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不仅是写教案、做课件……教师备课要树立“新六观”!
加入VIP免费下载

备课不仅是写教案、做课件……教师备课要树立“新六观”!

ID:679484

大小:15.01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04-2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备课不仅是写教案、做课件……教师备课要树立“新六观”! 许多管理者与一线教师对备课存在一些模糊或错误认识,比如把备课窄比为写教案, 把备课与做课件、编制导学案等同;三时段、三级备课没形成链条,交叉重复;备课模式 化,形成了思维定势;缺少备课成果化、思维可视化意识等,为此,特提出备课“新六观”。 1 大备课观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 100 条建议》中曾说到一个故事:区教研员去听一位历史 老师的课,因为这位历史老师的课上得实在太精彩了,以至于教研员们一个字都没有记录。 课后,教研员们问这位历史老师:“你的课上得这么精彩,你用了多长时间来备课?” 这位历史老师回答:“这节课我用了一生的时间来备课,事实上所有的课我都是用一生的时 间来备课的,只不过对这节课的直接准备是 15 分钟。” 可见,教师读书是备课,研学旅行是备课,教师心智成熟、人生阅历积淀与丰富更是 备课。这就是所谓的终身备课观。 2 系统观 单从备课时段看,整本书备课、单元备课、课时备课才构成一个完整备课链条。 这三时段备课各有什么侧重呢? 1.开学前一周以整本书备课研讨为主,主要解决以下问题: 1) 学科课标目标、级段目标与本册目标分解; 2)浏览、阅读整本教材; 3) 在熟悉各章节教材逻辑体系结构基础上,画出整本书知识树或思维导图; 4) 确定整本书重、难点章节; 5) 编制教学进度表; 6)撰写学期教学策略、方案; 7)选定学科练习册、试卷。 2.每单元教学前,要进行单元备课。 其侧重点: 1)详细阅读单元教材; 2)熟悉单元总目标; 3)梳理单元知识双向细目标(知识点及教学要求); 4)、确定课时重难点; 5)划分单元课时数; 6)制定单元教学策略; 7)编制单元测试卷。 3.课时备课侧重点:解决三个问题,学什么、怎么学、学会了没有。一节课可分多个 课时,以一课时一课时写导学案。 3 流程观 我认为备课是由阅读思考、撰写教案、做课件(微视频、微课程)、技能训练与内容消化 五部分组成。 1.撰写教案前重在阅读思考。研究课标、研读教参、研读教材(文本)、阅读教材分析、 研究课后习题试卷,研究学情,包括学生知识、能力、经验、思维起点与新授内容逻辑起 点之间关系。 2.撰写教案。依据课程资源、学情设计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评价。 3.做课件(设计微课程)、设计导学卡。它是教案的附助工具、手段。 4.技能训练:对要求有感情朗诵内容自己要先练一练,对要在黑板上示范生字、地图 自己要写一写、画一画,对于课堂演示实验要提前做一做……只有这样,教师示范、操作 演示时才有底气。 5.内容消化。对教案上内容要融会贯通、熟记于心,即上课时要“脱稿"。 4 协作分工观 集体备课中初备、合备、个备、复备各有什么侧重? 1.初备(初案),突出“五个围绕”:(1)围绕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及整合课程资 源(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知识点);(2)围绕三维目标落实,进行重难点的突破设计、 教与学的基本策略设计、教学情境设计;(3)围绕新课堂的基本环节,预设学生独学、对 学、群学及达标训练的主要问题,体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问题探究化,问题情 境化”,并准备问题拓展生成的多种预设;(4)围绕个人备课中的困惑和疑问,做好集智备 课发言准备;(5)围绕课堂时间,做好课堂各环节的时间预设。 2.集备(共案),抓好“五个方面” :(1)站在“学者”角度进行教材分析和文本挖掘, 包括知识点、重点、难点、知识链接点、课程资源的开发、个性化的解读等;(2)说明教学 过程设计意图,让同伴明白你为什么要这样设计;(3)分析教学环节设计是否符合新课堂教 学模式的一般要求,重点放在目标的达成与重难点的突破设计分析上;(4)说明问题设计及 其意图,对课堂有效生成性问题的预案准备;(5)提出备课时的困惑和问题。 3.个人复备(个案),突出“备学情”;课上续备(续案),突出“备生成”; 4.课后补备(补案),突出“备反思”,备改进。 5 产品(成果)观 备课最终要有理论或实践产品或成果,即成果可视化。比如对课标、教材要进行立体 解读,就要拿出学科教材与课标的对应解读、单元内容与单元要求的对应解读、篇章内容 与篇章要求的三级对应解读文本。又比如建设了学科训练题库,精心选择动态核心题库和 层级题库;学科参考性课件序列库;学科经典教案库;学科社团或拓展型课程、研究性课 程资源库。 6 创新观 从个人设计走向集智协作设计:从教案设计走向学程案设计(即从教的设计走向学的设 计);从课时设计走向单元、学时设计;从目标、内容、方法、资源到评价的正向设计走向 从评价出发倒退的翻转设计;从单一关注课时目标设计走向三类、三级、三种目标链设计; 从预设过度的静态设计走向目标、问题、方法等多元开放的动态生成的设计;从单一设计 走向整体建构、系统设计;从教学性教学设计走向教育性教学设计;从内容设计走向为概 念而学的全局性理解设计;从仅关注知识获得设计走向思维、素养双生长设计;从仅有学 科意识设计走向课程意识、跨学科协作落实综合素养设计。 比如翻转教学设计是相对于传统教学设计思路而言的。习以为常思路是,先确定目标, 再确定学习内容,最后设置达标检测。而逆向设计是先确定学习目标,再确定检测目标达 成判断指标、依据,最后依据欲达成这些指标,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课程资源。 又比如特级教师李志欣老师“三单备课"亦颇有创意。一备“单元自主学习指导纲要”。 主要是引领学生课前自主学习,以此对课堂教学形成重要的辅助。内容具体分为“教材分 析,知识建构、背景知识、问题展台、学习评价”五个板块。二备“课堂学习指导纲要”。 遵循“以学定教”的教学法则,整体优化“目标定向、学生先学、合作探究、点拨拓展和 反馈评价”五个环节,保障学生学习内容的当堂达标。三备“双休日(节假日)生活指导纲要 "。以一周为单位,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

资料: 1.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