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二章化学键化学反应规律第三节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巩固练习
加入VIP免费下载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中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二章化学键化学反应规律第三节化 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巩固练习 一、单选题 1.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4NH3(g)+5O2(g)  4NO(g)+6H2O(g) ΔH=-905.9 kJ·mol-1,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 ) A.4 mol NH3 和 5 mol O2 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为 905.9 kJ B.平衡时,v 正(O2)= 4 5 v 逆(NO) C.平衡后降低压强(增大体积),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增大 D.平衡后升高温度,混合气体中 NO 的含量降低 2.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X2 (g) +Y2(g)⇌2Z (g)。已知 X2、Y2 和 Z 的起始浓度分别为 0.1mol·L-1、 0.3mol·L-1、0.2mol·L-1,当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 ) A.Y2 为 0.2mol·L-1 B.Z 为 0.3mol·L-1 C.X2 为 0.2mol·L-1 D.Z 为 0.4mol·L-1 3.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食品添加剂中,其使用目的与反应速率有关的是 A.调味剂 B.防腐剂 C.增稠剂 D.着色剂 4.铝与稀硫酸反应的速率较慢,下列措施不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 ) A.在溶液中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 B.适当增大硫酸的浓度 C.对反应溶液进行加热 D.增大外界压强 5.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或应用正确的是 A.单质硅用于制造芯片和光导纤维 B.浓硫酸能干燥 SO2、NO2 等气体,说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C.SO2 具有漂白性,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能使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D.30%的 H2O2 溶液中加入 MnO2 可制得 O2,MnO2 做氧化剂 6.反应 3A(g)+B(g)═2C(g)在三种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在同一时间内,测得的反应速率用不同的物质 表示为:①vA═1mol/(L•min) ,②vC═0.5 mol/(L•min), ③vB═0.5 mol/(L•min),三种情况下该反应速率大小 的关系正确的是( ) A.②>③>① B.①>②>③ C.③>①>② D.②>①>③ 7.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根本因素是 A.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性质 B.反应物的浓度 C.温度和压强 D.催化剂的加入 8.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由 H2、I2 蒸气、HI 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 B.红棕色的 NO2 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C.向氯水中加 CaCO3 后,溶液漂白性增强 D.在含有 Fe(SCN)3 的红色溶液中加铁粉,振荡静置,溶液颜色变浅或褪去 9.在一定温度下,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 2mol X 和 4 mol Y,发生如下反应:X(s)+2Y(g)2Z(g), 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B.V 正(X)=2V 逆(Z) C.容器内 X、Y、Z 的浓度相等 D.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变 10.下列叙述中说明某化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的是 A.混合体系中气体密度发生变化 B.正、逆反应速率改变 C.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改变 D.反应物的转化率改变 11.等质量的两份锌粉 a、b 分别加入到两份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且过量的稀硫酸中,同时向 a 中 加入少量的 CuSO4 溶液,下列各图为产生 H2 的体积 V(L)与时间 t(min)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12.对于反应:N2 +O2 2NO,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中能减慢化学反应速率的是(假设温度不 变) A.缩小体积使压强增大 B.体积不变充入 N2 使气体压强增大 C.体积不变充入 He 使气体压强增大 D.压强不变,充入 He 使体积增大 13.在密闭容器中 A 与 B 反应生成 C,其反应速率分别用 v(A)、v(B)、v(C)表示。已知:(A)、v(B)、v(C) 之间有以下关系 2v(B)=3v(A),3v(C)=2v(B),则此反应可表示为( ) A.2A+3B=2C B.A+3B=C C.3A+B=2C D.A+B=C 14.某一反应物的浓度是 2.0mol·L-1,经过 4min 后,它的浓度变成 1.68mol·L-1,则在这 4min 内它的平均 反应速率为( ) A.0.2mol·L-1·min-1 B.0.1mol·L-1·min-1 C.0.04mol·L-1·min-1 D.0.08mol·L-1·min-1 15.将 4molA 气体和 2molB 气体置于 1L 的密闭容器中,混合后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若经 2s 后测得 C 的浓度为 1.2mol/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物质 A 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1.2mol/(L·s) B.2s 时物质 A 的转化率为 30% C.用物质 B 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0.6mol/(L·s) D.2s 时物质 B 的浓度为 0.6mol/L 16.下列不属于可逆反应的是( ) A.氯气与水反应生成 HCl 与 HClO B. 2N 与 2H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生成 3NH ,同时 3NH 又可分解为 2N 和 2H C.电解水生成 2H 和 2O ,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 2H O D. 2SO 溶于水生成 2 3H SO 17.一定温度下, 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3A(g)+B(g)  2C(g),下列不能说明反应达到 最大限度的是 A.A、B、C 的体积分数相等 B.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C.容器内压强不再改变 D.A、B、C 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 二、原理综合题 18.汽车尾气中含有 CO、NO 等有害气体。 (1)汽车尾气中 NO 生成过程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图 1。该条件下,1molN2 和 1molO2 完全反应生成 NO 会 _______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___________kJ 能量。 (2)通过 NO 传感器可监测汽车尾气中 NO 的含量,其工作原理如图 2 所示: ①NiO 电极上发生的是__________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②Pt 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种新型催化剂能使 NO 和 CO 发生反应:2NO+2CO  2CO2+N2。已知增大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可提 高该反应速率,为了验证温度、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 部分条件已经填在下表中。 实验编号 t(℃) NO 初始浓度 CO 初始浓度(mol/L)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m2/g) Ⅰ 280 1.2×10﹣3 5.80×10﹣3 82 Ⅱ 280 1.2×10﹣3 b 124 Ⅲ 350 a 5.80×10﹣3 82 ①请表中数据补充完整:a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②能验证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规律的是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填实验序号)。 ③实验Ⅰ和实验Ⅱ中,NO 的物质的量浓度 c(NO)随时间 t 的变化曲线如图 3 所示,其中表示实验Ⅱ的是曲 线________________(填“甲”或“乙”)。 19.I.是关于化学反应 2SO2+O2  2SO3 的两个素材情景: 素材 1:某温度和压强下,2.升.密闭容器中,不同时间点测得密闭体系中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 0 10 20 30 40 50 60 70 SO2 1 0.7 0.5 0.35 0.2 0.1 0.1 0.1 O2 0.5 0.35 0.25 0.18 0.1 0.05 0.05 0.05 SO3 0 0.3 0.5 0.65 0.8 0.9 0.9 0.9 素材 2:反应在不同条件下进行时 SO2 的转化率:(SO2 的转化率是反应的 SO2 占起始 SO2 的物质的量分数, SO2 的转化率越大,化学反应的限度越大) 0.1 MPa 0.5 MPa 1 MPa 10 MPa 400 ℃ 99.2 99.6 99.7 99.9 500 ℃ 93.5 96.9 97.8 99.3 600 ℃ 73.7 85.8 90.0 96.4 根据以上的两个素材回答问题: (1)根据素材 1 中计算 20~30s 期间,用二氧化硫表示的化学反应平均速率为_______ mol·L-1·s-1。 (2)根据素材 2 中分析得到,提高该化学反应限度(即提高反应物 SO2 转化率)的途径有_______。 (3)根据素材 1、素材 2 中分析得到,要实现素材 1 中 SO2 的平衡转化率需控制的反应条件是_____。 (4) 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2SO2(g)+O2(g)  2SO3(g),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 ①混合气体的压强 ②混合气体的密度; ③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④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⑤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一定能证明 2SO2(g)+O2(g)  2SO3(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II.电池在通讯、交通及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被称之为“软电池”的纸质电池,采用一个薄层纸片(在 其一边镀锌,而在其另一边镀二氧化锰)作为传导体。在纸内的离子“流过”水和氧化锌组成的碱性电解液。 电池总反应为 Zn+2MnO2+H2O=ZnO+2MnO(OH),则当 0.1 mol 负极完全溶解时,转移电子个数为 __________;该电池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 20.草酸(H2C2O4)在工业上可作漂白剂、鞣革剂,也是实验室常用试剂。 (1)已知:一定温度下草酸能发生分解反应:H2C2O4(g) H2O(g)+CO(g)+CO2(g),现将 0.50 mol 草酸放入 10 L 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在 T1、T2 时进行上述反应(体系内物质均为气态),测得 n(H2C2O4)随时间变化的数 据如下表: 0 10 min 20 min 40 min 50 min T1 0.50 0.35 0.25 0.10 0.10 T2 0.50 0.30 0.18 0.18 0.18 ①温度:T1_________T2(填“>”、“<”或“=”);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 ②T2 时 0~20 min 平均反应速率 v(CO)=_________; ③以下选项中一定能说明反应还在正向进行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消耗 H2C2O4 和生成 H2O 的物质的量相等 B.容器内气体压强增大 C.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减小 D.体系中    2 n CO n H O 值不变 (2)室温下利用 H2C2O4 溶液和酸性 KMnO4 溶液的反应(H2C2O4+KMnO4+H2SO4→CO2↑+MnSO4+K2SO4+H2O, 未配平),探究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方案如下: 实验 编号 所加试剂及用量/mL 溶液颜色褪 至无色所需 的时间/min 0.6 mol/LH2C2O4 溶液 H2O 0.01 mol/L KMnO4 溶液 3 mol/L 稀 H2SO4 1 4.0 2.0 3.0 2.0 4.0 2 3.0 3.0 3.0 2.0 5.2 3 2.0 4.0 3.0 2.0 tx 4 1.0 5.0 3.0 2.0 7.6 ①上述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 ②分析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 ③预测表中 tx=____________min; ④该实验中若 n(Mn2+)随时间变化趋势如图一所示,请于图二画出 t2 后生成 CO2 的速率图像(从 a 点开始作 图)________。 三、工业流程题 21.二氧化硫是一种危害严重的大气污染物,烟气脱硫是控制二氧化硫污染的主要技术手段。利用海水脱 硫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其工艺流程如图 1 所示: 图 1 某研究小组为探究提高含硫烟气中 2SO 的吸收效率的措施,进行了天然海水吸收含硫烟气的模拟实验,实 验结果如图 2 所示。 图 2 (1)根据图 2 所示实验结果,为了提高一定浓度含硫烟气中 2SO 的吸收效率,下列措施正确的是____。(填序 号)。 A.降低通入含硫烟气的温度 B.减小通入含硫烟气的流速 C.减少天然海水的进入量 (2)天然海水吸收了含硫烟气后会溶有 2 3H SO ,用空气中的氧气将其氧化,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3)该小组采用如图 3 所示装置在实验室测定烟气中 2SO 的体积分数(假设烟气中其余组分不能与水反应且 不溶于水,实验在标准状况下进行): 图 3 ①上述装置连接的正确顺序是: 原料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下列试剂中(浓度、体积一定),可以用来代替试管中的 2I  淀粉溶液的是_____(填序号)。 A.酸性 4KMnO 溶液 B.NaOH 溶液 C.溴水 D.氨水 参考答案 1.D2.B3.B4.D5.B6.C7.A8.A9.D10.D11.A12.D13.A14.D15.B16.C17.A 18.吸收 180 氧化 O2+4e﹣=2O2﹣ 1.2×10﹣3 5.80×10﹣3 Ⅰ和Ⅲ 乙 19.0.0075 增大压强或在一定范围内降低温度 温度为 600 ℃,压强为 1 MPa ①③④ 0.2NA 或 1.204×1023 2MnO2+2e-+2H2O=2MnO(OH)+2OH- 20.< 达平衡的时间更短,反应速率更快或单位时间段内,反应物变化量更大,反应速 率更快 1.6×10-3 mol/ (L∙ min) BC 2:5 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 6.4 21.AB 2 2 3 2 42H SO O 4H 2S= O   c d b a e AC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