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教学设计
章节名称: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 10 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课标要求】
1.从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2.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材分析】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是人教版必修 2 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的第 2 课。本课讲述了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后的曲折发展历
程,共三个子目:第一目“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讲述 19 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
得初步发展;第二目“短暂的春天”讲述 1912-1919 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出现了“短暂的春
天”;第三目“曲折的发展”讲述了 1927-1937 年中国民族工业快速的发展,1937-1945 年
中国民族工业遭受沉重打击而日益萎缩,1945-1949 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陷入绝境。中国
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历程是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和经济近代化的重要进程,推动了近
代中国政治和思想近代化的发展,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提供了有利条件。
【学情分析】
1.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历程虽然时间跨度大,知识点多,但线索清晰,学生比
较容易理解和掌握。
2.【高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协作学习习惯还需要进一步的养成,因此教学过程中教
师要深入浅出、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的精神。
【学生课前准备】学生自主预习教材,完成学案的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短暂春天、快速发展、日益萎缩和陷入绝境五个
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准确把握“实业救国、官僚资本”等重要概念。
(2)理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各个发展阶段特征的形成原因及影响;思考中国近代民族资
本主义发展的影响因素;
(3)运用:探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探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的曲折发展史实对中国现代经济建设的借鉴和启示。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课前预习并自主完成学案,课上教师提问,使学生识记并理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五个发展阶段的特征、原因及影响;
(2)使用曲线图总结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曲折历程,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3)引导学生阅读、分析史料,提高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
(4)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问题探究,养成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
指导现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历程,使学生认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虽然
曲折艰难,但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是阻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三大政治障碍,只有实现民族独立、国家统一,中国的近代
民族工业才能迅速发展,今天的现代化事业才能得到保障;正确树立学生的爱国情感,为振
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而努力。
【教学重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各阶段的特征及形成原因
【教学难点】影响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探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
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方法】
本课教学方法设计采用:学案教学法、图表归纳法、史论结合法、问题探究法。
具体如下:
1.学案教学法:课前发给学生学案,学生自学教材,根据学案做好预习工作,以提高课堂教
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图表归纳法:
(1)学生通过完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表格,识记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不
同发展阶段的特征、形成原因及影响。
(2)多媒体技术展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曲线图,使学生更容易记忆其发展的
阶段性特征,理解其形成原因。
3.史论结合法和问题探究法:借助多媒体技术和学案向学生提供情景资料,课堂上调动学生
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在思考中主动探求知识,引导
学生理解“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探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中
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探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史实对中国现代经济建设
的借鉴和启示”,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具准备】PPT 多媒体课件和学案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共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标题导入: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中“曲折发展”指的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不顺利,
有快速发展时期,也有萧条艰难时期,呈现波浪式的发展。因此,要求学生识记近代中国民
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探
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史实对中国现代经济建设的借鉴和启示。
一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请同学们根据课前的自主预习和学案完成下表。教师给学生 5 分钟时间,相互间交流后,请
学生代表填写完成。
时期 特征 原 因 表 现 影 响
十九世
纪六七
十年代
产生 1 外国入侵,自然经济进
一步解体,商品经济发展
2 外商企业赢利的刺激
3 洋务运动的诱导
一些官僚、地主、商人投
资近代企业
中国民族资产阶
级产生
甲午
战后
初步
发展
1 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2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
厂限制
民族资本总额增加,商办
企业数量增加规模扩大,
由沿海向内地扩展
民族资产阶级
开始登上历史
舞台
一战
期间
(1912
-1919)
短暂
春天
1 辛亥革命扫除障碍
2 群众反帝爱国运动推动
3 西欧列强暂时放松对
华经济侵略
4 倡导“实业救国”
新建厂矿企业 470 多家,
新增资本达到 1.3 亿,面
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
化工等行业也有发展
民族资本主义
发展,无产阶
级力量壮大
1927- 发展 1 国民政府形式上完成
统一
很多工业部门,都有较大
发展,国民生产总值逐年
为中国抗战胜利
作出重大贡献
1936 较快 2 国民政府“国民经济建
设运动”
增长
1936-
1945
日益
萎缩
1 沦陷区:日本野蛮的经
济掠夺
2 国统区:官僚资本膨胀
1937-1939 上海被日军摧
毁工厂两千家,华北民族
企业被整个吞并
1945-
1949
陷入
绝境
1、美国的经济掠夺
2、官僚资本的挤压
3、苛捐杂税 4、通货膨胀
工商企业大量
倒闭、破产
教师补充知识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不同发展阶段特征形成原因的根本原因以及中国民族资
本主义的分布特点和行业特点。
(设计意图: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同阶段的特征、形成原因和影响虽然涉及时间
跨度大,知识点多,但教材的讲述线索清晰,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学生能够自主归纳
总结。)
二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曲线图
教师在学生完成表格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课件总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历程:
夹缝产生
初步发展
短暂春天
较快发展
日益萎缩
陷入绝境
获得新生
1860 1870 1895 1912 1919 1927 1936 1945 1949 1952 1956
(设计意图:多媒体课件动态显示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历程,能够让学生更加
直观的记忆其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及发展趋势。)
三 思考探究:学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南京临时政府的法令:奖励和保护工商业,鼓励人民兴办实业,鼓励华侨在国内投资,
设立实业,各省成立实业公司,废除清朝的苛捐杂税。
1935 年,国民党五大通过《请积极发展民营重工业以充实国力案》指出:“为从事经济
建设应速完成重工业” ……国民政府发起了一场“战时全国经济总动员准备”的“国民经
济建设运动”。
材料三
就在荣氏企业全力扩张之时,1937 年战争的开始,又改变了他的命运,各地荣氏企业
工厂惨遭洗劫,有的化为一片焦土。而且国民党官僚阶层借此控制经济命脉,压榨民族企业,
官僚资本迅速膨胀,荣氏企业日益萎缩。
抗战胜利后,中国卷入内战,再加上美国产品的大量涌入,以及通货膨胀,荣氏企业终
难恢复战前的辉煌。1948 年,荣氏企业各厂留存的外币黄金被迫兑换成金圆券。荣氏企业
被迫停产。
思考:1.影响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有利不利)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怎样?
1919 年清华学生焚烧日货
教师给学生 5 分钟时间阅读探讨后,请学生代表回答,教师在多媒体课件上总结点评学生的
答案。
1.影响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有利不利)
答:有利:1)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加速自然经济解体,客观上提供某些条件
2)政府鼓励发展的制度和政策;
3)群众的爱国热情;
4)民族资产阶级的实业救国精神
不利:1)封建势力的阻碍;
2)外国资本主义的压制;
3)官僚资本的掠夺;
4)社会动荡,政局不稳;
5)通货膨胀
6)战争的破坏;
7)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怎样?
答:地位:1)在近代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没有成为近代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
2)对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有依赖又有反抗,在夹缝中求生存,始终处于受
压制和打击的地位。
作用:
经济上:作为一种先进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促进自然经济解体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
中国经济近代化,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政治上:民族资产阶级产生和发展,为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提供了社会基础;无产阶级队
伍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思想上:冲击和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近代民主思想
的传播与发展。
社会生活上:社会风气由封闭保守到逐步开放。
(设计意图:影响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和探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
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是本课难点,要求学生理解运用,因此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和学案向学
生提供资料,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在思考中主动探求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
历史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四 以古鉴今
请同学们根据所学谈谈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史实对现代经济建设有何借鉴和启示?
(多媒体课件上总结点评学生答案)
答:1)民族独立、国家统一是民族经济振兴的基本前提。
2)政策是企业发展的保障。
3)善于抓住和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是振兴民族经济的重要策略。
4)优化投资环境,减少垄断经营。
5)保证充足资金,以科技为先导。
6)国民经济要协调、平衡发展。
7)稳定的社会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设计意图:历史的学习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用所学知识指导现实。今天的
中国正在崛起,学生是中国的未来,经济是中国发展的中心环节。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
发展经历给今天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很多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重视并吸取经验教训,以
实现中国梦。)
【小结】
诞生于多灾多难的旧中国的民族工业,它的发展历程必定是坎坷的。在这段坎坷经历
中,我国民族工业有过短暂发展的“黄金时代”;也经历了一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的沉重
打击;抗战期间,在日本的野蛮掠夺和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残酷剥削的夹缝中勉强生存了下
来;解放战争时期,在国民党政府近似疯狂的掠夺和大量外国资本尤其是美国资本的强烈排
挤下,我国的民族工业临近崩溃的边缘。新中国就是在这样的废墟上建立起了自己的比较完
整的工业体系。
【板书】
中国
民族
资本
义的
曲折发展(特征、原因、影响)
地位作用(经济、政治、思想、社会生活)
课堂练习
1.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末状元张謇愤而辞官从商,投资创办了南通大生纱厂。该企业属于
A.洋务企业 B.外资企业 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D.官僚资本主义企业
2.中国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出现于
A.洋务运动期间 B.甲午中日战争后
C.戊戌变法期间 D.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3.费正清教授曾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这是因为
A.工业结构不合理 B.地区分布不均衡
C.社会环境未得到根本改变 D.军阀割据混战
4.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主要有
①为中国民族经济发展提供了机会 ②使帝国主义在华势力调整
③作为战胜国,收回了帝国主义在华特权④客观上促使中国民主革命向前发展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② D. ②③④
5.辛亥革命失败后民主共和、实业救国两大思想在实践中受挫折的根本原因是
A.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B.封建残余势力强大
C.复古主义思潮盛行 D.人民群众尚未觉醒
6.
19 世纪 60 年代和 20 世纪初我国轻重工业所占比重图:
启 示(经验、教训)
轻重失衡,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导致近代中国重工业无从发展的直接原因是
A.大量赔款使清政府缺乏资金
B.清政府目光短浅,不愿引进外资和技术
C.外国工业品在中国市场处于优势
D.列强取得采矿权,中国矿藏资源遭掠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