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必修二第三单元的第二课内容,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起步后
发展曲折,从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得出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在夹缝中
求生存,在斗争中求发展。本课教材内容线索清晰,按时间顺序划分民族工业发
展的六个阶段:一、甲午战争后的初步发展;二、一战期间的短暂春天;三、一
战后迅速萧条;四、南京国民政府前十年迅速发展;五、抗日战争期间日益萎缩;
六、解放战争时期陷入困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民族工业出现发展的第一次高潮的原因和主要表现;了解民国时期民族
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2.方法与过程:
本课教学以近代史上张裕酿酒公司的产生发展为线索,贯穿清政府统治时期
和民国(1912-1949)年间两个阶段民族工业的发展。通过情境和材料的分析,培
养学生自我解读能力,学会从政策,民众的支持,战争,社会局势等方面分析,
培养学生从细微处入手,既要有大世界观,也要有小着眼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学习实业家们艰难的发展史,对爱国民族资本家的精神有更加深刻的
理解,激励后人要勇往直前,不畏艰难。从而树立对民族精神的崇高景仰。
② 对人民的支持在民族工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由此激发学生的
爱国热情,理解群众力量的伟大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原因。
难点: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和民族工业的地位和作用。
四、教学过程
导入:(张玉解百纳干红广告)张裕解百纳干红葡萄酒由张裕酿酒公司生产。
该公司是爱国侨胞张弼士先生创办的中国第一个工业生产葡萄酒的厂家。百年企
业,树立民族品牌形象,其发展历程也是艰难曲折的。今天我们就以张裕集团发
展为主线,去学习新课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
解读课程标准:识记: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理解:影响
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认识: 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
的地位和作用
阅读情境一,回答为什么张裕酿酒公司会在 19 世纪末创办?
情境一:19 世纪末,爱国侨胞张弼士见清政府放款设厂的限制,怀抱“实
业兴邦“的梦想,投资 300 万,挂牌“张裕”创立。冠以张姓,取昌裕发达之意,
开创中国工业化生产葡萄酒先河。张弼士的朋友纷纷回国办厂。
问题:为什么张裕酿酒公司会在 19 世纪末创办?(请学生阅读并回答)
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表现、影响。
展示材料一:《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人纷纷在中国开办工厂、开采矿山,
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直接剥削中国人民。
材料二:1901-1905 年清政府颁布了 30 多道上谕,推行新政,其经济改革
方面的措施是奖励实业,振兴商务。政府决定带头破除耻于为商的成见,提倡、
奖励私人资本办工业。
得出原因(1) 列强竞相对华输出资本,进一步瓦解自然经济
(2)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阅读思考: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表现及影响
情境二:1912 年,孙中山到张裕参观,题赠“品重醴泉”四字。此后,张
裕集团扩大规模,葡萄酒受到社会名流们的青睐。群众们争相购买国货,张裕葡
萄酒销量大增,张弼士更加坚定了实业兴邦的理想。
问题:为什么辛亥革命后,张裕集团扩大规模,发展迅速呢?
展示图片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扫清了一些障碍,中华民国鼓励发展工商
业,上海的群众性爱国运动,一战期间列强向中国输出资本大大减少。
展示材料 1912~1919 年 8 年间,建成厂矿企业 470 多个,投资近一亿元。
这 8 年相当于过去全部投资总额。其中,纺织业新设厂 27 家,投资额 2 998.4
万元……面粉业新设厂 91 家;投资额 472.3 万元,烟草业新设厂 12 家;投
资额为 601.9 万元。
——《中国近代史教程》
思考,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表现
展示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分布示意图
思考民族资本主义这一时期发展特点
情境三:20 世纪 20 年代初,欧洲大批葡萄酒进入中国 ,因其性价比较高,
张裕葡萄酒销量锐减,门可罗雀,张弼士觉得生意越来越难做了。
问题:20 世纪 20 年代初,为什么张裕葡萄酒销量锐减,民族资本主义陷入
萧条是什么?
合作探究:近代中国国门大开,民族工业的发展深受外部因素影响。
春天:一战爆发,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民族
工业进一步发展
短暂:一战结束,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整个中国民族工业又迅速萧条
认识:1.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帝国主义是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重
要因素
2.只有实现民族独立,才能实现民族发展。
情境四:1927 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政府鼓励工商业发展的政策颁布,
张裕集团向银行贷款扩大规模,改变营销策略,成为业内翘楚。
问题:张裕集团成为业内翘楚的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在这一时期迅速发展的
原因、表现
原因:国民政府开展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
表现:
①部门:棉纺织业、面粉业和新兴工业部门如化学工业、橡胶工业都有较大
发展;
②市场:碱除了满足国内需要外,还出口日本和朝鲜半岛;
③产量: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创历史最高纪录。
情境五:日本发动全面侵华后,张裕集团跟着政府着手内迁。1941 年,日
本接管烟台的张裕酿酒公司。内迁后企业日渐萧条,官僚资本趁机持有张裕酿酒
公司股份。
问题:张裕集团面临空前打击的原因
原因:沦陷区:日军的破坏和吞并
国统区:官僚资本的压榨
展示 横行在我国东北沦陷区的日军图片、日军从沦陷区掠夺的大批物资图
片、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是近代中国的最大一家民族烟草企业。1927 年全盛时
职工达万余人。此后在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的双重压迫下开始衰退,出现连年亏
损的局面。1937 年宋子文乘人之危,强迫低价收买公司股票,从而控制了南洋
兄弟烟草公司。
情境六:抗战胜利后,举国欢庆。张裕集团受到外国商品的冲击,国民党肆
意征税,张弼士感到国民党的税多如牛毛,政局动荡,物价飞涨,民不聊生,企
业濒临破产了。
问题:张裕集团濒临破产的原因
展示:《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美国商品排挤国货,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
僚资本的急剧膨胀,而中国的民族资本在萎缩、国统区通货膨胀。
合作探究 2: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呢?
(1)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下,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
义的压迫和束缚(最主要因素)
(2)先天不足,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缺乏资本、人才、技术、市场等条件;
(3)后天畸形,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工业结构和地区分布失
衡;
(4) 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
合作探究 3: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1)民族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代表了先进的生产力;
(2)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经济中所
占比重很小;
(3)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
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不能使中国走上工业化道路。
作用:
经济上: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有利于自然经济的瓦解,对外国的经济侵
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政治上: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使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队伍迅速壮
大,促进民主革命的发展。
文化上为西方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基础,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
地位。
展示图片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史(请学生对本课进行总结)
在 19 世纪 60、70 年代,民族资本主义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夹缝当中产
生;在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在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发
展获得短暂的春天;在一战以后,陷入萧条;1927-1936 年,南京国民政府统治
前期,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解放战争时期,民族资本主义陷入绝境。
课堂小结:
张裕集团自创办就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曲折而艰难发展,
体现一个民族不屈的精神,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简史的浓缩。而它们最终的命运
告诉我们:实现民族独立是发展、振兴中华的前提条件!那么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的出路在哪里?民族资本主义将往何处去,我们将在下一个找到答案,民族资本
主义将重获新生。
课堂练习
1、费正清教授曾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
迹”。这是因为 ( )
A、工业结构不合理
B、地区分布不均衡
C、社会环境未得到根本改变
D、军阀割据混战
2. 民国初期,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导致“短暂”的主要原因是
A.北洋政府对民族工业扶植不力
B.一战后西方列强卷土重来
C.封建自然经济的束缚
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3.张謇认为发展实业应当重点放在纺织和钢铁上,实施的结果是纺织业空前
发展,而钢铁业没有得到发展,其最重要原因是 A.清政府对外赔款使重
工业发展缺少资金
B.清政府顽固派阻挠发展重工业
C.重工业因周期长,利润少,民族资本家不愿涉及
D.西方列强对中国矿产资源的大肆掠夺
4.中国近代“实业救国”的道路之所以行不通,主要是因为
A.“实业”往往被反动政权所垄断
B.科技水平严重滞后
C.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半封建国家
D.资产阶级力量弱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