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语文复习 散文整体阅读学习策略 课件(40张PPT)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1年高考语文复习 散文整体阅读学习策略 课件(40张PPT)

ID:684551

大小:613.66 KB

页数:40页

时间:2021-05-0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散文整体阅读学习策略 高三年级 语文 学习目标 1.把握散文基本特点与类型。 2.了解高考散文考查的内容和特点,熟练掌握解题技巧。 余光中说:“散文与诗是我的双目,任缺其一,世界就不成 立体。” 剧作家骆文说,散文“作为一种文体,好处甚多。一石之鳞, 可以为文。一水之波,可以写意。一花之瓣,可以破题,实在自 由”。 近十年天津语文高考文学类考查内容 2020年 《线条之美》 2019年 《萨丽娃姐姐的春天》 2018年 《虹关何处落徽墨》 2017年 《挺拔之姿》 2016年 《在母语的屋檐下》 2015年 《云和梯田》 2014年 《枣香醉人》 2013年 《胡杨人家》 2012年 《掐辫子》 2011年 《塔上的树》 《辞海》说,中国六朝以来,为区别韵文与骈文,把凡不押 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统称“散文”。 广义上:泛指除诗歌以外的所有文学类别集合。随着时代的 发展,散文的概念由广义向狭义转变。狭义上:是一种抒发作者 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文学体裁。 散文的概念 现代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文学形式。作者往 往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表 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等方面的感悟,深入地挖掘其中的内涵与 哲理。 现代散文可以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议论散文。 叙事散文:以记叙人物、事件为主。根据所定写内容的侧 重点,它又可分为记人和写事两种类型。 ①记人散文。它以人物为中心,但在刻画人物形象上与小说 不同,不追求人物性格的完整,不追求全面地描写人物命运,而 是通过富有特征的细节、人生片段或性格的某一方面来寄情写意。 散文的分类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 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 先生。 ——肖像描写 头一句是:“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 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 ——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我记得他开头讲一首古诗,《箜篌引》:公无渡河。/公竟渡 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 ——生活片段 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 有时太息。听他讲到他最喜爱的《桃花扇》……那一段,他悲从中 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他掏出手巾拭泪,听讲的人不知有几 多也泪下沾襟了!又听他讲杜氏讲到“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 满衣裳……”,先生又真是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了。 ——典型细节 ②记事散文。它以事件的发展为线索,寄情于事。所叙述的 事件可大可小,可一件也可多件,可以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小故事, 也可以是片断的组接或特定场景的描写。但一般侧重选择一些曲 折有致、富有情趣和内涵的侧面或场景。 《小狗包弟》采用双线结构: 欢快(与包弟亲密接触)──忧虑(不知如何安排包弟)──轻松 (送走了包弟)──沉重(送走之后心不得安)──歉意(至今心不得 安)。 抒情散文   其基本特征是寓情于景、寓情于物、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等。   ①抒情散文主要用象征、拟人等方法,通过对外在形象的描 绘来传达作者的情思,因此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是这类散文最常 用的手法。  抒情散文 ②托物言志散文,作者将情感融于某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具体 事物,借助象形联想或意蕴联想把主观情感表现出来。例如: 《囚绿记》以恋绿——囚绿——释绿——念绿为线索,含蓄地揭 示了华北地区人民面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苦难命运,象征着作 者和广大人民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黄鹂——病期琐事》 表面上写黄鹂,实际上寄寓着作者对美的追求,对人生的深 刻感悟,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富有哲理。 议论散文 也称为说理散文,借助某种形象说理,或表达一个观点, 或阐述一个道理,或议论某种现象。其特点是议论、抒情和描写 相结合。 它与抒情散文一样注重情感的抒发,不同的是议论散文重于 理智,抒情散文重于感情。这类散文近似于杂文,但比一般杂文 更具有文艺性。例如:李大钊的《新纪元》、周涛的《捉不住的 鼬鼠——时间片论》。 《捉不住的鼬鼠——时间片论》: 极度的灵活,超自然的伸缩性,不可思议的变幻速度。是的, 鼬鼠一般,短肢、细长柔韧的身子,光滑的皮毛滴水不沾,豹头, 双眼凝注而有神采。 无处不可穿越,无处不可逃遁。闪电的一击,比一切猛兽凶 猛。它象征着“短暂”的残酷力量,而这正是时间的另一属性。 郁达夫说:“散文清淡易为,并且包括很广,人间天上, 草木虫鱼,无不可谈。” 作家周立波也认为:“举凡国际国内大事,社会家庭的细故, 掀天之浪,一物之微,自己的一段历史,一丝感触,一撮悲欢, 一星冥想。往日的凄惶,今朝的欢快,都可以移于纸上,贡献读 者。” 1.“形散神聚”。 形散:A.取材自由:写人、记事、绘景、状物。 B.表现手法灵活多样:象征、衬托、对比等。 C.表达方式不拘一格:以抒情为主,把叙述、描写、 议论、抒情融为一炉。 神聚:主题明确而集中。 散文的特点 《寒冷的高纬度》——我的梦开始的地方 菜园 一到昼长夜短的夏天, 这形形色色的植物就几近疯 狂地生长着,它们似乎知道 属于它们的日子是不多的。 生命的旺盛 生命的脆弱 生命的从容 人 他们是那么善良、隐忍、 宽厚,爱意总是那么不经意 地写在他们的脸上。 随遇而安的平和 与超然,让人觉得生 活里到处是融融暖意。 《寒冷的高纬度——我的梦开始的地方》 动物 富有灵性 内心会有一种异常温暖的感觉。 神话传说 绚丽的艺术灵光 有个性和光彩 梦境 色彩斑斓的梦 只要你有呼吸、有思维,它就 无休止地出现,给人带来无穷无尽 的联想。 2.以小见大。郁达夫曾说,散文是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 花上说人情。它往往于小处着墨、大处着眼。 3.词采优美。散文素有“美文”之称,语言或清新隽永、 质朴无华;或简洁明丽、生动活泼;或细腻典雅,富于文采。 披文以入情,仔细揣摩语言文字背后的情思。 散文的特点 4.意境深邃。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 情感真挚。作者借助想象和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 由虚而实的依次写来,可以情景交融、托物言志,以表达 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加深远的思 想,使读者领会更深刻的道理。例如:2017年高考全国Ⅱ 卷《窗子以外》。 散文的特点 分析综合:筛选整合信息,分析作品结构和概括作品内容主 题;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 分析作品结构:首先需要整体感知,然后紧抓关键语句,最 后梳理出文章脉络。 文章的主题包含两个方面:首先是高度概括的文章内容,其 次是把握作者的思想观点和写作意图。 分析表现手法:辨析表现手法和说明表达效果。 明晰考点,有备而战。 鉴赏评价:赏析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从内容而言,鉴赏散 文的艺术形象、作品内涵;从形式而言,鉴赏散文的语言表达、 表现手法等。 2020年上海高考卷《被劝进来的病人》第10题:与聚焦单个 人物形象不同,本文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分析这种写法的作 用。 明晰考点,有备而战。 探究: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挖掘文本丰富意蕴、民族心理 和人文精神;探究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对作品进行 个性化解读。 明晰考点,有备而战。 由此可见,“分析综合”侧重于把握文章结构思路、筛选归 纳文意,概括作者在文章中的观点态度和主旨。“鉴赏评价”侧 重于能对文章的思想内容进行评说,对其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及作者的观点态度进行初步赏析及评价。“探究”侧重于挖掘文 本丰富意蕴,探讨作者创作意图和文本所折射出的人生价值、文 化底蕴和时代精神等,对作品进行个性化解读。 明晰考点,有备而战。 (一)阅读方法科学化 1.寻找线索,辨析特 征。线索是把文中各个部 分的材料串起来的关键所 在。 掌握技巧,有效应对。 2018年天津高考卷《虹关何处落徽墨》全文思路:执着 寻找虹关徽墨——寻找徽墨过程中的看、听、思——徽墨再 次受到关注,焕发活力——看叶先生制墨——联想儿时研 墨——领略了徽墨,涤荡了心灵。借此帮助我们更好的揣摩 文本,了解到作者意图。 掌握技巧,有效应对。 2020年全国新高考Ⅰ卷《建水记》:本文采用空间和时间两 条线索行文,请分别加以简析。 参考答案:①文章以空间的转换为行文结构,展开对建水的 描写,从城外的临安车站开始,依次写穿过城门,经过街道,商 场,胡同小巷,最后进入家庭院落;②文章以时间的延续为思想 线索,将建水同时置于历史文化传承与当下日常生活中来描写, 表现这座古城经久不衰的生命活力。 掌握技巧,有效应对。 写人记事的散文,大多包含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 因、经过和结果这六个基本要素。 写景状物的散文,或描摹山川名胜,或叙述特定事物,或 游览参观,或借物喻人、托物言志。 抒情、议论类的散文往往以抒情、记叙、说理等方式来表 达自己的某个观点,或者阐述一个道理,情理结合,给人启迪。 掌握技巧,有效应对。 2.寻找“文眼”,锁定关键。 “文眼”往往是反映主题思想、创作意图的关键词句。抓住 了“文眼”,就抓住了全文的关键。 寻找“文眼”,即把文中的议论抒情句、反复出现的词句、 首尾照应的句子等找出来加以体会。因为这些句子往往直接透露 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倾向、写作目的等。 掌握技巧,有效应对。 3.概括主题,升华认识。 主旨是一篇文章的灵魂,如果能准确领会文章主旨,那 么答案也就迎刃而解了。 掌握技巧,有效应对。 2017年全国新课标Ⅲ卷《我们的裁缝店》:结合上下文, 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文中划线句子:可能干什 么都一样的吧?) 参考答案:裁缝作为辛苦的谋生行当,看起来与其他行 当一样;但在做裁缝的过程中,对生活有了难忘的经验和体 会,不由得对这一行当产生了特殊感情,感到它有独特意义。 掌握技巧,有效应对。 4.赏析手法,品味情蕴。 对散文表达技巧的考查是高考散文阅读考查的重点之一, 主要考查表达技巧的运用及其产生的艺术效果。 掌握技巧,有效应对。 由技及文。对文章表达 技巧的分析,应从技巧的表 达效果上进行分析。 掌握技巧,有效应对。 由表及里 从总体上先梳理文本的思路,然后逐步深入赏析文章的艺术 魅力。作者的情感常常流露在字里行间,即为表面。而这些或喜 或忧的情感,往往是对文章主旨的暗示,即为里层。因此,在答 题时,要通过对散文语言文字、情感的体味来把握文章深层次的 意蕴,深挖作品蕴含的哲理。 掌握技巧,有效应对。 (二)答题思路规范化。 第一步:审清题干,明确答题角度——加强审题意识。 第二步:理清思路,确定概括区间——加强全局意识。 第三步:筛选提炼,整合答案要点——加强模式意识。 掌握技巧,有效应对。 反馈与评价 2016年天津高考卷《在母语的屋檐下》的第18题:作者深情 地诠释了母语的多重意义,请结合全文加以概括。(8分) 参考答案:①母语可以拉近彼此关系;②母语最早打通人与 世界的联系;③母语可以自由地抒情状物;④母语包含文化基因, 守卫民族文化;⑤母语给人以家的归宿感;⑥各民族用自己的母 语创造了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课后作业 完成近三年天津高考卷文学类阅读试题,按照 题目的要求作答,并总结答题规律。 结束语 语文高考越来越注重对文化素养的考查,而良好的阅读 习惯,熟练掌握命题规律和答题方法,往往能助考生一臂之 力。 阅读是一生的功课,希望同学们以高考为契机,脚踏实 地,多读多思,进一步感受散文之美。这样不仅有助于高考, 更能够获益终生。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