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14课《山水画的意境》知识梳理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2021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14课《山水画的意境》知识梳理

ID:679992

大小:103.59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4-2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20-2021 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 14 课《山水画的意境》知识梳理 词语 1. 意 境 yì jìng 2. 惆 怅 chóu chàng 3. 真 挚 zhēn zhì 4. 渲 染 xuàn rǎn 5. 身 临 其 境 shēn lín qí jìng 6. 胸 有 成 竹 xiōng yǒu chéng zhú 7. 朝 朝 暮 暮 zhāo zhāo mù mù 8. 浮 光 掠 影 fú guāng lüè yǐng 词语释义 意境:指文艺作品中客观景物和主观情思融合一致而形成的艺术境界。 惆怅:伤感,失意。 真挚:真诚恳切。 渲染: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比喻夸大地形容。 身临其境:亲自到了那个环境。 胸有成竹:文中强调画家作画前,要对所画的对象有整体的把握,非常熟悉。 朝朝暮暮:每天的早晨和黄昏,指短暂的时间。 浮光掠影:比喻印象不深刻,好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 文学常识 本文作者是李可染,原名李永顺,江苏徐州人,中国近代杰出的画家,画家齐白石的弟子, 以山水画成就最高。 课文内容概括 画家李可染的《山水画的意境》主要论述了“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的观点,并介绍了获得 意境的方法。 课文鉴赏 1.在文中找出作者的原话,说说什么是“意境”。 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 2.要怎样才能获得意境?请你结合全文做简要概括。 首先。要仔细观察对象,深刻认识对象,从而产生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然后,将这种思 想感情与画作结合在一起,将对象的精神实质表现出来,从而形成意境。 3.作者要说的是山水画的意境,为什么要在第一部分大篇幅地分析诗歌的意境? 按照作者的观点,“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两句,完全描写自然的景色,然而 这两句使人深深体会到诗人与朋友的深厚友情。描写自然的景色与绘出的景色无异,且作者 提到“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可见诗歌中的意境与山水画的意境是相通的,并无二致。 因此,作者在这里以人们更熟悉的诗歌意境为例,也就能更好地诠释山水画的意境。 4.“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 作者是如何论述此观点的?请结合生活实际具体说说你对这个观点的理解。 作者运用举例论证,以齐白石画虾为例来论证这一观点的。比如当我们在雪地里认真观察, 会发现松树傲然长青,松针贯穿积雪依然向上,此刻,我们会真正感受到松树坚忍的品质。 5.请你理解“无论写诗、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 深入”一句的深刻含意。 写诗和绘画,它们或叙事,或写景状物,它们都基于现实,以现实为原材料。然而,它们只 有融合了写作者与绘画者自身的情感以及体悟,才能高于现实,最终创造出客观景物与主观 情感相融合的意境。 课文结构图 课后习题解答 一、默读课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认为“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意匠与意境是什么关系。 作者认为,意境是山水画创作中“最重要的问题”,是景与情的结合。山水画不是对“地理、 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更重要的还是表现人对自然的思想感情”,因而是山水画的灵 魂。一个山水画家,对所描绘的自然景物,“一定要有强烈、真挚、朴素的情感”;木然地 画画,对外物“没有深刻感受”,笔下的事物都会成为“死的标本”,缺乏情趣,没有画意, 自然感动不了人。 意匠和意境是山水画创作的两个关键问题。“意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的设计,简单地说, 就是加工手段”,“为了传达思想感情,要千方百计想办法”,就需要意匠,“有了意境, 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 二、本文探讨山水画的意境,却多以诗词为例;行文中,还引用了一些人们耳熟能详的语句。 分别找出来,并说说它们的作用和表达效果。 (1)引用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和毛泽东《十六字令三首》,旨在具体阐释艺术作品是 如何通过写景充分表达人的思想感情,从而创造出意境的。这些诗词大家耳熟能详,有景物 描写,景与情融合无间,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2)引用古人“缘物寄情”的名句,旨在说明古人在景物描写中融会个人感情的写作手法, 对意境进行阐释。引用名句,既有较强的说服力,同时又使得行文典雅,富有知识性。 (3)引用毛泽东《沁园春·雪》,旨在证明艺术家写诗、作画,都会站得高于现实,因而 更能全面深入认识现实。这也是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诗词,以此为例具有典范性;同时,引 用领袖的诗词,既符合当时的社会形势,又贴近现实,富有时代性。 (4)引用四川人对于四川景物的概括(峨眉天下秀,夔门天下险,剑阁天下雄,青城天下 幽),意在说明“每一处风景都有其各自不同的特色”。 三、各种艺术门类之间总有一些共通之处,彼此往往能够互相借鉴。下面这些山水画创作的 心得体会,对你的写作有哪些启示? 1.对客观对象不熟悉或不太熟悉,就一定画不出好画。 2.一棵树、一座山,观其精神实质,经过画家思想感情的夸张渲染,意境会更鲜明;木然地 画画,是画不出好画的。 3.一个山水画家,对所描绘的景物,一定要有强烈、真挚、朴素的感情,说假话不行。 4.有的画家,没有深刻感受,没有表现自己亲身感受的强烈欲望,总是重复别人的,就谈不 到意境的独创性。 1.对客观对象不熟悉或者不太熟悉,就一定写不出好的文章。这要求我们尽量熟悉写作的对 象,把握它们的精神实质。 2.要把握客观外物的精神实质,融入自己的情感和感受,才能创造出美好的意境。不带感情 地写作,是写不出好文章的。 3.对于所描写的景物,一定要有强烈、真挚、朴素的感情,这样才能认识深刻全面,也才能 打动人。无病呻吟、为赋新词强说愁是不行的。 4.对生活没有深刻感受,不能产生自己的感悟,也没有表现的欲望,总是重复别人说过的话, 写出来的文章一定没有个性和独创性。 四、运用课文中有关意境的论述,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进行赏析。 【示例】 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赏析: 这首诗的意境清新明丽。夜深人静的时候,朦胧的月光斜斜地映照着村落里的人家,家家庭 院都是一半沉浸在月光下,另一半则笼罩在夜的暗影里。这明暗的对比越发衬出了月夜的静 谧。辽阔的天空中,似乎也被夜的静寂所感染,连云彩也不敢随意飘动,只有一轮斜月和横 斜的北斗、南斗在默默地暗示着时间的流逝。然而,就在这夜寒袭人、万籁俱寂之际,敏感 的小虫却首先感受到了夜晚空气中所散发着的春的信息,因此情不自禁地鸣叫起来,声音是 那样清脆、欢快,而诗人也在这虫鸣声的启发下感受到了春天的来临,发现透过窗纱能够隐 约看出一丝新绿。诗人没有选取花开鸟鸣、冰消雪融等常见的春的标志,而独独以静谧的月 夜为背景,采用了静中有动、以动衬静的写法,表现了对春天来临的无比喜悦之情。尤其是 最后两句与苏轼的“春江水暖鸭先知”有异曲同工之妙。

资料: 1.9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