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期末模拟
检测(四)
一、单选题
1.同温同压下,物质的量分别为 0.2mol 的 N2O(g)和 NO2(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量相同,体积不同 B.体积相同,分子数不同
C.分子数相同,质量相同 D.体积相同,原子数相同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摩尔是物质质量的单位,用“mol”表示 B.标准状况下,物质的摩尔体积约为 22.4mol/L
C.阿伏伽德罗常数的真实值为 6.02×1023 D.物质的摩尔质量常用单位是“g/mol”
3.某同学将金属钠露置于空气中,观察到下列现象:银白色 变灰暗 变白色 出现液滴
白色固体,根据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B.①变灰暗色是因为生成了过氧化钠
C.③是碳酸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了溶液 D.④只发生物理变化
4.氯水中存在许多分子和离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氯水中有 Cl2
B.溶液呈浅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氯水中有 Cl2
C.加入盐酸酸化的 AgNO3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有 Cl-
D.加入 NaOH 溶液,浅黄绿色消失,说明氯水中有 HClO
5.如图所示,A 处通入干燥的 Cl2,打开 B 阀后,C 处的湿润红布条逐渐褪色;关闭 B 阀时,C 处的湿润
红布条无明显现象。则 D 瓶中装的是( )
A.浓硫酸 B.NaOH 溶液 C.浓盐酸 D.饱和 NaCl 溶液
6.A 在一定温度下有分解反应 A (s) = B(s) + C(g) + 4D(g),若测得生成的气体的质量是同温压下,相同体积
氢气的 10 倍,且当所生成的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为 22.4L 时,所得 B 的质量为 30.4g,A 的摩尔质量为( )
A.120.4g/mol B.50.4g/mol C.182.4g/mol D.252g/mol
7.在实验室或生产生活中,安全措施是避免伤害和事故的保障。下列安全问题的处理方法中,不符合...要求
的是( )
A.点燃氢气前,必须检验气体的纯度 B.金属钠着火时应立即用沙土盖灭
C.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D.大量氯气泄漏时,迅速离开现场并尽量往高处去
8.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仅用蒸馏水就可鉴别食盐、硫酸铜粉末、碳酸钙粉末
②用分液漏斗分离乙醇和水的混合物
③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④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 pH 试纸中央,测该溶液的 pH
⑤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要的玻璃仪器只有容量瓶和烧杯
A.①④⑤ B.①③④ C.①②⑤ D.③④⑤
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1 mol 二氧化碳中含有 1 mol 碳和 2 mol 氧 B.0.012 kg12C 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约为 6.02×1023
C.1 mol 甲烷的质量为 16 g·mol-1 D.2 g 氢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 NA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4g 镁与 27g 铝中,含有相同的质子数 B.同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中,氧原子数相同
C.1mol/L NaOH 溶液中,含 Na+数目为 NA D.标准状况下,NA 个四氯化碳分子所占的体积约为 22.4L
11.“绿色化学实验”进课堂,某化学教师为“氯气与金属钠反应”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与操作以替代相关的课
本实验操作:先给钠预热,到钠熔融成圆球时,撤火,通入氯气,即可见钠着火燃烧,并产生大量白烟。
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钠着火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并生成大量白烟
B.管中部塞一团浸有 NaOH 溶液的棉球是用于吸收过量的氯气,以免其污染空气
C.管右端浸有淀粉 KI 溶液的棉球颜色变化可判断氯气是否被碱液完全吸收
D.实验过程中氯元素原子并不都是被还原
12.在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它们在不同的反应中表现出各自的性质。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一定正
确的是( )
A.加入有色布条,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溶液中有 Cl2 存在
B.加入 NaOH 溶液,氯水浅黄绿色褪去,说明氯水中有 HClO 分子存在
C.加入盐酸酸化,再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有 Cl-存在
D.溶液呈浅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氯水有 Cl2 存在
13.现有两瓶白色固体化学药品,一瓶为 Na2CO3,另一瓶为 NaHCO3。无法将其鉴别开来的方法是( )
A.加热 B.两者分别与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
C.溶于水,加入 CaCl2 溶液 D.两者分别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或 Ba(OH)2 溶液
14.下列实验操作会导致实验结果偏低的是( )
①配制 100g 10%的 CuSO4 溶液,称取 10g CuSO4 晶体溶于 90g 水中
②称量 NaOH 固体时动作太慢
③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药品与砝码放反了,游码读数为 0.2g
④配制完成后装入的试剂瓶中有水
A.只有① B.只有② C.只有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5.下列有关 0.2 mol/L MgCl2 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500mL 溶液中 Mg2+和 Cl-离子总数为 0.3NA B.250mL 溶液中 Cl-离子浓度为 0.2 mol/L
C.500mL 溶液中 Mg2+离子浓度为 0.2 mol/L D.500mL 溶液中 Cl-离子总数为 0.2NA
二、填空题
16.“84 消毒液”能有效杀灭甲型 H1N1 等病毒,某同学购买了一瓶“威露士”牌“84 消毒液”,并查阅相关资
料和消毒液包装说明得到如下信息:
“84 消毒液”:含 25%NaClO、1000mL、密度 1.192g·cm-3,稀释 100 倍(体积比)后使用。
(1)该“84 消毒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______mol·L-1。
(2)某同学取 100mL 该“84 消毒液”,稀释后用于消毒,稀释后的溶液中 c(Na+)=______mol·L-1。
(3)该同学参阅该“84 消毒液”的配方,欲用 NaClO 固体配制 480mL 含 NaClO 质量分数为 25%的消毒液。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如图所示的仪器中,有三种是不需要的,还需要一种玻璃仪器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应烘干后才能用于溶液配制
C.利用购买的商品 NaClO 来配制可能导致结果偏低
D.需要称量 NaClO 固体的质量为 142.8g
(4)“84 消毒液”与稀硫酸混合使用可增强消毒能力,某消毒小组人员用 98%(密度为 1.8g·cm-3)的浓硫酸配制
100mL 物质的量浓度为 0.8mol·L-1 的稀硫酸用于增强“84 消毒液”的消毒能力。
①需要用量筒量取______mL 上述浓硫酸进行配制。
②为配制上述稀硫酸,除了量筒、烧杯、玻璃棒外,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配制过程中,下列实验操作可能导致配制的硫酸溶液浓度偏高的是_____(填序号)。
a.定容时俯视观察
b.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后,发现液面下降,再加适量的蒸馏水
c.浓硫酸在烧杯中加水稀释后,未冷却就向容量瓶中转移
d.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
e.往容量瓶转移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f.未洗涤稀释浓硫酸的烧杯
三、实验题
17.某 Cu(Ⅱ)盐晶体组成可表示为 Ka[Cub(C2O4)c]·dH2O,测定其组成的实验如下:
(Ⅰ)铜含量的测定。准确称取 3.540g 样品,加入 1mol·L-1H2SO4 溶解,配制成 100mL 溶液。取所配溶液 25.00mL
于锥形瓶中,加入过量淀粉-KI 溶液,充分反应后,生成的 I2 恰好与 12.50mL0.2000mol·L-1Na2S2O3 完全反
应。已知:2Cu2++4I-=2CuI↓+I2,I2+2S2O 2
3
=2I-+S4O 2
6
。
(1)本实验操作中,生成 I2 的物质的量为___mol,判断生成的 I2 恰好与 Na2S2O3 完全反应的现象为___。
(2)3.540g 样品中 n(Cu2+)=___mol。
(Ⅱ)草酸根含量的测定:取另一份所配溶液 25.00mL 于锥形瓶中,滴入 0.1000mol·L-1KMnO4 溶液至恰好完
全反应,消耗 20.00mLKMnO4 溶液。已知:2MnO 4
+5C2O 2
4
+16H+=2Mn2++8H2O+10CO2↑
(3)所配溶液中 c(C2O 2
4
)=____mol·L-1。
(Ⅲ)计算该铜盐的组成(写出计算过程)___。
四、工业流程题
18.以 NaCl 为原料,制备金属钠及其化合物是工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1)电解熔融 NaCl 可制得金属钠,而电解 NaCl 溶液却无法得到金属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化学方程式)。
(2)工业制备过氧化钠的方法是将钠在铝盘上加热至熔化,通入一定量已除去 2CO 的干燥空气进行反应。
此过程中需对空气进行处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目前常用的工业生产纯碱的方法是“联合制碱法(侯氏制碱法)”,其原料为粗盐水(其中含有 2+
Ca 、
2+Mg 、 3+Fe 和 2-
4SO 等杂质),生产流程如下:
已知: 3NaHCO 在 270℃心时完全分解。
20℃时一些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为:
物质 3NaHCO 2 3Na CO 4 3NH HCO NaCl 4NH Cl
溶解度/g 9.6 51.5 21.7 35.9 37.2
①盐水精制过程中,通入适量 HCl 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制盐水中通入 3NH 和 2CO 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滤液 A 的主要溶质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检验溶质中阴离子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煅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一种物质是
_____________。
⑤世界上最早工业生产碳酸钠的方法是“路布兰法”,其流程如下:
与“路布兰法”相比,“联合制碱法’的优点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2.D3.A4.B5.B6.D7.C8.B9.B10.B11.A12.D13.D14.D15.B
16.4.0 0.04 C 4.4 胶头滴管 100mL 容量瓶 ac
17.0.00125 蓝色褪去 0.01 0.2 K2[Cu(C2O4)2]·2H2O
18.2NaCl+2H2O 2NaOH+Cl2↑+H2↑ 过氧化钠既能与空气中 CO2 反应也能与水反应 除去反应剩
余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NaCl+CO2+NH3+H2O═NaHCO3↓+NH4Cl NH4Cl 取滤液 A 少许,加入硝
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 2NaHCO3
Na2CO3+H2O+CO2↑ CO2 原料
利用率高,反应所需温度低,耗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