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二教案-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中历史必修二教案-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人教版

ID:683788

大小:1004.63 KB

页数:9页

时间:2021-04-3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发展变化是时代永恒的主题。本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体现了生产关系适应生产 力不断发展的动态变化,是世界现代经济史的重要一课,涉及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的运 行方式、发展模式,上承罗斯福新政的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下接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和区域集团化全球化趋势,这节课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有 着承上启下的紧密联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第三产业、“新经济”的概念,能够运 用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措施来理解战后出现的新变化;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福利国家的评价,培养学生用一分为二的史学观分析问题的能力;全 面认识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调整的分析,认识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共 性,从而正确看待国家政策的调整,培养学生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 教学难点:如何全面认识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教法学法】 教法:追述导入、问题引领、材料分析、对比分析、情景再现法等。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分组讨论等。 【学情分析】 这节课涉及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有关问题和概念,比较抽象,学生难于理解,所以,在 教学中用创设情景、启发式谈话法和讨论法,从学生喜闻乐见的材料入手,培养和提高其历 史思维能力。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用漫画导入新课,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由漫画中的“救救我吧”提出问题“究竟谁 来拯救欧洲呢?”,随即过渡到资本主义世界面对危机需要自我调整,从而导入新课。 二、新课讲授 (一)自主学习,总览全局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碰到一系列的“新”字,每一个“新”字因时代不同、环境 不同而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这个“新”字有着怎样的内涵呢? 学生从课本几个子目的标题能够回答出四个新变化,然后可以通过归类,弄清四个内容之 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破题”是对课题的一种解读。运用“咬文嚼字”这一设计来破题,其作 用在于激疑启思,进行学法指导。在这里,学生能够先总揽全局,再由远及近地观察历史。 (二)分组探究,各个击破 1、第一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 (2)、归纳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阶段 (3)、分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影响 学习本部分内容,首先要明确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含义,并结合第 18 课的内容归纳出 战后不断发展的原因,即罗斯福新政的成功实践和凯恩斯主义的理论指导。通过下列材料 1945 年底,英国议会通过大英银行国有化法案,1946 年以后,政府先后在煤炭、铁路 运输、电力、煤气、航空、电讯、航运等企业部门推行国有化。 法国是西方国家中明确实行经济发展计划的国家,从 1947 年起,相继编制过 7 个中期 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 在发达国家,美国的政府采购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最高,其中大部分为军事订货, 为生产提供了最大的稳定市场。 提问:与新政相比,上述国家发展经济的手段新在何处? 通过这一问题的解决,明确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特征是国家干预经济,同时了解 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方式。 设置问题:请同学们简要概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通过材料分析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作用。 提问:这组数据说明了什么?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得战后西方国家经济发展出现了“黄金时期”,但到 70 年代 初期,这一政策却遭到了人们的质疑。 材料一:20 世纪 70 年代,受中东石油危机等影响,美国经济陷入困境。从 1973 年 12 月持续到 1975 年 5 月,GDP 下降了 5.7%,工业生产下降了 5.1%……1974 年消费物价上涨 11.49%,1975 年上涨 11%。 ——韩德强《世界经济危机史简述》 材料二:面对严重的经济问题,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发展的重点在于扩大供给,主张 通过减税刺激人们的投资和工作的积极性,减少政府对经济的管制,加强市场机制的作用。 ——吉尔德《财富与贫困》 提问:(1)、材料一中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为了应对材料一中的问题,材料二中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意在体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弊端,其主要是促使政府一味地干预经济,这样,必 然使国家财政支出过大;对企业管得过死,企业缺乏活力。有人称,凯恩斯不仅是“二战后 的繁荣之父”,也是“战后滞胀之母”。面对以低增长和高通胀为特征的“滞胀”,凯恩斯主 义束手无策,不能改变经济局面,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陷入危机。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西方国 家开始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形成了“混合经济”。 由上述材料逐步引出开放性问题:“我们应当如何看待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干预政策?”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意在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讨论时可以从干预经济的作用和效果、 能否改变社会制度以及得出启示等方面打开话题。 战后西方国家的经济恢复和发展了,但社会贫富差距的问题依然存在,面对人们的抗议, 政府该如何应对呢? 2、第二组:建立“福利国家” (1)、分析“福利国家”的目的和实质 (2)、归纳“福利国家”的发展过程 (3)、如何评价西方的“福利国家” “福利国家”是指通过国家立法而建立起来的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肯尼迪:“如果自由社会不能帮助众多的穷人,就不能保全少数富人”。 根据材料回答:建立“福利国家”的直接目的和根本目的,并分析其实质。 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对于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然 而西方国家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也面临着挑战。 问题探究:西方国家的福利制度面临着什么样的挑战?结合视频内容和所学知识,归纳 “福利国家”的发展过程,分析福利政策有何积极作用和弊端。 “福利国家” 建立与发展的目的是缓和社会矛盾,但客观上造成了国家财政负担过重 以及工作积极性下降的问题,因此寻求“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结合是现代西方国家完善 社会福利保障体系的目标。当然,“福利国家”的发展要与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经 济的发展也会促使产业结构不断的调整。 3、第三组:第三产业的兴起 (1)、分析第三产业兴起的原因 (2)、第三产业对社会经济发展有何作用 第三产业:提供各种劳务的服务业,要求学生举例说明,加强对第三产业含义的理解, 并通过图片分析第三产业兴起的原因及影响,其中影响部分重点强调并分析第三产业为什么 只能缓和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而不能够根除的原因。 第三产业带来了经济发展。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又出现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4、第四组:“新经济”出现 (1)、“新经济”的基本概况 (2)、简要分析“新经济”的影响 材料一: 材料二: 通用汽车公司 100 多年的发展历史,拥有 400 亿美元资产,而微软公司发展十几年就 拥有了 2000 亿美元。 苹果市值一直是全球第一,比排名第二的埃克森美孚石油市值多 53%。 通过材料引导学生直观感受“新经济”的魅力,对新经济产生意义建构,并结合教材内 容归纳整理出“新经济”的基本概况。 问题探究:“新经济”的出现和发展有何影响?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关系呢? 通过师生对话,共同感受身边的历史,感受“新经济”无处不在。 【史料探究】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材料一:在发达国家内部,美国 1979 年 20%最富的人的收入比 20%最穷的人高 3.5 倍,而 90 年代末则已达 9 倍。目前,美国 1%最富有人所拥有的财富比如 90%的美国人的财富的总 和还要多。此外,其他西方国家,如英、法等,也存在同样的现象。 材料二:从 2000 年 7 月起,美国经济从繁荣景气中跌落了下来,一步步跌入低谷。经济逐 渐低增长到负增长。2001 年以来,美国失业率逐月上升,至 2001 年 12 月份,已升至 5.8%。 上述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由此可知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是什么? 三、课堂小结 1、经济政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2、社会政策:建立“福利国家” 3、产业结构:第三产业的兴起 4、经济增长模式:“新经济”的出现 这一系列变化的核心是国家干预经济,其实质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学以致用,通过下列题目来巩固本课所学的内容。 四、当堂演练 1.20 世纪 50 至 70 年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变化主要是 A.奉行自由放任政策 B.普遍实施政府干预 C.实行计划经济 D.倡导“新经济” 2.某西方大国曾采取以下措施处理经济问题:把 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削减住房、 医疗、失业等各种福利开支,减少税收,提高利率。这是为了 A.促进工业革命后经济的发展 B.克服 20 世纪 30 年代的经济危机 C.解决二战后初期的经济困难 D.缓解 20 世纪 70 年代的经济滞胀 3.阅读下图,其叙述正确的是 ①图示国家被称为“福利国家” ②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已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 ③发达国家的福利政策缓解了社会矛盾,提高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④发达国家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二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 ②福利国家得到发展,政府公共开支逐年增加 ③第三产业蓬勃发展 ④“新经济”的出现打破了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性循环的规律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 D. ①②③④ 5.一位俄国学者指出:“美国思想体系的传统任何时候都不会转变为僵死的教条,而是在每 一新的历史阶段为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20 世纪 90 年代初,美国“回答时代的呼 唤而获得新生”的举措是 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C.推行社会福利政策 D.积极发展“新经济” 美国的思想体系因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从 16 世纪以来西方的经济思想也随着时 代的变化而不断调整。 五、拓展延伸 1、资本主义三种经济思想(经济运行模式) (1)重商主义——工场手工业时代: 原因: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 内容:金银是国家财富象征。 (2)自由主义——工业革命后: 原因:工业革命后资产阶级力量增强,要求摆脱封建束缚 内容:自由贸易、自由竞争、自由经营反对国家干预。 (3)凯恩斯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原因: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社会基本矛盾激化。 内容:国家全面干预经济(宏观调控)。 凯恩斯主义在战后的发展也在不断的变化,以美国为例。 2、“二战”后美国不断调整的经济政策 时间 代表政府 经济理论依据 经济政策 实践结果 主要问题 50 年代 杜、艾政 府 凯恩斯 主义 充分就业 经济 繁荣 财政赤字 高额国债 通货膨胀 60 年代 肯、约政 府 赤字财政 70 年代 尼、福、 卡政府 凯恩斯主义 紧缩财政 赤字财政 一时见效 “滞胀” 80 年代 里根政府 货币学派 供给学派(反 凯恩斯) 削减开支 紧缩货币 减税 经济回升 持续增长 “四高” 并存 90 年代 克林顿政 府 宏观调控微观 自主 平衡预算 消灭赤字 偿还国债 低通货膨胀、 低失业率 低赤字 “两极分化” 【合作探究】 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思考: 1.美国一个世纪独领风骚的不竭动力是什么? 2.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何启示? 要求:先独立思考 1 分钟,然后以小组为单位用 3 分钟的时间合作学习,组长负责指导组 员规范组织语言。 六、板书设计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建立“福利国家”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三产业的兴起 “新经济”的出现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运用了大量的数据与材料,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分析数据与材料,运用 教材中的有关知识来思考、解决问题,可以培养、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同时,注重与现实 相联系,运用现实中的实例让学生理解“第三产业的发展”与“新经济”,并让学生从二战 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寻找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值得借鉴的地方,实现学习历史的 现实意义。 本课涉及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有关问题和概念较多,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福利国 家”“第三产业”“新经济”等,这些概念比较抽象、难讲清楚,在本课教学过程中只能浅层 讲授,无法深入探究。尤其关于二战后第三产业迅猛发展的原因和影响,只能让学生根据教 材略为了解,不能结合第三次科技革命与相关知识进行深入的分析。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