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苏教版必修4第三章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学案和作业)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中数学苏教版必修4第三章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学案和作业)

ID:682808

大小:186.5 KB

页数:2页

时间:2021-04-30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江苏省奔牛高级中学 高一数学 两角和与差的余弦 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第六章《三角恒等变换》 一、学习目标: 1、经历推导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过程,体验和感受数学发现和创造的过程; 2、用余弦的差角公式推出余弦的和角公式,理解划归思想在三角变换中的作用; 3、能用余弦的和差公式进行简单的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求值及恒等式的证明. 二、学习过程: 例 1、(1)证明下列诱导公式:① cos sin2        ;②  cos cos     . (2)求值:① cos75 ;② cos15 ;③ tan15 . (3)已知 2 3 3sin , , ,cos , ,3 2 5 2                     ,求  cos   . 练习 1、(1)已知 3cos , ,5 2         ,求 cos 3      的值; (2)化简:    cos 60 cos 60    ; (3)化简:    cos 60 cos 60    . 练习 2、化简:(1) cos58 cos37 sin58 sin37     ; (2)   cos sinf x x x  . 例 2、(1)已知 4 3sin , ,4 5 4 4                ,求 cos 的值. (2)若 ,  是锐角,且  4 16cos ,cos5 65       ,求 cos  的值. 练习:已知    12 12 3cos ,cos , , , ,213 13 2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求角  . 课堂小结: 江苏省奔牛高级中学 高一数学 两角和与差的余弦 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第六章《三角恒等变换》 一、知识回顾:   :C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C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1)公式特点:等式两边符号_______;同名之积;复角 ,      单角 ,  (2)注重公式的正用和逆用; (3)入手点:①名:切  弦;正弦  余弦; ②角:未知角  已知角;复角  单角 二、基础训练: 1、化简(求值): (1)cos105 cos15 sin105 sin15      ____________; (2) cos165 cos15 cos75 sin15      ____________; (3)sin10 sin40 sin50 cos10      ____________; (4)sin 200 cos140 sin70 sin 40      . (5)cos( 27 )cos(18 ) sin( 27 )sin(18 )x x x x          ______________; (6) cos( )cos sin( )sin        =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锐角 , 满足 10 103cos,5 5sin   ,则   . 3、已知 , 都是锐角,且 3 5sin cos5 13   , ,求 cos( )  的值. 4、已知 15sin cos17 2 3                 , , ,求 . 5、已知 5 3sin sin13 6                  , , ,求2 . 6、已知 1 1cos( ) ,cos( )3 5        ,求 tan tan  的值. 7、已知 4 2sin , ,3 5 6 3                ,求cos 的值. 8、若 ,  是锐角,且  4 16cos ,cos ,5 65       求cos 的值. 9、已知    12 12 3cos ,cos , , , ,213 13 2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求角  的 值. 10、在 ABC 中,已知 BABA sinsincoscos  ,则 ABC 的形状为 . 11、已知函数 RxAxAxf  ),0,0)(sin()(  的最大值是1,其图象经过点 )2 1,3(M . (1)求 )(xf 的解析式;(2)已知 )2,0(,   ,且 13 12)(,5 3)(   ff ,求 )(  f 的值. 12、在三角形 ABC 中,已知 4 12cos ,cos5 13A B  ,求 cosC .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