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三教案1.2 旷日持久的战争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三教案1.2 旷日持久的战争

ID:683746

大小:137.74 KB

页数:6页

时间:2021-04-3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历史选修三第一单元第 2 课《旷日持久的战争》 一、设计说明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于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战争中的三次大规模战役,马 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等,展现出一战不同于以往战争的一些特点。第二 次工业革命中科技的迅猛发展,带动了武器行业的发展。 战争的残酷性和长期性,让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反思战争。作为和平时期的人们, 要珍惜时下的和平环境。 二、教学内容分析 课程标准: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认识德奥集团失败的原因。 重难点: 重点: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 难点:战争为何转入旷日持久的相持阶段? 三、设计步骤 (一)新课导入 展示法国元帅约瑟夫·雅克·塞泽尔·霞飞的生平资料和图片,如:“迟钝将军”、箍 桶匠的儿子、1922 年霞飞将军到了上海,在霞飞路上种下了一颗“和平树”——在别人的 庭院里,用剌刀强行地划出一片地,又是修路,又是栽树,而且栽的还是“和平树”—— 在殖民者的逻辑里,这就是“和平”。 (二)教授新课 师:请同学们看课程标准和考试内容与要求。 课程标准: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认识德奥集团失败的原因。 考试内容与要求: 1.欧洲三条战线的主要交战国。 2.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 3.第一次世界大战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 (视频)《一战西线战场·洗礼》中的片段,讲述一战前世界的形势,整个欧洲大陆充 斥着民族主义、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等,但这也是一个危险的时代,这个时 代的政治不稳定在增加。 师:请同学们结合地图和课文中的表格,熟悉东线、西线、南线战场。 生:南线:塞尔维亚和奥匈帝国。 师:请同学们看材料,法国的军事思想主要是“进攻主义”。 生:法国在普法战争后逐渐形成了一种“攻击主义”的军事思想,摒弃一切有关防御 的观点。只有一个人在唱反调,他就是米切尔将军。他认为,德国只有利用比利时才能对 法国发动一个具有决定性的攻势,他要求重点设防之线,正是德国人后来的主要突破区域。 由于他的计划属于防御性质而被一致否定了,并由霞飞接替了他的职位。 (过渡语)1914 年战事(展示图片:西线战场上的德国士兵) (视频)施里芬计划(结合课文右下角方框内的内容施里芬计划,理解这个德国制定 的作战方案) 师:结合课文和图片,分析 1914 年的战事经过。 生:图片一:1914 年 8 月,比利时枪骑兵出发抵御德国对其家乡的入侵。 图片二:1914 年 8 月 20 日,当德国大军从布鲁塞尔的街头穿过时,惊恐的比利时 平民只能呆呆观望。 图片三:德国军队期待速战速决地获得胜利。从这些涂鸦可以看出他们的攻击目 标是巴黎。 图片四:冯克卢克将军 图片五:德国第一军总司令冯克卢克将军,与其部下合影。 师:资料补充:法国作战的致命弱点 生:一位目击者回忆道:“法国军队以 19 世纪最好的队形出现在战场上,戴了白手套, 修饰得漂漂亮亮的军官走在他们部队前面 18 米处,就像阅兵行进那样安详。他们都很勇敢, 不断冒着可怕的炮火冲锋前进,但毫无用处,没有一人能在向他们集中射击的炮火中活下 来。到目前为止,我没有看见一个人能前进 45 米以上而不被打翻的”。 师:战争期间的武器、支援力量。 德国兵的马克沁机枪每分钟可以打出 300-600 发子弹,杀人就像秋风扫落叶一样。我 们的伤亡也很大。 战斗的那几天,后方巴黎总共被征用了 700 多辆出租汽车,往马恩河地区运兵。这些 两汽缸的出租汽车星夜兼程,只用了两个来回,就输送了一个师的兵力。这也是战争史上 第一次用汽车大规模机动兵力。 师:展示扑克:被士兵们叫做霞飞老爹或者老爷爷的的法军总司令。 展示图片: 图片一:德国军队开始度过马恩河时,法国军队就在河的这边等着与之交锋。 图片二:这是一支行进中的法国军队,1914 年末,战场在法国以内向南迁移。 图片三:这是在东普鲁士东面与俄国接壤的边境线上某处,藏身于战壕之中的德 国军队。 (过渡语)1915 年战事(展示图片:动线战役中被俘的俄军。德国把进攻重点放在东 线。在西线,不管是英法联军还是德国军队,在以堑壕、隧道、铁丝网为特征的阵地战中 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但是却没有哪一方获得真正的胜利) (过渡语)1916 年战事(图片展示:一战坦克) 师:介绍凡尔登战役的概况。 生:德军新任总参谋长法尔肯海恩提出了代号为“处决地”的作战计划,准备进攻一 个法国不愿放弃的军事要地,让法国在那里投入全部兵力,然后加以歼灭。法尔肯海恩公 开叫嚣,“要让法国把血流尽”。 1916 年 2 月 21 日清晨,德军的进攻开始了,1000 门大炮以 1 小时 100000 发的速度, 把炮弹射进凡尔登地区,30 多平方公里左右的三角形地区内,落下了 200 万发炮弹。 师:展示地图 凡尔登战役(1916 年 2 月 21 日——12 月 18 日) 师:展示图片 使用了包括喷火器、窒息性毒气、轰炸机在内的武器。贝当将军使用的 MK1 左轮手枪。 师:展示图片 图片一:图中显示的是成排待葬的尸体,但对死伤无数的国境之战来说,这不过 是九牛一毛。 图片二:凡尔登战役中法国阵地一角,可见凡尔登之战残酷性。尸体遍布的凡尔 登战场。 (过渡语)凡尔登战役的残酷,转向地狱般的索姆河战役。 师:展示图片:约瑟夫·霞飞元帅与英军高级官员交换意见。(展现英法合作) 师:展示地图:西北面:索姆河战役;中部:马恩河战役;东部,凡尔登战役。 (视频)《一战西线战场》中英国的一段,与欧洲大陆有英吉利海峡相隔的英国,丝毫 不惧怕大陆战争,所以他们的专业军队数量很少。 师:冲破“海上封锁”的挣扎——日德兰海战 生:两国海军主力部队的唯一一次交战,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海战。 师:展示表格:“一战”四次重大战役表 师:结合材料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什么演变为一场持久战? 生:当时由于现代武器大量装备部队,使得防御一方的实力大大增强。当时战略战术 传统。当时军队机动性差,后期保障能力低。 (过渡语)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武器丰富了起来,武器的发明及改进, 改变了一战的走向。 战争中一位驾驶坦克的英国士兵说:“坦克所发挥的威力,连我自己也没料到。我驾着 坦克孤零零地冲向一座村庄,只见德军四散而逃。我围着村庄转了一圈,就像战神在地上 画了一道禁圈一样,德国人全都吓懵了,全都乖乖投降,一共有 300 百多人。” ——毛元佑《世纪初的列强混战》 (视频)《一战西线战场》中的节录。20 世纪初的武器种类,远距离火炮,加强铁丝网 的建设是战争的最爱。 师:展示图片(阵地战) 师: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用的新式武器:英国首创的坦克。一次大战中德军的重炮(240 厘米口径) 师:补充资料 法式 75 毫米野战炮 法军拥有那个年代最精良的野战火炮,即著名的法式 75 毫米野战炮,然而,由于法军 确信其火炮优于对手拥有的火炮,而轻视中型和重型火炮。 实际上,在大战之初法军仅拥有大约 300 多门口径在 75 毫米以上的火炮,而德军拥有 3500 门。法军炮兵连编制 4 门而不是 6 门大炮,这是它的又一个缺陷。 1897 年,由德维尔将军、德波尔上校和里马伊奥上尉三人组成的法国炮兵研制小组发 明了 75 毫米野战炮,这是世界上第一门现代化加农炮。 师:趣味历史 “二营长!你他娘的意大利炮呢?给我拉来!”这句耳熟能详的经典台词出自抗战剧《亮 剑》中八路军独立团团长李云龙,在华语界已成为神句子,更成为网络语言的一个“梗” ——万能的“二营长”与“意大利炮”演绎出无数的神段子。 意大利仿制法国 M1897 式 75 毫米野战炮。法国的这门炮在世界火炮史上可有一号,它 是世界上第一门现代化加农炮,即世界上最早的人工装填单发速射炮,昵称“法国小姐”, 简称“法 75”。 师:展示图片(李云龙和意大利炮) 师:展示防毒面具(人的、狗的、马的) 师:资料补充 有一回,德军发射了一种奇怪的炮弹,爆炸之后黄绿色的烟雾迅速扩散。这是氯气弹, 我立刻戴上橡胶防毒面具。来不及防护的战友就中毒了。严重的会发生呼吸系统糜烂,气 管只剩下一支棍,旁边的肉全部脱落,最后死掉了。轻微一些的,呼吸道会被灼伤,有的 造成终身的残疾。 毒气会久久不散。我还看到一些中毒的战友一连几天咳嗽着,把他们灼伤的肺给一块 块地咳出来,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死去。 师:展示图片(美国骨架式坦克) 展示图片(飞机、飞艇、毒气弹) 展示图片(①被毒气伤害到眼睛的英军士兵②戴着防毒面具的英国机枪兵在战斗 中③典型的毒气弹爆炸时的景象) 展示图片(陆战之王——坦克投入实战) (过渡语)(视频)一个一战士兵的反战情绪。 师:反思战争 这种炮击对心灵冲击相当惨烈,不少战友患上了急性精神疾病——“炮弹休克症”,它 会造成情绪和肢体的障碍。一旦发作,不少人就僵在战壕里,眼睛看不清东西,耳朵听不 见声音,有些人甚至疯掉了。 炮火翻腾过的泥土上暴露着人和马的尸体。随着天气逐渐变暖,尸体腐烂散发出的恶 臭也越发厉害了。长期生活在这样的地狱中的部队显得苍老。战友们个个眼珠深陷,面目 全非。他们步履蹒跚,显得十分沮丧。他们被恐怖的记忆压垮了。 (视频)战争中的反战因素。 师:展示图片(阵亡的士兵、受毒气侵害的脚、一座墓丘) 四、课程结语 硝烟弥漫,尸横遍野,生灵涂炭,贵贱皆殁,兵起之际万民癫狂,鸣金之年举世齐喑, 古今悲怆凄惨者,莫若一战。 1914 年战争爆发之初,几乎所有人都被前所未有的狂热所笼罩。年轻的士兵们欢呼着、 高唱战歌走向战场,他们向自己的妈妈保证,秋天落叶之时定能凯旋。他们坚信,自己参 加的是一场速战速决式的伟大民族之战,无尽的荣光正在前方召唤。而对于各国统帅部而 言,战争无非是乾坤一掷的豪赌,将在短时间内分出胜负。 但最终,一战却变成了僵持的堑壕阵地战——部队的机动能力完全比不上急剧膨胀的 枪炮威力。谁都想打破这样可怕的静止,但全都铩羽而归。耗时几天、甚至数月的炮击把 地面都炸成了月球表面,但成群发起冲锋的士兵却一次次地在铁丝网和机枪火力面前被打 成碎肉。上万人的死伤往往换来的仅是几百米的推进,甚至在大比例军用地图上都可以忽 略不计。 五、教学反思 战争的残酷性,通过图片的展示,视频的播放,给同学一种直观的感受。BBC 的《一战 西线战场》,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历史教学视频的选取、引用、截取斗需要多下功夫。对于 历史的细节,要通过历史资料的展示,让学生体味到丰富的感觉。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