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教案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教案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ID:683742

大小:387.17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1-04-3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 9 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课程标准 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 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自身孕育着资本主义萌芽,但自然经济仍 占统治地位,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要求学生掌握自然经济解体 的原因及表现。 (2)在“自强”和“求富”旗帜下,洋务派兴办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 洋务运动对中国早期现代化的推动作用。 (3)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初步发展的原因及主要企业家,认识中国民族工 业在夹缝中步履维艰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 (1)用图文、视频资料,创设情境,指导学生分析、讨论图文资料。 (2)通过课堂辩论,引导学生客观辩证地分析历史事件。 (3)通过史料分析,培养学生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列强入侵打断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进程,破坏了传统经济结构,给 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2)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的统治,但它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社会 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侵略,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3)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为中国人学习西方, 振兴中国提供了物质基础。 (4)通过了解珠海历史人物与中国近代化的关系,增强学生奋发图强,报 效国家和发展家乡的信念。 ★学情分析 本课为高一下学期刚刚分科情况下学习的,要激发学生对历史科的兴趣,必 需要将学习内容通俗化、形象化、乡土化;但是课堂内又必需有一定的深度,来 满足高中生的好奇心,训练其分析概括能力,给他们充分展示才华的机会,从而 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史料分析能力和学习历史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 重点: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 难点:洋务运动的评价。 ★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答法、视频教学法、探究教学法、课堂讨论法等 ★学法指导 1、对于自然经济的解体,可以从原因、表现与影响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 关于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要着重从外部因素即列强的经济侵略来进行分析。 2、洋务运动可以从背景、内容、失败原因与影响等方面来分析,形成完整 的知识结构,自主探究并运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洋务运动的影响。 3、对图文史料进行分析,提高从历史资料中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提高分 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及要点 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上个单元我们学习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了解 到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国家开始殖民扩张,随后完成了两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 最终建立。同学们,第一次工业革命最先发生在哪个国家呢? 学生:英国 展示图片《鸦片战争》: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发动鸦片战争。中国被打进了近代历史,产生“三千年 未有之变局”。这种变局,从经济结构开始,进而引起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 这千年之变局,变的是屈辱,变的也是新生。就好像所有母亲的生产,经历剧痛, 才能诞生新的生命。 本节课我们学习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寻找近 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表现在哪三个方面?(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变动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大碰撞下的现代化前奏 变动二:洋务运动 ----大变局下的现代化起步 变动三: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大危机下的现代化新动力 随后展示本课的课标要求,请学生齐声朗读。(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要 求,从而有的放矢地学习。) 讲授新课: 教师:下面我们跟随珠海一位历史人物的足迹来学习本节课,先来了解一下 这个人物。(播放珠海市唐家人唐廷枢的视频) 变动之一: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1.(展示唐廷枢早年经商的故事) 先从唐廷枢开始经商说起: 唐廷枢开始自己的商业活动和资本积累,是在担任香港殖民政府翻译时期, 1858 年以前他就在香港投资了两家当铺。其后在上海度出现的棉花出口贸易的 高潮中,又从事棉花投机生意。他独自经营的修华号棉花行,成为外国洋行收买 中国棉花的一个代理机构,并与怡和洋行发生业务关系。 教师:鸦片战争后,上海为什么会出现棉花出口高潮?除了这个现象外,这 个时期还有哪些新现象的出现?请同学们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英对华商品输出增加了 3.5 倍,棉纺织品占总值的 70%以 上,增加了 4.5 倍多。1845 年,有官员称:洋布、洋棉“价廉物美,民间之买 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弃土布而不用。” ——《中国近代现代史》 材料二:《中国土特产产品出口统计表》 时间 茶叶出口年平均值 生丝出口年平均值 1839 年 5000 5000 1845 年 8010 13220 1851 年 9919 23040 1853 年 10122 62896 通过材料分析得出: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受到冲击,开始逐渐解体。 2.老师带领学生进一步分析自然经济解体的表现、原因和影响。 随后通过图示法分析影响:(1)中国成为列强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依附 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2)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经济的产生,有利于现代化。 讲完以上知识点后,向学生介绍珠海人徐荣村主动参加英国世博会推销产品 的故事,进一步说明中国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通过历史乡土化,增强学 生的学习兴趣。) 3.趁热打铁地展示练习题: 思考: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这种“解体”的含 义是( ) A.大批洋货涌入中国 B.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控制了中国市场 C.自然经济被近代资本主义企业取代 D.封建农业和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 4.随后展示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出口情况表: 年代 总额(万英镑) 1842 97 1843 146 1844 230 1845 239 1846 179 1854 100 教师:鸦片战争后列强对华商品倾销有没有达到他们的预期呢? 学生:没有。 教师:为什么呢? 分析后得出: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虽然开始逐渐解体,但在近代仍然占主导地位。 变动之二:洋务运动 1.过渡:下面我们跟随唐廷枢的脚步来到上海(播放视频《唐廷枢在上海》) 教师:视频中提到的轮船招商局是在哪个事件中诞生的? 学生:洋务运动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文,自主填写表格。 学生填写表格后,通过超链接进一步讲解“内忧外患”的具体表现: 内忧指太平天国运动,外患指列强的侵略。 通过分析史料,讲解洋务运动的目的和主张: 材料一:办洋务,师夷长技,造炮舰,可以“剿发(太平天国)捻(捻军)”, “勤远略”,这是救时第一要务。 ---曾国藩 材料二: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西方利器,欲学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 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 结合史料分析洋务运动兴起的目的和主张? 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主张是师夷长技以自强。 随后通过超链接地图和图片展示军事企业和民用企业的概况,讲解珠海人参与创 办、经营洋务运动的故事: 展示唐廷枢和徐润参与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等企业的史料。 通过超链接地图和资料,讲解三支近代海军尤其是北洋水师的情况。 通过超链接史料和图片,讲述容闳和中国第一批留美幼童的故事以及留美幼童中 珠海籍学生日后取得的成就。 教师:同学们洋务运动的结果如何? 学生:失败 教师:对,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洋务派幻想只学习西 方的先进技术,不改变封建制度,实现富国强兵,真的是很傻很天真。 2.教师:同学们思考一下,洋务运动真的失败了吗?下面我们举办一个课堂辩 论赛,第一、二大组为正方,第三、四大组为反方。请大家先以小组为单位进 行讨论,随后派代表进行辩论。 正方观点:洋务运动彻底失败了 反方观点:洋务运动并没有完全失败 教师:刚才的辩论赛,大家的发言都很积极,下面我们分析几段史料,看看其他 人物的观点。 材料一 西人立国……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 ……此其体也。轮 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 蹶趋步,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 ——郑观应 材料二 洋务运动顺应世界潮流,为缩小中外差距做了最彻底的努力,实现 了从手工业制造转入机器生产的起步,缓慢地朝资本主义方向挪动,客观上为中 国的独立和进步积累着物质力量,向近代化迈出了第一步。 ——李时岳 材料三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后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 1300 万两;湖北官办 织布局开办后,江汉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 ——摘自中华书局《中国近代史》 学生分析史料回答,教师总结洋务运动的影响。 局限性:只学技术而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没有实现“自强”“求富”。 进步性:引进了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 义的发展,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一定抵制作用。 3.随后趁热打铁展示练习题: 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发展,有人说它是“有心栽花花不开, 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 “柳” 是指( ) A.近代军事工业和近代民用工业 B.重工业和轻工业 C.外资企业 D.新的经济因素及阶级力量 过渡: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洋务运 动虽然没有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但是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下面 我们来学习第三个变动: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变动之三: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展示故事:唐廷枢创办私人企业 在开平矿务局期间,他在矿业和工业的投资方面进行了许多试探,其中有 1883 年与买办李文耀试办之热河承平银矿,1887 年和 1888 年与徐润先后勘察的 平泉铜矿和迁安铁厂,以及 1889 年从香港华侨商人何献墀(昆山)手中接办的 广东天华银矿。 请根据唐廷枢生平经历思考:哪些因素促使他开始创办私人企业?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因素: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外商企业的刺激 洋务运动的诱导 2.接着学习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概况: 时间: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 代表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南海继昌隆缫丝厂。 地点:沿海 (分析:为什么集中在沿海地区?) 途径:部分中小地主官僚买办商人华侨投资;部分手工工场转变为近代企业 3.教师:在这个阶段咱们珠海也诞生了一个后来非常有名的近代企业------李锦记 公司。 展示 1888 年李锦裳在珠海市南水镇创办李锦记的故事 本课小结:通过图表示意法,带领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知识框架。 教师:唐廷枢一生在各地奔波,为近代中国的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但他始终没 有忘记自己的家乡-----珠海。 (播放视频:唐廷枢对珠海的设想规划以及今天珠海取得的成就) 教师:唐廷枢先生为中国的进步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希望各位同学珍惜高中阶段 的美好时光,奋发图强、认真学习,将来长大成材后,为珠海的跨越式发展和实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自己的贡献。 课后思考:改革开放与洋务运动强国梦相比,二者之间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异?如 何借鉴历史,实现中国梦?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