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二节电解质的电离离子反应同步练习
加入VIP免费下载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中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二节电解质 的电离离子反应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在某 pH=1 的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A.Fe2+、K+、Cl-、NO - 3 B.Ag+、Na+、NO - 3 、Cl- C.Zn2+、Al3+、SO 2- 4 、Cl- D.Ba2+、NH + 4 、Cl-、HCO - 3 2.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FeO、 2 3Fe O 、 2 2Na O 均为碱性氧化物 B.稀豆浆、石灰乳、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 C.烧碱、冰醋酸、四氯化碳均为电解质 D.盐酸、澄清石灰水、氨水均为混合物 3.下列物质不能导电的是 A.稀硫酸 B.液态 HCl C.熔融 NaCl D.石墨棒 4.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NH4HCO3 溶液与过量 HCl 溶液混合: 3HCO +H+=CO2↑+H2O B.金属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Al+2OH-= - 2AlO +H2 ↑ C.向 NaHSO4 溶液中滴加 Ba(OH)2 溶液至离子恰好沉淀完全:Ba2++2OH-+2H++ 2- 4SO =BaSO4↓+2H2O D.铁跟稀硫酸反应:Fe+2H+=Fe3++H2↑ 5.向 NaOH 和 Ca(OH)2 的混合溶液中缓缓通入 CO2,生成的沉淀质量 m 与通入 CO2 的体积 V 关系如图所 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 V≤V1 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a2++4OH-+2CO2=CaCO3↓+ 2- 3CO +2H2O B.当 V>V3 时,发生的总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OH-+CO2= - 3HCO C.当 V= 1 2V +V 2 时,溶液中的阴离子为 2- 3CO 和 OH-,且两者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1:2 D.图中各点通入 CO2 的体积一定满足 V1:V2:V3=1:2:3 6.将下列离子方程式改写成相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u2++2OH-=Cu(OH)2↓;CuSO4+2BaOH=Cu(OH)2↓+BaSO4 B.CO 2- 3 +2H+=CO2↑+H2O;BaCO3+2HCl=BaCl2+CO2↑+H2O C.Ca2++CO 2- 3 =CaCO3↓;Ca( NO3)2+Na2CO3=CaCO3↓+2NaNO3 D.H++OH-=H2O;BaOH+H2SO4=BaSO4+2H2O 7.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 K+、NH + 4 、 Ba2+、Cl-、CO 2- 3 、SO 2- 4 ,现取 三份各 100 mL 溶液进行如下实验:(1)第一份加入 AgNO3 溶液有沉淀产生。(2)第二份加如足量 NaOH 溶液 加热后,收集到 0.06 mol 气体。(3) 第三份加足量 BaCl2 溶液后,得到干燥沉淀 6.63 g,经足量盐酸洗涤、 干燥后,沉淀质量为 4.66g。综合上述实验,你认为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该混合液中一定含有:K+、NH + 4 、CO 2- 3 、SO 2- 4 、 Cl- B.该混合液中一定含有:K+、NH + 4 、CO 2- 3 、SO 2- 4 ,可能含有 Cl- C.该混合液中一定含有:NH + 4 、CO 2- 3 、SO 2- 4 ,可能含有 K+、Cl- D.该混合液中一定含有:NH + 4 、CO 2- 3 、SO 2- 4 、Cl- ,可能含有 K+ 8.将 NaCl 固体溶于水后,溶液中存在多种微粒,如图所示的微粒是 A.聚合水分子 B.水合钠离子 C.水合氯离子 D.水合氢离子 9.一定温度下,溶液导电能力(I)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 1 表示向醋酸溶液中加入 NaOH 固体至过量 B.图 2 表示向 NaOH 溶液中通入少量 CO2 C.图 3 表示向 AgNO3 溶液通入少量 HCl 气体 D.图 4 表示向 H2SO4 溶液中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 Ba(OH)2 溶液至过量 10.在两份相同的 H2SO4 溶液中,分别滴加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 Ba(OH)2 溶液、NaOH 溶液,其导电能力随 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②代表滴加 NaOH 溶液的变化曲线 B.ab 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H+=H2O C.b、d 两点对应的溶液均显中性 D.c 点对应的两溶液中含有相等物质的量的 OH- 11.向 NaOH 和 Na2CO3 混合溶液中滴加 1 mol/L 的稀盐酸,CO2 的生成量与加入盐酸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在 0~a 范围内,只发生中和反应 B.ab 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O 2 3  +2H+=CO2↑+H2O C.a=3 D.原混合溶液中 NaOH 与 Na2CO3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2 12.把含有 CuSO4 和 Na2SO4 的混合溶液 VL 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含 amolBaCl2 的溶液,恰好使 SO 2 4  完 全转化为沉淀;另一份加入含 bmolKOH 的溶液,恰好使 Cu2+完全转化为沉淀,则原混合溶液中 Na+的浓度 为( ) A. 2b-a V mol·L-1 B. 2a-b V mol·L-1 C. 2(2b-a) V mol·L-1 D. 2(2a-b) V mol·L-1 13.某水溶液中可能含有 Na+、Al3+、Fe3+、Mg2+、Ba2+、NH4 +、Cl-、SO42—离子中的若干种。某同学取 200mL 该溶液分成两等份依次进行如下实验:①向第一份溶液中加过量的 NaOH 溶液后加热,充分反应后生成 0.02mol 气体(标况),无沉淀产生,同时得到溶液甲;②向溶液甲中通入过量的 CO2,充分反应生成白色沉 淀,沉淀经过滤、洗涤、灼烧至恒重得到 1.02g 固体;③向第二份溶液中加入足量的 BaCl2 溶液,充分反应 生成白色沉淀,沉淀用盐酸充分洗涤、干燥,得到 11.65g 固体。据此,该同学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实验①中产生的气体为氨气,并可得原溶液中 c(NH4 +)=0.02 mol·L-1 B.实验③中的沉淀里一定有 BaSO4,可能有 Mg(OH)2 C.若要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含有 Cl-,无需另外再设计实验验证 D.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Na+,且 c(Na+) ⩾ 0.2 mol⋅ L-1 14.有一包白色粉末,由 Na2SiO3、BaSO4、BaCO3、Na2SO3、NaOH 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探究它的 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生成白色沉淀 D 的离子方程式为 SiO32-+2H+=H2SiO3↓ B.BaSO4 一定不存在,NaOH 可能存在 C.Na2SiO3、BaSO4、BaCO3、Na2SO3 一定存在,NaOH 可能存在 D.气体 B 和气体 E 均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15.某澄清溶液含有下列离子中的 5 种(忽略水的电离及离子的水解),K+、Na+、Ag+、Cu2+、Al3+、Cl-、CO32-、 NO3-、SO42-,测得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为探究溶液中离子组成,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用铂丝蘸取少量溶液,在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无紫色火焰。 ②另取溶液加入足量稀盐酸,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变。 ③另取溶液加入 BaCl2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④另取溶液倒入足量的高浓度氢氧化钠,无明显现象,后再加入适量盐酸有白色絮状物生成。根据上述实 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 A.溶液中无法确定 NO3-的存在 B.原溶液中不含的离子为:K+、Ag+、Cu2+、CO3 2- C.步骤①中可以确定 Na+的存在 D.步骤③中共有 2 种钡盐沉淀 二、填空题 16.(1)漂白液的有效成分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质量相等的 CO 和 CO2 所含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 (3)氯气溶于水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4)已知肼(N2H4)是与氨气类似,它的水溶液是二元弱碱,写出肼溶液的第一步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写 出肼与硫酸反应形成的酸式盐的化学式___________。 17.无色溶液甲可能含有 K+、Ca2+、NH + 4 、Cu2+、NO - 3 、Cl−、SO 2- 4 、CO 2- 3 八种离子中的若干种。为确定 甲溶液的组成,将其分成两等份,进行如下实验: ①向一份溶液中加入足量的 NaOH 浓溶液并加热,产生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 4.48L。 ②向另一份溶液中加入含有 0.3molBaCl2 的溶液,恰好可以与溶液中的离子完全反应,过滤得 66.3g 沉淀及 滤液。 ③向上述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盐酸,得到沉淀 X 的质量为 46.6g。 ④向上述滤液中加入含有 0.65mol 的 AgNO3 溶液,恰好可完全反应。据此,请回答下列问题(用相应的离子 符号表示): (l)上述实验③中得到沉淀 X 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mol; (2)实验③过程中发生的反应,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 ___________。实验①过程中发生的反应,用离子方程 式表示为 ___________。 (3)甲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______;可能存在的离子是 ________。 (4)甲溶液一定存在的离子中,物质的量最大的离子是 _______;物质的量最小的离子是 ______,该离子的 物质的量为 _______mol。 18.运用分类方法,可以发现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预测物质的性质及可能发生的变化。科学的分类能够 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有利于人们分门别类地进行深入研究。利用所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有以下物质①石墨;②钠;③酒精;④氨气;⑤硫化氢;⑥碳酸氢钠固体;⑦氢氧化钡溶液;⑧纯醋酸; ⑨氧化钠固体;⑩液态氯化氢。 (1)其中能导电的是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 (2)等质量④和⑤中氢原子的数目之比为_____;若④和⑤中所含氢原子数相等,则④和⑤的质量之比为_____。 (3)写出⑥和⑩在水溶液中的离子方程式_____。 (4)室温下,某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由可移动的活塞隔成 A、B 两室,分别向 A、B 两室充入 H2、O2 混合气 体和 1mol 空气,此时活塞的位置如图所示。 实验测得 A 室混合气体的质量为 34g,若将 A 室 H2、O2 的混合气体点燃,恢复原温度后,(非气体体积忽 略不计)最终活塞停留的位置在刻度_____处。 19.分类法是研究化学物质的重要分析方法。下列三组物质中,均有一种物质的类别与其他三种不同。 ①MgO、Na2O、CO2、CuO;②HCl、H2O、H2SO4、HNO3;③NaOH、Na2CO3、KOH、Cu(OH)2 (1)三种物质依次是(填化学式): 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 (2)(1)中的这三种物质相互作用可生成一种新物质酸式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写出 Na2CO3 与少量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4)HCO 3  与 H+、OH-在溶液都不能大量共存,试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化工生产中常常用到“三酸两碱”,“三酸”指硝酸、硫酸和盐酸,“两碱”指烧碱和纯碱。 (1)从物质的分类角度看,名不符实的一种物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 (2)“三酸”与“两碱”之间均可反应,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有六个(酸过量时),若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却只有两个, 请写出这两个离子方程式(酸过量时):__________,_______; (3)向一定量的 Ba(HCO3)2 溶液中,逐滴加入 NaHSO4 溶液,直至不再生成沉淀,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 方程式为:________,沉淀完全后,继续滴加 NaHSO4 溶液,此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烧碱、纯碱溶液均可吸收 CO2。向含有 7.2 gNaOH 的溶液中通入 CO2,当通入的 CO2 与溶液中 NaOH 物 质的量之比为 7∶9 时,则所得溶液中 NaHCO3 的质量为______g。 三、实验题 21.如图是实验室研究潜水艇中供氧体系反应机理的装置图(夹持仪器略)。 (1)A 装置为 CO2 的发生装置,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2)B 装置可除去 A 装置中可能挥发出的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3)C 装置为 O2 的发生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4)D 装置可除去 C 装置中未反应的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5)C 装置中固体由淡黄色完全变为白色,检验固体成分的实验方案为:取少量 C 装置中反应后的固体溶于 水,向溶液中滴入过量_______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固体中含有_______;过滤,向滤液中滴 入几滴酚酞试液,若_______且不褪色,则证明固体中含有_______。 22.图(Ⅰ)中瓶 a 内放入 20 mL 6 mol/L 盐酸,b 是未充气的气球,里边放有 4 g 碳酸钙粉末,将它紧紧 套在瓶 a 口上,胶管 c 套在瓶的侧口,并用弹簧夹 d 夹紧(瓶口和侧口都不漏气)。将图(Ⅰ)的装置在托 盘天平上称量,质量为 1 gW 。根据实验现象填空: (1)把气球 b 中的碳酸钙粉末小心地倒入瓶中,立即产生许多气泡,气球逐渐胀大(图Ⅱ)。反应结束后, 再次称量,质量为 2 gW 。则 2W 和 1W 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不考虑气球浮力的影响) (2)配置100 mL 6.00 mol/L NaOH 溶液,需要 NaOH 固体__________克。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在操作中出现下列情况会导 致所配置的溶液浓度偏低的是__________,不变的是__________。(都填序号) ①氢氧化钠敞口放置 ②称量左物右码 ③转移时有液体溅出 ④定容时仰视 ⑤没有烘干容量瓶 ⑥没有用蒸馏水洗涤烧杯 (3)取 25 mL 6 mol/L NaOH 溶液,先用滴管取少量 NaOH 溶液,滴管插入胶管 c 口(为便于操作,可 以适当倾斜瓶 a,注意防止漏气。打开 d,将溶液挤入瓶中,立即夹紧 d。可以看到瓶内产生少量白色沉淀, 轻轻摇动瓶 a,沉淀随即消失。用同样方法再加入少量 NaOH 溶液,又产生白色沉淀,轻摇,沉淀又消失。 (提示:滴加溶液时会出现局部溶液过浓)使沉淀产生又消失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将剩余的 NaOH 溶液全部很快倒入瓶中,夹紧 d,瓶内产生大量白色沉淀,不再溶解,继续轻摇瓶 a 气球逐渐缩小,直至恢复反应前的下垂状。请写出使“气球缩小,直至恢复下垂状”所发生的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计算标况下气球内最多能产生的气体的体积__________毫升。 23.甲同学发布了三份无色溶液检测报告,结果如下(水电离的 H+、OH-忽略不计): 溶液(1)中所含全部离子及其浓度 离子 浓度 mol/L 离子 浓度 mol/L Na+ 0.1 Cu2+ 0.2 Ba2+ 0.5 NO3- 1.5 Mg2+ 0.3 Cl- 0.6 溶液(2)中所含全部离子及其浓度 离子 浓度 mol/L 离子 浓度 mol/L Na+ 0.1 Cl- 0.9 Ag+ 0.5 NO3- 0.3 Mg2+ 0.3 溶液(3)中所含全部离子及其浓度 离子 浓度 mol/L 离子 浓度 mol/L Na+ 0.1 Cl- 0.2 K+ 0.5 NO3- 0.3 Mg2+ 0.3 SO42- 0.4 试分析判断:上述三份检测结果是否可靠,若不可靠,说出理由。 I.溶液(1)结果是否可靠________,理由________。 溶液(2)结果是否可靠_________,理由________。 溶液(3)结果是否可靠_________,理由________。 II.乙同学对可能含有下列 6 种离子的溶液进行如下实验:Cl-,SO42-,NH4+,CO32-,K+,Na+; 已知:NH4 ++OH- NH3↑+H2O a.取 200mL 上述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 BaCl2 溶液,反应后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沉淀 4.30g,向沉 淀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有 2.33g 沉淀不溶。 b.向 a 的滤液中加入足量的 NaOH 溶液,加热,产生标况下的气体 1.12L(假定气体全部逸出 ) (1)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有_____,可能存在的离子有_____。 (2)原溶液中 2- 3c(CO )= ___ mol/L , 4(NH )c  ___ 2- 4c(SO ) (填“>”“<”“=”,下同) (3)如果上述 6 种离子都存在,则 -c(Cl ) ____ 2- 4c(SO ) 。 参考答案 1.C2.D3.B4.A5.B6.C7.C8.C9.C10.C11.C12.D13.D14.C15.B 16.NaClO Ca(ClO)2 22:21 Cl2+H2O=H++Cl-+HClO N2H4 + H2O  N2H5++ OH- N2H6(HSO4)2 17.0.2 BaCO3+2H+=Ba2++CO2  +H2O + 4NH +OH- △ NH3  +H2O Ca2+、Cu2+ - 3NO K+ Cl- 0.1 18.①②⑦ ③④ 3:1 1:3 HCO 3  +H+=H2O+CO2↑ 2 19.CO2 H2O Na2CO3 Na2CO3+CO2+H2O=2NaHCO3 CO 2- 3 +H+=HCO - 3 HCO - 3 +H+ =CO2↑+H2O HCO - 3 +OH-=CO 2- 3 +H2O 20.Na2CO3 + - 2H +OH =H O + 2- 3 2 22H +CO =CO +H O 2+ - + 2- 3 4 4 2 2Ba +HCO +H +SO =BaSO +CO +H O  NaHCO3+NaHSO4=Na2SO4+H2O+CO2↑ 8.4 21.CaCO3+2H+=Ca2++H2O+CO2↑ HCl - 3HCO +H+= H2O+CO2↑ 2Na2O2+2H2O=4NaOH+O2↑ 2Na2O2+2CO2=2Na2CO3+O2 CO2 CO2+2OH-= 2- 3CO +H2O。 Ba(NO3)2(或 BaCl2、Ca(NO3)2、CaCl2) Na2CO3 溶液变红 NaOH 22.相等 24.0 100mL 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加速溶解,转移溶液 ①③④⑥ ②⑤ Ca2++2OH-=Ca(OH)2、Ca(OH)2+2H+=Ca2++2H2O Ca(OH)2+CO2=CaCO3↓+H2O 2NaOH+CO2=Na2CO3+H2O 896 23.不可靠 原溶液无色,不会含有 Cu2+ 不可靠 Ag+和 Cl-不可能共存 不可靠 分析结果 中阴阳离子电荷不相等 Cl-、SO42-、NH4+、CO32- K+、Na+ 0.05 > >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