抗疫精神,被中国报告文学作家们敏锐地 捕捉到并热情地表现出来了。报告文学作家李朝全、纪红建、李春雷、曾散、普玄、张培 忠、许锋等人深入武汉等疫情严重地区一线,在细致深入采访的基础上,迅速写出一大批 作品,发表在《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上,真实报告 第 8 页 共 25 页 了疫情情况,写下全国人民尤其是湖北人民抗疫斗争的感人事迹,塑造了由武汉一线医护 人员、支援湖北医疗队、部队医护人员和许许多多抗疫一线的普通人、志愿者共同组成的 英雄群像。 这些走向抗疫一线的报告文学作家,并不是严峻现实的局外人。他们自己所处的城市, 也是中国抗疫斗争的一个组成部分。作家和我们每个普通人一样,都身心疲惫地经受着疫 情考验,也都会不同程度产生担心甚至恐惧的心理。然而,他们到一线后,看到的是那些 勇敢前行的人们,看到的是与病魔的斗争,看到的是奉献与牺牲。他们笔下的人物,是普 通人,有喜怒哀乐、人情世故,有生活的困扰,甚至有命运的不幸。可是他们却在斗争中 显现出与普通人不一样的本色与品格。通过这些人物,报告文学弘扬了社会正能量,给人 以信心、给人以思考、给人以力量。 (张陵《抗疫报告文学:书写大爱,礼赞英雄》《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 年 4 月 13 日)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 ) A. “文章合为时而著”,文学作为实践的产物,往往成为人们思想感情和精神风貌的形象 体现,在国家民族面临考验的重大关头,优秀的作家总能发时代之声。 B. 一个作家,能够在时代发展的大势之中自觉地将个体命运与民族、国家的命运紧密联 系在一起,就可能创作出流传后世的优秀作品。 C. “修辞立其诚”,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面对抗击灾难者或灾难中的死难者,写作 者能否说真话就成为检验作家品格的试金石。 D.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一些作家深入抗疫一线,在深入采访的基础上,迅速写出 了一大批作品,承担了作为作家应该担当的责任。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始终把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生活放在创作的首要位置,是作家应有的家国情怀, 而写作抗击疫情的作品就更需要有这种家国情怀。 B. 写灾难文学,其途径就要像杜甫那样面对灾难毫不退缩,能够“以诗证史”,通过写灾 难来反思灾难,在灾难中使自己的精神得到成长。 C. 一个作家,面对灾难文学的题材,要仔细地去辨认,要深入地去倾听,要尊重死者的 尊严以及人与灾难对抗的尊严,通过创作体现出作品的价值。 D. 从材料中可见,作为一名报告文学作家,他的立场是自己的,但又是国家的、人民的, 要在为祖国、为人民立德立言中展现文学的力量。 3. 下列材料,全属于作家面对灾难,“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一项是( ) A. 阿来的长篇小说《云中记》,孙犁的短篇小说《荷花淀》。 B. 屈原的长篇抒情诗《离骚》,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C. 杜甫的叙事诗《三吏》《三别》,李白的古体诗《蜀道难》。 D. 曹雪芹的长篇小说《红楼梦》,沈从文的中篇小说《边城》。 4. 分别概括材料一中三个段落的内容并阐释段落之间具有怎样的联系? 5.作为一个作家,怎样才能写出反映中华民族抗疫的好作品?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第 9 页 共 25 页 【参考答案】 1. C 2. B 3. A 4. 段一:优秀文学作品总能发时代先声,表现家国情怀。段二:优秀作家要有为国为民 的责任意识与使命担当。段三:当前中国作家的责任与义务是响应时代号召,用文学立德 立言。文章先从大处着眼,再落实到作家这个群体的时代担当,由事理到作家应该怎样做, 层层深入,具有很强的逻辑性。 5. ①思想上要认识到文学作品的价值,认识到自己的作品应该成为抗疫时期国家和民族 精神的体现,承担起时代的使命。②行动上要深入抗疫一线,细致深入采访,了解笔下的 人物事迹,弘扬正能量,给人以信心、思考和力量。③写作上要对写什么进行深入地思考 和提炼,有严正的态度,一起承受之心与相匹配的伦理与美学。 (2021 山东省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随着哲学社会科学的领域扩展与所研究问题的多样化,逐渐出现了许多无法用经典定 量分析方法计算的“模糊量”。比如,对某个领域的家庭经济能力的评价,往往可以分为 富裕型、小康型、温饱型等;对人的身体素质评价,身高往往分为高、中、矮,等等。这 些便是量的模糊性,即模糊概念。为解决模糊概念与经典定量处理方法之间的矛盾,便出 现了使精确概念模糊化的模糊思维方法。 “模糊”一词译自英文“Fuzzy”,在字典中除有“模糊”的含义外,还有“不分明的” 和“边界不清的”的意思。模糊性是客观事物所呈现的普遍现象,主要指客观事物差异中 的中介过渡的“不分明性”,或者说是研究对象的类属边界或性态的不确定性。虽然模糊 事物没有绝对界限,但还是有相对的标准与合理性的。同时,模糊性中又允许主观性的存 在,因为对模糊事物各人心目中的界限不会是完全一样的,承认一定的主观性是模糊性的 一个特点。此外,人们心目中的界限又形成一定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因而其又是客观 的。模糊性正是对这种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反映。 隶属程度的思想是模糊思维的基本思想。例如,我们描述“年轻人”这一模糊概念的 隶属程度,在面对人在多大年龄算年轻人的问题时,可以给出一个模糊范围。这样,100 个人或许可以给出 100 个年龄范围的模糊集合。 由于大多数事物具有模糊性,这就要求我们对事物进行价值判断时采取多值逻辑思维, 即把过去的(0,1)二值逻辑推广到[0,1]闭区间上任意取值的多值逐辑。可以说,模糊 性是精确性的推广和延伸,而精确性则是模糊性的极端。所以说,精确性和模糊性的关系 十分密切。在研究事物的模糊性时,切不可忽视事物的精确性。正确理解和处理精确性和 模糊性的关系十分重要。 客观世界的许多现象都是模糊的,如果对这些模糊概念仍采用传统的方法,即所谓经 典思维的方法去处理和研究,将会得出一些不合理、不科学的结论,更不会促使模糊控制 第 10 页 共 25 页 机器人、模糊控制汽车、地铁等产品的出现。因此,在处理问题时,要弄清楚哪些是精确 现象,哪些是模糊现象,然后根据不同情况,再用不同的方法去处理。 模糊聚类分析、模糊模型识别、模糊评价、模糊决策、模糊线性规划、模糊控制等方 法,构成了模糊思维方法应用领域的重要手段。 目前,模糊思维方法已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得到应用,并取得了具体的研究成果。比 如,模糊思维方法在土壤评价中的应用,模糊思维方法在经济效益综合评价中的应用等。 此外,在工农业、经济、生态文明、国家治理、政策评价等各个方面,无不渗透着模糊思 维方法的应用。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是模糊思维方法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具体而言,榄糊综合评价 是将一些边界不清、不易定量的因素定量化,从多个因素对被评价事物隶属等级状况进行 综合性评价的一种方法。 目前,模糊技术的应用和模糊产品的开发十分广泛,像洗衣机、微波炉照相机、吸尘 器、空调、电冰箱、电视机、录像机等,都贴着模糊控制的标签。此外,模糊控制的无人 驾驶模型,成功地把模糊逻辑应用于航天飞机的对接和姿态控制及星际跟踪系统等许多尖 端技术领域。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5G、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模糊控制技术的发展也十分 迅速。将模糊思维方法应用于控制领域,可以更真切地模拟人脑思维和判断,对产品生产 过程进行选择和控制,从而推动智能化新技术发展。 (李群《重视模糊思维方法的应用》) 材料二: 什么是模糊思维?模糊思维是人们对对象类属边界和性态的不确定性的思维,是意识 的非确定性和若明若暗的投影。作家决不用严格量化的语言和完整的三段式来表达意境, 塑造人物。这就是说,人们认识活动的有效性、多样性、深刻性,并非单纯来自明晰、精 确的认识形式和语言表达方式。相反,各种模糊思维形式和语言表达在人们的交往活动和 知识交流中,有时更具有广泛、完美和高效的特征。 作家在进行文学创作时,最初的构思常常是模糊朦胧的。作家贾平凹在他的中篇小说 《腊月·正月》后记中说:“我的一些作品,是在一种意会的但说不出的朦朦胧胧的意识 中产生的……”当代很多小说的主题就较为模糊,很难用几句话把主题说清。如路遥的《人 生》,张贤亮的《绿化树》等。文学创作中,模糊性的表现手法,都产生了相当强烈的艺 术效果,它和某些精确描绘相结合,将使形象更为丰满动人。 总之,模糊思维不但作为模糊数学的集成名称存在,也是作为非自然科学的基本单位 显现着。 (董小玉《文学创作中的模糊思维》)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在处理问题时,要弄清楚哪些是精确现象,哪些是模糊现象,如果是模糊问题可以用 经典思维去处理。 B.在航天飞机对接和姿态控制及星际跟踪系统等领域,基于模糊控制的无人驾驶模型已 经应用了模糊逻辑。 C.模糊思维方法已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得到应用,在工农业等多个方面,也将渗透进模 糊思维方法的应用。 D.由于我们对事物进行价值判断时采取了多值逻辑思维,所以可以推断大多数事物具有 模糊性的特点。 第 11 页 共 25 页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模糊事物的类属边界具有不确定性,没有绝对界限,但还是有相对的标准与合理性。 B.模糊概念与经典定量处理方法之间是有矛盾的,所以处理模糊问题时,尽量避免精确 定量的干扰。 C.材料二从文学创作的构思、主题、表现手法三个角度列举了模糊思维在文学创作中的 体现。 D.模糊思维不但作为自然科学范畴的集成名称存在,也作为文学、哲学的基本单位显现 着。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模糊思维方法运用范畴的一项是(3 分)( ) A.城市发展中经济指标 GDP 统计分析。 B.《国务院关于节约粮食的通知》精准及时。 C.认识人与自然关系时强调天人合一的整体思想。 D.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模糊思维方法下一个简要定义。(4 分)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6 分) 【参考答案】 1.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如果是模糊问题可以用经典思维 去处理”说法错误,原文说“如果对这些模糊概念仍采用传统的方法,即所谓经典思维的 方法去处理和研究,将会得出一些不合理、不科学的结论”,可见模糊问题用经典思维去 处理是不合理不科学的,因此选项错误。C.“也将渗透进模糊思维方法的应用”说法错误, 原文说的是“模糊思维方法已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得到应用,并取得了具体的研究成果” “在工农业、经济、生态文明、国家治理、政策评价等各个方面,无不渗透着模糊思维方 法的应用”,可见模糊思维方法已经渗透进工农业等领域,选项将已然说成了未然。D.“由 于我们对事物进行价值判断时采取了多值逻辑思维,所以可以推断大多数事物具有模糊性 的特点”因果倒置,原文说的是“由于大多数事物具有模糊性,这就要求我们对事物进行 价值判断时采取多值逻辑思维”。故选 B。 2.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所以处理模糊问题时,尽量避免精确定 量的干扰”曲解文意,原文说“精确性和模糊性的关系十分密切。在研究事物的模糊性时, 切不可忽视事物的精确性”,由此可见,处理模糊问题时要重视事物的精确性,不能忽视 精确性,所以选项表述错误。故选 B。 3.A 第 12 页 共 25 页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城市发展中经济指标 GDP 统计分析”不 属于模糊思维方法运用范畴,因为 GDP 是精确定量。B.“《国务院关于节约粮食的通知》 精准及时”属于模糊思维方法运用范畴,因为“精准及时”一词具有模糊性。C.“认识人 与自然关系时强调天人合一的整体思想”属于模糊思维方法运用范畴,因为“天人合一” 这个概念具有模糊性。D.“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属于模糊思维方法运用范畴,因 为“少年”的年龄具有模糊性。故选 A。 4.模糊思维方法是一种以模糊概念为研究对象,以隶属程度为基本思想,主观性和客观 性兼有的思想方法。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下定义的能力。依据材料一第一段中“为解决模糊概念与经典定量 处理方法之间的矛盾,便出现了使精确概念模糊化的模糊思维方法”,可知模糊思维方法 的研究对象是模糊概念,模糊思维方法的出现是为了解决模糊概念与经典定量处理方法之 间矛盾。依据材料一第三段“隶属程度的思想是模糊思维的基本思想”,可知模糊思维方 法以隶属程度为基本思想。依据材料一第二段“模糊性是客观事物所呈现的普遍现象…… 同时,模糊性中又允许主观性的存在,因为对模糊事物各人心目中的界限不会是完全一样 的,承认一定的主观性是模糊性的一个特点”,可知模糊思维方法具有主观性和客观性兼 有的特点。将模糊思维方法的研究对象、基本思想、特点整合在一起,即可得出模糊思维 方法的定义,即:模糊思维方法是一种以模糊概念为研究对象,以隶属程度为基本思想, 主观性和客观性兼有的思想方法。 5.首先论述模糊思维方法产生的原因;进而论述模糊思维方法的内涵(或者特点)以及 和经典思维的差异;模糊思维方法的应用情况。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材料一第一段首先说明随着 哲学社会科学的领域扩展与所研究问题的多样化,逐渐出现了许多无法用经典定量分析方 法计算的“模糊量”,并说“为解决模糊概念与经典定量处理方法之间的矛盾,便出现了 使精确概念模糊化的模糊思维方法”,可见文章首先论述模糊思维方法产生的原因。文章 第二段从“模糊”一词的含义分析,指出“模糊”在字典中除有“模糊”的含义外,还有 “不分明的”和“边界不清的”的意思。第四段到第六段重点论述模糊思维方法和经典思 维的差异,指出“模糊性是精确性的推广和延伸,而精确性则是模糊性的极端”“精确性 和模糊性的关系十分密切”“在处理问题时,要弄清楚哪些是精确现象,哪些是模糊现象, 然后根据不同情况,再用不同的方法去处理”。从材料一“目前,模糊技术的应用和模糊 产品的开发十分广泛”到整个材料二,都在介绍模糊思维方法的应用情况,指出不但模糊 思维方法运用到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而且模糊技术的应用和模糊产品的开发十分广泛;材 料二还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指出模糊思维对文学的作用。 (2021 重庆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文学理论中“张力”概念首见于英美新批评主将之一——艾伦·退特的《论诗的张力》 (1937),张力虽然是新批评针对整部文学作品而言的,但欲使文学具有审美的张力,毫无 疑问取决于文学语言。换言之,文学语言不仅承担着制造文学张力的任务,其本身也应是 这种张力的实现。制造张力需要一定的语言形式与手段,这是一个应该梳理和归纳的问题。 首先,我们常见的一些修辞,就能很好地制造文学语言的张力。例如比拟,曹植的《七 步诗》曰:“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在诗中,燃烧着的豆 萁在煮豆子,豆子却在哭泣,为什么呢?因为本是同根生的亲人在自相残杀(偏指豆萁伤 第 13 页 共 25 页 害豆子)。用物代替人来表达感情,本来就是一种语言意义的转移和跨越,也就是说诗歌 在传达事物(豆与豆萁)的字面意义时,其暗示意义——兄弟之间的迫害和对这种不公的慨 叹与劝勉,也同时在诗中流露。同一首诗在同一时间分别向外、向内传达了两种意义,这 种修辞手法在扩大与彰显张力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再如夸张,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夸张之中可见庐山瀑布壮观之象,也能放大性 地暗示出诗人望见庐山瀑布的那种惊喜与心中涌动的思潮。 其次,一些结构、手法与模式等文学元素的营建,也能起到使文学语言富含张力的效 果。典型的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小令先是白描了一系列的物象,在展现了一幅黄昏景物图之 后,笔锋一转,出现了一位断肠人,于是在黄昏景物图中又添加了这位羁旅漂泊者,主人 公在旅途中一个黄昏时,触景生情,抒发了一曲思乡之歌也是顺理成章。在小令中,系列 的白描本是很少夹杂感情的叙述,然而这位黄昏景物图的目击者被放在了最后才交待出来, 无疑是给上述各物象以更为深刻的内涵和暗示意义,将物象融入一种具有思乡情调的意境 之中,使得作品在表达出一定的指称意义后,经过一个时间差,让读者具备一定的阅读期 待后,通过特定的暗示,将暗示意义汹涌的喷发出来,张力就产生在这个过程中。 (摘编自赵敬鹏《文学语言的张力与话语蕴藉》) 材料二: 意境,就其基本特征而言,是实境与虚境的统一体。实境即是逼真描写的景、形、境, 虛境则是由实境诱发和开拓的想象空间。实境与虚境的相互作用形成意境张力。 虚境是实境之外的“不尽之意”,又称“神境”、“灵境”,它体现着整个意境的艺术品 味和审美效果。从文学张力思想看,也只有虚境廓大、丰富,才会产生有张力的意境。南 宋诗人叶绍翁的名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其第一层虚境在于由一枚出 墙红杏所引发的对满园春色、百花盛开的推测与联想, 乃至为天下皆春而怦然心动;同 时,红杏探出墙外与紧闭的门又构成一对矛盾,由此引发出如下哲理:美好的、有生命力 的东西总是关锁不住的,这就进入第二层虚境。宗白华先生在其《中国艺术意境的诞生》 中把意境析为层层扩大的三境,即:“直观感相的渲染”、“活跃生命的传达”和“最高灵 境的启示”, 直指宇宙万象中的大道,把虚境的深邃与博大描述得淋漓尽致。虚境是意境 的灵魂,同时,虚境又须从实境生发, 通过逼真的实境生发无尽的虚境。“逼真”其实就 是要求在对实境的创造过程中,要能提炼、选择、加工出实境的鲜明特征,这样才能诱发 想象。叶绍翁的诗句所激发的虚境由一枝红杏而生,关键在于这枝红杏“出墙”的特征。 虚由实生,而充注着多样情感、多种理趣的虚境又试图冲破实境的束缚,这正是意境的张 力构成所在。 意境追求空灵之美,境太实,则无法激发鉴赏者开拓审美想象的空间。空灵之“空” 在于作品中留有“艺术空白”,空白中生气充盈。唐朝诗人朱绛有一首《春女怨》:“独坐 纱窗刺绣迟,紫荆枝上啭黄鹂。欲知无限伤春意,尽在停针不语时。”前三句是近乎散文 式的描写,但在末句留下一大段“艺术空白”,让人的诗思活跃起来,主人公“停针不语” 的神态若在眼前,更重要的是伤春的惆怅、被春的气息拨动起的心湖的涟漪,以及那一声 声不为人所发现的深深的叹息……自此,貌不惊人的朴实的描写翻出新意,整首诗空灵飞 动起来。“无画处皆成妙境”,意境的空灵正在于其包含的心灵空间,诗人的生命情调乃至 宇宙意识亦尽在其中。这个空间是立体的、无边的,是一个壮阔幽深的空间,这是意境的 极致。 (摘编自孙书文《文学张力:非常情境的营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第 14 页 共 25 页 A.文学作品制造张力需要一定的语言形式,而文学语言本身也是这种张力的实现,所以, 文学的张力问题不能只是针对整部文学作品来讨论。 B.由于常见的一些修辞能很好地制造文学语言的张力,所以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能放大 性地暗示出诗人望见庐山瀑布的那种惊喜与心中涌动的思潮。 C.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将物象融入一种具有思乡情调的意境之中,使得作品在表达 出一定的指称意义后,通过特定的暗示,将喑示意义汹涌地喷发了出来。 D.意境包括实境与虚境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相互作用就形成了意境张力,实境是逼真描 写的景、形、境,虚境则是由实境诱发和开拓出来的想象空间。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比拟可以同时分别向外、向内传达了两种意义,很多修辞手法都有制造语言张力的作用。 B 虛境体现着整个意境的艺术品味和审美效果,所以,只要构建了虚境,就能产生艺术张 力。 C.虛境试图冲破实境的束缚, 如果没有虚境与实境的对立统一,也就没有意境张力的存 在。 D.实境太实则无法激发鉴赏者开拓审美想象的空间,作品得留有“艺术空白”,注入生气。 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3 分)( ) A.王维的《鸟鸣涧》中,“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看似在写月亮出来的时候把鸟儿给 惊吓了,却让读者感知到了山谷的“静谧”。 B.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遥想兄弟如何在重阳日登高和佩带茱萸, 而诗人自己却独在异乡,不能参与。 C.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以空间之远与时间之短作悬殊对比,形 成巨大张力,从而表达了遇赦的喜悦。 D.戴望舒的《雨巷》,“雨巷”和“丁香”的意义都不明确,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理解,文 学张力在这种“误读”中得到了体现。 4.材料一和材料二都使用了哪种论证手法?请根据材料举例说明。(4 分) 5.关于文学张力,有人认为主要是语义的丰富性,而有人却认为主要是表意的暗示性,根 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你的看法。(6 分) 【参考答案】 1.(3 分)B. (强加因果,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是作为例证“常见的一些修辞能很好地制 造文学语言的张力”的材料,而不是因果关系。) 第 15 页 共 25 页 2.(3 分)B. (只有廓大、丰富的虛境,才会产生有张力的意境。) 3.(3 分) A. (材料二的主要观点是“实境与虚境的相互作用形成意境张力”。B 项,虛写 想像中的情境,并不是材料二所言的“虚境”。C 项,前后语句形成内容上的张力,不是虛 境与实境相互作用形成的张力。D 项偏离话题,没有讨论虛境与实境相互作用的问题。) 4.(4 分)都使用了“例证法”(举例论证)[答“引证法” (引用论证)不给分,因为材料一 没有引证] (2 分) 。从材料一举例说明(1 分) ;从材料二举例说明(1 分)。(只从一则材 料中举例说明只能得 1 分。言之成理即可。) 5.(6 分) (张力是语义的丰富性)采用修辞等语言形式,或一些结构、手法与模式等文学元 素的营建,都可以使得语言有两种以上的含义。(2 分)这些不同的含义之间既互相联系, 又相对独立,浅表与深刻同在,简单与丰富共存。(2 分)多样情感、多种理趣得以凸显, 从而形成文学的张力。(2 分) (张力是表意的暗示性)语言的意义可以转移和跨越,有张力的作品在传达事物的字面意义 时,有其丰富的暗示意义;(2 分)通过特定的暗示,文学作品中的各物象有着深刻的内涵 和暗示意义:(2 分)文学中的虚境是由实境诱发和开拓的想象空间,可以通过艺术空白等 方式暗示读者。(2 分) (答两种观点都认可的,每答对一点 2 分;对“张力”的另外理解,只要与两则材料相关, 言之成理即给分) (2021 湖南省衡阳市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百年前,老京张铁路实现了我国自主设计建设零的突破,詹天佑和他设计的“人”字 形八达岭线路让国人振奋;2019 年底开通的新京张高铁,成为第一条采用北斗卫星导航系 统并实现自动驾驶等功能的智能高铁。从时速 35 公里到 350 公里,新老京张铁路见证了 中国铁路的百年飞跃。 科技创新的时代大潮奔腾不息。除了高铁这张响亮的名片,我国在信息通信、航空航 天、核能等领域也已形成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一次又一次刷新着我国高 科技领域知识产权的纪录。2020 年底,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0 年全球创新指数》 报告显示,在全球 131 个经济体中,中国创新能力持续位居世界前 15 行列,是跻身综合 排名前 30 位的中等收入经济体。我国商标申请量、发明专利申请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首 位;我国著作权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连年提升,2019 年达到 7.39%。 正如所说,总的看,我国知识产权事业不断发展,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知识产权发展 之路,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知识产权法规制度体系和保护体系不断健全、 保护力度不断加强,全社会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意识明显提升,对激励创新、打造品牌、 规范市场秩序、扩大对外开放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就开始了。1950 年,我国颁布了《保障 发明权与专利权暂行条例》《商标注册暂行条例》等知识产权法规,对实施专利、商标制 度作出了初步探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知识产权工作逐步走工正现化轨道。 (摘编自《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科学指南》,《求是》杂志编辑部 2021 年 O 月 02 日) 材料二: 科技实力直接关系到世界政治经济力量的变化,也决定着各国各民族的前途命运。当 今世界,核心技术、高端科技就是现代的"国之利器",谁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中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任凭风浪起,稳坐约鱼船",赢得长远发展 第 16 页 共 25 页 的巨大优势。 我国"十四五"时期以及更长时期的发展,对提升创新能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提出了 更为迫切的要求。国际上,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 格局发生深刻调整,各国都千方百计筑强已有的科技优势,而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 也是换不来的,在引进高新技术上我们不能抱任何幻想。我们必须奋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走出一条适合国情的创新路子。 实现科技自立自强,首要的是明晰主攻方向。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找准我国科技发展现状和应走的路径,把发展需 要和现实能力、长远目标和近期工作统筹起来考虑,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持之以恒加 强基础研究,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将现存的"卡脖子"环节逐个攻克。 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关键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要改善科技创新生态,进一步转变政 府职能,为创新创造者营造良好环境、提供基础条件、搞好相关服务;要创新科技成果转 化机制,努力解决基础研究"最先一公里"和成果转化、市场应用"最后一公里"有机衔接问 题,打通产学研创新链、价值链;要狠抓创新体系建设,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发挥我 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同时也要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 实现科技自立自强,重点是抓好科技创新主体。既要有效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推 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又需加强创新人才教育培养、尊重人才成 长规律和科研活动自身规律,力争培养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 和创新团队。 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没有科技的自立自强就没有出路。我们要深刻认识实现科技自 立自强的长期性、艰巨性,凝前谋划,保持定力,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深入实施科教兴国 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确保已经推出的一系列政策真正落实到位,让 科技创新成果源源不断涌现出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科技创新的动力引 擎。 (摘编自何铁城《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战略支撑》,《解放军报》2020 年 11 月 09 日) 材料三: 自主创新是指通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特的核心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新产品 的价值的过程。自主创新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这是自主创新 的内容而非内涵。自主创新的成果,一般体现为新的科学发现以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 术、产品、品牌等。 当今世界科技迅猛发展,国家竞争力越来越体现在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科技实力上, 经济竞争力、文化影响力最终取决于自主创新能力。它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是 支撑一个国家崛起和发展的筋骨,是一国持久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也是企业培育核心竞争 力的关键环节。 对于企业来说,自主创新能力就是自主集成和应用各种技术知识并由此获得竞争优势 的能力,包括技术搜索能力、学习能力、研究开发能力等;对于国家来说,自主创新能力 就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有意识地促进科学技术知识的生产、流动和应用并在 此过程中创造财富从而实现价值增值的能力。自主创新能力主要是一种制度能力,而不完 全是一种技术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等同于国家竞争力。 (摘编自百度百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在全球 131 个经济体中,我国创新能力持续位居世界前 15 行列,是跻身世界综合排名 前 30 位的唯一中等收入国家。 B.1950 年,我国颁布了《保障发明权与专利权暂行条例》《商标注册暂行条例》等知识产 第 17 页 共 25 页 权法规,知识产权工作逐步走上了正规化轨道。 C.当前国际形势严峻,我们难以引进关键核心技术,必须奋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走出一 条适合国情的创新路子。 D.创新能力是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国家崛起和发展的支柱,是综合国力竞争的 决定性因素。 2.根据三则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我国自主创新的一个成功范例就是高铁,从无到看,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到自主 创新,现在已经领跑世界。 B.我国知识产权事业不断发展,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已取得历史性成就,法规制度体系逐渐 健全、产权意识明显提升,对规范市场、激励创新、打造品牌、扩大开放发挥了重要作用。 C.我们必须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走出一条适合国情的创新路子,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 的主动权,走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D.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文化事业的日益繁荣和一系列政策的落实到位,我们的 自主创新能力一定会越来越强,科技创新成果也将源源不断涌现出来。 3.下列引语,不可以作为论据用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 分)( ) A.“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在掌舵的准备。” B.“若无某种大胆放肆的猜想,一般是不可能有知识的进展的。” C.“成功的人是跟别人学习经验,失败的人只跟自己学习经验。” D.“路只有靠自己去走,才能越走越宽。” 4.材料二使用了哪些论证手法?请简要说明。(4 分) 5.请综合三则材料说明我国科技事业应如何发展?(6 分) 【参考答案】 1.C。A 项“国家”不能替代“经济体”。B 项时间错误,“知识产权工作逐步走上了正规 化轨道”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D 项应为“自主创新能力”。 2. D。D 项条件与结果颠倒,“经济竞争力、文化影响力最终取决于自主创新能力。” 3. C。C 项讲的是团结与合作的重要性。 4.比喻论证,如"国之利器""先手棋""卡脖子"等。引用论证,如"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 船”。因果论证,如国际形势严峻,核心技术引进不来,我们必须奋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走出一条适合国情的创新路子。 (4 分,答出一点记 1 分,答出两点记 2 分,答出三点记 4 分) 5.要自立自强,明晰科技主攻方方向,深化体制改革,抓好科技创新主体。要提升自主创 第 18 页 共 25 页 新能力。要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知识产权发展之路。(6 分,每答出一点记 2 分) (2021 八省新高考模拟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新冠肺炎疫情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性现象,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首要问题。新冠肺炎疫 情“毒害”了全球关系并加剧了紧张。这是我们思考新冠疫情影响的第一点。那么原因何 在呢? 主要原因在于中美之间日趋恶化的双边关系。从一开始,中国就遭到西方媒体以及一 些西方政客恶意并且令人惊讶的攻击。尤其在一些西方国家,它对那些国家民众对于中国 的态度产生了负面影响。尽管现在谩骂的海啸已经逐渐退却,但全球抗疫合作的前景却因 此遭到了严重损害。 新冠疫情对全球治理造成负面影响的第二个原因是,它带来的威胁如此之大,以至于 引发了社会所有阶层的担忧和恐惧。这场危机远没有使各个国家和社会变得更加紧密,相 反却倾向于将它们彼此分离开来。它被一些国家视为一场国家性而非国际性危机,结果大 家就在抗疫中各自为战。有关新冠疫情影响的第二点思考是,抗疫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治理 能力的一场巨大测试。面对疫情,世界各国的应对总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在中国、 韩国、越南和日本等东亚国家和地区。它们的抗疫方式当然存在重要差异,但更令人印象 深刻的是相似之处:在这些国家和地区,抗疫的目标都是遏制和根除病毒,而非简单地控 制。这被视为经济复苏的前提。它们在抗击疫情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功。考虑到中国的规 模,它的表现尤其突出。第二种应对方式是西欧国家,它们一直在试图控制而非彻底消灭 病毒,这些国家做得远没有东亚地区成功。第三种应对方式就是美国和巴西,那简直是场 灾难,因为抗击病毒一直被认为是次要甚至被嫌弃的工作事项,而非根本要务。这些不同 类型抗疫方式带来的后果将会影响深远。 对于新冠疫情影响的第三点思考,涉及后疫情时代的全球治理和国际秩序。情况很难 让人乐观。当前阶段的中美关系比年初时进一步割裂了。这会削弱全球治理的可能性。一 个最明显的例子便是美国退出世卫组织和缩减资金支持。因为美国的态度,世贸组织的未 来也遭遇威胁,短期内不大可能正常运转。在可预见的未来,全球治理的进展更可能会出 现在地区层面。长远来看,新冠肺炎疫情也可能会带来更广泛形式的合作。东亚地区应对 新冠肺炎疫情好于其他国家的原因之一,在于他们有应对“非典”的经验。假以时日,世 卫组织将会得到加强,希望也是如此。 (摘编自马丁•雅克《新冠疫情如何影响全球治理》) 材料二: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及其国际化,对于中国大国形象塑造产生巨大挑战,也蕴藏着重要 机遇。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谣言四起,恐慌加剧。中国政府及时发声,庄严承诺有能力、 有把握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稳定了国内疫情防控大局,向世界表达了中国是文明大国、 东方大国、负责任大国、社会主义大国的重大信号。 文明大国形象定位,彰显疫情防控的中国精神。中华民族是历经磨难、百折不挠的民 族,困难和挑战越大,凝聚力和战斗力就越强。中华民族拥有战胜疫情的强大文化基因、 丰富经验、强大心理承受能力和战胜疫情的勇气决心。中国政府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为全球疫情防控分享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东方大国形象定位,彰显疫情防控的中国气魄。中国充分发挥独特的制度优势、应对 “非典”疫情和重大灾情的丰富经验、先进的防疫和治疗手段,展现出打赢疫情防控全民 战争的信心、能力和把握。疫情爆发后,中国政府迅速反应,举全国之力开展疫情防控。 第 19 页 共 25 页 中国人民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开启全民隔离模式;中国政府聚焦联防联控,科学、有序 推进以武汉市及湖北省为重点、从中央到地方覆盖全国的全方位、多层次防控体系建设, “本着对中国人民和国际社会高度负责的态度,采取了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举 措”,确保疫情可防、可控、可治,有效维护经济社会稳定。 负责任大国形象定位,彰显疫情防控的中国风范。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同国际 社会加强合作,共同开展疫情防控。全力抢救受到病毒侵害的所有生命,坚决维护人民群 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世界疫情防控贡献力量,为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在当前 全球疫情大流行风险加剧之时,中国表达了与世界卫生组织和各国政府保持紧密合作的意 愿。 社会主义大国形象定位,彰显疫情防控的中国前景。中国政府拥有强大的领导力,全 民众志成城战疫,依法开展疫情防控,充分保证治理效能最大化,彰显了中国制度的独特 优势和旺盛活力。同时,中国拥有自我完善的勇气和决心,及时纠错、补齐制度短板和不 足,将有效的政策和做法逐渐规范化、制度化和机制化,加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 彰显了中国制度强大的自我更新完善能力。 (摘编自肖晞、宋国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与中国大国形象塑造》)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新冠疫情一开始,中国就遭到西方媒体以及一些西方政客恶意的攻击,尽管现在谩骂 的海啸已经退却,但对全球抗疫合作的前景造成了严重损害。 B.新冠疫情的危机不仅远没有使各个国家和社会变得更加紧密,而且将它们彼此分离开 来。它被某些国家视为国家性危机,大家在抗疫中各自为战。 C.中美之间日趋恶化的双边关系和新冠疫情威胁如此之大,引发了社会所有阶层的担忧 和恐惧,这是新冠疫情对全球治理造成负面影响的两大原因。 D.美国退出世卫组织和缩减资金支持,体现了其不负责任的态度,世贸组织的未来也因 此遭遇威胁,世卫组织和世贸组织短期内不大可能正常运转。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中国、韩国、越南和日本等东亚国家和地区的抗疫方式存在重要差异,但它们都秉持 这一理念:如果不能遏制和根除病毒,经济复苏就不可能。 B.新冠疫情影响了全球治理和国际秩序。目前来看,虽然情况很难让人乐观,但从长远 来看,新冠疫情也可能会给国际社会带来更广泛形式的合作。 C.中国和东亚其他国家、地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比西欧国家和美国都要成功,其中一个 原因就在于他们有应对 2003 年“非典”疫情的丰富经验。 D.因为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具有独特优势和旺盛活力,中国政府凭借强大的领导力,众志 成城,依法开展疫情防控,充分保证了治理效能最大化。 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塑造中国大国形象的方法的一项是(3 分)( ) A.加强对外话语的构建,挑选和设计好中国疫情防控故事。 B.制定好中国疫情防控故事传播的系统策略,建设好对外话语体系。 C.加强国际交流与媒体融合,增加讲好中国疫情防控故事的手段。 D.加强对国外受众的调查研究,增强讲述中国疫情防控故事的针对性。 4.两则材料在论证结构上有什么不同?请简要说明。(4 分) 第 20 页 共 25 页 5.新冠肺炎疫情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它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请结合材料简 要分析。(6 分) 【参考答案】 1.C【A “谩骂的海啸已经退却”不准确,原文是“谩骂的海啸已经逐渐退却”。B 第一 句在原文中是并列关系,而选项成了递进关系,与原意不符。且“而且将它们彼此分离开 来”的表述亦欠妥当,原文中为“倾向于将它们彼此分离开来”。D 原文只提到世贸组织 “短期内不大可能正常运转”。】 2.D【原文中“中国制度的独特优势和旺盛活力”是抗疫彰显的结果,而不是原因。即使 “中国制度的独特优势”算作原因,“旺盛活力”也不能算原因。】 3.D【“加强对国外受众的调查研究”是“增强讲述中国疫情防控故事的针对性”的一个 措施,不是塑造中国大国形象的方法。“增强讲述中国疫情防控故事的针对性”有助于讲 好中国疫情防控故事,但它本身不是塑造中国大国形象的方法。】 4.材料一采用的是并列式结构:文章主要谈了有关新冠疫情影响的三点思考,三点思考 之间是并列式关系。材料二采用的是总分式结构:先总述新冠疫情对中国大国形象塑造产 生的巨大挑战,再分别从文明大国、东方大国、负责任大国和社会主义大国形象定位四个 角度阐述了其彰显的中国精神、中国气魄、中国风范和中国前景。(本题每点 2 分,其中 概括 1 分,结合文本分析 1 分,共 4 分) 5.疫情爆发考验了中国的防疫体系、医疗水平。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彰显了中华民 族的强大心理承受能力和凝聚力,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优势。考验了中国政府的治理能 力,彰显了中国制度的优势和强大的自我更新完善能力,塑造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使中国和一些国家的关系趋于紧张。将影响后疫情时代的国家治理和外交关系。(每点 1 分,共 6 分) (2021 福建省 4 月诊断性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2015 年 12 月,中国、美国、法国及欧盟等缔约方在法国巴黎达成了一项协议——《巴 黎协定》,协定要求在 21 世纪末将全球的温升控制在 2 摄氏度以内,并力争在 21 世纪下 半叶全球实现碳中和。碳中和要求所有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实现人为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总 量与大自然吸收的总量相平衡。因此碳中和不是二氧化碳零排放,而是一个国家之内的温 室气体的净零排放,即一个国家领域内的温室气体排放与大自然所吸收的温室气体相平衡, 其目的是维持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浓度大致稳定,避免地球表面温度的大幅变化,防止气 第 21 页 共 25 页 候变化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的生态系统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 中央领导人在 2020 年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表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 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 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 力争取在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重大宣示,是党中央、国务院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 形势,构建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作出的重大战略抉 择,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无论是达峰目标还是碳中和的愿景,对中国的发展转型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应对气候 变化实质上是一场发展转型的竞争。以欧盟为例,其达峰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是实现发展 之后知道什么时间二氧化碳排放出现峰值的,达峰之后有一个漫长的平台期才开始缓慢下 降,现在即将走向快速下降,然后走向碳中和。而中国则是人为地设定了达峰的时间表, 现在仍在爬坡,还没有看到峰顶;达峰后还需要作出艰苦的努力,才能渡过平台期,实现 稳步下降,再到快速下降,进而实现碳中和。欧盟承诺的碳中和时间与达峰时间的距离是 70~80 年,中国承诺的碳中和时间与达峰时阃的距离是 30 年,达峰之后几乎没有平台期的 缓冲就要开始下降,且是快逸下降,这些就是中国的最大挑战,道路或路径几乎相同,但 是时间是非常紧迫的。 中国的 GDP 碳强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 3 倍多,欧盟的 6 倍多。当前宣示的达峰目标和 碳中和愿景,就是要倒逼中国发展转型,从而激发出更多的创新活力。从全球治理雾霾的 经验来看,英国伦敦和德国鲁尔治理大气污染都是用了 20 多年的时间,东欧的大气污染 治理因为有了前车之鉴和技术进步,大体上用了不到 10 年的时间。 欧盟在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实现减排,那个时候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等低碳能源技 术的成本是目前的许多倍,我国在 2030 年以后开始减排,届时低碳技术的成本又会有较 大幅度的下降。以光伏发电成本为例,1990 年每千瓦时的光伏发电成本是 100 美元,2000 年降低到 10 美元,2010 年降低到 1 美元,现在的平均水平是 5 美分,深信 2030 年、2060 年肯定是大大低于目前水平。 如何应对碳中和问题,最紧迫的挑战是一个多答案的选择题,可以有不同的选择。欧 盟的成功在于民众的支持,美国减排的成功在于市场的力量,中国的成功应该是民众的力 量加上市场的选择和制度的优势三方面的结合。目前,中国的达峰和碳中和已成为了国家 意志,只要将这些任务分解到每一个地方政府,每一家企业,乃至每一个家庭,发挥我们 国家的制度优势,即发挥民众、企业和政府三个方面的积极性,什么样的困难都可以克服。 总之,无论减排还是碳中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本质就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 转型,也是一场发展转型的竞赛,均是挑战与机遇并存,关键在于如何把握机遇,化危为 机。 (摘编自李俊峰、李广《碳中和——中国发展转型的机遇与挑战》) 材料二: 中国传统村落是乡村旅游地的重要类型,它以古朴的村落风貌、丰富的文化景观与独 特的民居建筑见长,吸引众多的中外游客。但凤貌维持、古建保护与旅游开发、低碳诉求 往往会产生矛盾,形成对立。如太阳能热水器在屋顶的架设产生视觉污染,破坏古朴的村 落意境;沼气池的开挖建设有可能损坏古建文物。因此,从中国传统村落的资源特征和保 护需要考虑,探索相应的碳中和实现路径势在必行。 对于传统村落而言,应因地制宜地选择符合自身特征的低碳清洁能源,合理使用太阳 能、地热能和乡村地区丰富的生物质能,寻找到村落保护、旅游发展、低碳诉求的理想点。 采用村落四旁绿化与建筑立体绿化相结合的植绿技术,绿化、美化村落环境,营造出悦目 的感官体验效果,提升旅游体验质量,同时兼具固碳生态服务功能。固体废弃物是传统村 落型乡村旅游地主要碳源之一,减量化、资源化与无害化是固体废弃物处理依据的基本原 第 22 页 共 25 页 则,在资源化利用固体废弃物的产业化与市场化水平尚待提高的情势下,从源头减少垃圾 的产生也就显得十分必要。传统村落型乡村旅游地的低碳发展离不开社区居民的参与与支 持,社区居民的自愿参与和融入低碳生活,方能推动乡村旅游地的低碳可持续发展。 (摘编自丁雨莲《碳中和视角下乡村旅游地净碳排放估算与碳补偿研究》)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一个国家领域内,大自然所吸收的温室气体总量与人为排放的温室气体总量达到平衡, 就是二氧化碳零排放。 B.中国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所承诺的碳中和与达峰的时间距离较短,且达峰后几乎无平台期 的缓冲就得快速下降。 C.碳中和的本质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发展转型竞争,把握机遇,化危为机,实现发展方式的 绿色低碳转型是关键。 D.中国传统村落的旅游优势是风貌古朴、文化景观丰富且民居建筑独特,短板是开发困难, 无法满足低碳诉求。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上的宣示,既是面对新发展格局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也彰显了保护 地球家园的大国担当。 B.因为有欧洲国家治理大气污染的经验可借鉴,加上低碳技术成本的大幅下降,我国可以 如期兑现碳中和的承诺。 C.如果充分发挥我们国家的制度优势,调动民众和企业,分解减排任务,就能克服困难, 从容应对碳中和问题。 D.合理使用太阳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可以促进中国传统村落旅游发展与实现碳中和目 标之间矛盾的解决。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符合碳中和的一项是(3 分)( ) A.建设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尝试提供碳信用、碳风险管理等金融服务。 B.实行垃圾分类,居民投放日常产生的可回收物,经回收后可获得收益。 C.为推进氢能发展战略,加大煤制氢、石油制氢和天然气制氢的规模。 D.在光伏治沙中探索“板上发电、板间养殖、板下种植”的商业模式。 4.关于乡村旅游地碳中和的实现路径,材料二提出了哪些建议?请简要概括。(4 分)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6 分) 第 23 页 共 25 页 【参考答案】 1.(3 分)B 2.(3 分)B 3.(3 分)C 4.(4 分)①合理使用低碳清洁能源;②营造固碳生态;③减量化、资源化与无害化处理 固体 废弃物;④推动社区居民参与和融入低碳生活。 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 1 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 给分。 5.(6 分)①首先阐述碳中和问题产生的背景、内涵以及中国碳中和的愿景;②进而指出 碳中和对中国的发展转型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③最后提出发挥民众、企业和政府积极 性以及应对碳中和问题的思路。 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 2 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 给分。 (2021 深圳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新时代乡村振兴不能停留在“农村发展只是农业发展”“农村功能只是提供农产品” 的固有思维上,而应该从乡村文化这一内生动力的角度,去推动社会主义乡村的全面发展。 乡村振兴首先意味着乡村传统产业文化的创意升级。乡村振兴依托于乡村别具一格的 原真文化特质与独特文化创意,也离不开乡村文化产业的勃勃生机与乡土本色的品牌形象 塑造。因此,传统产业文化的创意升级,应将文化创意作为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动能,与 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乡村产业的文化附加值;创新宣传引导和示范引导机制, 引导多元资金和人才进入乡村文化产业;创新乡村文化资源整合机制,形成地方文化产业 品牌,实现生产、生活、生态和文化的良性互动,恢复乡村自主造血的能力与动力。 良好的自然生态是乡村振兴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它不仅直观反映乡村发展的内在 文明程度,也是彰显美丽乡村魅力的外在表现。因此,乡村振兴也需要体悟与践行绿水青 山的生态文化。一方面,要激发乡民对乡村山山水水、一草一木的深厚感情,增强乡民对 自然人居环境的主人翁意识,形成爱护环境、保护生态的村风文化,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 快增值;另一方面,需要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统筹山水林田 湖草系统治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 在治理体系上,乡村振兴既要传承与弘扬优秀的传统治理文化,也要依托于现代社会 治理思想的浸润实践。要筑牢乡村振兴的社会基础,需要尊重乡村秩序,结合乡村优秀的 传统文化元素,激活与创新乡村社会治理模式,不断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 治理体系。自古以来,乡村文化赋予乡村社会以秩序,赋予乡贤以声望权威,赋予乡村以 自治功能。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治理体系中,须将传统的乡贤文化与现代治理思想有机结 合,让德治成为支撑,法治成为保障。 乡村振兴还要注意城乡教育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一体化,正视乡村现实的文化 需求,加大投入推进与城市均等的教育和公共文化服务。为此,需要把各项资金切实用在 乡民最渴望、最需要的教育和公共文化服务上;发展乡村教育,兴盛乡村文化,改变乡村 学校的式微状态,发挥文化的引领力量,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乡民,让乡民用科学思维来观 第 24 页 共 25 页 察、思考和解决问题。同时,还要站在乡民立场上,挖掘乡村熟人社会蕴含的道德规范, 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以乡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培育优良家风、淳朴民风、文 明乡风,引导乡民孝老爱亲、勤俭持家、向上向善、重义守信。 (摘编自王慧姝《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现实文化指向》) 材料二: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尤为重要的一环。千村千面,其最重要的区别就在于各不相同 的乡风与文化。乡风文明建设,在润物无声中植入了民淳俗厚的新风尚,造就了千姿百态 的美丽乡村。 通州区仇庄村从一个有名的贫穷落后村,变成现如今远近闻名的全国文明村、全国美 丽乡村和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这一变化,始于“以文化人”。曾经的仇庄有“三多”:矛 盾多,吵架多,上访多。如今的仇庄早已变了模样,最直观的就是村庄环境的变化。柏油 马路宽敞笔直,高耸的路灯上悬挂着各种孝道宣传标语,街头巷尾干净整洁,绿植遍地。 村民三两成群地聚在路边的长椅上晒着太阳唠家常,一片和谐温馨。在仇庄,每年腊月二 十是“老人节”,这天,全村人都要为 60 岁以上的老人送去祝福。不仅如此,每逢七一、 国庆、重阳等重要节日,村里会邀请老党员、老干部现场为村民讲述仇庄故事,每年开展 活动 20 余次,村民参与达 5800 余人次。村里还成立了以“村贤”为主要力量的村民宣讲 团,定期在孝道文化馆内与大家分享自家故事。此外,村里还创建了“家福学堂”夜间学 校,聘请传统文化专家,每周六晚为村民集中授课,共同“读经典,学经典,用经典”, 畅谈家庭之道、幸福之道,并通过“仇庄学习书院”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媒介,每天与村民 分享传统文化小故事,提升了大家的文化水平。 与仇庄村相距 70 公里的密云区西邵渠村,同样是一派祥和景象。村民文化活动室里, 太阳透过落地窗晒得满屋热气,几位身穿大红色棉袄的村民正在排练节目。临近元旦佳节, 他们正在为演出做准备。“西邵渠,我爱你,我爱你这绿水青山……”,用高粱秆制成的荆 笛乐声悠扬,几位村民激情满怀地唱起村歌《我爱我的西邵渠》。这首歌正是大伙儿你一 言我一语地在这间屋子里创作出来的。自从村里建了这处文化中心,每天最热闹的就是这 儿,扭秧歌、唱大戏、练模特步、学广场舞,每到冬季农闲时节,村民就扎根在这里不走 了。村里还不定期邀请老师过来指导,丰富的文化活动让村民们乐坏了。“每天都有文化 活动,这日子可有盼头了。”76 岁的老人戴德瑞说。西邵渠村党支部书记赵青山告诉记者, 村子的环境也有了很大改善。村北原来有一处废弃坑塘,占地两千余平方米,如今改造一 新,添了绿树红花和亭台楼阁,成了村民遛弯儿的好去处。 像仇庄村和西邵渠村这样的美丽乡村越来越多,人们欣喜地看到,乡村振兴正在逐步 成为现实。 (摘编自王可心《乡风文明为乡村振兴助力》)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实现社会主义新时代乡村振兴,不仅要大力发展农业,还要积极发展乡村文化,为乡 村的全面发展提供内生动力。 B.将乡村熟人社会的道德规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并赋予乡村以自治功能, 就能建立健全的乡村治理体系。 C.乡风与文化决定了乡村之间的差异,因此乡村振兴应当依托于乡村别具一格的原真文 化特质,并进行文化创意升级。 D.西邵渠村村民在文化活动室彩排节目,农闲时节不愿离开,这表明该村村委正视乡民 的文化需求,并得到大家支持。 第 25 页 共 25 页 2.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文体特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材料一是论述文,先提出总观点,再从四个方面着重论述了乡村振兴的现实文化指向。 B.材料二是新闻,点面结合,反映了我国乡风文明建设的成就,表达了对乡村振兴的信 心。 C.材料一具体论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意在增强人们积极投身这项事业的使命感。 D.材料二引用歌词和老人的话,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和现场感,也使文章语言富有感染 力。 3.下列各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 分)( ) A.五里界街推行“村民议事日”制度,把重大事项的决定权交给了村民。 B.十八洞村整治村居环境,打造特色山寨,村貌焕然一新,吸引了远近游客。 C.红寺堡区为乡村学校招聘一批高水平教师,让村里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 D.明月村大力发展晚红血橙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实现了村民收入的增长。 4.乡村文化振兴所造就的美丽乡村,美在何处?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4 分) 5.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以仇庄村为例简要说明乡村文化振兴的策略。(6 分) 【参考答案】 1.B 2.C 3.D 4.①美在村庄环境改善。②美在村民关系和谐。③美在村民文化生活丰富。④美在乡村 敬老孝道等德治文化建设(或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5.①践行绿水青山的生态文化。仇庄村注意改善乡村环境,街头巷尾干净整洁,绿植遍 地。②弘扬优秀传统治理文化。仇庄村成立了以“村贤”为主的村民宣讲团,发挥乡贤文 化优势。③推进乡村教育和公共文化服务。仇庄村聘请传统文化专家,通过网络平台,提 升乡民的文化水平。(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